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张宝英
(烟台大学 人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摘要]非理性存在于人的总体思维中,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所具有的非逻辑思维性能,具有灵活性、自发性、情绪性、发散性等特征。它以内部结构无序的状态存在,并以非条理化的方式把握世界。人的非理性与理性相互交织和补充,共同作用于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并由此推动社会发展。人的非理性嵌入人生感受与人的理性、人的实践活动及社会发展规律之间,是将人生感受输向人的理性而推动社会实践、实现社会进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主观条件和内在机制。同时,由于人的非理性,人生目标可能适合或不适合事物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非理性因素;理性思维;人生感受;实践活动;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K02;B023[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4-21
[作者简介]姜华(1968-),女,吉林白山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哲学研究。
非理性存在于人的总体思维中,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动力作用。
一、非理性与理性
非理性不同于人的理性。人的理性是指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即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在全面了解、归纳总结基础上,所具有的对事物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抽象、综合,做出有效解决方案的思维性能。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人的非理性与人的理性相对,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所具有的非逻辑的思维性能。
(一)非理性及其特征
人的非理性通常以非理性因素表现出来,人的非理性因素分为心理上的非理性因素和认识上的非理性因素两大类,需要、欲望、动机、意志、信念、信仰、情绪、情感等属于心理类非理性因素,而直觉、灵感、顿悟、幻想、想象、猜测等属于认知类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具有以下特征:
1.灵活性。直觉、灵感、顿悟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不受逻辑规律、方法、形式的束缚,不具有逻辑性,无须分析便可直接对事物迅速进行整体上的把握,使认识具有迅速性、直接性、灵活性、完整性。
2.自发性。直觉、灵感、顿悟等非理性因素的出现往往是不假思索的、无意识的,直接产生于人的生理本能,具有自发性。
3.情绪性。需要、欲望、动机、情绪、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容易产生欲求、愉快、躁动、愤怒等种种情绪,因为它们是人的本能意识的心理反映,是潜意识的外在表现。
4.发散性。直觉、灵感、顿悟、幻想、想象等非理性因素往往以网状的多维方向进行纵横结合的思维发散,不受逻辑方法的局限,使认识产生飞越,抓住事物内部各方面之间的联系,迅速从事物完整的画面实现认识的新突破。
(二)非理性因素的层次
1.从其与理性关系的角度,非理性因素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1)高层次的非理性因素。意志、信念、信仰等非理性因素与理性最接近,所以被视为高层次的非理性因素。它们与理性之间相互影响比较大、比较直接,离生理组织、意识本能比较远。一方面,人的意志、信念、信仰等非理性因素是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实践才得以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并随着理性的强化而发展。例如,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信仰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基础上的,有些现象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反复撞击心灵,并内化为心理定势,形成了意志、信念、信仰等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意志、信念、信仰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活动产生深远影响,使人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完成艰巨任务。
(2)中层次的非理性因素。以意志、信仰等高层次非理性因素为中介而与理性相互产生影响的诸如兴趣、灵感、顿悟、幻想、想象、猜测,等等,可称为中层次的非理性因素。它们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特征,其形成与人的活动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幻想、想象、猜测和顿悟等是在对事物认知和知识积淀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的,兴趣、情感和欲求等会随着个人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直觉是凭经验对事物的洞察,灵感则是在长期思考基础上的突然迸发。相对于高层次非理性因素,中层次非理性因素在表现形式上依然具有明显的难控性,它们受生理本能和意识本能的影响更明显。
(3)低层次的非理性因素。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非理性因素与人的生理组织和意识本能密切相关,属于低层次的非理性因素。它们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表现和本能意识,是最难控制的非理性因素。低层次非理性因素是全部非理性因素的原始基础。
2.人的各层次非理性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较高层次的非理性因素源于较低层次的非理性因素,特别是源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由生理组织决定,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非理性因素,是其他各种非理性因素产生的前提。
(1)人的欲望、动机产生于人的生理需要。需要引发欲望、动机,动机、欲望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需要就有什么样的欲望或动机,至于“欲望的大与小”“动机的好与坏”则取决于人类个体的价值观和他对事物规律的认识。虽然表面看来人的欲望、动机产生于社会背景、个人成长环境等因素,但实质上,人的需要是人的欲望、动机产生的基石。
