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实在”中的肯定和否定性精神分析

2015-02-25 07:28阎建锋
学术探索 2015年8期
关键词: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阎建锋,肖 甦

(1.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2.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客观实在”中的肯定和否定性精神分析

阎建锋1,肖 甦2

(1.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2.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但是以“客观实在”为标志的列宁物质观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物质观所捍卫的对象,现代物理学发展对其构成挑战,人们发现物质不仅可以和能量相互转化,甚至量子物理学的研究表明世界最终可能是零,“客观实在”要捍卫的对象可能最终并不存在;另一方面来自唯心主义的挑战,如果列宁的“客观实在”只是抽象的概念,这与其他唯心主义哲学家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的其他哲学概念,如:“理”“理念”“绝对精神”等将没有本质差别,导致如何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本质区别的问题。解决唯物主义哲学这两大问题,需要转变思路,重新认识“客观实在”的哲学意义和价值,以“客观实在”为标志的唯物主义在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区别中展现出的“否定自身、肯定他者”的精神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价值,并且这种精神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多个环节中。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客观实在;感觉

核心概念是哲学理论的灵魂,是哲学家建构的理论体系的中枢和目的,比如在外国哲学家中,如:柏拉图的“理念”、中世纪哲学的“上帝”、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和在中国哲家中,如:老子的“道”、朱熹的“理”等,理解了哲学家所提出的核心概念,就能把握住其哲学思想。对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而言,理解了“物质”这个核心概念就能理解其辩证唯物主义,并且这个概念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可以说“物质”概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钥匙。“物质”概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显示出其哲学的鲜明特征,开创了哲学的一个新时代。

一、“客观实在”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马克思“物质”哲学的标志就是“客观实在”,它的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重大区别,马克思唯物主义者倾向于把“客观实在”理解为既是具有抽象性的概念,又是具体的可感之物;但是具体和抽象是矛盾的,任何事物只能具有其一;所以自马克思哲学诞生以来,为解决抽象的“客观实在”的可感性,一代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各种理论,试图调和可感和抽象,结果都不成功,反而引起更多争论。

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用的物质概念是在20世纪初面对现代自然科学发展和唯心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挑战的情况下,由列宁重新阐述的,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P35)自列宁提出物质概念后,关于“客观实在”的把握问题哲学家就争论不断,中国哲学家先后提出了“有效原则理论”“体用说”“感官提示说”“多世界理论说”等来捍卫列宁的物质概念,这些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客观实在”如何能被人的感官感知,反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学者就认为“客观实在”是无法感知的。

17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发展使得物是不可能的,贝克莱就认为物是观念的复合,那么人究竟还能不能感觉到有“客观实在”性的物呢?金岳霖从知识的角度讨论感觉和具体物质之间的关系,他关心的是感觉能不能感觉到外物。金岳霖认为感觉沟通知识和对象,“呈现就是所与,所与就是外物或者外物底一部分”,[2](P135)呈现的就是感觉,所与的就是外物;那么如何确定所与与呈现的一致呢?金岳霖于是提出有效的原则,“知识论有一套在前提上我们所承认的命题,这些命题要供给知识这一对象底各方面所需要的理论。如果它们能够供给如上述的所需要的理论,它们有效;如果它们不能够供给如上述所需要的理论,它们无效”,[2](P113)现时情况是人关于外物达成了普遍而有效的知识,所以相信外物的存在是真实的。其实金岳霖是通过知识有效性推知外物的真实存在,而不是说感觉可以直接感知到外物的真实存在。

后来哲学家冯契用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用说发展了金岳霖的知识有效性原则,来论证“客观实在”,他将外物看作“体”,将外物表现出来的各种属性、功能以及物与物间的关系等看作“用”,有“用”必然有“体”,有“体”一定有“用”,通过外物“用”的认识,就可以知道“体”的存在,“感觉的内容,无非是呈现在感官之前的客观事物,红颜色就是760LX的光波,紫颜色就是390LX的光波,人尝到咸味就是盐本身的特性,感觉的内容和对象是一回事”。[3](P48)所以冯契是通过“用”来推知“体”的存在,但是“体”毕竟和“用”有本质差别,能够感觉到的毕竟是“体”的“用”,而“体”本身则是无法感知的,“体”存在的证明还是通过推论实现的,这一点和金岳霖是一致的。

