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内涵

2015-02-25 11:13吴宏政
学习与探索 2015年3期
关键词: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吴宏政,由 田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12)

·当代哲学问题探索·

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内涵

吴宏政,由 田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12)

历史唯物主义不只是马克思的历史观,而且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和历史科学。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包含以下三重内涵:其一,世界是“打上人的烙印”的,因而马克思的世界观是“属人的”的世界观,而不是自然的世界观;其二,“属人的世界”不是“物质”的,而是“历史”的;其三,历史的规律不只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由”的。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规律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学术界问题意识的不断增强,“马克思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2005年俞吾金教授的《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和2007年孙正聿教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等文章发表以来,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一轮争论就逐渐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在此背景下,“历史唯物主义究竟是不是一种世界观”?“如何理解世界观意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我们需要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质。

1 近年来,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再度成为热点。很多学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的历史观,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是不是正确理解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特的哲学维度,关键点就在于能否摒弃旧有哲学观念中“从原则出发”、“作为科学的科学”的这一立场,从而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重新赋予“世界观”的意义。作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哲学,自古有之,但是在哲学领域中运用“世界观”这一概念来称谓哲学则只是从近代以来才开始的。“海德格尔认为,历史地看,哲学和世界观其实是一回事。‘所有的重要哲学,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世界观。’”[1]由此看来,哲学与世界观,这两个概念可以在同一意义上交互使用,甚至可以相互替换。为了理解马克思的世界观,我们首先要根据当前学界的讨论情况,对世界观作以总体性划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形成了诸多新的概括,这其中主要的观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以及“实践本体论”,而这些对马克思哲学根本性质的概括或定义其实并没有超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且由于受传统教科书的影响一些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持有片面的理解,他们仅仅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是“历史观”和“历史科学”,这就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只是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一部分”而忽视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全新世界观的根本内涵。然而在笔者看来,如果说一切哲学都是世界观,如果说马克思的理论还包含哲学的话,这种哲学就是马克思的世界观。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解决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完成了他的新世界观的确立。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才把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开端的历史唯物主义说成“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通常说来,“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和看法。这些看法虽然各不相同,但其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纵观哲学史,我们可以对世界观进行划分:一种是唯心论的世界观,一种是唯物论的世界观。而进一步,每一种世界观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种。唯心论的世界观包括主观唯心论的世界观和客观唯心论的世界观;唯物主义世界观则包括以机械唯物论为代表的物理主义的世界观和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承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历史观、同时也是马克思的世界观,这在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历史观和历史科学,它同时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马克思完成了对从前旧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即新世界观的确立。概言之,哲学就是世界观。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的新哲学,它不只是历史观,而且也就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

2 在常识的思维方式当中,提到“世界”这一概念,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人生活在其中的自然世界。人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个成员,所以,世界观仿佛就是对宇宙全体的一种态度和看法。并且,在空间的维度上,我们区分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大;人生观次之,只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价值观则最小,只是人对事物以善恶为尺度的评价。由此看来,三者按照空间的广度依次减小,好像世界观要大于人生观、人生观大于价值观似的。应该说,这种理解是把世界观作为一种感性的经验思维方式的结果,因此,这种世界观导致了把世界与人相分离。就好像我们人类总是站在世界之外去观看我们周围的世界一样。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传统教科书对于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为了打破这一偏见,有的学者提出,“作为人类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并非马克思的一般世界理论,但它具有马克思世界观意蕴。即它立足于人类实践,从社会历史角度或领域展示人与世界总体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其世界观成果是辩证唯物主义,其历史观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2]这种观点显然认为世界观就是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这种论断尽管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没有系统地提出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但因其内涵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且展示了“人与世界总体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因此也算具有了“世界观”的意蕴。

然而,如果不是从上述的空间的经验性思维方式出发,而是上升到一种反思的思维方式,那么,世界就不再是单纯的与人无关的自然世界了。从反思的思维方式看,世界的存在就会对人来说显现为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世界图景”。我们看见世界的时候,会提出一个问题:我与对象世界是什么关系?我们人类为什么看见自然物会产生审美的愉悦?周围的事物为什么仿佛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就如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说“万物皆备于我”?还有,我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所认识到的世界,就是世界本身?应该说所有这些观念的出现,才表明了我们真正进入了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当中,明确说才有“世界观”的问题出现。因此,“世界观”这一概念,绝不是在常识的感性经验思维中出现的,它仅仅是在人类凭借反思的思维方式才能提出的问题。也就是说,世界观是人类使用他的反思思维的产物。如果没有反思思维,我们根本不会有“世界观”的问题出现。这样,如果说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我们就要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思考。