(2)人的情绪、情感主要源于人的生理需要的满足状况。一般而言,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相对快乐的情绪,得不到满足时则产生不快的情感。
(3)人的意志、信念、信仰等不仅以人的客观需要为基础,而且是人的需要长期存在于潜意识中得以沉积的结果。虽然人的意志、信念、信仰等与人类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密不可分,但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主观观念的东西都离不开人的客观需要。人的需要是人的意志、信念、信仰等产生和存在的基本前提。
(4)幻想、想象、猜测、直觉、灵感、顿悟等出现的基础是人的需要。幻想、想象等直接以需要为目的而产生;猜测是基于需要的分析,猜测到的内容往往是猜测主体不需要的或不希望得到的;直觉、灵感、顿悟等虽然取决于人的发散性思维、长期思索和个人知识经验的积累,但人对一事物的长期专注与思索及对这方面相关知识的获取起因于人的需要。
总之,各种非理性因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低层次的非理性因素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高层次的非理性因素为思维工具,高层次的非理性因素则以低层次的非理性因素为基础。各种相互联系的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于人的思维与精神活动,使人成为多重属性相互交织的统一体。
(三)非理性与理性的关系
非理性与理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相互缠绕,二者共同构成人的思维性能、精神世界。
1.非理性与理性相互对立。在人的精神世界中,非理性内部结构无序,理性则有条有理;非理性以非条理化的方式掌握世界,理性则以条理化的方式掌握世界;非理性无须依靠逻辑方法,呈现出无序的认识要素,如兴趣、情感和欲求等,理性则必须采用归纳、分析、抽象、综合等逻辑的方法,呈现出系统化的理论成果;非理性反映事物的表象,具有具体性、丰富性、完整性,理性则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非理性与本能、冲动、狂热、盲目、感性相联系,理性则比较顾及整体利益和未来趋势,通过知识、智慧、认知能力、道德良知、科学工具的综合运用使人生目标趋向现实合理性,避免盲目冲动。
2.非理性与理性相互渗透。二者都是人类睿智的要素,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1)在原始思维中,非理性和理性混沌交织,非理性占主导地位。
(2)古希腊罗马时代,理性在自我意识中逐渐增强,从混沌的精神世界中分化出来,产生了哲学,以独立的存在形式纳入到理论思维中。但这只是在少数贵族意识中,且是在理论层面上,而在大多数平民的意识中,在现实层面上,非理性依然占据统治地位。
(3)中世纪,诞生了以理性形式表现的富有非理性信仰的基督教,此时,非理性思维在平民意识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基督教很快被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平民所接受,处于艰难生活中的平民很容易接受富有非理性信仰的基督教。然而,基督教产生于高级的哲学理性中,它是理性思维借以表达自己的手段,所以基督教的诞生是通过理性思维,而不是通过非理性思维。基督教是为了使人类走出苦难、走向幸福而创立的理论,它是基于很强目的性的产物。在此,哲学理性借助貌似富有非理性信仰的基督教表达“人性恶”的理性认识,进而约束人的行为,引导人们形成向善的行为习惯,并反作用于向善的思维习惯,由此使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因为基督教的非理性信仰容易被大多数平民的非理性思维所接受,所以,虽然基督教在形成之初曾遭受政治理性的强烈镇压,但是后来被政治理性所利用,成为政治理性统治的精神工具。在统治权力与教会结合的作用下,基督教长时间处于意识形态的独尊地位,致使理性思维的多元化长时间被淹没,非理性信仰被固定。这种理性思维的丧失实质上是政治理性的追求,基督教只是政治理性利用的工具。可见,非理性信仰最初的形成和后期的巩固都是通过理性思维实现的。
(4)近代,伴随着理性思维对宇宙认知的确证和文艺复兴,哲学理性得到高扬,就连存在于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客观性也是通过哲学理性被发现并在理论形式中被确证下来的,近代哲学理性在理论思维中论证了人的主体性与非理性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论证了非理性对人的存在的重要性。最终,理性主义成为西方近代哲学的主体。
(5)当代,当人的理性思维被哲学理性的一极推向绝对化时,非理性则被哲学理性的另一极高高举起,显示出其不可忽视的力量,由此消解了理性主义的绝对化。
可见,在人类社会演进的漫长历史中,理性思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力量。没有理性,非理性就不能自我意识、自我发现、自我把握,那么人就回到了仅仅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人类这一物种进化到今天,非理性因素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理性的主导作用,并在人的理性作用下得以发展,例如幻想、想象、猜测、直觉、灵感、顿悟等认知类非理性因素总是在实践经验和人的发展基础上不断提升、不断发展。然而,无论理性的力量发展到多么强大,它都必须以非理性为基础。人的理性是在需要、欲望、情绪等本能性因素的基础上生成并在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引导下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没有非理性,人的理性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和存在的价值。人的非理性因素是人的生理感受和意识本能的直接反映,是和人的肉体组织捆绑在一起的,它和人的肉体组织一样是人存在的基础,没有人的非理性就没有人的存在。这一事实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越来越在哲学理性中反映出来。
总之,我们既不能离开人的理性也不能离开人的非理性来理解人,人是非理性与理性的统一体。人不能离开非理性就像人不能离开动物性一样,人首先是动物,离开动物性的人是不存在的;人不能离开理性,离开理性的人就完全沦为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既具有非理性基础,又具有理性智慧。人的非理性与理性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共同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中。人的非理性与理性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由此推动社会发展。
