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晖
(延边广播电视台 旅游生活广播,吉林 延吉 133000)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例如,过去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在融合了时代需求和科学技术后,依托数字网络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等手段来让资源整合达到优化。新媒体时代更倾向于数字化时代,针对以往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更具有虚拟性和海量信息承载性,其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有着独特的魅力。
根据最近一年的调查显示,我国互联网用户已高达6亿人次,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在我国达到了46%,比往年同比增长了2.45%。在这一巨大的变化中,手机网民的占有量也高达5.2亿人次。这些数据发展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预见媒体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媒体开始步入转型阶段,如广播产业开始向网络广播迈进。手机APP平台的开发使得广播迎来了更多的推广平台,如“荔枝FM”、“喜马拉雅”这类广播的出现,让单一的收听方式开始向多重化改变。这是大众在媒体变革中选择的过渡形式,收听平台的转变需要侧重考虑受众的需求。
在整个传媒业发展过程当中,所有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在策划主持节目时都应着力思考如何打造迎合受众需求的节目风格。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语言和整体形象的塑造可以通过多个角度来展现,具体的主持风格通过传播者、传播对象和环境来完成,然而主持风格是增强传播效果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主持风格和主持人的节目风格能够得到有机融合。
主持风格一般都是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转变,主持风格不断向个性化、专业化和平民化的方向发展是新媒体时代的转向需求。同时这也是一种艺术的创作,需要长期的时间积累,形成可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主持人是主持风格的具体承载者,也正是因为主持人的个性特征才成就了主持风格。播音员的主持风格具体表现为不能脱离节目定位,不同定位的节目会找寻不同风格的主持人,只有节目的适应者才能更好地让节目风格展现,不能让主持人改变节目风格,而是让节目风格带领主持人向更好的主持风格迈进。
播音主持事实上是与时代、社会、社会道德观念、节目样式和受众需求多重结合的一项艺术行为,主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有着时间的局限性。
主持人的个人风格会对受众的偏好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节目之间的竞争也会由此拉大,可以说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广播节目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主持人的竞争,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其主持风格是衡量节目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能否更好地切合受众的需求,是节目成败的关键。与此同时,受众的需求也会对主持人的风格造成一定的影响。以笔者所在频率为例,在主持娱乐脱口秀《化哥秀》时,主持人化哥需要塑造的就是一个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主持人在节目中自由发挥的比例较大,将观众逐渐引入到一个幽默化的环境当中,让听众切实地去感受节目带给自身的那种轻松感和兴奋感。但是化哥在主持《化哥下班了》节目时,就需要更多地考虑节目的生活服务性,不能一味地展现个人风格,而是要在节目的服务性和实用性基础上稍微加上个人特色,这就是对主持程度的一种良好把握。
新媒体时代的主持人,更应该迎合时代的需要,搜寻当下热点,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来积极与受众互动,获得受众的需求,从而打造更契合受众的节目风格。与此同时,还需要更加注重节目信息与科技的整合,让节目形式和内容都做到与时代接轨。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获得信息的速度加快,对各类信息的甄别能力高低不同,导致对媒体的信任度的波动。而此时,播音员主持人就更注意话语权的使用,即话语权的使用重点在于让自己获得公信力。公信力的获得准确来说,是在反复核对信息源的基础上,还要讲究语言手段,保证语言有逻辑性和可信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节目公信力。
播音员主持人在准备节目稿件时要多注意对热点信息的搜集,具体可以参照微博、微信的宣传方式。我们都可以在微博、微信的传播上找到一定的特点,其内容大多简短且具有深度,信息传播及时,在传播速度上迅速,这些都属于微博、微信的传播特点。同时,也应成为广播产业的追求目标,让广播向微博、微信的传播特点靠拢,尽最大可能地降低传统媒体的制作消耗,让听众能够获得准确必要的信息。例如,在旅游广播中,网友在该广播的官方微博或微信平台上发布路况信息,可以在确定属实的情况下将这些信息及时地发布,这样能够为出行的听友带来极大的便利。
播音员主持人在主持广播节目的时候会受到传统语境的限制,但是在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也应该进行创新,要营造与自己风格相符的播音主持风格,让新媒体时代的播音主持向更灵活的风格靠拢。例如,在一些综艺节目中,可以加添网络词汇的运用,不仅如此还能添加微博、微信上的热点话题作为节目的主体。总的来说,广播播音员主持人的转变重点在于风格的转变,要勇于去创新和探索。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节目竞争实质上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随着传统广播与现代传媒模式的开启,播音员主持人的转型也刻不容缓。本文主要阐述了以播音员、主持人为对象的转型必要性,并为其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和建议。
[1]曾素萍,潘艺鑫.新媒体的角色领悟[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06).
[2]严威川.我国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角色定位问题探讨[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