以孙正聿教授和刘福森教授为代表的部分学者依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经典论断即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的解释中提出“现代唯物主义对‘哲学’的扬弃,克服了为了‘科学的科学’的哲学幻想,但还保持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根本理念出发,通过实践证明思维的真理性,所以它仍是世界观”[3]。这表明他们仍把是否回答“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这一哲学的反思性问题作为判断是否是世界观的标准。一些学者还从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出发,认为马克思立足于人的感性活动,通过对于人身体的自然理解,感受出人的感性活动所固有的现实境遇。这种以建构世界观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立作为标志“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4]的,从而实现了对于西方传统哲学中实体形而上学哲学的扬弃。

在马克思看来,世界绝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的自然世界,相反,世界总是“打上了人的烙印”的世界。如果说世界观是一种对世界的“观”的话,那么这一“观”也总是不能把人排除在所观的对象世界之外的,相反,总是从“观者”自身出发去观他所面对的世界。这样,世界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世界,而是人在“观”中,把人自身的本质属性投射给了世界,这样的世界就应该是一个“属人世界”。有的学者则认为,世界观既是对整体世界存续状态的描述,又是关系到人对世界如何把握的问题。那么这样一来就从具体走向“抽象”,即在具体领域中抽取“一般性原理”,达到对哲学世界观的整体理解,进而形成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路径。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历史观”[5]。

3 按照通行的教科书的说法,世界观的第一个命题就是“世界是物质的”。在这一命题当中,显然包含着一种单纯的自然主义态度或物理主义态度。这种态度应该说是以感性的经验常识思维和知性的思维方式为前提的。只要我们使用我们的感官和知性,我们总会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它的“物质性”。甚至,在对人的认识的时候,也会把人看作是由物质构成的。即便人有精神活动和思想活动,但这种精神和思想也是以大脑的物质为前提的。可见,这种世界观把世界仅仅看作“物质”。还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把世界还原到它的统一性上去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也有一些学者从历史唯物主义所实现的本体论革命出发来对世界观的地位进行论证。这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在存在论问题上最根本的突破,即其贡献,就是把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转换或提升为社会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并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确定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答——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条原理”。如此,他们的观点是“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标志为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6]。

然而,这种世界观严格来说,与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还相差甚远。因为本体论思维方式在近代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发展阶段,以至于哲学家们再也不会从感性的经验世界中寻找“本体”了。这种世界观把世界看作是物质,至多达到了古希腊的朴素的唯物论的高度。尽管教科书也用“辩证法”这一光环加在物质概念上,试图使这种唯物主义摆脱朴素性,但事实上,辩证法与物质之间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关联。

如果我们回到马克思的文本,他的属人的世界观会展现出与教科书给我们展示的世界观具有完全不同的图景。我们发现,马克思哲学并不关心一个自然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相反,马克思一直都在探讨关于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历史中人的生存方式问题。在马克思的文本里,我们发现的核心概念是“人”,而根本不是什么“物质”。可是,进一步,马克思在讨论人的问题的时候,却也与从前的哲学家有根本的区别。马克思眼中的人,是现实的特定生产方式中的人。离开生产方式的“抽象的人”,或者说“人之一般”,也不是马克思所关注的人。因此,马克思的“属人世界”也不同于西方哲学抽象人性论的“属人世界”。进一步,这种特定生产方式中的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把它概括为“历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会同意,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那么,由此就可以判定,马克思的世界观是和他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且,马克思并没有专门讨论过什么世界观,而是直接讨论人的历史性存在方式及其原理。这看起来好像马克思的哲学只是一种“历史观”,但这种历史观同时也就是他的“新世界观”了。离开马克思的历史观我们找不到他的世界观有什么独立性的思考了。

