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晶欣
(松山韩蓉非洲艺术收藏博物馆,吉林 长春 130000)
论数字化文献的保护与传播
宋晶欣
(松山韩蓉非洲艺术收藏博物馆,吉林 长春 130000)
文献数字化发展,为广大社会群众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存在着风险——版权缺失。数字化文件的创建就是为了传播,使文献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供大家参考借鉴,使相关论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同时如果数字化文献不能得到保护,创作者动力的源泉就随之消失了,网络平台较为复杂,一些素质低下的人就会窃取数字化文献的产权,因为是数字化的,所以窃取更加简单。要保证文献数字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就要有相应的法律来保护文献的版权。
数字化;保护;传播
与数字化文献相比,传统文献的印刷运输以及贩售过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了文献的及时性,读者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内容。数字化文献虽然可以使读者快速及时地获取文献,但是由于数字化更容易更改、复制使其对于文献保护的要求显著提高。
所谓数字化文献就是文献的电子版,电子版不仅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电脑文档还有磁带、光盘、磁盘等利用计算机专有的输入法二进制数字代码进行录入。
现在计算机迅猛的发展,使数字化文献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例如,计算机程序、多媒体文档、照片、视频、数据库等通过数据环境进行传播的文件。
数字化文献在载体为计算机传统的、比较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载体时,计算机载体对打的优点就是信息存储量大,制作简单、成本较低、检索简便快捷,但是容易修改造成版权流失,风险性高。
除了以上提到的光盘、磁带等就是电子版,可以通过网络随意下载的文档格式。最简单的就是直接下载通过电脑必备的文档软件即可查看的文档。例如,word等.exe、hlp等;次之就是需要通过网络浏览器打开的电子档。例如,HTML、SHTM、ASP、JSP等格式;还有就是需要下载专门的阅读器才能进行阅读的文献。例如,pdf、caj、pdg、ceb、lit等。
现在随着智能化手机的发展,部门文献已经可以在手机上进行阅读和传阅了,除了掌上电子书等智能化手机都能下载的软件外还有一些专用的软件,如只能在kindle阅读器上使用的亚马逊.azw文件格式、pdb格式只能在邦诺公司内部使用。
数字化文献之所以种类繁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必要原因,同时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版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文献保护要求的改变。多变的格式就使部分人员不能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为他人文献访问设置了限制。使文献版权得到保护,但是毕竟只供内部使用的文献较少,PDF、CAJ等阅读文件大家都可以在网上下载,所以文献的保护效果并不理想。
文献在传播过程中都需要签订相应的协议。据了解一般的协议有IP地址的协议,可以更加了解数据来源的地址方法的TCPIP协议、以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为基础的获取网卡地址的IPX/SPX协议。网络文献的传输前提都需要有相关的协议作为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发展使得原有的协议被新型的协议所取代,TCP/ IP、HTTP、PPP这些协议,这些协议的产生使数据化文献的传输更加方便快捷,有利就有弊,它的出现也是一把双刃剑,使数据的安全性受到的威胁更大。
侵权行为的界定存在的必要就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侵权,有依据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才可以准确地进行判断谁是谁非。世界上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有关规定曾明确指出识别作品、作品的作者、拥有作品一切权利中的一项与此文献相关信息数字代码以及信息的复印件等都是文献权利管理的信息。美国对于文献权利管理信息的内容更加完善与齐全,除了上述所说之外将超文本链接涵盖在内。
超文本链接、图形链接是超链接的组成部分。图书馆常采用图形链接,其方法是把他人的图放到图书馆网页上,并且会把图案来源隐藏,这种行为就是修改他人文件的行为被认为侵犯了他人权利。超文本链接(H ypertext link),是指从一个文本文档指向其他文本文档或从文本锚点(anchor)指向某已命名位置的链接(1ink)。这种方式进行复制时只需要复制者一个人就能完成不需要被复制者配合即可。这种行为之所以不被认为是侵权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不能使复制者将文件占为己有,而是暂时的将文件使用一下,一旦电脑关机文件就会不复存在,而且这种文件不能固定在实质的载体上。图书馆使用的文件就是这种条件,所以图书馆使用的文件的行为不属于侵权行为。
数字文献的保护措施就是使数字文献所有者的权利得到保证,防止其权利受到非法侵害。主要措施如下:
(1)身份认证技术。数字文化在传输过程中文献所有者进行身份认证使文献所有权得到保证,可以明确文献的归属。身份认证技术是对文献发布者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文献使用者的限制,现有的身份认证技术有口令认证、智能卡认证、密钥认证、生物特征识别认证。口令认证是时下最普遍的的认证方式而且最容易实现,成本低使用简便但是安全指数低;智能卡认证方式是PNI和智能卡相结合的认证方法,两种结合就是双层保护,安全指数要高些;密钥是由系统统一发出的,这种方式属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形式。生物特征几乎都是每个人独有的不可复制的,指纹、瞳孔、声色认证等方式更安全更可靠。
(2)加密技术。加密技术使文献数据的获取更加复杂,客观的保护了文献的安全,他主要是在文献的传输过程以及存储过程中设置程序代码,防止内容被拷贝。
(3)数字指纹。所谓的数字指纹是身份认证的一种途径,要求数据购买者在购买时输入自己的相关信息,保护了数据购买者的消费者权益,同时也可以使数据所有者对文献内容进行时时监督,掌握动向,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可以及时制止,快速找到作案人员,进而达到对文献保护的目的。
[1] 胡莹华.数字档案馆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2] 牛奉高.数字文献资源高维聚合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4.
[3] 郑建明.数字文献资源的整合与服务——以江苏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为原型的个案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05).
G255
A
1674-8883(2015)20-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