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依山郡小学 蒋大进
儿童生活的小学语文
□深圳市龙岗区依山郡小学 蒋大进
在基础教育仍以精细分科课程为主流背景下,我们取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限制和控制,淡化师生“中心”学说,提出小学“儿童生活语文”的概念,以学科整合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方式,试图探究小学语文教学适合儿童生活的本真,尊重语文知识的本源,探寻儿童学习的本心,使小学语文走向儿童天性生活。
儿童生活 小学语文 学科整合
目前,中国学校教育的主流课程形态依然是分科课程。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学习科目普遍多达十一种(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思品、书法、心理健康),如果再加上校本课程,有些学校的小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已经超过十五种之多。如此精细的科目,如此复杂的学习世界,无疑对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教学活动不能很好地把握其严密的知识体系,很容易导致知识的支离破碎,脱离儿童生活,违背教育规律,使儿童成为一个个精密课程下的机器。小学生的学习心智和认知规律还处于整体形象思维的状态,过于精密的学科分支,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小学生的整体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学校过多的分科课程人为地割裂了互通性的知识体系,割裂了完整的世界图景,容易造成学生对世界的不完整认识和理解。早在国家教育部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十余载过去了,如今,中国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这一现象毫无改观。我们时常把儿童看作是小大人,便以社会化的精细分工来要求和教育一个还处于缪斯世界的儿童,这样的教育,遏制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的小学教育,需要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我们的小学教育,需要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通性”,需要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融合,契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单就语文学科的学习,我们提出“儿童生活语文”的概念,试图探究小学语文教学适合儿童的本真生活,遵循儿童的整体认知规律,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动机,使小学语文走向儿童生活。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儿童生活语文”的灵魂是生活。它的价值取向是:在分科课程背景下,以开放的视野开展整合性学习,培植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意识,主要是以综合性主题学习来带动本学科知识、能力及思想方法的整合,能够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完整的认识,实现能契合儿童生活、滋润儿童心灵、打开儿童想象的小学语文儿童课堂。
1.适合儿童生活的本真。语文即生活,“只要处处留心生活,随时都能学语文”。“儿童生活语文”就是要走进儿童生活,研究儿童生活经历,发现儿童生活规律,寻找儿童的天性,打开神秘的儿童缪斯世界,让我们发现儿童的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儿童生活语文关心儿童的生活,关照儿童的良知和天性,关注儿童的心态、儿童的感受、儿童的话语、儿童的兴趣和思维方式……
2.遵循语文知识的本源。语文学科的主体是母语,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就是语文知识的本源。我们不能以个人狭隘的视野来解读语文知识,要以科学的精神,在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语文、用语文,给予儿童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促进儿童民族精神成长,增强儿童民族文化认同感;在此基础上,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3.探寻儿童学习的本心。语文即本心,指小学语文本身就是儿童。儿童本身,就是小学语文无尽的财富。儿童平凡而简单,但却有真实而深长的意味,它是语文的“自家宝藏”。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笔珍贵的财富,这笔财富不需要我们踏破铁鞋千山万水去苦苦追寻,这些财富就在你的身边。儿童拥有的东西,就在语文中;只有符合儿童心性的语文,才是小学语文。“不是本心,学法无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教什么”,如若心无儿童,再好的学法也无所裨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要契合儿童心性,不要因为教材内容的改变而改变,要学会“用教材”,绝不是“教教材”。
“儿童生活语文”着力于寻求各种知识文化的共通性,突出“整合”,把知识、生活、生命的高度融合与深刻共鸣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
1.语文本身知识体系的整合。沟通听、说、读、写,沟通课内课外,沟通不同教材,沟通学习与实践,沟通生活的经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高。
2.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各学科知识体系具有互通性。整合学科知识至少体现以下三个方面。(1)审美情趣的培养。文学使人塑造心灵的美,科学让人发现自然的美,音乐让人感受旋律节奏美……审美情趣的培养应该是共同点。(2)思维方式的整合。人文学科侧重于形象思维,理科课程侧重于逻辑和理性思维,思维方式的整合也是我们互通互补的学习目标之一。(3)知识完整的互补。学科本体特征注定了语文学科对人的发展先天不足,学科知识体系的整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得到互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3.语文与生活的整合。亲近儿童生活,体现语文教学与儿童生活经历融会贯通;走进儿童心灵,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进自然,走向开放,走向更为广阔的想象世界。
4.语文与人的整合。知识的整合,终究是人的整合。传统教育是把学生当硬盘,研究怎么把教材内容装进去;现在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研究教材,根据学生需要,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开发教材,从事更加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而这正是课程改革最期望出现的局面。人人研究教材,人人研究科学的育人方法,教师和学生都是关注可持续发展,教师从“学科人”走向“教育人”,学生从“知识人”走向“文化人”。
小学语文,乃至整个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的基础上的。教师眼中要有“人”,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就是眼中要有儿童。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不是教出来的,更不是逼出来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有的人一辈子与儿童打交道,自称了解儿童,但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儿童,而是抽象的、完全社会化的儿童。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影响,儿童被物化为商品,这要归咎于某些无孔不入的流行文化。卢梭说:“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同样,在儿童教育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儿童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研究儿童认知规律,发现儿童生活经历。每一种教学流派,都基于对儿童的理解与发现,基于某种儿童观。几乎每一种理解都是一把钥匙,都能打开神秘的儿童世界;每一种理解也只提供了一种视角,尽管都能放眼儿童世界,但总有看不清楚及看不到的地方;实践每一种理解意味着一种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实践每一种理解也似乎降低着儿童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因此,很自然地,苏霍姆林斯基呼吁要“培养完整的人”,尤其是儿童教育,我们应该把儿童理解为自然人,既把儿童理解为天生的探究者,也把儿童理解为天然的诗人。总之,要把儿童理解为完整而又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这意味着儿童语文教学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其次应该是发展儿童可能性的教育,最后才是完整的教育。这才是符合当代教育精神的教学思维。
总之,儿童只有被理解为完整而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才能超越现实的局限成为真正的儿童语文教学,从而迈向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