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红梅
(江苏广播电视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其中五年制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有了较快的发展。所谓五年制高职即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是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五年制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正是这样的培养方向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而职业素养的培养除了课堂教育之外,学生社团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提升的重要阵地。
关于职业素养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认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由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证明,或者可以通过专业考试验证,而职业价值、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等是隐性职业素养。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毕业生就业遇到困难,不是因为显性素养不够,而是隐性素养欠缺。可见隐性素养在更深层次上影响一个人的发展。
社会及学校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的重视源于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令人担忧的职业素质现状,“有文化,没教养;有欲望,没理想;有目标,没信仰;有青春,没热情”[1]。如学生在实习或者试用期间不遵守工作时间,或者在工作期间不能遵守工作纪律,以及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敬业精神。而此类现象在近些年并不是偶然现象,所以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五年制高职学生本身具有一些特点,入学时学生年龄较小,心理、生理处于发育转型阶段,学生兴趣广泛,可塑性强。在校五年,学生年龄跨度较大,阶段性群体差异也较大,所以对于这一群体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更重要。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性学生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学生社团类型的多样性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高职学生社团活动既有兴趣型又有专业型,社团活动范围既有校园活动又注重向社会扩展,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舞台,与学校的课堂教学具有同等的育人功效,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学生社团在我国起步较晚,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校园文化沉淀,以至于长期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学生社团定位和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指导力量等问题[2],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和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社团建设成为五年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校对学生社团建设非常重视。作者所在的江苏广播电视学校近几年始终把学生社团建设摆在育人工作的重要位置,学校非常重视社团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现在学校的社团类型多样,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并且学校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区分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类型对社团建设进行探索,取得一些成效。我校有一个社团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社团,三个社团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由于受到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职业道德教育长期被教育者所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可以说从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从未被允许对各种道德取向进行自己的选择”[3]。
五年制高职教育强调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时间观念。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仅仅靠课堂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堂不能真正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而社团活动恰恰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都是由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发组织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各社团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成员受规则的约束并且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保证学生自己参与的各种活动的正常展开,必须由社团成员共同努力,包括遵守时间、尊重他人、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因此,社团的成员在参与活动的实践中能够体会到职业道德的某种要求,端正自己的态度。笔者在学校担任学校手工社团的指导老师,所带的社团在每次活动中都有严格的考勤和请假制度,要求学生每次活动按时参加。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进行评比活动,提高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要求,这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的一些启蒙要求,虽然不能涵盖全部,但学生在活动中强化了职业道德意识,能够乐岗敬业,积极进取。
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方面的欠缺,在课堂上对老师传授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消化。而社团活动能够很好地让课堂上的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一些专业性社团,社团活动和所学专业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另外,很多专业社团活动与一些技能竞赛相结合,调动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笔者所在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成立的摄影社团、微电影社团及演讲社团、动漫社团,社团活动与全国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参赛,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因此而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
