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根源
认识富裕的基本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怎样富裕”,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邓小平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时,总是与富裕的基本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怎样富裕”联系在一起,这样也就科学回答了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邓小平在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时,产生和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并由此构建了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体系。
邓小平对“实现什么样的富裕”的科学解答,是与“什么是社会主义”联系起来的,因此,“实现什么样的富裕”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性质,必须首先在理论上搞清楚。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重大问题。
邓小平是把“社会主义”与“人民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的。他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28、252页。“人民共同富裕”,科学解答了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富裕”的问题,因此,“人民共同富裕”便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首要问题。这充分说明:富裕的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富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至上、劳动伟大、共同富裕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在解答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时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28、252页。这就说明,人民共同富裕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富裕只是富裕的外在表现,精神富裕才是富裕的内在本质,只有当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紧密凝聚在一起时,才能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富才能由此而强,即富强。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在于既要防止出现财富占有方面的两极分化,也要防止出现物质富裕与精神贫穷方面的两极分化。
邓小平在理论上科学解答了 “实现什么样的富裕”的重大问题后,必然会在我国现实中探索“怎样富裕”即怎样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这实际上也就是科学回答了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现实途径。因此,“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是理论逻辑,“怎样富裕”是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框架。
我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就是因为社会主义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需要。那么,怎样让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又让人们摆脱贫穷,过上富裕生活呢?为此,邓小平认为首先必须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312、313、250页。所以,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才能科学探索和回答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现实途径。因此,“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312、313、250页。。也就是说,必须对我国的社会主义进行科学的认识,这样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要科学回答“怎样富裕”的基本问题,从而正确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所以,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312、313、250页。他又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254-255、248页。也就是说,要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123页。因此,吃、喝、住、穿是富裕的基本要素。追求富裕,就必须发展生产力,生产吃、喝、住、穿的丰富的物质产品。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邓小平基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认识,以及摆脱贫穷的现实需要,深刻地指出:“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254-255、248页。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不能脱离吃、喝、住、穿的物质需要,不能脱离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这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一切其他的活动,如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取决于它。”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123页。这样,物质活动便处于一切活动的中心地位。所以,基于对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现代化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⑧《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312、313、250页。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必须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才不会丧失物质基础,才能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又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254-255、248页。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不能离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核心。
我国社会财富积累是财富的生产与财富的消费之间差额的不断积累过程。这样,我国社会财富要不断增多,富裕物质程度要不断提高,就必须是财富的生产大于财富的消费;为此,既要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防止奢侈消费。然而,在致富实践的生产劳动中,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去生产自己需要消费的全部物质产品,这样便会有不同的人生产不同的物质产品的分工,便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产品的交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会由此而产生和形成。因此,市场是交换物质产品的场所,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经济手段,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路径选择。正因为这样,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邓小平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此,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的重大理论问题,从而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为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指明了方向。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3、372、138、111、226、277 页。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3、372、138、111、226、277 页。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判断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没有把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包括在内,是不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与实现共同富裕无关,从而应该抛弃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政策呢?其实,这是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误解。因为“发展生产是基础和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和结果,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可缺少和替代的条件和保证。问题的本质正在这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意义并不是孤立地自我实现的,它们的意义要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体现出来。”③龚育之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111页。也正因为这样,邓小平依据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历史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所带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思想。因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证,从而让人民群众创造的财富,由人民群众共享。这样,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④《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3、372、138、111、226、277 页。因此,“以公有制为主体”、“不搞两极分化”是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命根子!如果抛弃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抽掉了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不可缺少和替代的条件和保证,就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这样,邓小平就提出了判断政策成败的标准,也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成败的标准:“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真的走了邪路了。”