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研究※

2015-02-26 07:51张纪凤宣昌勇
现代经济探讨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级化东盟国家一带一路

张纪凤 宣昌勇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研究※

张纪凤 宣昌勇

东盟是我国重要的投资与贸易伙伴,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居于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枢纽地位。然而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层次上都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因此,打造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升级版”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环节。该文从分析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问题入手,探讨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的内涵与方向,最后提出打造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的路径。

“一带一路” 东盟 对外直接投资 升级版

东盟与我国地缘接近,自古以来就是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我国“一带一路”规划中处于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近10多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边经贸关系度过了 “黄金十年”。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3年的783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 443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9%。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4年;2013年)。我国已经连续5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也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然而,与日益增长的双边贸易额相比,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ODI)的发展却相对滞后。2005-2012年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为218.2亿美元,仅占东盟吸引外资总额的3.6%,明显低于同期欧盟 (22.8%)、日本 (13.4%)和美国(8.4%)对东盟的投资水平。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4年;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点在于国际分工下产业的深度融合,并构筑基于产业链的区域性产业体系,这些都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跨境配置来实现。然而,现有我国对东盟ODI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层次上都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因此,分析我国对东盟ODI的现状与问题,探讨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的内涵与方向,并提出打造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的路径,对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1.我国对东盟ODI增长速度快,但规模偏小

东盟国家与我国地缘优势明显,文化互操作性较强,居住有很多的华人华侨,因而是我国ODI优先选择的目的地之一。2003年我国对东盟投资流量为1.19亿美元,2013年已经增长到72.67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0.9%。截至2013年末,我国对东盟投资存量为356.68亿美元,在东盟国家共设有直接投资企业2700多家,雇用当地员工15.96万人。③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下同。尽管我国对东盟ODI的增速很快,但存量和流量规模在我国ODI总额中所占比重依然偏低。2013年我国对东盟ODI流量仅占我国ODI流量总额的6.7%,存量仅占我国ODI存量总额的5.4%,而且在东盟吸引的外资中,我国所占的份额也远低于同期欧盟、日本和美国的投资水平。另外,我国对东盟投资项目的规模普遍偏小,平均每个项目的雇佣人数不足60人。

2.投资东道国中对东盟新四国所占比重较高,投资产业层次偏低

东盟10国中,ASEAN5(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引资能力明显强于BCLMV(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2005-2012年,前者吸引外资6523.2亿美元,后者吸引外资872.3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7.5倍。欧美日对东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投资的产业层次普遍较高,而我国对东盟的投资更多投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BCLMV国家,投资的产业层次也偏低。以2013年末ODI存量来计算,我国对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4个新成员国投资存量占了我国对东盟ODI总存量的31.8%,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于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我国的投资明显少于其他国家。

3.投资行业多元化,但制造业仍然不占主导地位

我国对东盟国家ODI的领域较广,涉及农业、矿业、电力、制造业、服务业等众多行业。从商务部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13年,我国对东盟投资排名第一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占了总存量的16.9%;其次是采矿业,占了总存量的14.8%;第三是批发和零售业,占了总存量的13.4%;第四是制造业,占了总存量的13.1%;第五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了总存量的11%。从流量来看,2013年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的ODI流量排名居前,分别占了总流量的17%、17%和16.4%。由此可见,虽然制造业是我国对东盟投资涉及国家最多的行业,但流量和存量都不占主导地位,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分工深度不够,产业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基于产业链的国际分工协作体系。

4.投资动因多样化,主要以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为主

目前,我国对东盟ODI动因主要有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技术寻求型 (吴崇伯,2006)。对于矿业资源丰富的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文莱等国,投资主要集中在镍矿的开采和冶炼、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对于农业资源丰富的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投资主要集中在棕榈油、橡胶、渔业等行业,都属于资源寻求型ODI;对于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越南、柬埔寨等国,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属于效率寻求型ODI;对于经济发达的新加坡,投资主要集中于船舶制造、建筑设计、金融保险等领域,属于技术寻求型ODI。因此,我国目前对东盟的投资主要以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ODI为主,而技术寻求型ODI明显不足,这是由我国与东盟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所决定的。我国虽然在某些领域具备了国际竞争优势,但是大部分产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不可能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寻求型ODI,只能开展以相对于东盟国家具备比较优势的中低端产业为主的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ODI。

