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娟
(乐亭县新戴河初级中学 河北乐亭 063600)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资源生活化探析
贾丽娟
(乐亭县新戴河初级中学 河北乐亭 063600)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于:培育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高道德水准。由于这门课程理论内容较多,故很难吸引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教学资源生活化这一策略。通过此次研究,希冀为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一条可行直径。
中学 政治 教学 生活化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中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课程。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主要依靠死记硬背来加以消化。而其真正的教学价值和目标却未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现。之所以会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是为主要诱因。基于此,本文以初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将思想政治教学知识与生活内容有机结合,如何在生活中寻找思想政治教学资源问题展开如下探索。
1.从学生角度观察
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2-15周岁。此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身体方面,初中生逐渐向成年人过渡,但在心理方面,他们还极为稚嫩,多数中学生都有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等特征。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做笔记、划重点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教学目的实现。即:由于此种教学模式过度强调“听”、“读”、“记”的重要性,没有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机会,在课堂上,让专注力尚未完全形成的初中生做一名“倾听者”和“执行者”是极为困难得。
2.从教师角度观察
受升学率和传统教学观念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即使在倡导素质教育,广度推广新课改的今天,依然有一部分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学生熟记所学知识,不惜一切代价让学生取得高分。这种“穿着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熟谙各类书本知识,但却对知识背后的道理和启示一知半解的学生。而当学生一旦不愿意去进行枯燥的理论内容学习,那么,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从教学成果来看,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无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而且也无法实现新课改对这门课程的要求和目标。在我国还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人才选拔的当下,教师如若想让学生既能取得高分,又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需要积极地探索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而从学生的生活中去选取教学资源的教学模式,是极为可取的。
1.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是从生活中选取案例,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故事,去理解课本中的学习内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从如下几点入手:一,结合课程内容,积极地将生活元素引入到课程中;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带领学生探索新世界的“引路者”;三,结合生活实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例如:八年级的政治课程主要是学习公民权利和义务等一系列基础法律知识,在讲授各课程内容时,教师应积极从生活中取材。以“公民肖像权”的课程为例,开课前,教师可搜集一些不良网友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丑化他人照片,或是个人售卖他人私照等经典案例,告知学生“个人肖像权受法律保护”这一法律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入案例,运用多媒体播放案例短篇或是“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讲解完毕,教师先不做过多分析,而是直接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学生发表观点完毕,教师梳理学生的观点,并从中发现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最后,结合学生的错误性认识和疑惑,有的放矢地进行知识传授和讲解。
2.拓展生活化教学途径
教学资源生活化,不单纯是指将生活案例与课程知识相结合。课堂生活化、为学生搭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体验机会等教学途径,是教学资源生活化的别样体现。课堂生活化,是指让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去感受课程内容。以“知识产权权益保护”这一学习内容为例。例如:教师可以将于正、琼瑶知识产权纠纷等真实案例编排成小品,在课堂上开展“今天你(学生)来做法官”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来“裁判”纠纷,并让其给出裁定结果依据。另外,还可采取让学生写短篇评论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
上述教学模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理性思维模式来理解和认识课程知识。在此还有一点值得强调:为了保护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教师不应已符合实施为标准,将切合事实的管带你给予首肯,将与事实相悖观点予以否定。只要学生给出充分地见解和观点,教师都应当“点赞”。同时,对于那些提出标新立异、却与正面和积极价值观存有一定差距观点的学生,还应当予以恰当的指导。
3.对执教者的要求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只要熟悉课本知识和教学大纲便可顺利完成教学活动。而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后,也意味着课本知识被拓展开来。即便是再简短的知识内容,其背后都牵涉一系列知识和常识。在照本宣科的课堂中,教师可以不做过多解释,将原话“硬塞”给学生。而在教学资源生活化后,或是出于丰富课堂内容目的,或是出于吸引学生的兴趣目的,教师必须生动、深入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极其背后所潜藏的内容。此背景下,就需要教师拥有极为渊博的知识体系,故此,为了便于教学,教师还应不断充盈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眼界。
以上,以初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资源生活化问题进行了一定地研究。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深切地意识到: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内容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实现教学资源生活化,既有助于学生更加轻易地理解所应掌握的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1]王月丹.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之我见[J].成功(教育).2012(16):235.
[2]高国荣.谈中学政治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及利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1):155-156.
[3]肖芳.浅议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J].中学教学参考.2015(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