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燃进
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德育路径探析
陈燃进
智慧校园是当前“互联网+”思维与学校教育深度联合的生动体现,是高校整合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资源,实现有效提升的重要平台。文章从智慧校园的发展背景及特性价值出发,结合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梳理了智慧校园与高校德育的内在关系,并探讨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高校德育的发展路径。
智慧校园;高校德育;困境;路径
在当前我国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实践与创新层出不穷,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智慧校园建设因其鲜明的新媒体特征、明确的发展目标、融合数字化的空间调整概念以及革新的科学管理理念,正日益进入高等教育研究和决策的视野,并不断显现出巨大的形塑作用。因此,在系统梳理和评判智慧校园建设背景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思考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在逻辑和现实困境,找寻智慧校园与高校德育的内在关联机制和有效路径显得尤为必要。
“智慧校园”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08年IBM公司在一次报告中提出旋即在全球引发激烈反响的“智慧地球”①IBM彭明盛:《智慧的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外国关系理事会主题演讲,2008年。理念,即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之中。智慧校园就是此后在互联网技术与学校教育交互形塑、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涌现的时代产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再次强调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紧密融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智慧校园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高级形态,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
(一)何谓“智慧校园”
所谓“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校资源、人员、环境的交互方式,实现校园教学、管理、服务等资源的智能化整合,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以人为本、个性创新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建设模式。从手机开门、手机消费、手机点名到智能选课、未来教室、电子围篱笆、车牌识别等,“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1]是智慧校园的鲜明特征。来自业界和教育界的共识是,“智慧校园”的智能化应用不应仅仅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管理服务,还应在推进知识转化、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加快各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
(二)智慧校园的时代特性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智慧校园在新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价值更是给研究者带来了更多的憧憬与思考。具体而言,智慧校园主要有以下特点:
1.技术创新与理念更新齐头并进。高校智慧校园的基础是网络的广泛运用,而且更强调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技术升级与创新,特别是基础网络的宽带、泛在建设,已经伴随着各个层次核心技术的提升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并仍在持续进步中。随着技术上的创新升级,当前的智慧校园在理念上的更新进步更为重要且明显。与之前过分强调智能技术升级的基础作用相比,现在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则更多地思考“为什么做,为谁做”的问题。智慧校园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围绕学校人才培养与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在程序设计、模块配置和功能服务上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结合紧密,尤其着力于学校的办学定位与远景规划,高标准、宽视野、大格局地做好各项配置辅助工作,在技术与理念的结合上做好文章。
2.整体规划与系统运用效果显著。智慧校园提供了校园里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全面互联互动。特别是当前校园资源的数字配备基础都非常强大,原来只能进行定性描述的校园环境和活动,现在可以进行大量定量的数据分析,这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的智慧校园更注重整体协同的管理,面向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生活动等多方面的资源调度,有规划、有系统地实现信息化管理支撑,能真正实现学校各级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作和信息查询,为全校师生提供个性集成、多维度、全方位的贴心信息服务,这是智慧校园注重整体、强调体系的最重要体现。
3.个性化服务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当前智慧校园在广泛采用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社交网络等技术工具的基础上,更注重用户参与、以人为本的创新,特别是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融入智能化的技术创新之中,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以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业务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利的智慧校园。高校里的行为主体有着鲜明的人格特征与各不相同的社会需求:学生的课程偏好、学业规划、日常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等各不相同,教师的授课风格、课程体系、职业生涯规划等也存在个体差异,高校行政体系存在理性至上、程序为王的传统弊端,其管理与服务常常滞后于师生需求,行政困境时有出现。
如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智慧校园建设,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整合与技术支撑,提供的集知识传播、管理创新、生活服务、自我发展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人性化、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不仅消解了传统意义上高校困居“象牙塔”的隔离状态,更推动了高校教学、管理与服务的有效创新。
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由于年龄层次和人生阅历的特殊性,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现实意义上,当今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送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自由传播[3]。郑杭生、杨敏教授在对“实践结构论”的定义中也谈到互联网使得“一些不可触及的远距离事件甚至虚拟过程却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形成直接的牵扯”[4]。互联网技术造成的社会生活信息化、符码化、数字与网络化的趋势和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独特个性相结合,在重塑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形态和功能的同时,也对身处互联技术应用和网络信息传播前沿的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他们既是技术使用主体、信息接受主体,也是技术传播主体、信息生产主体。各种影响要素的扭结、叠加,共同构成当前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挑战与困境。
