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乙巧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官塘小学 湖北阳新 435200)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
刘乙巧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官塘小学 湖北阳新 435200)
现如今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并且每个人都在生态环境中。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好坏息息相关。人类应该在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实际的考虑到如何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更应该具备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的教育也日渐被提上日程,从孩子的教育着手,才能要求人类在以后的人类发展和生态问题上得到共赢。本文简要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 生态道德教育
近一个世纪以来,科技发展已经远远超过预期的发展水平,但同时人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了创造物质财富。现如今的生态问题大致有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工业化造成的大气污染、植被减少引起的沙尘暴等,现在已经严重的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渗透受到了重视,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起始步骤。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部分。
1.生态道德
在上个世纪流行的新学科生态伦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曾经只把人作为道德关怀不同的是,它把领域扩展到了未来的人类、动物以及任何生命存在形式。生态顾名思义是生命在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平衡的状态下,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的环境应该是和谐统一的,生物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容量下生存或者活动。由于现如今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道德主要被定义为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道德。生态道德观的正确树立可以帮助人类维护生态平衡,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好铺垫。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至关重要的普及方式。
2.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教育的特点主要是教育人类能够正确的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更好更久与自然相处。跟传统的道德教育不同在于这个是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爱护生态的基本意识,能够文明和谐的与自然相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以形成比以往更加全面的道德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树立自然观和生存观。
3.小学语文与生态道德教育的联系
由于在人们在小学阶段是形成道德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语文既能用语言去传播知识传承汉字文化,又能同时通过文章来渗透生态道德观念,这是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先天优势。又因教材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媒介,这就给了很好的机会去采用恰当的文章来呼吁读者爱护自然环境,谴责破坏生态的行为。另外教材中的插图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启示,让学生感受大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刻的明白保护自然的重要性。通过语文课程进行渗透,将能起到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的作用。
1.存在的问题
(1)由于生态道德教育属于比较新的概念,有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并不能正确的意识到这么做的重要性,因此有些老师并不关注生态道德问题并且认为只把教材中的字句知识教好就行,至于课文的整体把握缺乏重视度。(2)另外可能由于教师的生态道德观并未正确树立,所以在遇到关于生态环境的课文时,不能把生态道德教育通过文章渗透给学生,处理方式比较死板。(3)最后即使有些教师能够做到讲解生态环境的课文,但是其讲解形式过于单一并且仅限于课堂教学,使得学生不能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形成具体的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
2.原因分析
简单分析以上几个问题的原因,大致分为一下几类(1)由于学校的重视度不够引起的教师的重视度不够。校领导关于学校教学的思想、态度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育理念。(2)考试卷子上关于生态的问题较少,这也主要是由于学校没有把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考察作为重要部分,直接导致了学生和教师对于这部分的课程不够重视。一般来说,学校考察的内容大多会成为教师的教学重点,所以如果学校不重视,那么教师的期末复习提纲里就很难见到生态道德方面的影子。(3)教师在受教育阶段也没有接受过关于生态方面的教育,所以其生态环境知识的缺乏以及生态道德素养的不足都是在教育中常见的问题。(4)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语文课程大多都是课堂教学。但是生态环境方面的课程更适合户外教学,否则容易知与行不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引导和带领学生接触大自然,会使生态类文章的理解度没有预期的效果。
根据以上问题分析出来的原因,学校首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考察,其次教师应该重视自身生态道德素养,这都是有效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点。学校方面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养和进修,比如开设公开课和组织教师参观学习比较好的范本。教师则应当在平时更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反省以及与别的教师进行探讨等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忽略。另外提出了在教学方面几个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出来。
1.前期识字教学渗透
在教育低年级的时候,主要是通过识字的方式来教授知识。因此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第一是儿歌识字,通过教师编一些简单易懂并且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生态道德教育以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慢慢的影响和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做到即让学生认识到新的字词,又能通过儿歌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概念。在开始识字写字阶段,可以要求学生写一写简短一句话的小日记,比如平时有哪些自然景物是我们应该保护的。
2.后期阅读教学渗透
在小学高年纪的时候,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时,可以通过阅读文本的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包含很多关于生态类的文章,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知识以及动植物类等。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可以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观念。并且通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来渗透基本的生态环境的知识,使得学生能明白大自然的奥秘,即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破坏大自然。最后教师在讲授生态保护的课文时应该重点强调生态道德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培养保护环境基本素养。在这个阶段就可以通过布置环境类的作文题目,使学生自主的思考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3.实践活动渗透
现实中生态问题一直持续不断,由于最近的雾霾问题更是大众关注的重点部分,已经严重危及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这是主要是由于在生态道德素养方面的缺失。可以从身边的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关注环境问题,并可以举办一些小型话剧的实践课,在戏剧性的语言中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另外也可以组织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活动,比如可以根据国际爱鸟日、植树节、世界水日等纪念日来举办相关主题的活动,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提高生态道德意识。
[1]颜玉婷.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例谈[J].语文教学之友,2013,(5):14-15.
[2]张艳.生态文明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3,(4):21-23.
[3]郭艳.语文教学中的生态道德教育[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