从金岳霖和冯契的理论可以看出,“客观实在”与感觉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有人就提出了“感觉给予说”,“‘人通过感觉感知’原文为‘Дана челвеку в ощущениях его’,其中与‘感知’二字对应的是‘Дана’一词。是俄语动词‘Дать’的被形容词短尾,而‘Дать’这个词,本来完全没有‘感知’的意思,其基本含义是‘给予’,由此引申出产生、发生等义。如直译,‘Дана челвеку в ощущениях его’,应译为‘是在人的感觉中被给予了人的’,或是‘是在人的感觉中产生的’”。[4]根据“感觉给予说”,“客观实在”是不可能被感觉到,只能被给予,即在感觉到事物的颜色、温度、软硬等属性的时候,“客观实在”一起被给予了,但是“客观实在”是如何被给予的,这种理论也只能用领悟或者提示来解释。

有学者提出“多世界理论”,并用其来调和“客观实在”与现代物理学的矛盾,以及马克思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这种理论认为存在着多个世界,比如:审美世界、日常生活世界、古典认识论世界、现代科学世界等,每一世界都有其独特的把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样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认识对象,并且这种认识方式和形成的相应对象构成一个封闭的逻辑世界,各个世界之间是不通约的,因此没有普遍的标准,在任何小世界中形成的逻辑耦合关系都不能应用到其他世界,因为每个世界都有其相对性和局限性,“这种更为广阔而丰富的‘客观实在’观,承认一切为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所感知、所复写、所摄影、所推论,并在原则上可被实践所检验的对象,总之,一切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对象的客观性。由这些不同形式和类型的客观对象及其性质和关系所构成的‘客观实在’,就是现代唯物主义哲学所说的物质。”[5]既可以说这种理论解决了“客观实在”和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矛盾,调和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和传统唯心主义的矛盾,也可以说其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该理论只是简单地认为任何方式把握到的对象都有客观实在性,这样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客观实在”,包括传统唯心主义哲学把握到的“理念”“绝对精神”“理”等,这样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就没有本质的区别了。

以上四种理论都没有很好地解释感觉和“客观实在”之间的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人的认识过程没有把握清楚,借鉴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就能够很好地解释感觉与“客观实在”的关系。人是如何感觉到这种“客观实在”呢?或者说这种“客观实在”真的能被人的感官感觉到吗?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感觉分为内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和外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6](P76)在所有的这些感觉中,只有五种外感觉可能和对“客观实在”的感知有关。那么人究竟是通过哪种外感觉器官感受到“客观实在”呢?我们举视觉的例子,人能够看到物体的原因是因为有光线,“光线的基本特性是强度、空间分布、波长和持续时间,由于这些特性而产生的视觉现象有明度、颜色、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所以我们要看到一个物体,物体一定具有明度、颜色、形状等特征”,[6](P92)那么“客观实在”具有这些特征吗?先分析明度,明度指眼睛对光源或者物理表面明暗程度的感觉,“客观实在”是万事万物都具有的,所以如果“客观实在”本身有明度的话,它应该既是明的同时又是暗的,而明暗本身是矛盾的,事物只能具其一,故“客观实在”本身不具有明暗的属性,我们不可能通过明暗感觉到“客观实在”;再分析颜色,因为“客观实在”是万事万物都具有的,所以其必定涵盖了世界上所有有颜色的物体和没有颜色的物体,所以“客观实在”必须既红又绿又蓝,既有颜色又没有颜色等,而这些性质本身是矛盾的,事物只能具其一,故“客观实在”也不可能有颜色这个属性,故我们不能通过颜色感觉到“客观实在”;最后分析形状,因为“客观实在”是万事万物都具有的,如果说“客观实在”有形状的话,那应该包含世界上所有的形状,它必须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等,但是世界上没有既圆又方,既是三角形又是四角形的形状,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客观实在”不具有形状这个属性,故我们不可能通过形状感觉到“客观实在”。同样,“客观实在”也不具有产生声波的属性,也不可能使听觉听到;“客观实在”也不可能产生任何气味,使嗅觉能够嗅到;“客观实在”也不可能有任何味道,使味觉能够尝到;“客观实在”也不可能有形状、温度、软硬等属性,使触觉能够触到。根据认识心理学的分析,由于“客观实在”不是实体,它不可能呈现出实体有的明度、颜色、形状、声波、温度等属性,所以人是不可能通过感官感觉到“客观实在”本身的。

