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2016-11-28 04:58高勇
中国市场 2016年40期
关键词:数据质量社会发展统计数据

高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领域呈现经济利益多元化、经济统计现代化的趋势,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大。文章对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现状与数据失真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统计数据;社会发展;数据质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0.200

1 前 言

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质量从使用的要求上看,取决于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准确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体现,是统计数据使用者的首要要求。及时性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的时间价值上的体现,是对统计数据形成和提供的高速度、快节奏、强效率的要求。完整性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内容含量上的体现,就是要求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在内容上应该包括使用者所需的所有项目,不能残缺不全。县(市、区)统计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发挥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确保统计数据可信可靠。

2 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分析

2.1 数据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这是最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数据质量问题。这类统计数据完全是虚构的杜撰的,毫无事实根据。造成统计数据虚假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有意虚报,瞒报统计数据资料,指标制定不严密,统计制度不完善等。

2.2 拼凑的数据

这种数据是把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不同性质的数据在收集、加工、传递过程中,人为地拼凑成同一时间、地点、条件和性质下的同一数据。这种东拼西凑的数据,虽然分别有事实根据,但是从整体上看数据是不符合事实的,其性质与数据虚构相同。

2.3 数据不完整

这里指填报单位出现遗漏,所列项目的资料没有搜集齐全,不符合统计资料完整性的要求。数据不完整,就不可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和正确认识现象总体特征,最终也就难以对现象变化的规律性做出明确的判断,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2.4 统计手段和统计分析落后

目前许多企业统计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很原始!即使采用计算机也仅仅是减少工作量去做一些汇总、指标计算,并没真正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作的统计分析也局限于事后分析,即对统计数据进行单纯的讲解说明;不能利用网络技术实行信息共享等方式进行事前分析和预测。换句话说,“统计预测”这一职能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缺乏对信息的收集、综合和系统化。

2.5 数据的不可比性

它是指同一个指标在不同时期的统计范围、口径、内容、方法、单位和价格上有差别而造成的数据的不可比性。

此外,常见的统计数据问题还有计算错误、笔误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统计观念缺乏创新、统计手段和方法不科学,造成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弱化”,指导决策和服务管理的职能作用“淡化”。

(2)统计队伍素质不高,在基层统计人员中存在业务素质偏低,新手多,外行多,复合型人才少,尖子人才少的问题。由于基层统计人员缺乏必要统计基础知识,不能运用科学方法搜集、整理、论证统计数据,仍然沿用过去的统计方法。同时,统计人员社会地位较低,待遇较差,导致一些统计人员缺乏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造成基层统计队伍不稳,人才外流问题严重,统计岗位调换频繁,还有一些单位根本没有固定的统计人员,临时抽人填报,工作中完全凭感觉、靠估计。

3 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3.1 加强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支持力度

被统计单位负责人进一步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支持力度,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落到实处,为统计人员及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统计人员的配备与落实,把素质高、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同志,特别是从事过这项工作的人员安排到统计岗位上,对兼职过多的统计人员给予适当减负,对落后的设备予以更新;要确保统计工作任务的落实,建立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规范各项统计工作,充分调动统计人员积极性、能动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目的。要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及时组织安排建立统计台账,及时完成统计报表资料收集、填写与报送工作,要保证统计报表数据质量。

3.2 建立完善的基层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

企业综合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来源于各基层单位和职能管理部门上报的统计报表,所以各基层单位和部门上报的统计报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综合统计部门的报表质量。通过这些年来的综合统计工作,笔者认为,要保证基层统计报表的质量,首先,综合统计部门要根据上级统计部门和上级职能管理部门及本单位企业管理的需要,配合各基层单位和单位职能管理部门设计出符合统计规范的统计原始记录表和统计报表,表内的指标设置要合理,尽量不要重复,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清楚,报表设计完后要给单位从事该项专业工作的人员看一看,因为统计的涉及面很广,有的专业性较强的指标统计人员不一定都很清楚,如有不妥的地方,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另外,报表指标一经设置好后,尽量不要经常修改,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延续性和可比性,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形势在不断发生变化,管理工作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综合统计部门要适时根据上级各管理部门和本单位企业管理的需要,适当修改和增减各基层单位和职能管理部门的统计报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充分满足上级统计部门的统计调查和本单位企业管理的需要。

3.3 有科学合理的统计设计

统计报表设计是按照国家统计部门及上级管理部门对数据的需求设置的,不完全符合企业本身实际情况。统计指标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原始数据。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面对新的经济模式,企业的性质、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企业与宏观管理部门的关系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适应新的经济模式,调查统计报表设计时必须同时兼顾被统计单位自身管理的需要。按照知识经济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遵循经济、统计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对基层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分析,根据基层企业实际情况设计统计报表,方便企业统计,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3.4 提高统计工作者自身素质

建设一支忠诚法律、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专业队伍,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统计人员不仅应掌握深厚统计知识,还要掌握统计法律及基本知识,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应跟上时代及时进行知识储备及更新。因此,统计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工作,各统计部门应建立配套的培训机制,对每一层次的统计岗位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必要时应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授课,或到相关单位进行考察学习,做到取长补短。统计工作者本身也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统计业务素质和水平。

3.5 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统计工作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每天就是跟这几个数字打交道,而且统计人员在单位的待遇也不是很高,所以有的统计人员在统计报表做出来后,一般不愿意去检查分析对错,交上去就完事。特别是现在一些单位的统计报表有的是电脑软件制表,只要在已经制作好的统计软件中输入一定的统计数据后,报表即自动生成。其实,根据这几年笔者单位电脑制作统计报表的经历,笔者发现通过电脑统计软件做出来的统计报表有时会因为电脑程序出错而出现一些数据错误。特别是当一张报表上的统计数据计算涉及其他报表上的数据甚至还要转入上年同期报表数据时,出错的概率就更大。所以,不管是电脑做出来的报表还是手工做出来的报表,统计人员都要仔细地检查和核对:首先要查看一下上期和上年同期报表数据,一是看数据转入是否出错,二是通过与上期和上年同期数据对比,看看数据是否相差太大;如果相差太大,及时查找原因;如果是统计过程中的错误,应及时责成相关统计部门修改;如果出错的数据涉及多张统计报表,应一并修改,以避免同一个指标出现多个不同的数据。

参考文献:

[1]田计乐.论统计工作中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J].社会科学,2015(2):66.

[2]张亮亮,辛金国.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数据质量内涵探索[J].统计与咨询, 2016(2):6-9.

猜你喜欢
数据质量社会发展统计数据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强化统计执法提高数据质量
浅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