(一)市场经济利益至上的多元价值观对德育理念的冲击和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变革带来的是利益格局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变化,“唯名唯利、金钱至上”的观念也冲击着“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价值虚无、“三观尽毁”、贪图享乐、沉迷网络、消极厌世、荒废学业乃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德育必须以深厚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和专业水平为基础,缺失了这些因素,德育工作就是一句空话、一纸空文。但在价值多元、利益复杂、生活功利的社会环境中,高校德育工作也存在表面化和程序化等问题。“以人为本”的德育核心理念经常被误解和歪曲,导致德育工作从理念的定位开始就面临着认识不足、敷衍塞责、针对性不强、缺乏指导性、没有创新性等困扰,以致于在被动式的德育工作中离最初的要求越来越远,工作纯粹成为了“走过场”、“玩应付”,德育工作“全覆盖”成为了呐喊的口号、招摇的幌子,无法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合力。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对德育内容的冲击和影响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改革也逐渐深化,对高校德育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师资队伍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
一是德育工作内容和程序的工具化、模式化。传统德育模式和当下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之间存在结构性断裂。一方面是媒体中呈现的各种信息依托声、光、电的立体组合,利用图片、影像和文字的生动演绎,深度契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另一方面是当前高校德育体系中存在诸多缺乏艺术审美和知识趣味的“填鸭式”灌输和照本宣科式说教,德育工作往往脱离专业与学科基础,只停留在一味枯燥地灌输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生在被动受教的同时很难认同,更谈不上主动内化,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且,此种关于德育的“刻板印象”极易在学生中蔓延和强化。究其原因,在于当前高校教学存在普遍的模式化现象。学校只注重教学任务的落实,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完成,对学生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德育体验和升华几乎没有其他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高校创新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德育工作的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德育教师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线队员,是做好德育工作的组织保证。高校由于专业、学科以及学校发展特色等实际情况,都普遍存在着专业德育师资人员紧缺、配备不齐、专业不精等问题。有些学校的德育教师是由班主任、辅导员以及“两课”教师兼任,甚至一人身兼数职,往往在工作时间分配和教学效果上都难以保证。有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德育教师由于没有团队氛围,也只能停留在单兵作战、散兵游勇的状态。同时,在具体的德育指导工作中,常规传统的德育指导方法也占据了大部分的工作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甚至被作为任务转给班主任甚至班干部、学生干部等,这样的德育工作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是德育工作评价机制的僵化、刻板。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非常特殊的人文教育色彩和社会评判标准。判断、评价德育工作是否到位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和学生的某一段时间、某一段周期、某一块领域,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要用长远的眼光,综合、统一、科学地评价。但在当前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评价中,很多只是过多地依赖某段时间、某个周期、某个领域的量化考核,过分地看重数据指标,忽视了德育工作作为教育核心问题的本质规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是装点门面的口号。德育工作考核内容和评价机制过于僵化、刻板的结果就是德育工作者和学生积极性不高,德育工作在高校教学规划体系中越来越边缘化、无效化。
(三)互联网革命浪潮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冲击和挑战
传统课堂的德育教学是以外在的知识、价值观的强势灌输为主要形式的,要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还需要时间、精力以及情感的多方面的长期而大量的投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建基于互联网、云技术的微信朋友圈,因其各类信息海量更新、APP应用灵活多变、信息选择自由随意、主体交往自由平等等特征迅速获得了广大高校学生的广泛应用和主体认同。两者在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效果、认同情况的差别直接反映了当前德育工作面临史无前例的复杂外部环境。同时,基于互联网系统信息传播的便捷性而频发模仿犯罪、网络欺诈、媒体狂欢、人肉搜索、舆论暴力等现象,也呼唤着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和个人修为的提升。这些都是互联网技术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最具体、基础性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在尽享信息化、网络化便捷的同时,在德育工作中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互联网技术与德育观念相错位。网络改变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诸多形态,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重大影响,由此更进一步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深远影响。互联网时代强烈、迅猛地改变了传统时代以来人们的交往、组织和生活方式,高校德育工作唯有与时俱进,方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很多高校德育工作者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网络观念的转变,使德育工作脱离实际、停滞不前。
互联网的力量能达到什么样高度,目前谁也不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是网络革命带给我们的震撼已经毋庸置疑。今后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是怎样一种形态,或许还充满很多未知,但是德育“育人”的核心本质不会发生改变。在网络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更多地倡导一种互联网思维,并将这种思维融入到德育工作中去。但很显然,现在大多数的高校德育工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网络对今后德育工作发展趋势的影响力和促进力。