既然“客观实在”不能通过感官感知,但是我们脑子里确实有“客观实在”这样的观念,那这个观念是从哪里来的?或者列宁为什么认为这种“客观实在”是能够为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呢?根据列宁所处时代和哲学发展情况的分析,其所说的感觉不是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感觉,他的感觉包含了现代认知心理学所研究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全过程,所以列宁的感觉包含了思维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感官感觉。出现这种词语模糊使用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逐渐兴起的学科,它把人类的认知过程当作信息加工的过程,将人类认知严格地区分为: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这就影响了现代人的感觉概念,把感觉严格地限定为五种外部感觉和三种内部感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日常语言的模糊性,日常语言中的感觉就包含了思维的内容,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会说“感觉到天要下雨了”,这里虽然使用了感觉这个词,其实不是说感官感觉到要下雨了,而是在看到天变暗、云聚集等自然现象后,思想推论出天要下雨。其实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质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7](P500)而不是感觉出来的,所以在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产生之初,马克思就没有强调“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到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客观实在”是不可能通过感官感觉到的,但是马克思之后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还是试图通过多种方式使“客观实在”和感觉能够紧密联系起来,否则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就没有本质区别了,但是“客观实在”确实是无法通过感官感觉到的;所以“客观实在”的性质在唯物主义哲学那里就开始含糊起来,“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定义以及对唯心主义的批判,我们将发现,尽管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定义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但其内涵是与‘广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换句话说,‘物质’的‘客观存在’是不同于,或者准确地说,是要多于‘思维’的‘客观存在’的。”[8]正是这种含糊使得哲学家既希望“客观实在”能像具体的物质那样能被感知,又希望其像概念那样能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笔者认为,承认“客观实在”不能通过感觉感知,而是通过思维抽象得到的,不仅不会导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没有本质区别,而且也能更好地使辩证唯物主义应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挑战,以及理解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精神,在“客观实在”问题上,其体现出来的“否定自身(理论概念)、肯定他者(现象界)”的精神才是其精髓,这种精神体现在其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上,更体现在其与唯心主义哲学的区别上。

二、“客观实在”与旧唯物主义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客观实在”是抽象概念这个结论,这不仅反映了哲学本身的发展进步,也使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区别开来。

哲学从原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是哲学理论的核心成分从具体走向抽象。早期哲学家从宇宙演化的角度提出“水”等具体的可感物作为世界的本源,也是其哲学理论的核心;后来的哲学家,如巴门尼德的“存在”、德谟克里特的“原子”等,虽然也还有可感性,但是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再后来发展到希腊古典时期,柏拉图提出的“理念”,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善”基本上就是只能为思想所把握的抽象概念了。自此,哲学再也没有回到具体,一直沿着抽象道路前进,中世纪哲学家提出的“上帝”,在托马斯·阿奎那那里就是一个抽象物,是在现象界之外的第一因、第一推动者等。到近代哲学也是如此,康德的“物自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都不是可感物。中国哲学发展也经历类似的路径,老子提出的“道”一直被认为具有实体性,万事万物是变化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也有抽象性,“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是感觉不到的事物;这种模糊性延续到宋时,理学中的“理”就变为一个纯粹的抽象概念,从“道”到“理”使得中国哲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所以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具体到抽象反映了哲学的进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退回哲学的原始状态,认为可感事物是世界的本源或者基础。

唯物主义哲学提出抽象性的“客观实在”,不仅符合哲学发展的趋势,并且去除了实体性的“客观实在”,作为不能通过感觉感知,而只能为思想所把握的抽象概念,使得辩证唯物主义能够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明确区分开来,也能够应对现代物理学发展对其提出的挑战。如果把列宁的“客观实在”当作可由感觉把握的可感觉事物的话,辩证唯物主义就回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水平;不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提出的世界的本源是具体的物质,比如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恩培多克四根说的“水、火、气、土”和德谟克里特的“原子”等,还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者提出的世界本源是物理科学意义上的物质的组成部分,比如“分子”“原子”“夸克”等,这些都是属于可感物,即使有些我们感官感觉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借助仪器放大感官来“感觉”到这些物质。但是科学发展证明这些可感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会消失;既然这些“宇宙之砖”都会消失,那“客观实在”也就消失了。但是如果把“客观实在”看作思维抽象出来的概念,则辩证唯物主义就与把世界本原理解为具体物质的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因为概念是稳定的,是超时空存在的;并且还能应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给辩证唯物主义带来的挑战。