5.境外经贸合作区之外的投资项目不多,投资没有呈现常态化

目前,我国已在东盟国家建有5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具体包括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越南龙江工业园、越南中国(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区。园区产业涉及轻纺、家电、钢材、建材、化工、机械等多个领域。这些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产业转移、承担境外加工贸易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然而,在境外经贸合作区之外的其他区域我国的投资项目并不多,且没有融入当地的产业集群中。实际上,在东盟内部存在一些地理集聚的优势产业集群,如新加坡裕廊化工岛、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泰国曼谷、北榄府、罗勇府的汽车产业群,马来西亚槟榔屿电子产业群等。与这些产业群的深度合作不仅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而且能真正锲入到当地的产业分工体系之中,从而形成常态化投资格局。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东盟的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投资动因以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为主,投资国别以经济不发达的BCLMV国家为主,制造业在投资中仍不占主导地位,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境外合作园区内,并没有与东盟国家间形成优势互补、高度融合的产业分工体系。因此,要充分发挥东盟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枢纽作用,就必须提升我国对东盟ODI的规模和层次,打造我国对东盟ODI的“升级版”。

二、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的内涵与方向

1.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的内涵

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的核心是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有效引导我国对东盟ODI在产业、规模、区位、方式上进行合理选择和布局,从而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泛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并逐步推动我国跨境生产网络的形成,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渐次升级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结构升级包含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理论,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也应该包括投资结构合理化和投资结构高级化两个方向。投资结构合理化是指根据母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和产业特点,在投资产业、投资规模、投资区位和投资方式上进行合理选择和布局,从而达到最佳的跨境资源配置效应和最大的产出规模。投资结构高级化是指投资的产业从低端化逐步向高端化升级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从获取资源和原材料为主的初级产品ODI→以制造业为主的边际产业转移ODI→传统服务业ODI→现代服务业ODI不断进化的过程。投资结构高级化以投资结构合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高级化是“虚高级化”,投资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使投资的结构效益不断提升,进而推动投资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可见,投资结构合理化和投资结构高级化是打造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的两个重要内涵。

2.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的方向

根据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的内涵,我国应从投资结构合理化和投资结构高级化两个方向入手打造对东盟ODI的“升级版”。

(1)投资结构合理化方向。我国对东盟ODI结构合理化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在产业选择上,要克服目前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低端制造、批发和零售、商务代理等为主的投资局面,加大制造业尤其是相对于东盟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二是在投资规模上,主要克服制造业投资项目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的局面。三是在投资方式上,要克服主要以中资企业独资为主的局面,应根据东道国和行业的不同特点,灵活选择投资方式,尤其是要多采用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等方式,尽快锲入到当地的生产和营销网络之中。四是在投资区域上,要克服目前以效率寻求为目的、在BCLMV国家投资为主的局面,加大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的市场寻求型投资,鼓励在经济发达的新加坡积极进行技术寻求型投资。

(2)投资结构高级化方向。在投资结构高级化方向上,我国应通过合理选择资源寻求型、技术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投资的时序和规模来逐步提升我国对东盟ODI结构的高级化。一是向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我国的新加坡等国进行技术寻求型、知识寻求型的“上行投资”,通过技术创新、交流与合作来带动产业高技术化和产品高附加值化,实现在价值链中的升级。二是向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近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进行市场寻求型的“平行投资”,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和销售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三是向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我国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效率寻求型、资源寻求型的“下行投资”,通过获取自然资源、对外转移过剩产能和边际产业来构建我国的跨境产业链(卢进勇等,2015)。

技术寻求型ODI属于逆全球价值链的 “上行投资”,是我国企业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和逆价值链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加坡在金融保险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酒店餐饮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制造业领域中的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的大型跨国企业均在新加坡设有投资项目,并建成了裕廊化工岛、裕廊电子工业园、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等世界知名的产业集群。因此,我国一些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到新加坡开展技术寻求型ODI,参与当地产业集群来实现与跨国公司在信息、技术、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快捷沟通、交流与反馈,从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市场寻求型ODI属于延长全球价值链的 “平行投资”,进行市场寻求型ODI的产业具备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竞争的比较优势。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相当,或略低于我国,是我国产品在东盟的主要市场。因此,市场寻求型ODI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这类投资的模式比较初级化,只有建立起涵盖展示、安装、培训、维修、售后等服务功能的营销网络才能更好地掌握东盟市场的主动权,实现更多的价值增值。