五年制高职学生社团是由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构成,这些学生原本并不认识,通过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参加了某个社团。通过社团这个平台,学生可以频繁地开展交流与合作,每一次活动的策划,人员的分工,以及活动的进行,都需要社团成员自己完成,这就要求社团成员加强沟通交流,以及团队的合作。社团是学生的组织,所以社团为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积极主动地与别人进行探讨提供了民主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会容纳不同的意见同时又能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为其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一定的沟通合作的基础。同时,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结交不同的朋友,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流。社团的每一次活动尤其是参与社会的一些活动,为学生开拓与社会交流的渠道,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及沟通协作能力。如笔者所带的手工社团参与南京市爱德基金会举办的爱心义卖活动,从组织到材料的购买,现场的布置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其中社团成员的分工,以及工作的布置都能很好地完成,充分体现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年龄及本身习惯的问题,存在着依赖性强、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欠缺等问题,而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的一种活动组织,社团的日常活动大多由学生自主完成,指导老师只是给予相应的一些指导。所以,社团规则的制定、考勤及活动的策划、实施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团成员必须学会如何组织和管理这样的学生组织,比如社团成员的管理及社团场地的使用等。笔者所在江苏广播电视学校的学生社团如摄影社团、微电影社等校外采风和拍摄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策划,包括设备的租赁、成员的分工及车辆的联系等。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了一大批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方面表现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某些学生甚至很快走向了管理层。
五年制高职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二年级新生对社团活动积极参与,而三年级以上学生对社团的积极性减弱,甚至出现退团的现象。社团发展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以保障社团有序发展。社团由于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有些学校管理欠缺,任其自由发展,自生自灭,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学生社团的长期发展。因此,学生社团的管理要有规章制度,尽量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我校在社团管理方面积极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不断完善对社团的管理制度以及各项流程的制定工作,针对不同的社团既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又有各自社团自己本身的章程,做到学校的统一管理与社团的自主管理相结合,使学生社团逐渐进入一个有序的发展轨道上来,真正地让学生社团成为锻炼学生提升自己的大舞台。
五年制高职学校往往由于学校本身条件的限制,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物质条件差、场地不足等问题,这是制约社团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社团的资金主要来源是社团成员缴纳的社费,学校提供的费用以及社会赞助较少,许多活动的开展由于受到经费限制而不能很好地实施。活动场地少,没有固定的场所,学生社团活动往往都是借用教室,一遇到冲突就要更改场地或者延期进行,极大地挫伤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在社团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提供相应的支持,加大对社团的投入力度,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场地的支持。我校的社团发展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但由于学校重视了学生社团建设工作,这种状况已经开始改变。学校制定了社团经费的申请办法,支持学生的活动;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社团活动申报,统一协调各个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场地,错开活动的时间,使有限的场地得到合理充分的使用。这样,学生社团的活动有了物质的保障,社团活动能够定期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五年制高职社团大多隶属于团委,由团委统一管理,但是团委的工作比较琐碎和繁杂,而社团只是团委工作的一部分,对社团活动的具体指导不免流于形式。另外,由于指导教师是义务性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加上日常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使得指导老师没有时间认真地做好社团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团建设逐渐散漫,出现“管理的不懂专业,专业的不管理”的状况[4]。但社团的日常活动尤其是专业社团,指导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应采取一些措施,鼓励教师指导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化的辅导,使学生把课堂知识和社团实践结合起来,提升职业技能。比如采取一些奖励机制,对于在社团指导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老师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另外把指导社团工作纳入到教学津贴发放、专业职务评定和创优评优体系。同时,为优秀社团指导教师提供一些交流和参观活动,鼓励老师积极参与社团的工作。在此方面,江苏广播电视学校做了一些积极探索,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作为社团指导教师,定期评选优秀社团指导教师,并颁发证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极大地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五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于这样一个培养目标,专业性学生社团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学校社团建设要考虑学校的专业特点成立和专业相关的一些专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是学生将兴趣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的学生社团。这类社团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参加一些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奖既可以提升学生社团的知名度,又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
我校是一所培养传媒类人才的职业学校,我校根据专业特点,成立摄影社、演讲社、微电影社、动漫社等专业社团。这些社团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了一些技能大赛和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比赛。社团中多名学生获得全国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演讲类、摄影类、微电影制作及动漫制作一等奖。由于社团活动效果明显及取得的成绩,演讲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社团,摄影社和动漫社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社团。这些优秀社团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学生愿意参与并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推动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每一个职业院校重要目标,而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当然,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不是仅仅依靠几次社团活动就可以做到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入学到学生毕业,都应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这样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高职院校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社团的建设,要像重视课堂教学那样重视社团的发展,确保学生社团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使其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
[1]田建国.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4(5):14.
[2]董韩锋.高职社团建设与职业能力培养[J].教育旬刊,2013(7):52.
[3]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德育德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人大复印资料,1999(11):25.
[4]叶绿美.基于专业社团建设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