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群(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3)
瑜伽运动对视碍大学生盲态和心理的影响与分析①
刘海群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 要:该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视力障碍大学生进行瑜伽练习介入后,身体形态等指标的变化及改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瑜伽练习对视力障碍大学生的身体“盲态”、身体柔韧性等指标均具有积极影响。该研究针对目前视力障碍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生理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将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特点,集调理、排毒、减脂和美感为一体的瑜伽形体组合为教学内容,进一步探讨瑜伽运动对视力障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瑜伽运动在残疾人高等院校及残疾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提供探索性参考。
关键词:瑜伽身体形态盲态柔韧性
①基金项目: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课题(XKY2013-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各类残疾人在高校就读的比例越来越高,残疾人就业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宽。但是,由于身体上的缺陷,残疾大学生总体体质状况不佳,营养不良率偏高。残疾大学生中有一群眼疾造成的视力障碍大学生,他们行动不便,常年生活在黑暗中,由于害怕跌倒,以及得不到良好的体育锻炼,身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颈椎前突,脊柱歪曲,形成盲人特有的身体姿态“盲态”。如何开展适合视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活动,提高视力障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体质,是目前从事残疾人体育教学的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1.1研究对象
从浙江省两所特殊学校分别随机抽取一、二年级视力障碍大学生30名(以前未接触过瑜伽,身体健康)。男生22人,女生8人,平均年龄为22.45岁,其中视力一级12人,视力二级18人(视力一级为全盲)。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因实验对象是视力障碍学生,在问卷调查中,采用一对一答卷法,进行实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真实有效。
1.2.2实验法
对随机抽取的30名视力障碍大学生,采用自身对照实验法,针对瑜伽形体训练前后的各项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纵向对比,得出实验结果。以一学期为实验周期(共17周),每周2节课,时间90 min。以初级瑜伽和中级瑜伽为练习内容,每次练习均涉及身体柔韧度、身体姿态、呼吸方式等指标。
1.2.3测量法
通过采用体质测试仪对视力障碍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采用手工测量腰围、腿围、劈叉、臂上抬等。
1.2.4统计方法
所有测试数据用平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并进行配对T检验,显著性差异选择为P<0.05。对问卷和实验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表1 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的对比分析(-χ±s,n=30)
表2 瑜伽形体练习对视力障碍大学生柔韧性影响的分析
表3 瑜伽形体练习对视力障碍大学生心肺功能影响分析
2.1瑜伽运动对身体形态及身体成分指标影响的分析
通过一学期针对性练习后,从表1可以看出,瑜伽形体训练可以使视力障碍大学生体重指数及身体各部位的围度指数明显下降。腰围减小更为明显,腰围平均减小1.10 cm,使视力障碍大学生身材曲线更挺拔和健美。练习前后腰围、臀围都呈显著性变化,大腿围、小腿围也有不同程度减少。以上可以看出,长期的进行瑜伽形体练习中的拉伸动作练习,可显著的改善视力障碍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从表1中发现,视力障碍大学生的身高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是较健全人练习较为明显的一个改善。可见瑜伽练习能有效改善脊柱、颈椎弯曲弧度,使得视力障碍大学生在长期习惯性保护自己的特定姿态的“盲态”得以改善,身体躯干趋向直立,减缓上体前倾的趋势。瑜伽形体拉伸练习还对于腰腿围效果显著,通过练习,肌肉纵向伸展,加大身体热能的消耗,有效改善物质循环,降低脂肪累积,加快新陈代谢。瑜伽的形体练习,对促进视力障碍大学生脊柱、颈椎弯曲度减弱,纠正身体姿态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练习后视力障碍大学生身体形态挺拔,驼背现象减弱,“盲态”减轻,身体“长高”,促进视力障碍大学生自信心增强,使得他们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2.2瑜伽运动对视力障碍大学生柔韧性影响的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训练后,劈叉和坐位体前屈均有非常显著变化,柔韧性得到较好改善,坐位体前屈平均值为14.05 cm;通过对视力障碍大学生身体太硬,韧带老化等特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运动后,视力障碍大学生跟着教师口令配合呼吸,拉伸身体各部位,动作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通过自身本体感觉在拉伸到最大位置时对身体各部位做有意识的控制,促进对肌肉和韧带的刺激,增
进肌肉与韧带的弹性,从而改善身体肌肉与韧带的机能,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与身体的柔韧性,在对视力障碍大学生长期“慢生活”导致肌肉能力下降,韧带硬化,关节活动面变窄,都有很好的促进和改善作用。瑜伽运动能针对每块肌肉做各种拉伸活动,能做到对身体各个部位针对性锻炼,使得小肌肉群充分伸拉,增强了肌肉的张力和韧带的弹性,使身体柔韧性得到提高。
表4 瑜伽形体练习对视力障碍大学生心理影响的分析
2.3瑜伽运动对视力障碍大学生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分析
