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娟
(徐州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大学文科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探
刘秀娟
(徐州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221008)
大学文科有效教学是遵循大学文科教学规律,追求大学文科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面对当前大学文科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认知变化不大等教学囧境,大学文科教学需要“有效”,呼唤“有效”。在明晰有效教学意义和作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重组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评价、给教师适当放权等方式积极探索大学文科有效教学的实践模式。
大学文科有效教学教学投入
大学文科教学是高等教育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需要,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然而,当前由于自身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课下交流、重知识传授轻学法指导等问题致使大学文科教学处于低效状态。学生学习专业课积极性不高,只重视专业考核通过率,学业成绩低,认知变化不大,能力和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遑论学以致用,学习收获增值了。因此,面对这一困境,如何以积极有效的教学投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帮助学生学习收获增值,最终提高大学文科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大学文科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从产生了教育,人们就不断追问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是教学本质的基本要义之一。大学文科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关注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提升,更要关注这种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才是促进学生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教学。大学文科教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使命决定了其“有效”的属性。
(一)大学文科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教学过程有效性即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1]。大学文科有效教学是遵循大学文科教学规律,追求大学文科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大学文科教学的目标和追求,共同构成了大学文科教学“有效”性这一基本属性。“有效果”旨在表明大学文科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身心影响起到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业成就和认知变化方面;“有效益”则追求大学文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从学生是否学会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与程度及学习收获是否增值等方面评判;“有效率”则意味着大学文科教学并不是投入越多越好,“投入”或者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衡量有效教学的有力标准,而是追求在一定的投入下,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发展状况。
(二)大学文科人才培养的使命需要“有效教学”。
“有效”是人类教学追求的目标,但凡教学皆追求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自从有了教学活动,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有效教学的追求。遗憾的是,即便“大学文科教学”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但通常情况下,当人们提及“教学”时主要从教师角度通览教学准备情况、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进程、教学熟练程度等方面,而往往忽略学生“学”的方法、进度和内化吸收,进而忽视了教学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如此就很难完成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
“有效”被诠释为教学活动的结果[2],也就是学生的认知产生变化、学习能力和素质有所发展和进步。“有效教学”更注重从学生“学”的方面入手分析其学习的效率、效益和效果。如果说“教学”侧重于教学活动整体存在的“形”的话,那么“有效教学”则追求教学活动之后对于学生所产生的“意”。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大学文科完成教学使命,提高文科生素质,促进学生认知变化等都离不开“有效教学”。
(三)大学文科教学的困境呼唤“有效教学”。
有研究表明,大学课堂作为大学生较佳的学习空间,其地位与作用正日渐式微[3]。大学文科教学陷入质量不高、教学乏力的困窘境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业成就较低,不仅没有引起相应的认知变化,而且没有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维不在场甚至身体不在场的课堂必然影响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论体系的系统学习)。其次,学生文科知识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仅以背诵、记忆所学知识点应对考试为学习目标,很难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难以学以致用,将学习收获增值。再次,教学投入与学习收获难成比例。教师备课、熟悉教材和学生的比例较大,却没有实现既定目标。面对这一困境,大学文科呼唤“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研究必须从理论走向实践才有可能使大学文科教学真正走出低效甚或无效的困境。大学课堂教学日臻“有效”理应成为大学工作的重心。
大学文科教学需要“有效”,呼唤“有效”,“有效教学”走进大学文科教学不仅可以令人重新审视教要素,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既定目标,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目前文科教学乏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一)引发思考,重新审视教学。
大学文科有效教学进入人们的视野,可以引发教师思考、反思和警醒,帮助教师在“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中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当教育学者们追随教育发展,合理批判忽视学生需求、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时,却让一些人错误领会了一些这样的信息: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教师教学结束就实现教学目标,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至于学得怎样,不在教学考虑之列。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助推下,加之大学文科学习考核以识记为主,这类想法有了实现的可能。大学文科有效教学力求“有效”,关注学生发展,恰恰有助于纠正这种错误认识,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正名。全面理解大学文科有效教学,追求学生学习后的效果和效率就有必要重新审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教学结束教师的使命远远没有结束,教师必然要关注学生学习进程和理解状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有益引导者,这便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吸引学生到课堂听课,更要为学生认知变化、内化吸收添能加油。虽然学习的本质要以学生为主体发生,但是学校和教师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文科教育困境面前要积极应对。在学习论研究基础上,以积极有效的教学投入,促进学生提升学业成就。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成功成才加油。
