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培育

2015-02-27 03:09胡艳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行为习惯中学生

胡艳峰

(保定市清苑区孙村中学 河北清苑 071100)

浅谈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培育

胡艳峰

(保定市清苑区孙村中学 河北清苑 07110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过程。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应该具有: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的学习习惯,理性的心理习惯。对中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育,应该从制度、督察、激励、榜样、实践、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和落实,才能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中学生 养成 习惯教育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养成教育是一件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个民族素质不断提高的大事。

习惯是忘不掉的,它是一种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对于中学生来说,养成教育应该包含以下几种习惯的养成:

一、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个优秀学生往往都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任何时候都能知道哪些事情该做、怎么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为什么。比如:卫生习惯,衣着穿戴,物品摆放,倾听倾诉,按时作息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养成的健康生活习惯。

二、良好的行为习惯

某记者向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提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说:“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事物”。通过这位科学家惊人的回答,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三、科学的学习习惯

中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科学的学习习惯,不仅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的新的学习环境,而且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中学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们尊重老师、自学预习、善于提问、专心上课、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仔细审题、练后反思、独立作业、复习归纳、切磋琢磨、科学统筹、劳逸结合、省时高效、错题整理、客观评价等等科学的学习习惯。

四、理性的心理习惯

我们中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客观的面对成败与得失。只有这样,才能养成理性的心理习惯,达到换位思考、一日三省、不断进步的目的,逐步树立成熟的唯物主义人生观、世界观。

针对广大中学生生活、学习、行为、心理特点,对中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育,我们采取了下述措施:

1.制度——规范养成

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一系列的养成规范,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实践证明:制度、规范是否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合乎本校实际,是养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

2.督察——保障养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重复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外力干预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建立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长期督促、检查学生遵规守纪的情况,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因素。

3.激励──促进养成

我校在对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将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行量化、细化和评比,把学生养成教育中的表现与学生、班集体、班主任的评价挂钩,从而地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在养成教育中,我们通过奖励优秀教师、学生、集体,激励后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4.榜样——影响养成

中学生具有喜欢模仿,可朔性强,思想活跃,自尊心强的特点。我们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通过成功人士、身边的先进人物的成长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和影响他们。此外,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也将对学生的习惯养成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实践——锻炼养成

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最简要的方法就是,将养成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比如:开展“今天我当家”,“为父母过生日”,“为父母洗洗脚”等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加大自我教育力度,利用团队活动、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题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利用升旗仪式、晨会、周会、早操、课间操等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养成教育,从而锻炼学生的习惯养成。

6.环境——氛围养成

一是利用制定校训、校规、班训、班规,时时警示学生。二是利用标语、口号、文化长廊、橱窗、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三是利用校园广播站,通过校园新闻、学生生活、好人好事、英语角等专向播音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从而加强学生思想认识,矫正其不良习惯。通过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受到感染和熏陶,最终达到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抑制和约束。

7.学校、家庭、社会——共建养成

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的各自特点。在学校形成一种品格高尚、思想淳朴、尊敬师长、刻苦钻研的精神风貌,培养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良性竞争的交往氛围;其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在家长的配合教育下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促进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此外,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联合互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从而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才能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搭起共建平台,同时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环境保障。

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参与、齐抓共管,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我们作为主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胡艳峰(1976.11—),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1997年参加工作,任职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孙村中学,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已有18年,积累了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曾多次荣获清苑县政府嘉奖和学科优胜奖,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和市级骨干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多次获省、市、县教育部门奖励,独立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教育类期刊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行为习惯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