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机的运动与电影

2015-02-26 11:46魏大征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视觉效果交代手法

魏大征

(天山电影制片厂,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摄影机的运动与电影

魏大征

(天山电影制片厂,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电影作为综合性的艺术,摄影机的运动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标志。摄影机的运动是多种创作手法的基础。

镜头的运动;运动的形式;运动的效果

在电影创作过程中,镜头的运动是一种基本的叙事手段,是电影创作语言的基础词汇。对于运动镜头的设计和运用直接影响到影片的风格,进而影响到对影片主题的阐述。

在电影产生的初期阶段,如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中放映的《火车进站》以及中国最早期的电影《定军山》等,摄影机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动的,镜头只是简单的替代观众的眼睛,再生式地简单复制原来的景物和事件。其观拍摄方法就如同观众观看舞台表演,机位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在一个位置上,虽然舞台艺术作品也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调动来形成运动,但由于舞台的空间和观众的观赏环境的限制,使得艺术的表现力和观众的想象力都受到极大的限制。那时的电影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那时的故事片只能称之为舞台艺术的纪录片。

现在电影之所以发展成为一个单独门类的艺术,并区别于同为造型艺术的舞蹈和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标志就是运动。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改变了观众的欣赏方式,同时也改变了电影的创作方式。

一、运动镜头在创作中所产生的作用

(1)通过摄影机的运动可以改变观众的主观感觉和意识。在固定的模式下,机位始终不动,就如同观众坐在舞台下在一个固定的座位上观看表演,观众始终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旁观者,始终处于事件之外。但摄影机如果是运动中的,镜头则“带领”观众从事件之外走进事件,通过镜头的运动带给外面对事件的不同的观察角度,靠近事件发生的地点,甚至进入到事件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观众在不自觉之中“进入”戏中。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也是这样的,当我们发现附近发生一个事件时,开始感觉与自己无关,只是看看热闹,但经过观察后产生了兴趣就慢慢靠近,在了解了事件的原委后,有了自己的看法后就可能会参与其中。其实运动镜头所要表达的就是这种生活中的画面,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就是真实地还原和再现生活。

(2)通过摄影机的运动,用镜头引导观众,完成作品的视点述求,在审美享受的过程中影响观众对情节中的善,恶,美,丑判断,进而阐述故事本身想要表达的观点,并且让观众接受这种观点。

(3)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来形成影片在观众的心里空间和时间。电影就叙事而言故事是连续的,但叙事的过程是由多个不同的场景组成,也就是说空间是变化的,同时时间也不完全是连续的,时间的展现是多样性的,有时是线性的,有时则是间隔甚至是倒退的或者是平行的,这就需要创造一个故事的空间和时间,运动镜头恰好可以自然的连接不同的场景并创造时间。在这个虚拟的时空里,空间可以任意扩充,时间可以随意被拉长和压缩甚至倒流。

(4)通过摄影机的运动可以形成不同的风格,任何一个完整的作品都会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叙事的手法,画面的构图,故事的整体节奏,整体的影调以及演员的调度等等,这些创作手法都是建立在运动这个基础之上的。

二、运动镜头在创作中的实际运用

为了完成摄影机的运动,其基本手段包括推,拉,摇,移和升降等运动。

(1)推镜头,其视觉效果是机位向被摄体靠近的拍摄手法,从画面上反映出来的是从相对的全景向一个局部的特写推进,并且在这种推进的过程中画面的变化是连续不断的。创作中推镜头一般是作为强调的手法来使用的,也就是说利用镜头的运动引导观众去特别注意并看清细节。例如,由一个小全景一直推到演员的近景,这时在镜头的引导下观众的注意力完全由周围的事态集中到演员的面部表情上,进而去了解演员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在推镜头的使用中,被推近的不仅是人物也可以是其他对叙事有重要作用的其他对象。

