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旭
(新疆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自1994年我国正式加入因特网以来,网络在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7.9%。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大范围的普及,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所占比例提升至85.8%。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使用率为91.2%。[1]
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早在2008年9月,我国大专及以上学历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100%。[2]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交往方式等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样,受到网络的影响,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少数民族群体中的精英,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关系到他们在校学习生活、未来成才等前途命运,更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
网络社交媒介一经推出就迅速进入了网络用户的生活中。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社交媒介更能够帮助他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交往和娱乐,满足他们表达情感和彰显个性的需求。
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网络社交媒介同样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本文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使用网络社交媒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率达到100%,所有调查范围内的维吾尔族大学生都在使用一种或多种网络社交媒介。在网络使用方面,不同民族身份之间不再有差异,维吾尔族大学生和其他民族的大学生一样,都在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和技能。
在调查过程中,有45%的维吾尔族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QQ,有9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微信,有5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微博,有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国内外其它社交媒介。知名的网络社交媒介之所以能在网络中拥有庞大的网络用户数量,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网络社交媒介有其独特的“卖点”来吸引网民使用。在网络使用媒介“百花齐放”的时代,许多网络使用者都会同时选择多个网络社交媒介来满足自己的多种需求。在调查过程中,有72%的调查对象都在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网络社交媒介。
接触网络社交媒介的时间长短,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使用者对社交媒介的依赖程度。同时,使用网络社交媒介的时间越长,社交媒介对于网络使用者的影响也越大。在接触网络社交媒介的时间上,有21%的调查对象使用了1~3年,有55%的调查对象使用了4~6年,有17%的调查对象使用了7~10年,有7%的调查对象使用了10年以上。数据显示,有75%以上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媒介的时间不超过六年,因此,根据时间推算,多数维吾尔族大学生是从高中时期开始接触网络社交媒介,并且一直持续使用到了大学阶段。
网络使用者在多数情况下会依据自身需要来选择不同种类的网络社交媒介。有79%的调查对象是为了便于联系,有23%的调查对象是为了获取不同方面的信息,有11%的调查对象认为使用网络社交媒介是一种时尚流行,有12%的调查对象是为了娱乐。
网络社交媒介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更加便捷的人际交往功能。不同种类的网络社交媒介还会为提升自身的独特性而增加富有个性的辅助功能,吸引更多网络用户选择使用。在网络社交媒介的使用方面,有70%的对象注重其人际交往功能,有63%的对象注重其信息获取功能,有23%的对象注重其意见分享功能,有21%的对象注重其娱乐功能,有7%的对象注重其网络购物功能。调查数据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功能之外,还比较注重获取更多信息;但数据同时显示,虽然网络社交媒介的许多辅助功能已经被许多维吾尔族大学生所认识,但对这些辅助功能的使用程度仍然不高。
网络社交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联络,成为更便捷的交际手段,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社交媒介中的交际关系与传统的交际方式相比,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网络社交媒介中的添加好友及选择关注对象方面,仅有17%的对象不会有特定倾向。在大多数的好友添加及关注对象的选择上,有57%的对象注重与好友及关注对象的熟悉程度,有4.8%的对象注重好友及关注对象的地域来源,有4.8%的对象注重好友或关注对象的某些特质。调查表明,多数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媒介中,更加注重与熟悉的人进行交往,不会盲目地选择网络交往对象。
网络社交媒介的出现,加速了社交圈的扩大。对于少数民族身份的网络使用者来说,网络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网络社交媒介在加速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互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维护少数民族的族群特性、强化少数民族群众的身份认同。
网络社交圈的属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网络社交媒介使用者对其自身属性的认同程度。在本次调查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中,有43%的对象的本民族好友(或关注对象)占其好友总数的50%~60%;有28%的对象的本民族好友占好友总数的61%~80%;有17%的对象的本民族好友占好友总数的81%~94%;有12%的对象的本民族好友占好友总数的95%以上。
在网络社交媒介中,交流群的出现为网络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多个人共同的隐私空间”。网络交流群更像是一个电子会议室,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想要交流的多个对象共同探讨某个话题、交换意见、发表言论。而同时组成一个网络交流群的群成员也一定是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特质的人。在调查中,88%的对象有本民族交流群。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同族的网络交流群能够强化族际联系、保持民族认同,扩大共同体验。
在本次调查中,近90%的维吾尔族大学生愿意在网络上结识其他民族的朋友。说明绝大多数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选择网络交际对象的过程中,并没有被民族身份过多限制。
网络中的信息数量大、类别杂,要获得有效信息,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注。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对本民族的话题或信息进行特别的关注,同样是民族身份认同的表现之一。在调查中,有60%的对象在网络使用中会更加关注本民族的信息或话题。有45%的对象会经常与好友交流自己所关注的话题,有43%的对象会偶尔与其他人交流,还有12%的对象不会选择与其他人在网络上交流自己关注的话题。在选择交流话题方面,有79%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与本民族朋友和其他民族朋友交流时不会有差别,这表明多数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没有过多的考虑民族身份,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会对民族身份较为敏感,从而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
民族自豪感是民族身份认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护民族荣誉、发扬民族文化往往被视为民族自豪感的表现。此次调查中的数据显示,在网络中遇到民族激进分子的言论,有85%的对象会选择不理会此类信息,有9.5%的对象会对此类言论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有4.8%的对象只与朋友私下交流对此类信息的意见。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维吾尔族大学生在面对民族激进言论时,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采取漠视的态度,很少有人会公开对抗激进言论,也很少会与其他人交流此类话题。
网络的开放性为众多网络使用者提供了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也为少数民族群众宣扬本民族文化提供了舞台。在调查过程中,有90%以上维吾尔族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社交媒介,向更多其他民族的朋友宣传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网络强大的融合性也使少数民族网络使用者的特征更加趋向于多数网络使用者。在网络社交媒介的使用过程中,仅有21%的维吾尔族大学生更喜欢使用本民族语言,有43%的学生更喜欢使用汉语,有33%的学生对语言使用没有特定倾向。
在本次调查中,有七成大学生在疆内地区上学,有三成大学生在疆外城市上学,但调查结果显示,不论在疆内还是在内地学习,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没有明显差异。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空间社会行为调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在网络社交媒介中的民族身份认同已经与传统的身份认同方式明显不同,除了网络的特点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之外,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的身份认同形式。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刘建国.信息素养及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