延续恩格斯的观点,既然世界观已不再是哲学,那么它将以怎样的一种方式继续存在呢?恩格斯曾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认为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以此为据,作为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立就要有其“解释原则”。孙正聿教授认为对于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探索要从《提纲》入手。“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7]这个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即“新世界观”的自我揭示和自我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在解释原则上的差异由此体现。鉴于这种认识,孙正聿教授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唯物主义,而并不是把历史作为研究领域的唯物主义[8]。

4 一种社会历史观在其作者谢世一个多世纪后仍能在理论界引起持久的争论、在实际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能不表明这种历史观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和旺盛的生命力。历史唯物主义从问世以来,对其各种版本的解读与不同角度的“重建”从未停歇。在众多围绕其本质的争论声中,有一个关键问题直至今日仍未被厘清,即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本质结构。我们既要承认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科学,也要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观和世界观并与历史科学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那么作为“世界观”意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是一种新哲学世界观,就在于它以历史的逻辑拓展了科学的逻辑,并从而形成一种历史性思维逻辑和历史性哲学解释原则[9]。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历史规律、现实历史等实际问题进行考察时,在历史解释原则支配下进行系统的思考、判断,使得“世界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得以体现。

世界是属人的。如果说西方传统哲学把人定义为“有理性的存在者”,那么,马克思则要把人定义为“有历史性的存在者”。那么,马克思的世界观就落实在对人的历史性生存方式的考察当中了。在考察中马克思提出了这样的命题——“历史是有规律的”。这是马克思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承诺。然而,在这一命题当中,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历史的规律”。这涉及马克思的世界观问题。如果说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物理主义的世界观,那么,马克思就会把历史看作是和自然一样具有“必然性”的规律的世界。就像大自然服从因果必然性一样,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如果历史的规律与自然的规律具有同样的必然性,那么,我们岂不可以对历史的未来进行“预测”了吗?但这显然不是马克思的意思。也就是说,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预测”,如果是遵循严格的自然科学的科学规律,那么,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问题恰恰在于,对共产主义的预测,绝不是一种单纯按照自然必然性规律进行的。由此我们可以判断,马克思的世界观不是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否则,社会历史就能够和自然科学的规律一样精确了。那么,马克思所理解的历史规律是怎样的规律呢?

马克思的世界观决定了他对历史规律的理解一定包含着自由规律。这一点康德哲学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按照康德的说法,人的规律与其他自然物的规律的差别就在于,人不仅仅服从自然的必然性,而且还具有自由性,这就是对善、正义的追求。共产主义作为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和自由规律相一致的。历史规律一定是同时包含着自由性规律的。这样,在马克思理解历史的时候,他的世界观就不同于机械唯物主义的必然性,而是由人类的自由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必然性。这是马克思眼中的属人世界观的一个根本原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世界观提供了关于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原理。

综上所述,“世界观”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展现了马克思哲学内容的变化与创新。对于“世界观”的分歧就在于对“存在”问题的理解上。这也正是马克思与以往旧有哲学存在的一个典型分歧。不同哲学家眼中的哲学是不同的,哲学家眼中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无论是康德最早提出的概念、抑或是后世学者们对于“世界观”概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都表明对于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愈发关注,新哲学终将取代旧哲学。

当然,还有部分学者不同于以上观点,他们同意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却否认将历史唯物主义直接界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例如李荣海教授认为不能将“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论证路径,“马克思首先通过了革命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它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基本方面’,正是从这个‘基本方面’出发才形成了对于整个世界的唯物辩证理解”。基于这种认识,李荣海教授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是真正哲学世界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5]。综上可知,学界在关于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上仍存在不同解读。笔者认为,相对于以往的全部旧哲学,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正是以“世界观”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我们要对于作为“世界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给予更加充分的关注。

[1] 邓晓芒.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

[2] 陶富源.世界观·人类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

[3] 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J].哲学研究,2010,(5).

[4] 邓晓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本体论建构意义——兼论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关系问题[J].探索,2009,(5).

[5] 李荣海.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与孙正聿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2007,(8).

[6] 邹诗鹏.何以要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J].哲学研究,2010,(1).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2007,(3).

[9] 刘福森.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J].理论探讨,2001,(6).

[责任编辑:高云涌]

2014-10-15

吴宏政(197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由田(1987—),女,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B1

A

1002-462X(2015)03-0023-04

猜你喜欢
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智能化的“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世界观—雕塑遗产》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天命历史观的思想来源——兼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天命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