二是互联网与德育方式不同步。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升级给生活、学习以及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和沟通模式也相应发生着变革。网络德育虽然逐渐为人们所使用、认同,但大多数还只停留在信息传递、通知告知等低级、粗浅的层次,尚未跟上智能化、信息化的步代。如何实现德育与网络发展的同步发展,是下一步德育工作要着力加强的方向。
教育产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价值体现。当今互联网时代,智慧校园应用已是大势所趋,正值青葱岁月的校园年轻一代,已无可厚非地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消费群体。互联网正在给教育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从移动端交互学习社区到一对一教学的网络课程,从课上与老师的实时互动到课下碎片化时间的学习,从数据资料的及时分享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视频共享等等[5]。智慧校园使得当前的教育信息化成果从课程建设层面走出,开始进入到了解学生需求、满足学生需求的层面。智慧校园连接校内的智慧体,满足了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消除了资源共享障碍,促进了随时随地学习分享,成为了新型智慧教育的迫切需求。
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和传播知识。具体到德育工作,新时期的智慧校园所具备的独特价值与高校德育的要求是一致的。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智慧校园”使得信息化成为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利用应用驱动、价值驱动来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管理的智能服务,为高校现代治理体系的科学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信息化校园发展的历史节点上来思考今后的高校德育工作,特别是新形势下智慧校园与德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智慧校园与高校德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一致的
德育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立德在先,树人在后。从大学教育的功能来说,人才培养是德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而当前智慧校园的各项工作内容都是围绕着服务师生、服务学校而展开的,它的根本任务就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科学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智慧校园建设与高校德育在发展目标上是一致的,它们的落脚点和出点发都是为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为了师生的成长成才。当智慧校园与德育工作真正实现了和谐统一,大学才会真正成为人才教育摇篮,才会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核心竞争力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建设智慧校园是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与信息手段
当下正处于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快速时期,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云计算和物联网在大学校园生活里的迅速蔓延,极大地重构和形塑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沟通方式与生活方式。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高校德育的实际情况与碰到的问题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智慧校园强调校园信息化技术的实际运用与融合,这显然给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德育带来了全新的历史境遇与重要使命。各高校都应该顺应、把握智慧校园建设为德育工作提供的契机与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更新升级,构建智能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体系,并将德育工作的相关要求与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迅捷、快速的校园信息化过程中体验到最先进的技术,领悟到更高的道德规范要求,建构起扎实、严谨的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从而使智慧校园真正成为高校德育的抓手。
(三)高校德育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指示灯与助推器
根据规划,智慧校园建设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发展中,主要侧重于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将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德育政策与做法的导向是做好智慧校园建设的风向标。尤其是高校在多年德育工作的实践中积累沉淀下来的理论成果、实务技术、经验教训等,都会给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与此同时,智慧校园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德育工作形成强大的理论推力,会不断强化高校德育建设的现实根基。
(四)融入人文理念、强化文化内涵是高校德育和智慧校园共同的核心要素
高校德育承载着高质量优秀专业人才培育的方向把握、目标定位等重要功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以科学的人文理念和多元、包容的文化思想作为核心要素融入人才培养规划,如此才能确保德育在大学教育中发挥应有的成效,更好地为学校发展及师生成长服务。同样,智慧校园在建设的各个环节,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技术升级、信息更新,更应是将服务的人性化与管理的规范化进行有机结合,在数据系统化与网络层次化的征途中分层分类、逐步推进。在这个意义上,对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的强调是高校德育与智慧校园的共同指向。对于大学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而言,智慧校园只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工具和平台,人文理念和文化内涵的高扬才是高等教育永久的价值旨归。
如前所述,高校德育工作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和逻辑,在智慧校园的背景下思考构建既符合高校德育特性又行之有效的德育路径就显得尤为必要。智慧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方兴未艾,也必将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智慧校园背景下提升高校德育质量与水平,就要立足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背景,结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趋势,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校园数字化的技术优势,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症下药,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从大学的战略管理定位、大学精神的培养、建立德育实践体系、形成长效监管机制等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探索、设计、规划符合高校实际的德育工作路径。