⑤《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3、372、138、111、226、277 页。正因为这样,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根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发展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并努力探索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体现全民所有制的性质,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共同富裕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理论层面,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从历史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定和发展目标,这是作为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共同富裕;二是实践层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道路,是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凝聚力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这是作为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共同富裕。⑥程恩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剖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因此,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必然有这两个层面的涵义。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必须在中国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这样便有了“中国特色”。为此,邓小平制定了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也就是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从1980年到1990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277、373-374页。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程度是分阶段逐步提高的过程,这实际上是国有经济逐步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并与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所具有的鲜明特点。
邓小平在时间上提出“三步走”的同时,也创造性地提出了与时间互动的空间布局上“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这也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宏观战略思维。邓小平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277、373-374页。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过程不仅具有时间性,而且具有空间性。共同富裕的程度不仅是分阶段逐步提高的过程,而且是分空间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同空间的国有经济优势互补,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也由此具有时空的内涵。
为什么共同富裕程度的提高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以及不同空间的优势互补性呢?这是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有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和条件的不同,决定了所具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就不同;不同的人,所具有的劳动素质的状况不同,决定了所具有的生产能力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国有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过程,不同劳动者的素质所决定的生产能力也是逐步提高的过程,国有经济发展的程度在不同地区、不同国有企业之间也是逐步提高的过程。这样,要实现发展战略,就必须实施具体的策略。为此,邓小平实施了先富带后富裕的策略,这也就是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的策略,也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方针政策。他强调指出:“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再次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277、373-374页。
马克思说:“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8页。因此,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人的富裕与自然息息相关,保护生态环境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自然条件。如果自然贫穷(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必然会导致富裕的不可持续性。所以,富裕的本质不是“物”的堆积,而是通过“物”的生产产生和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产生和形成富裕价值链。这样,生态文明的实质便是致富文明,它说明富裕之道不仅要顺应社会之道,而且要顺应自然之道,其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性。正因为这样,邓小平特别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关系。特别是面对黄土高原连草都不长,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他指出:“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民带来好处,人民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⑥《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67页。因此,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应有之义,而国有企业承担着这样的重要任务。刘思华认为:“私有制本质上确实是与生态文明相对抗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破除私有制是中国经济发展救世主的新自由主义神话,切实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⑦刘思华:《正确认识和积极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这种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马克思有这样的经典表述:“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 297页。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是为了“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致富实践,而“先富带后富”是我国人民的致富实践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反映,它所具有的理论蕴含是:“自己利益的实现过程成为增进和实现他人利益的过程”,或者说是:“利己的逻辑在先,必须通过利他的时间在先来实现”,社会财富由此才能不断增多,从而不断提高共同富裕的程度。这是每一个“己”带动每一个“人”富裕的经济行为,是个人致富的实践形式,是富裕价值链产生和形成的现实条件,是增加国家凝聚力的具体路径。它一方面说明,不仅是社会中每一个“己”富裕,同时也是每一个“人”富裕,即“己”与“人”(这种“己人”关系,从广义来说包括自然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简称。自然界其实也是有价值、有生命的,应把它当人看;从狭义来说是人与人的关系的简称。)的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又说明了每一个人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这种致富路径说明,“己”与“人”的致富能力虽有不同,会出现富裕程度的不同,但不会出现两极分化。由此可见,这种个人致富的实践形式既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又是既有效率又富公平的分配方式,实现了“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怎样富裕”的有机统一。这种有机统一,既回答了富裕的价值目标,又回答了富裕的路径选择,是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它也说明,“自己利益的实现过程成为增进和实现他人利益的过程”既是经济活动,又是道德修养;道德不能脱离经济而存在,道德蕴含在经济活动之中。它还说明,共同富裕是个动态概念,共同富裕的目标蕴含在致富过程中,并由此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自己利益的实现过程成为增进和实现他人利益的过程”既是致富的世界观,也是致富的方法论,是致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然而,“先富带后富”的理想状态不会自动实现。在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中,会出现“自己利益的实现过程成为损害他人利益的过程”。这样,“己人”之间便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这是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腐朽思想的理论意蕴。因此,市场会失灵。这样便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规范人们的致富行为,引领人们的致富实践,以弥补市场失灵。正因为这样,邓小平说:“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一旦不稳定甚至动乱,什么建设也搞不成。”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为此,“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那么,政府怎样来弥补市场失灵呢?总的说来,政府弥补市场失灵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人手;宏观方面是指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微观方面是指通过法治规范个人致富行为,这样便必然会实现个人致富带动集体致富,进而实现国家富强。因此,个人致富是富裕的动力机制,而个人致富带动集体致富是富裕的平衡机制,也是社会所具有的正能量,只有实现国家富强才能保卫富裕的成果。这应是富裕的内在规定性。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内在规律,植根于富裕的内在规定性中。因此,必须通过致富实践引领人们认识富裕的内在规定性,从而使富裕内化为致富的精神,外化为致富的行动,产生文化软实力,激发社会正能量,形成富裕价值链,富由此而强。这样,社会既有致富的秩序,又有致富的动力,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既能充分涌流,不断积累社会财富,又能让发展成果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组织保证;坚决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思想保证。对此,换个角度说就是,大力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