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但是原子也不是世界上最稳定的物质,原子还可以分解为夸克,应该还存在着比夸克更小的物质;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那整个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完全就可以变成能量了;科学家后来发现了各种反物质,反(正)电子、反中子、反质子等,正物质和反物质相遇不会留下任何实体,仅仅会放出一些射线;后来科学发现甚至能量也可以消失,“在量子理论中,粒子可以从粒子/反粒子对的形式由能量中创生出来。但这只不过引起了能量从何而来的问题。答案是,宇宙的总能量刚好是零。宇宙的物质是由正能量构成的。然而,所有物质都由引力互相吸引。两块互相靠近的物质比两块分得很开的物质具有更少的能量,因为你必须消耗能量去克服把他们拉在一起的引力而将其分开。这样,在一定意义上,引力场具有负能量。在空间上大体一致的宇宙的情形中,人们可以证明,这个负的引力能刚好抵消了物质所代表的正能量,所以宇宙的总能量为零”,[9](P120)世界最终从无中产生,最后回归无,如果所有的物质都归为无,那“客观实在”就是虚幻的。辩证唯物主义如何应对这个挑战呢?列宁的“客观实在”是要肯定万事万物的存在,而不需要指出那种物质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即不论是原子还是夸克,不论是能量还是射线都是“客观实在”肯定的对象;即使物质化为能量,能量化为射线,射线化为无,只要它们曾经存在过,即使现在不存在了,也属于“客观实在”,因为“客观实在”就是要肯定现象界,而现象界中的物质是有生灭的;所以列宁的抽象“客观实在”的观念不仅使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区别开,还能够应对现代物理学对“客观实在”的挑战。

三、“客观实在”与唯心主义

把“客观实在”理解为抽象概念不仅可以化解旧唯物主义和现代物理学发展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挑战,而且也可以使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区别开来。如果“客观实在”只是抽象概念,那辩证唯物主义如何应对唯心主义的挑战,哲学史上有不少唯心主义哲学家也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各种抽象概念来解释万事万物的统一性。这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最难回答的问题,所以他们发展出各种理论来证明“客观实在”能够被感官感知,如前文论述的“体用说”“感官提示说”“多世界理论说”等;如果就概念论概念,比较唯心主义哲学提出的各种概念和“客观实在”,就会发现它们确实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哲学首先是一种世界观,理解一种哲学就离不开分析这种哲学如何看待物质世界,是把现实物质世界当作“本”,还是当作“末”;通过对唯物和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分析,就会发现只有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把现实世界当作“本”,而唯心主义哲学都是“本末倒置”,这才是两种哲学最主要的区别。

中国古代哲学以唯心主义哲学为主流,它们将现实物质世界当作“末”来认识,把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提高到“本”的高度,倒置了“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个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哲学有“道气说”,在春秋战国时代“道”既有实体性,也有抽象性;到了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那里,实现儒释道的融合,最终使得“道”彻底摆脱实体性,这就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理”,把“理”作为事物的本质;他用月印万川来描述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理,“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语类》卷一);理学家把“理”解释为“道”“太极”“规律”“合理性”等,它们都属于抽象概念,只能用思维去把握,而不可能依靠感官来感知;朱熹进而把人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即物穷理”和“豁然贯通”,所谓的豁然贯通描述的就是对“理”的把握,这种把握是一种跨越,或者说是悟,而不是像可感事物那样,通过感官就能直接感知到。

西方哲学也将世界一分为二,一是可感世界,一是只能思的世界,可感世界要么是可思世界的影像或者现象,要么是可思世界发展的环节,可感世界的变化发展都决定于可思世界。从柏拉图的“理念”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哲学家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柏拉图的“理念”对应着可知世界,是思把握的世界;具体的事物对应着可见(可感)世界,是感觉把握的世界,也就是“理念”只可思而不可感,人不可能靠感觉感知“理念”。中世纪的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研究“上帝”,他们思想中的“上帝”是第一因、第一推动者、永恒、完全的真善美等,这个“上帝”在时间秩序之外,不受因果关系制约,但是现象界或者说人类社会是由其产生的,最终还要回归“上帝”;“上帝”是本质,人类社会是现象,本质只可思,现象可感。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理念”对自己否定的产物(黑格尔虽然讲否定,其否定不会最终导致对具体可感物的肯定,因为具体可感物只是“绝对理念”自我否定的产物,是“绝对理念”发展的一个环节,其地位和意义都被“绝对理念”所统摄),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最基础的存在就是感觉的对象,这种对象具有最简单和最纯粹的直接性,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就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意识部分所论述的感性确定性和知觉等内容;但是在精神高级阶段的活动中,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的对象就是以概念为基础;黑格尔的客观逻辑论述的就是概念的形成,一旦有了概念就进入了主观逻辑,主观逻辑包含:主观性、客观性和理念三部分,理念中最高级的就是“绝对理念”,而“绝对理念”是超感觉的,是思维活动而不是感官活动。

