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范建健
“重”拾生活,轻松“悦”读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范建健
教材中的任何一篇文章、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将在实际生活中某个方面的生活经验诉诸于文字的结果,其中表达了他们对这些事物的看法和理解,是他们通过生活获得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所以,只有在当时的特定情境之中,这种体验与感悟才能被重新真实地还原。而我们的学生,显然不可能再造这样的情境,因而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透过字里行间,勾连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揣摩作者当时的心境。在这揣摩之中,必然是存在一定偏差的,但对于学生而言,这却是他们阅读时最真实的感受。从这一角度讲,学生不但是文本意义的接受者,更是文本内涵的主动建构者。他们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文本、构建意义。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所选编的课文,大多没有明确的是与非,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阅读时的多元体验,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新教师,常常觉得语文难教,学生难学。美文重在体会:朦朦胧胧,讲不透彻,于是学生听不明白;重点词语,表情达意,力求讲得标准,于是又容易陷进说教的泥潭。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明显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割离了学生已有的体验与文本的关联,学生基本只和语文知识打交道,教师只是昏天黑地地讲解。“真正的阅读,应当是读者与作品亲密接触,真诚对话。”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来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文本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之间的矛盾。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让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文本材料的生活经验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接触、碰撞、交流中展开,促进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文本。
【引例】《清平乐·村居》中的“醉”字的教学。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一首词,其中一句“醉里吴音相媚好”中的“醉”字有许多教师在上课时作了多种不同的解释,归结起来大约有两种:一为饮酒之醉;二是除饮酒之醉,亦可引申为陶醉。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海探航》评《清平乐·村居》时提到,据其考证,词中之“醉”只为翁媪对饮,小酌而醉。因而对于这样的固定知识点,教学时应当慎重,以尊重原意为先。从治学角度而言,讲求严谨,还事实以真相;从教学角度而言,讲求精准,知识必须正确。“醉”对于作者吟诵之时,或许展现的只是作者眼中之景,即翁媪休憩饮酒,略带醉意。因而说“醉”是喝醉之意,自然无可挑剔。
然,我在教学本课时,却寻找到了另外一个视角,进行了另一种解读。
教学伊始,我们也力求还原“醉”字的真意,故理解为喝醉。随着教学的深入,在对词中意境有了深层感悟之后,有一学生谈了自己读完之后的感受:“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对于‘吴音’、‘锄豆’、‘莲蓬’有着独特的感受,异常亲切,自己也极喜欢这种恬静安逸、舒适自然的生活。而今在城市里生活了,很久没回乡下了。读着这首词,总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家的乡村之景,随着这一幅幅画面在脑中浮现隐去、浮现隐去……慢慢就沉浸在了词中,沉浸在了景中,沉浸在了自己向往的农村生活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着共同经历的学生的记忆之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我也索性让他们说说他们脑中之景。“我想起了小时候依偎在姥姥怀里,听着蛙叫的情境。很温馨。”“我想起和小朋友在稻田里扔着泥巴,打着滚的情境,那时候我们真野,真调皮。”……此时,许多学生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眼神里装满了陶醉与向往。因为他们的信息贮存中具备了与该文章相似的信息模块——共同的乡村生活经历,并且这个相似模块被迅速激活,提供了对该文章各个方面的一致性的解释说明。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会,读懂了该词在文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词句之所以动人,往往就是能勾连起读者内心的记忆,引起共鸣。学生从中读出的“醉”,是不同层面上的“醉”。学生读着词,回忆着自己的生活,慢慢沉浸在词的意境之中。翁媪有没有陶醉,我们不知;作者有没有陶醉,我们不知。“醉”的是我们这些读词的学生,为词“醉”、为景“醉”、为生活“醉”。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学生自己把词读厚、读深了,品出了个中滋味。这难道不是一种“悦”读?难道不是一种乐教?这时候我们又何必去考证词人眼中的“醉”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