(2)拉镜头,顾名思义就是把镜头拉开。拉镜头的视觉效果和推镜头的视觉效果是相反的,其画面效果是从一个局部拉开到全景。在创作中一般作为交代性的叙事手法来使用的,画面由一个局部拉开,向观众交代交代这个被着重描写的局部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与气氛,交代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3)摇镜头,是指摄影机的位置不动,镜头的光轴沿着水平或垂直方向摇动的拍摄方法。摇镜头在实际拍摄中是大量使用的一种基本拍摄手法。摇镜头所产生的视觉效果非常接近我们观察周围事物的心理特征,我们在观察事物时经常是“环绕四周”,“左顾右盼”,摇镜头具有展示空间扩大视野交代环境的作用。例如,我们在处理既要表现环境又要讲述故事情节的画面时多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全景另一种就是摇镜头(有很多时候是两种手法同时存在)。就创作手法而言在一部作品中会有很多需要这样交代的场景,如果仅使用一种手法来交代会产生审美疲劳的,再就是大全景与摇镜头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大全景一般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开阔和震撼,而摇镜头有一种离事件的心理距离比较近的感觉,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至于选择哪一种手法主要还是要根据剧情来决定。摇镜头还有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视觉效果上的时空统一,保持运动的连续性和叙事的连续性。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场景拍摄时往往根据剧情和表演的需要,对演员是要进行调度的,简单地说演员在表演时是走动的,为了能够连续的记录表演保持画面的时空连续性,摄影机也必须运动,摇镜头就是其中经常要用到的基本手法之一。

(4)移动镜头,是指摄影机的位置在水平面上移动的拍摄方式。在很多情况下移动拍摄往往被简单地认为是配合演员的调度,为能够完整的记录下演员的表演的一种手法而已,并且可以感觉画面更“活”一些。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镜头是“代表”观众的眼睛的,在移动拍摄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视觉心里反应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相互转换,这种转换一般往往不被观众所察觉。在创作中被称之为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的转换。所谓客观镜头就是作为旁观者的观众所看到的画面,主观镜头则是剧中人物所看到的画面。由于镜头的运动在一个连续的画面里,主观与客观在拍摄过程中自然地发生了变化。例如,在某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镜头开始时,一个公安战士在搜索前行,突然发现一个定时炸弹,这时定时炸弹的指针在滴答作响往前走,这时镜头也同时在移动,慢慢地公安战士被移出,画面里只有公安战士的手和被紧握的定时炸弹,在这个镜头里开始的画面是一个客观镜头,是观众说看到的画面,结尾则是一个主观镜头,是剧中公安战士看到的画面。当然这个主观镜头观众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视线来感知的。移动镜头还有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改变轴线或者称之为建立新的轴线。轴线是电影制作中的一个专用名词,其大致的含义就是拍摄时摄影机移动的基准线。通常在一个情节比较复杂场景时,仅有一条轴线是难以完成剧情的交代的,一般是通过多轴线的方法来完成的。为了不使观众产生空间的错位感,一般是通过移动机位来“越轴”,进而建立一个新的轴线。通过这样的转换新的位置,角度和空间就建立起来了。

(5)跟拍镜头,就是摄影机跟随运动中的被摄体,这种拍摄方法带来的视觉效果首先就是“真实”,会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镜头带着观众一起走进剧中,由于技术手段或者故意而为之,镜头移动的过程中随着剧中人物一起上下颠簸,左右来回倾斜,这时观众会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画面一起进入“角色”。这种拍摄手法经常被用到惊险,武侠和战争题材的拍摄中,这种画面的视觉冲击效果是其他手法难以做到的。

(6)升降镜头,就是摄影机在运动的过程中向上升起,其视点高于我们平时正常的高度,一般作为交代性镜头使用,主要是交代大环境。

以上对镜头的运动形式粗略归纳为推、拉、摇、移等,只是为了方便叙述,其实在创作中有时它们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在实际拍摄时基本是组合完成的,并且在镜头的调度过程中这些运动和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形式必须服从主题,这是创作的基本原则。运动的方式和手法要符合影片的整体风格,要与情节的发展相配合。影片中的运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有的方法和手段都是为阐述主题服务的,内容决定形式。

J931

A

1674-8883(2015)20-0249-01

猜你喜欢
视觉效果交代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商业插图中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效果探究
昆腾高性能存储助力动画与视觉效果工作流
家具定制系统中基于视觉效果的边缘检测方法
交代
交代
盗墓者的“交代”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