该研究分析肺活量对呼吸系统产生的影响。肺活量的定义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肺活量是小学五、六年级,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必须测试的一个项目。我们从表3中不难看出,通过5个月的形体训练,肺活量及安静心率都有了明显的差异(P<0.05)。视力障碍大学生平时活动范围较小,剧烈运动几乎没有,即使体育课中长跑练习也因为眼睛看不见,对前进路线的不确定性和自我保护性,而活动量减小或速度减慢,心肺功能得不到有效刺激与锻炼,使得肺活量平均值低于普通大学生。瑜伽形体练习能有效的扩展胸部,使得肺活量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瑜伽训练能改变呼吸方式,伴随着运动幅度的增加,对动作要求的掌握,动作与呼吸有节奏地、自然地结合,横隔与躯干的呼吸肌参与运动,不断改变胸压和腹压,使呼吸器官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促进肺活量提高,促进血液中氧气的供应。
2.4瑜伽运动对视力障碍大学生心理影响的分析
视力障碍大学生在残疾人群体中认知能力最强,文化知识水平与健全大学生相当,对外界带来的反馈异常敏锐,洞察力较一般大学生强。由于自身身体缺陷,视力障碍导致活动范围较小,对外界时常处于警戒状态,自我认同感较低,在处理矛盾和面临困难时,容易造成心理压抑或紧张;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视障大学生则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通过表4可看出,进行瑜伽形体练习前视障大学生各因子中,抑郁、焦虑因子高,说明所选视障学生的这些表现比一般青年严重;人际关系因子高,说明其人际关系较好,这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视力障碍大学生需要互相照顾互相扶持这一特性。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其中躯体、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四项差异最显著(P<0.01)。瑜伽形体练习对视力障碍大学生的心理调节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作用。通过瑜伽形体练习,有效改善视力障碍学生的抑郁低落情绪,提高视障学生的内心愉悦感,有助于改善心境,调节心理平衡,促进视力障碍大学生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对其融入社会有着较好的作用。
瑜伽运动在身体延展性上对视力障碍大学生的作用非常明显,使其在身高、胸围、臀围变化明显。在长期从事对视力障碍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研究者观察到绝大多数学生有不同程度的驼背、含胸、颈椎前突等“盲态”特征。通过瑜伽的身体伸展练习,对纠正颈椎弯曲度、含胸、驼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提示,在体育教学中针对视力障碍大学生这部分特殊残疾人,需要开发适合的体育运动,对身体缺陷进行补偿运动,使得残疾对后天身体上的影响减小,尽可能的最小化,这也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一大重要作用。
瑜伽运动在促进视力障碍大学生身体柔韧度方面是最佳的一项运动,从数据上显示,坐位体前屈和劈叉指数上升幅度很大,身体柔软度得到大幅提高。该项运动不需要频繁移动位置,也不需要大的场地,对于行动不便的视力障碍大学生来说,该项运动适合平时锻炼。视力障碍大学生在行走中,为保护自身安全,走路处于警备状态,下肢处于不完全伸直状态,韧带进入硬化阶段。瑜伽运动舒缓的节奏,由浅至深的逐步拉伸,对视力障碍大学生的韧带恢复弹性,有着别的体育运动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视力障碍大学生在未来体育教学和体育项目开发中可以多从这个角度出发。
瑜伽运动对心肺功能也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瑜伽运动强调的呼吸方式,是该运动对身体进行调节的一个突出特点。它不仅调节运动者的精神状态,还能促进胸廓有节奏的运动,使得在运动中一边拉伸身体各个部位,一边通过呼吸调整促进心肺改善,对于视力障碍大学生行动不便,活动范围狭窄,每天活动量过少,瑜伽运动显示了其体育运动中突出的运动特点。
在前期和后期对视力障碍大学生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瑜伽运动练习后,强迫、恐怖、偏执、抑郁、焦虑、人际等因素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视力障碍大学生是残疾学生中最为敏感的群体,通过对方的言语、语气等辨别善恶,自暴自弃、悲观、抑郁、排他性等都较为明显。能言善道,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发泄途径。瑜伽运动在安神、静心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它使得运动者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自我认可度大幅提高,与人交往等方式得到改变,自信心得到较大改善。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或体育运动项目开发中,可以根据视力障碍大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如瑜伽运动此类不需要场地、简单易行、操作性强、锻炼效果明显的体育项目,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体育运动。
视力障碍大学生通过瑜伽形体身体伸展的锻炼方式,颈椎和脊柱得到有效伸展和纠正,改善身体姿态,纠正视力障碍人特有的“盲态”。瑜伽形体练习在改变视力障碍大学生身体的柔韧性,效果最为明显和突出,对改变视力障碍大学生身体机能过早退化有着积极的作用。瑜伽形体练习能缓解视力障碍大学生长时间低头行走以及俯首“摸索”学习的疲劳,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明显增强。瑜伽形体练习对视力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莉红.高校瑜伽形体选项课对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20):65-66.
[2]杨辉玲.瑜伽教学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实验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25):44-45.
[3]张海丛.视障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8):36-39.
[4]戴昕,韩东硕.北京市盲生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8(2):62-65.
作者简介:刘海群(1976,3—),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方向:残疾人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7(a)-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