大学文科有效教学将焦点锁定在教学活动发生之后的学生发展变化上,这必然会提高高校和教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关注程度,要求教师不仅关心教案、课件、素材和教学目标等因素,更关照学生课堂表现、后续学习和理解程度,确保学生认知变化和知识增值。这一转变一旦完成,学生的发展进步将成为大学文科教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将会从两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以学生为工作重心,会传递教师的殷切期待,期待效应的奇妙作用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以学生为工作重心,教师自然而然地会增加对学生的各种投入,增加学生学习动机激发途径的探索。而“事实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保证学生学习投入的上策”[4],学生的认真投入是其深入学习、内化吸收的前提。大学文科有效教学引入所带来的以上转变都有益于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在教师引导下对学习不断投入,最终促进他们成功成才。
(三)改变大学文科教学困境。
大学文科有效教学不仅能促使高校和教师思考、定位,审视教育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意义还在于通过各方面努力改变当前大学文科教学的困窘境地。因为有效教学是促成高质量教学的基本保障,提高教学质量,最终以有效教学为前提,只有实施有效教学,才能解决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切实提高大学文科教学质量。大学文科教学所面临的困窘之境呼唤有效教学,将有效教学理论应用到大学文科教学中,既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摒弃,又是引领当前大学文科教学走出困境的有益探索。
(一)教学内容:整合更新。
大学文科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动地思考,而对所学课程是否感兴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的高低。目前,一方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现代校园,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日益便捷,另一方面,大学文科的课堂知识还停留在五年前、十年前甚至更早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获取所学知识,必然对课堂教学丧失兴趣,进而游离于课堂之外。要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在遵循大学教学内容更新的规律下,及时调整大学文科教学内容,去繁就简,重组重构,保证科学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凸显知识的更新进程,站在学科的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大学生思考和创新。只有如此,大学文科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才可能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二)教学方式:灵活有效。
有效教学效果的达成还依赖于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提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研究者多会想到基础教育,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相较而言,基础教育更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摸索和思考,高校则更注重科研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大学文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偏低,能动性不强,急需激发和培养,加之他们期望老师 “能根据自身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方法变革的尝试”[5],所以大学文科课堂需要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设置新颖的导入,引起学生注意,为学生持续不断地关注教学内容埋下主线;设置反馈思考环节,设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尽可能当堂了解,当堂反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有效借助网络,保证学生全员参与等。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能促进学生认知发生变化,学识得到增值,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就是有效的;反之,就是无效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加以调整。
(三)教学组织形式:适当放权。
一般高校文科课堂教学多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位教师,四五十位学生,秧田式的座位排列加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师被要求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和知识点囿于固定场所授课,改变课堂教学的权限较少。尤其是年轻教师疲于应对各类检查,没有权限更没有时间进行课堂改革的探索。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积极性的激发,而且大大影响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大学文科有效教学势必要求对教师予以适当放权,给予教师一定的权利改变和组织课堂,在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允许教师根据教学具体内容安排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甚至走出校园,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评价:视角多元。
追求大学文科教学的有效性势必要求高校改变以往重科研轻教学式的教师评价,同时也要求改变以教师和教学为主忽视学生学业成就式的教学评价。有效教学追求“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每个层次都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成长,高校教师评价必须围绕其为学生学业成就增值所作贡献开展,教学评价不能仅局限于课件制作、大纲修订和教案编写等内容,应以促进学生成长为导向。大学文科有效教学的评价应该多元化:既有教师层面的考评,又纳入学生层面的考评,既有既定教学材料准备的考核,又考虑学生学习效果,考核不应离开学生当前学业状况和后续学习潜能的评价。
有效教学虽然追求大学文科教学 “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追求学生知识增值和身心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及教师作用,只是转变了教师角色而已,极端以教师为主和极端以学生为主都是有效教学所反对的。
此外,在有效教学中,并不是教师投入得越多越好,而是讲求教学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有效教学理论不应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借口。
[1]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2]冯丰.“有效教学”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
[3]韦永琼.大学课堂教学困境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
[4]李焕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与行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3).
[5]任会明.基于学习者立场的大学文科教学评价[J].教育评论,2011(4).
本文是徐州工程学院校级课题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GJ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