效率寻求型ODI和资源寻求型ODI属于顺全球价值链的“下行投资”。随着国内要素成本的上升,一些纺织服装、机械、钢铁等行业在国内已经处于产能富余和过剩状态,急需向境外转移,以寻求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四国劳动力成本低,具备承接我国边际产业及富余产能转移的要素条件和产业基础。在我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经济建设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会持续增长,加之国内资源和能源约束日益突出,决定了资源寻求型投资将长期是我国对东盟ODI的目的之一。另外,我国对东盟的效率寻求型、资源寻求型ODI并非单向的资本输出,而是我国企业跨境产业链的海外延伸,同时也顺应了东盟国家经济转型和工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产业转移,我国获取传统产业价值链转移效应和生产要素重组效应从而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承接我国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能富余型产业,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不发达国家也可实现自身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工业化(魏民,2015)。

三、打造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的路径

如何实现我国对东盟ODI的顺利升级,路径的选择十分重要。根据我国与东盟的现实情况,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必须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基础,以签订双边《投资协议》升级版为制度保障,以贸易自由化为推动力,以民心相通为依托,以互利共赢为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我国对东盟ODI才能逐步顺利升级。

1.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改善投资硬环境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打造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的硬件基础,不仅有利于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而且有利于缩短双方的地理空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距离(梁颖,2014)。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要与东盟联合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道路的通达水平,构筑我国与东盟联通的高铁网、高速公路网以及东南亚国家间的高铁网、高速公路网,同时提升东盟国家海运港口的等级,逐步形成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一体化运输网络。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加强与东盟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互利合作,尤其是在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促进网络互联互通。重点加快相关经济走廊,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湄公河流域经济走廊和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基础设施建设。

2.加快双边《投资协议》升级版谈判,改善投资软环境

双边《投资协议》升级版的签订是打造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的制度保障。现有的我国东盟《投资协议》虽然承诺相互给予投资者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公平与公正待遇,但对于投资者最关心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并没有规定,从而使得其对投资的促进和保护作用有限(宋志勇、袁波,2013)。美国在亚太地区强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背景下,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投资准入规则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因此,中国东盟双边《投资协议》升级版应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进一步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逐步取消投资限制,扩大开放领域,推动双边投资的发展。

3.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投资提供持续动力

根据国际经济学中贸易与投资的关系理论,贸易与投资之间既存在着替代关系,又存在着互补关系。根据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我国与东盟的贸易与投资间一直存在着互补关系。但无论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在以要素资源最佳配置为手段构建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分工体系时,如果没有贸易的自由化,要素资源的最佳配置不可能实现,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分工体系的构建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同样,要打造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 “升级版”,形成以我国企业为主导的区域性生产网络,贸易自由化是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谈判,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提高零关税商品比率,减少非关税壁垒,提高通关效率和贸易自由化,对打造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十分重要,并将为我国对东盟的ODI提供持久的推动力。

4.加强人文等全方位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与国际贸易相比,东道国政治风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良好的政治关系和民间友好关系是对外投资项目能否顺利落地并运转的根本保障。近几年,我国对东盟投资的一些项目由于大国的博弈和其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有的迟迟不能落地,有的在执行过程中遭遇搁浅。由于南海问题的复杂化,曾经出现过东道国民众对中资企业进行打砸抢,对中资企业的中方人员进行人身伤害的事件。因此,处理好南海问题,消除东盟国家对我国和平崛起的疑虑,加强双边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是打造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的基本依托。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企业在东道国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保护当地环境,承担社会责任,改善当地民众对中资企业的认识,增强对中资企业的认同感和美誉度,打好我国对东盟ODI“升级版”的民意基础。

1.吴崇伯:《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分析》,《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

2.卢进勇、陈静、王光:《加快构建中国跨国公司主导的跨境产业链》,《国际贸易》2015年第4期。

3.魏民:《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问题与方向》,《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2期。

4.梁颖:《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路径与策略》,《亚太经济》2014年第1期。

5.宋志勇、袁波:《打造自贸区“升级版”——扩大中国对东盟投资》,《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第9期。

[责任编辑:侯祥鹏]

F125.4

A

1009-2382(2015)12-0045-04

张纪凤,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宣昌勇,淮海工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连云港 222005)。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5EYB01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高级化东盟国家一带一路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变非对称研究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业结构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