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人的认识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把握,它需要认识主体整个身心参与其中。作为主体本能心理体验的非理性必然伴随着认识主体参与认识活动,对人的认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直觉、灵感和顿悟等非理性因素引出理性逻辑思考;通过信仰、情感等非理性因素为理性思维指明方向;通过意志、信念等非理性因素使主体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战胜困难、获取真理;通过高昂的情绪调动认知主体大脑皮层的认知能量,提高认知效能;通过灵感、顿悟等非理性因素使认识主体可以在瞬间明察认识对象整体,实现全局性认识;通过欲望、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激起认识主体的认知热情。总之,非理性成为人的认识活动的初始阶段或直接动因。
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发挥作用的性能离不开理性的制约,不然完全由非理性产生的认识会使实践导向人生目标反方向,并越走越远。在人的认识中,理性与非理性相互补充、相互交融,共同作用于认识对象,使人的认识更加完整、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加深刻,产生抽象中的具体。
在认识活动中,理性是遵循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简化和压缩式地认识事物,而非理性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所以,非理性具有不同于理性的特征。首先,在认识方式和过程上,理性是通过逻辑推理,经过归纳、综合、分析和抽象来完成对事物本质性的认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认知过程,而非理性是通过富有发散性思维的直觉、灵感、情感等本能意识在瞬间形成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认识过程极其短暂。其次,在认识角度上,理性偏重于事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非理性偏重于对事物善和美的追求。当然,在实际认识过程中,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会不可分割地同时起作用,由此同时形成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再次,在认识效果上,理性比较缜密,可以避免偏差和遗漏,而非理性往往体现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效果上具有创新性。最后,在认识起因上,理性认识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而非理性认识是自发的、无意识的。
总之,非理性因素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力量。当然,非理性因素也是一把“双刃剑”,对认识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其消极作用会使人的认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
三、非理性因素在实践中的作用
人的非理性通过与理性的相互作用及对理性思维的补充,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
其一,人的活动既不能离开理性也不能离开非理性。一方面,如果没有理性,人类个体单靠盲目的非理性,其追求幸福的目标就会脱离现实,偏离方向,从而人生目标就难以实现。为了使自己的活动达到满意的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人类个体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纯粹的非理性,而应该用理性驾驭非理性,使非理性以更积极、更阳光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活动必须及时受到理性的规范性指导。另一方面,如果没有非理性,人身心内在的幸福感受就无法向外传导,人类实践活动的动因就不能传输给理性认知和理性智慧,从而就不会有人的活动。人的非理性因素是传输人生感受的重要环节,人的幸福感受是人实践活动的最终动因。幸福感受通过非理性因素的传输,极大地推动着人的实践活动并规定着人的行为方向。
其二,人的非理性因素特别是人的需要产生于人生感受,产生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的幸福感受是一切需要的根基。人的需要作为一种内在的必然性全面地规定着人的活动,需要的满足便产生幸福的感觉。向往幸福是人的各种需要产生的本能基础。人的需要是人的幸福与人的各种非理性因素之间的中介,包括人的需要在内的各种非理性因素存在于人追求幸福的本能意识中,非理性因素是人向往幸福的心理反映。需要、欲望、动机等表现为人们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直接动因,信念、信仰等则是人们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向标。情绪的高涨不仅给人带来愉悦感,而且能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增强力量;意志、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的强弱直接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持久性。
其三,非理性因素不仅对人类普通的实践活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对于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创造起着巨大的作用,如:门捷列夫通过灵感的作用排列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牛顿在灵感的作用下,由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从理性上对非理性在科学研究方面所起的创造性作用进行了概括:“我相信直觉和灵感。”[1]284当然,直觉、灵感、顿悟等认知类非理性因素对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发现所起的作用是建立在大量的科学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爱因斯坦说:要通向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通路,只有通过经验基础上的直觉,才能成功。[1]102
总之,人的非理性自觉不自觉地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其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受到理性的制约。在现代社会,完全受非理性因素支配的实践活动已经越来越少了。只有在非正常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完全由非理性因素支配的实践活动,而其带来的往往是不良结果。
