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共享与利用刍议

2015-02-27 01:02李竹冰
关键词:资源共享文献利用

李竹冰

(临沧市图书馆 云南临沧 675800)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共享与利用刍议

李竹冰

(临沧市图书馆 云南临沧 675800)

网络以其信息容量大、种类多、交互方便、传输快捷、覆盖较广等特点,影响和推动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型、网络型、虚拟型拓展和延伸。本文从打造平台、整合资源、营造氛围三个方面,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共享与利用面临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网络环境 图书馆 资源共享利用

随着社会进步和高新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网络以其信息容量巨大、信息种类繁多、信息交互方便、传输速度快捷、覆盖范围极广等特点,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网络的发展,对图书馆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不断推动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型、网络型、虚拟型图书馆延伸转变。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共享与利用,要在打造平台、整合资源、营造氛围上下功夫。

一、打造平台,创造共享利用的条件

网络为图书馆资源共享利用创造了便利,使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由传统的到现地翻阅资料,变成通过网络互通,在网上实现信息查找、文献调阅等功能。但网络的虚拟性、不稳定性、对硬件环境要求较高等特点,客观上对文献资源共享利用造成了一定困难。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须从三个方面着手:

1.建机制,解决共享利用标准的问题

忽视图书馆共享利用标准,必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影响资源共享利用。我国自2005年开始进行“标准文献共享网络建设”,形成了规模庞大标准文献题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但对图书馆共享利用标准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实现图书馆文献之间的无障碍共享和利用,就是要有一个统一标准,从范围、条件、程序、方法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解决好共享什么、利用什么,以及如何共享、如何利用的标准问题。要在建立国内统一标准的同时,加强与国际接轨,通过在每个省、市指定一些图书馆作为对外定点交流图书馆等方式,建立国内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共享利用的通道,搭建点对点交流的平台,消除国与国之间因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共享障碍。

2.建规矩,解决法律层面上的问题

图书馆网络化带来了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维护著作权人合法利益,以及资源共享利用后的收益分配等法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在建规立矩上深化、细化、量化,在《物权法》、《著作权法》的总体框架和要求下,对文献资料的复制、拷贝、加工、引用、传递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最大限度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特别要针对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速度快、难于分辨、难于监管等客观实际,对各类电子书籍、音像文电、数字文档信息等资源进行严格规范和管理,按规定合理支付版权费用,使文献资源共享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合理运行,防止共享利用变成私用、滥用。图书馆内部也要通过聘请法律顾问、健全内部制度等方式,使图书馆资源利用更加符合法律程序、尊重合法权益,内部工作人员也必须学法、知法、懂法,才能适应和解决图书馆因资源共享利用带来的日益增多的法律问题。

3.建设施,解决硬件设施上的问题

文献共享利用必须有强大的技术和硬件设施作支撑,就目前我国图书馆建设的现状,正处于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起步阶段,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共享利用的需要。因此,要下大力进行技术革新,充分利用目前发展的3G网络、手机等媒介,不断改进和发展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分析处理技术、信息抽取和检索技术,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管理手段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要建立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涉猎广泛的多媒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积极创建移动图书馆平台,不断推进图书馆资源共享利用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科学统筹,整合共享利用的资源

基于最广泛、最庞杂、最系统、最科学、最严谨的文献资源,是图书馆资源共享利用的基本前提。我国拥有广袤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信息资源,但在统筹多门类、多学科、多地域的资源上还不够,呈现出资源整合不系、资源整理不深入、馆与馆之间通联协作不够等问题。因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收集闲散资源

闲散资源比较容易被忽视,主要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存档价值,影响社会人文环境等的进步和发展变化,而没有专人去收集整理、形成体系的事件、文化、语言等内容。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继承人代代相传,而且要用文字、图文、音像等媒体传承下去,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担负起这方面的职责,特别是对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具有很高艺术性、历史性的东西要进行保护性收集,从而避免资源的流失。收集闲散资源,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要充分调动民众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广大群众充分认清收集闲散资源的重要性,主动为图书馆提供线索、资料,增强全民保护文化、传承文化的意识。

2.挖掘特色资源

特色资源是指因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具有典型特点、有收集价值的资源。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对于系统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人文、社会、地理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全国各地特色资源统在一起共享利用,不仅能建成集民族、宗教、社会等知识于一体的宝库,而且能增进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间了解掌握各自的历史渊源和基本情况,有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挖掘特色资源就是要充分发挥好代表不同民族、地域和文化的图书馆的作用,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专题性图书馆,把这些专题图书馆建出特色、建出水平,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

3.统筹多方资源

统筹多方资源,就是要加强各地各类图书馆的联系交往和沟通协作,打破馆与馆之间的界限,实现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馆馆之间的经常性、定期性、互助性的交流合作,打通资源共享利用渠道。要建立庞大的电子图书信息库,通过广泛收集资源,加大投资力度,将现有文献资料逐步转化为电子文档、数字格式,不断充实和完善数字化馆藏资源,方便网络传输和交流,形成网络条件下的信息采集、重组导航、联机编目和馆际互借能力。

三、全民参与,营造共享利用的氛围

目前,我国文献资源共享利用率还比较低,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带来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冲击比较明显,一定程度制约了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利用。此外,利用资源共享解决问题的群体仅限于高素质人才队伍,未向普通人群普及。要充分发挥好文献共享利用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须在“三个三”上下足功夫:

1.要发挥好三个作用

即:占领思想高地的作用、宣传先进文化的作用、传播科学知识的作用。在收集整理各项资源中,要把反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内容积极向上的资源充分收集出来、展示出来,多宣传先进文化,删除消极文化、庸俗文化。在资源共享利用过程中,要对所共享、利用的资源进行严格筛选把关,牢牢卡住思想文化底线,加强文化监管力度,严防将不入流、不入目、不入耳,甚至意识形态错位的信息资源分享利用,坚决防止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和传播。要重视加强科学知识的传播,使先进科学文化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社会服务,为生产力服务。

2.要实现三个目的

即:资源共享、问题共解、成果共用的目的。图书馆资源共享与利用的最大目的,就是通过信息交互实现资源的流通交流。为此,要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将图书馆打造成各行业精英人才的聚集地,利用好虚拟网络的平台,实现跨地域的适时交流,共同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共同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享受资源共享带来的快乐和成果,发挥出资源利用的最大作用、带来最大实惠、取得最大成绩。

3.要达到三个效果

即:人人都来用、人人都会用、人人都想用的效果。针对目前人们对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不清楚,对网络条件下如何查找利用资源不懂不会,致使图书馆作用未能最大程度发挥等问题,要加强图书馆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出懂网络、懂管理、懂信息的图书馆员工队伍。要加强各类公共图书馆同大、中、小学图书馆的对口连接,在学生中培养出能学、会用图书馆资源的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全民网络化、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努力增强人们利用图书馆共享资源提升素质、回报社会、推动发展的能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邹江文.信息技术条件下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信息技术教育.2006(11)

[2]肖继艳.高职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途径探索 [J].理论前沿.2007 (20)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文献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