为什么把抽象出“理”“绝对理念”等概念的哲学称为唯心主义哲学,而把抽象出“客观实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唯物主义哲学呢?虽然“理”“绝对理念”和“客观实在”都是抽象概念,但是在这些概念和具体物质的关系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走上不同的道路;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实在”是对具体事物本质的概括,但是它没有把“客观实在”当作事物的本源和本质,反而通过否定自身,认为作为其来源的万事万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比自身更真实的存在,是认识的基础,并进一步肯定了具体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导致可知论和唯物史观;而唯心主义哲学认为“绝对精神”这类概念是最真实的,而现实的具体事物是这类概念的影像或者发展的一个环节,这样万事万物的真实存在就被这些概念所否定。

朱熹、柏拉图、黑格尔等哲学家,虽然也承认万事万物的存在,但是他们认为这种存在不是本质存在或者只是现象而已。他们通过抽象概念来否定物质世界的真实性和人类实践活动的价值,必然导致唯心主义。朱熹就认为理和气相比,理是事物的本质,是形而上的,比气更真实,“天地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答黄道夫》,《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柏拉图认为可思世界高于可见世界,可见世界的对象是可思世界理念的影像或者摹本。黑格尔认为事物的本质是概念,“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是: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10](P41)所以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概念是世界的本质或者就是世界本身,而具体事物反而成了不真实的存在;使用“客观实在”概念的唯物主义哲学和使用“理”“绝对精神”等概念的唯心主义哲学,在对待物质世界(现象界)问题上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态度,这也是两类哲学的最重要区别。

四、结论

哲学是一种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一种世界观。现代哲学发展越来越肯定现实物质世界和生活世界,这和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是一致的。在具体物质、感觉和“客观实在”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哲学精神,唯心主义哲学肯定抽象概念,否定万事万物,认为抽象的概念是最真实的存在,而万事万物是不真实的存在;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虽然也从事物中抽象出“客观实在”,但是它否定自身是最真实的存在,反而肯定了作为“客观实在”来源的具体事物是更真实的存在,“客观实在”的这种“否定自身、肯定他者”的精神不仅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上,而且体现在其哲学的实践方面。

“客观实在”中所包含的“否定自身、肯定他者”的精神贯穿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敢于“否定自身”体现出一种革命和改革的精神,“肯定他者”体现出一种开放和奉献的精神。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很多重要论述中,都可以看到这种肯定和否定精神,比如: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虽然认识最终都是由研究者个人完成的,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能够认识到研究者个人以外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是认识的最本质来源;在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这个问题上,虽然任何改革或者革命都是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完成的,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否定个人英雄史观,肯定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党这个问题上,虽然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是共产党要否定自身,不能只代表本党派的利益,也不能只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是要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在制定社会主义国家政策这个问题上,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只考虑国家利益,而是要把全世界人民的利益作为其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可以说,这种肯定和否定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在不断地学习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己和肯定他者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获得新生。

[1]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金岳霖.知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安启念.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证明及其意义[J].教学与研究,1995,(5).

[5]罗嘉昌.“客观实在”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7,(2).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潘卫红.“物质”概念的渊源、实质与质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9]霍金.时间简史[M].许明娴,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0]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Spirits of Positiveness and Negativeness in Objective Reality

YAN Jian-feng1,Xiao Su2
(1.GuangZhou Colleg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zhou,510800,Guangdong,China;2.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Lenin's definition of the material is a core concept i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However,this concept with“objective reality”as its symbol is faced with challenges in two aspects:one is from the object guarded by itself,namely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physics to its constitution,wherein people find that the material can be mutually transformed with energy and even the progress in quantum physics shows that the world may become nothing finally;the other is from idealism.If Lenin's objective reality is just an abstract concept and has no essential difference with other concepts such as“truth”,“idea”and“absolute spirit”abstracted by idealist philosophers,then there will be no distinction between materialism and idealism.In order to resolve the dilemmas,we should change thought and reconsider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philosophy of“objective reality”.In fact,the spirits of self-denying and affirmation of others displayed in the objective reality are the core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These spirits are also reflected in a number of aspect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rxism.

materialism;idealism;objective reality;sensation

B023

:A

:1006-723X(2015)08-0015-06

〔责任编辑:李 官〕

阎建锋,男,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教育研究;肖 甦,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道德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早期斯拉夫派宗教哲学家对德国唯心主义的阐释与批判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浅谈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试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视角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星座”的哲学探究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