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香春
(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吉林长春 130000)
以学校信息平台为依托开展AI精品课程建设
周香春
(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吉林长春 130000)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教育信息化不可避免地成为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必然需求,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教育教学管理,还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都正面临着一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大变革、大发展。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更是离不开信息化资源平台的依托。
学校信息平台 开展 AI精品课程建设
2012年,我校承担了长春市中职三年行动计划实验项目-----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建设,2012年AI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正式立项。为了达到科学管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管理方法的改革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统筹规划,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及精品课程建设的巨大工程,陆续投入资金进行办公实训平台及基础硬件建设。
(一)提高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二)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三)开发精品课程资源,建立课程网站,该专业师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四)建立先进、高效的数字化校园。
1.与知名软件公司合作,搭建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
2.确定AI精品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及管理程序
3.强化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突出职业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以校企合作为途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项目为导向,进行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一)转变课程建设组成员的教学观念,以促进本课程开发。
1.重构课程结构:打破学科知识体系,按实际工作结构重设本课程结构。
2.重组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基于“案例引领、三步进阶、循序递进”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针对平面设计行业岗位《AI平面设计》课程的需求及日常工作中对AI软件应用能力的需求,选取出平面设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专业融合的学习任务。再将这些任务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后的工作任务分析出《AI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分成六大模块。
3.重造教学情境: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校企业合作,企业人员参与本门课程建设,并做为兼职教师走入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实一体化课堂。
(二)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上,采用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41632”的创新教学模式。
1.“4”是指课程设计理念的四个转化:重构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重造教学情境,重塑教学观念。
2.“1”是指“赏、教、学、做、创”一体化:
先让学生通过对成功的经典案例进行欣赏和分析后,进行理论讲解,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最后得到理论与技能的提升,学生能进行自我创新设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
3.“6”是指六大教学模块:
将《AI平面设计》课程分成六大教学模块,分别是:VI设计模块、广告海报设计模块、宣传画册设计模块、包装设计模块、造型设计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
4.“3”是指项目教学分三个层次递进式展开:
六大教学模块的每一个模块的教学都分成三个层次进行:基础教学模块、拓展教学模块和创新教学模块。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使学习者由浅入深地学习,符合认知规律,逐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5.“2”是指采用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两者相融合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评价体系坚持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原则;引入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参与教学评价;建立健全精品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多元化评价制度,着力探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新途径,新举措。
(三)改革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运用了项目教学法,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运用了案例教学法、演示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作为辅助手段。并借助数字化校园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及多媒体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在综合实训项目教学中完全按照企业的经营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式进行教学,在提升设计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提升综合职业素养。
(四)校本教材及教学资源库建设
1.由我校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优秀设计师共同开发和编写的校本教材。
2.内容详细的电子教案
3.包括所有的项目案例及其设计原理、设计思路、设计步骤以及参考资料等内容的案例手册
4.案例题库
5.多媒体课件库
6.素材及素材网站库
7.提供课程浏览及在线学习服务的课程网站。
1.构建的VOD视频点播学习资源库,促进教师通识性、条件性知识的提高和学科专业化。
2.建设教学资源库,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高,并实现教育专业化。
在构建学校的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教师实践性知识和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如构建设素材类教学资源,拓宽了教师获得知识的途径,开扩了教师的教学视野;教师在搜集、制作建设结构性教学资源和通过这些资源学习的过程同样有助于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建设视野拓展素材资源库,促进教师通识性、本体性、条件性知识全面提高及学科、教育专业化共同发展。
4.建设教师交流论坛,促进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提高和教育专业化发展。
借助网络,教师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探讨活动,可迅速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技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虚拟教学研究模式,为反思性教育实践提供技术、环境、资源支持的新视野,真正实现了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学研究,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5.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式上做了有益的尝试,涌现了一批典型课例。
6.通过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改变了教师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树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校企合作,成立了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教师能有意识地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打造课程。课程负责人的成长尤为突出,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和梯队。
注:此文为长春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重点建设《Illustrator平面设计》精品课项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