朱丽平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铜仁 554300)
从改写理论看操纵因素对《扶桑》英译本的束缚与松绑
朱丽平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铜仁 554300)
众所周知,严歌苓的新移民文学作品在关注海外移民生存状态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选取其代表作《扶桑》,并以改写理论为视角,探究操纵因素对《扶桑》英译本的影响,并期望为新移民文学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改写理论 操纵因素 《扶桑》 束缚松绑
美国学者安德烈·勒菲佛尔在继承与发扬了埃文·佐哈的多元系统论以及图里的目的语导向的基础之上,提出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图如何,都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对文学的操控,以服务于某一特定社会。改写理论进而提出了三个操纵因素,即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
意识形态主要体现为译作如果与目标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相顺承,译者的目的就很容易达到。翻译的策略也会随之变动。
如朱生豪在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时,“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But I,a maid,die maiden--widowed.”朱生豪译为:“他要借你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而死去”。在翻译时,朱生豪肯定理解原作真正maid的含义,但却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羁绊,不得不束缚原作词汇的含义,转而用“怨女”代替。
另外,译文也体现了对原文文本的松绑——使原文中因受到原文化捆绑的模糊的叙述,明朗化、具体化。如,原文对拍卖场的叙述:“几十具赤裸的女体凸显于乌烟瘴气的背景,多少消融了那气氛中原有的阴森和悲惨。”原文没有直接说明在该气氛中赤裸女体的美,这是由于东方传统文化对妓女的蔑视。况且原文如直接褒赞女体之美也不符合东方模糊反衬的审美及书写习惯。但这在译作中就得到了松绑。
诗学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诗歌的研究范畴,而延伸到艺术程式和审美观念等领域。如在描述扶桑住处时,原文为“帘子上绣的花依然是红是红绿是绿”。汉语存在这种“A是A,B是B”的表达方式。而对应的英语“red is red,and green is green”的表达习惯却不常见。因此译本选用“Not faded”的方式来表达。这就是考虑到了两种文化诗学观的不同。再如,文中叙述扶桑的样貌不变,说她是“旧不掉的新娘”,译者就抛弃了字对字的表达方式,而译为“good-as-new”。
赞助人是指任何有可能有助于文学作品的产生和传播,同时又可能妨碍、禁止、毁灭文学作品的力量。毫无疑问,一部译作从选择、编辑、出版、到接受都会受到赞助人的影响。
赞助方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扶桑》的英文书名上得到体现。原文中的扶桑既不是花的一种分类,也不是日本的旧称,而是指一个远渡重洋的小脚女子,一位声名远扬的传奇妓女。译本舍弃原名英译,原因之一当然是“Fusang”在英文中并不如“扶桑”在中文中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使“Fusang”这一书名在西方读者心目中产生新的意义的难度很大。“The Lost Daughter of Happiness”从描述扶桑其人的本质特征出发,既保留了东方女性的神秘异质色彩,又一定程度减少了西方读者的探索难度。20世纪90年代作家虹影的《饥饿的女儿》一书的出版和翻译,或多或少也影响了《扶桑》的书名翻译。“饥饿的女儿”被译为“Daughter of River”,尽管背离了作家虹影对“饥饿”的特殊感情,却塑造了西方人心目中模糊的“东方他者”的形象,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daughter”一词成为一把打开联想闸门的钥匙。“The Lost Daughter of Happiness”亦有同样作用,且更有一种迷离委婉的东方之美。
《扶桑》曾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英译版《扶桑》曾登上2001年洛杉矶时报最佳畅销书排行榜。诸多奖项表明严歌苓文字功力深厚的同时,也说明其英译本在提升海外影响力方面的功不可没。出色的翻译即体现为对原本的忠实,又体现为对目的语环境中的诗学观、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的尊重。加之译作对新移民文学特性的兼顾,使其对新移民文学的翻译具有了现实研究意义。因此,期望本文能为今后新移民文学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作出贡献。
[1]Lefevere,A.(2004).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Geling,Y.(2001).The lost daughter of happiness.United States:Hyperion.
[2]刘重德.评介勒菲弗尔论中西翻译思想[J].外语与翻译,2003(1).
[3]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谭晓丽.“改写”和翻译本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J].2008,(3).
[5]吴奕锜.《寻找身份——论“新移民文学”》.《文学评论》,2000.
[6]严歌苓.《扶桑》.北京:当代文艺出版社,2003.
[7]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J].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