(一)找准发展定位,培育大学精神,营造“智能化”的德育理念与氛围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大学特别是高校已经无可避免地身处变革的潮流之中。如何做好信息化校园建设基础上的德育工作,应从大学的功能定位、文化精神培育出发,将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规律与人才培养的本质目的融合一体。智慧校园不仅仅只是技术上的信息化升级,更重要的应是大学精神的文化升级、定位升级。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在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识、理想和信念。高校既肩负着学生德行与品性的教育使命,又承担着专业技能培育的重任,其大学精神应更加注重人文与科学、学术自由与社会服务、创新发展与开放包容的融合。只有将这种经过实践与时间检验形成的精神凝练贯穿到大学教育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大学的持续科学发展才会真正成为可能。要做好德育工作,应基于这种大学精神培育和定位明确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智慧校园里的“智能化”。德育的核心本质也是倡导个人价值理念的终极追求,要把现代大学精神所遵循的人文科学导向与德育的核心完美结合起来,在思考、判断、执行、落实工作理念、政策和方针的时候,通过对大学精神的梳理、发展定位的统一,最终形成共同价值,使得德育内容更为“智能化”。真正“智能化”的德育工作体现为在具体的工作中时刻将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发挥出来,充分尊重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德育活动中“以生为主,以生为先”。这样的氛围和理念,是建立在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教书育人和德育工作本质核心的全面把握上的,是建立在学生自我认同和学校发展自我定位的科学规划上的,只有将这些脉络梳理好、落实好,才能真正找准德育工作的支点,形成良好的德育理念与氛围,做到“教有所获、教有所得”。
(二)立足学科专业,强化队伍建设,构建“科学化”的德育实践创新体系
德育实践是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和着力点,只有构筑好符合高校实际的德育实践体系,才能将高等教育实践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做好德育工作。高校由于学科和专业的特殊性,单一、片面地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脱离本身的专业和学科,反而效果不好。当代大学生由于鲜明活跃的个性也往往容易抵制枯燥、乏味的说教,对缺乏生动性和实践性的理论没有兴趣。因此,在高校德育的实践体系构建中一定要强调学科专业的融入性、参与度,将德育与专业教学、学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了解吸收的时候产生强烈的专业认同和学科归属,使得实践体系变得更为科学、有效。一是在理论平台搭建上,要注重多门核心课程的归类整理,突出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德育实践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着重加强“两课”核心理论课程中对案例解读、实验分解等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坚持爱国主义情操,遵从优良传统文化教育,正确认识互联网时代的风险与机遇等等。二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重点培养一批有理想、有格局、有胸怀、有境界的专业教师团队,在专业德育师资上给予充分保证。可以根据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通过专业教师、心理工作者和辅导员的资源协调整合,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结合高等教育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与层次。三是积极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参与勤工俭学、志愿者等社会服务工作,坚定正确的人生信仰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提升专业素养,培育社会责任意识,真正做到寓教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创造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专注齐抓共管,多方协同联动,形成网格化的德育长效监管机制
“网格化管理”是当前我国政治学和基层治理中普遍运用的一个概念,和智慧城市的运作机理有着天然的契合。网格化的德育工作和学校建设,就是指校园管理依托统一的行政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校园的功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和无效、低效的服务[6]。具体而言,高校德育工作在充分注重智慧校园技术整合的同时,应更为关注资源的多方协同联动。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机械化的照搬照抄,方法创新、内容更新比较少;德育的力量与资源往往简单地依靠学校甚至个别教师单方的力量,整体资源利用率较少;德育的效果往往只维持在很短的周期内,不能够实现长期、有效、科学的持续发展。因此,新时期高校的德育工作,基于智慧校园的发展背景,更多地要强调多方力量和资源的协调整合,全员联动,形成网格化合力,建成长效的监督管理运行机制,以保障德育工作的良性互动运行。一是要树立大数据、大传播、大信息、大德育的教育理念和事业格局。在智慧校园大信息的背景下建立大德育的发展视野,将高校德育工作提升到影响学校发展的系统工程上来,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形成大德育的工作态势,形成科学德育的良性氛围。二是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协同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联动机制,搭起符合高等教育实际的“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格。要依托“智慧校园”信息技术的特色优势,将各方资源实现有效联结,发挥第一、二、三课堂的作用,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塑造人格、锻炼意志、培养情操的主要阵地。三是要充分发掘“智慧校园”的人文关怀,实现网格化的长效监管。以网络、信息为主导的技术革命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势必会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一系列诸如价值混淆、认同偏差、人际交往心理变异、社会预期偏高等主观性困境,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亦会随着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推进而发生巨大变化。因此,要将对“智慧”的发掘变成长效机制建立的基础和动力,使得“智慧”的德育机制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推动器和助力器。
[1]百度百科.智慧校园[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5478486.htm,2015-01-30.
[2]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智慧校园推广正式启动[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expo/2015-05/26/c_127842197. htm,2015-03-26.
[3]戴冰洁.媒介风险与个体安全——基于社会实践结构论和社会互构论与的视角[J].人文杂志,2015,(2).
[4]郑杭生.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社会意义[N].南方日报,2006-12-07.
[5]华为敏捷WiFi.让互联的智慧校园成为现实[EB/OL]. http://digi.163.com/15/0528/05/AQM7PSDK00163HE0. html,2015-03-28.
[6]网格化管理[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qQcHP1O5ZkKGrKjuISPD6OLxqEZhGGw7VZF2yd5-UaXioFp1sCCWhEUmbhRJtk7tzjeUFAu9L0RzXytXTFSJgF,2015-01-20.
[责任编辑:沁园]
陈燃进,浙江传媒学院助理研究员,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浙江杭州310018
G641
A
1004-4434(2015)05-01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