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教育模式探讨

2015-02-27 17:59:21赵世浩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实践经验农科教师队伍

赵世浩 邓 艳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 410128)

农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教育模式探讨

赵世浩 邓 艳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 410128)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大学生价值观与择业观也带来了一定的改变,在就业环境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与梦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国家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也逐年加大,并通过良好的政策,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有力的保障。为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我国各大院校基本都已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而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正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农科类 大学生 创业教育模式

一、农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1.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完善,整体结构松散的问题,农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也是如此。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一些欧美国家晚,而我国大学生基数又十分庞大,在早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设时往往是照搬欧美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甚至创业教育课程的教材也是直接翻译欧美国家的课程教材,缺乏对国内大学生创业环境的调研,在国内外大学生创业主体差异性上也没有充分进行考虑,这也使得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很多院校意识到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且也开始根据国内大学生的创业心理与能力特点进行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但在体系的系统性上,仍有待加强。

2.创业教育模式僵化。

一些农科类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以提高院校就业率为主要目标,以此来提高院校招生率,而在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上却十分僵化,缺乏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沿用固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课程仍以教师的创业知识讲授为主,尽管在授课方式与课件的表现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创新,但对整体教学模式没有进行有效地改良。同时,在创业教育的渠道上也十分单一,大多数创业教育内容都在课堂中完成,学生缺乏适当的创业体验,对于创业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也难以形成创业所必须的良好心理素质与能力条件。

3.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创业教育对高校师资队伍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构建一支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当前我国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绝大多数为就业工作干部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些老师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实践经验非常匮乏,对于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缺乏感性认识,在传授创业知识和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过程中难免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尤其农科类院校,大学生创业大多为涉农项目,对实践能力往往有很高的要求,而创业指导教师在农科类知识或实践经验上的不足,将很难有效的指导农科类大学生创业,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4.大学生创业实践不足,创业孵化机制不完善。

建立完善的创业孵化机制是保障大学生创业实践与创业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目前许多农科类院校在创业孵化机制的创建方面并不重视,给与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机会也严重不足,创业孵化基地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知识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演练,也无法积累足够的创业经验,一旦走出校门自主开始创业活动,很可能会因为创业知识理解不足、实践经验缺乏而导致创业失败,这也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率较高的现状的一项主要原因。

二、农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

1.创建系统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农科类高校在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我国大学生的能力特点以及大学生实际创业环境的变化,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要摆脱欧美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框架,对于其有益的部分加以利用,对于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际需求不相适宜的部分,要予以剔除,以此来保障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相适应。同时要加强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增强整体结构的严谨性,通过创建完善系统的课程体系,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效率,提升创业教育模式的科学性。

2.打破传统模式,拓宽创业教育渠道。

农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拓宽创业教育的渠道,课堂教育在传授学生基本的创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创业意向的收集,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创业方案,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创业讨论,以及创业活动的模拟演练,在课外为学生创造一些到涉农企业参观体验以及校内创业尝试的机会,或是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机会,增强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消化与理解,并结合一些其他的渠道,如社会实践活动、农场劳动体验等,对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锻炼。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实践经验的传授。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农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师队伍的组建过程中,应注意对教师的实践经验的考量,多吸收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到队伍当中,并且要对教师队伍进行相应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创业实践的先行体验,使其能够掌握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关键点与有效方法。高校也可以多邀请一些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来校进行创业经验的讲授,对学生进行实践经验的传授与指导,来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的不足。

4.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业实践机会。

农科类院校要加强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提高孵化基地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拥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同时高校还应该结合社会中的各种有利资源,建立起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以及专业的创业指导,使大学生在学校与社会环境下的创业实践中充分得到锻炼,并将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有机结合,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从而增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总结:完善农科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提高农科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是促进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相关行业的科技含量的有效途径,对于充分发挥农科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学生、高校以及社会共同付出努力,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够顺利的开展,进而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良好的发展。

[1]刘晓东,马聪,张剑.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模式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6)

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农科类大学生成长阶段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5C068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实践经验农科教师队伍
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演进与实践经验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 07:11:56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农科问答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0-14 07:43:12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核电站一回路水压试验实践经验
电子测试(2018年10期)2018-06-26 05:54:18
法国养老服务认证工作的实践经验
福利中国(2017年4期)2017-02-06 0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