四、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现实的人是理性和非理性辩证统一的人,人的非理性与理性一起作用于社会发展。从社会发展根源和发展动力的角度看,非理性表现为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主观条件、主观前提。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社会历史。人的实践是客观物质活动,但摆脱不了主观精神的参与,摆脱不了需要、欲望、动机、情绪、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人的非理性因素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与人同在,源于人之为人的本能存在,所以它们必然参与到人的活动之中,由此作用于社会历史进程。
一方面,非理性因素是连接人生感受与社会发展规律的中介。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人的欲望、理想、兴趣、动机、激情等非理性因素之间以创造性实践为中介。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天然的一致性,每个人类个体向往美好生活并不断为之奋斗的结果便形成人类历史,形成“人类社会总的趋势是发展的、上升的”这一社会发展规律。人的非理性因素之所以是客观存在的,其最深刻的根源是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人的本能意识。从一定角度看,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人的情、意、欲等非理性因素完成的过程,是人趋向美好生活的过程。人离开了向往幸福的本能就成为没有生机的空壳,是怪物,是不存在。人若不再向往美好、向往幸福,社会就停滞不前,进而不复存在。人的非理性因素是人本能的反映,是人潜意识中向往幸福的外在表现。正如恩格斯“社会合力论”,社会的发展是每个人在追求幸福中各自选择自己活动的结果。人在追求幸福中调动各方面的非理性因素和理性智慧,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与客观对象完美结合,创造出为我的世界,实现社会发展。人的非理性因素是个人追求幸福与社会发展规律的中介,是人追求幸福中走向人的理性认识和社会实践进而实现社会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人的非理性因素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主观条件和内在机制。
另一方面,人的非理性因素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但对社会历史进程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影响社会历史状况,作用于社会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就整体意义上说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任何人都不能任意选择社会历史条件,不能主观随意创造历史。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活动范围、活动方向、活动方面、活动程度进行选择,不能决定他人的选择,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所以任何人不能选择整体的社会历史。社会历史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然而,社会发展又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曲折程度的大小源于多方面原因,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人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对社会历史进程作用的性质、大小和效果取决于制约它们的理性思维、理性认识,取决于制约它们的理性认识是否顺应社会历史规律。换句话说,人的情感、意志和欲望等非理性因素使人生目标与事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之间既可能相适合又可能不相适合,从而对人的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一定角度看,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与人的欲望、理想、兴趣、动机、激情等非理性因素之间存在着一致性,正是因为人性中的欲望、理想、兴趣、动机、激情等非理性因素,人们才自觉不自觉地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的非理性因素不断满足、体现、张扬、发展的过程,所以,人的非理性因素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一致性、相关性,人的非理性因素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动因,离开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也不可能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人的非理性因素总是与人同在的,离开了人的非理性因素,根本就没有人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
总之,非理性是社会存在的重要内容,没有非理性,人的生命就不复存在,社会全然是无。换个角度说,非理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表现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非理性,就失却了社会发展动因的传输环节,社会发展就因失却了动力机制而停滞。没有非理性,就没有人与社会的存在。所以,非理性对社会存在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只是,非理性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在理性的疏导、制约下才能保证其趋向于积极健康的动力方向。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基本轨迹,而社会发展规律形成于人的非理性因素中,存在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人对幸福的追求、人的需要等非理性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深层根源。通常所谓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实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人的创造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共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责任编辑:余明全〕
文化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