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宁,关山晓,张敬雨
(吉林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基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高校金融教学改革研究
顾 宁,关山晓,张敬雨
(吉林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企业家精神教育不应仅仅表现为以创业课程为载体的培养模式,而应强调跨学科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培养具有创新性与理性承担风险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经济及金融的全球化,金融对企业家创新活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技能成为企业家创新活动的必备技能,因此金融教育与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耦合程度不断提高。经过6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高校金融学科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教育框架,但是金融学科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同质化程度高,金融实验教学落后,教学主体背景单一等问题。新型金融教育模式发展应该抓住金融学发展的本质特征,利用金融教学与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契合性,构建差异化金融学科课程体系,完善金融学科教学方法,丰富金融学的教学主体。
企业家精神;金融人才培养;专业制度改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正是连接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桥梁。这一论断的提出源自熊彼特的观点,他曾在不同场合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创新则依赖于企业家的“创造性破坏”活动,而金融的功能就在于识别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并对他们的创新活动提供信贷支持。[1]可见,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会通过为创新提供信贷支持和风险分担机制,以及不断强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来刺激企业家精神,进而增加就业、提高生产率,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因而,构建一个有利于培育企业家精神的金融体系是金融改革的关键所在。体现在教育领域,面对最具创新潜能的大学生群体,金融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转化为金融教学与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融合问题,如何在金融教学中渗透企业家精神的培养,通过金融知识的传授,赋予学生识别创新信息、降低创新风险、掌控创新机会的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技能,成为现代高校金融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改革方向。
企业家精神教育于1945年在美国哈佛商学院被首次开创,当时并未引起太大反响,直至20世纪70年代,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的创业机会大量涌现,众多基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中小企业一方面改变了美国以大企业为主流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也激发了理论界对小企业创业中所蕴涵的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与此同时,企业家精神教育在美国也流行起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作为一门新创的独立课程体系,企业家精神教育在美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以及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2]我国在借鉴美国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背景也在不断发展以企业家精神培育为核心的创业教育。 2002年4月,我国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9 所高校指定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标志着我国创业教育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201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首次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做出制度性安排,提出了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5 个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3]。2015年7月,我国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三部委联合召开了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推进会,吉林大学等50所高校和相关企业入选首届“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应该说,目前企业家精神教育在国内外教育界都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人们已经认识到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级人才对于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创业效率的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家精神教育并非是单纯的课程教学内容或一门学科教育,而是蕴涵着基于新经济实践驱动的创新性教育理念的教学体系[2];企业家精神教育不应仅仅表现为目前的以创业课程为载体的培养模式,还应强调跨学科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培养具有创新性、创造性与理性承担风险能力的新型人力资本。因此,基于高校各专业教学的特点,将企业家精神培育融合于相关专业课程,不仅能够丰富企业家精神培育的模式,达到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目的,也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不断完善专业教学体系。本文以高校金融专业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企业家精神与金融教育本质的耦合,并提出基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金融教学改革方法,这将有助于高校金融学科深化教学体系改革,并对其他学科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融合提供借鉴。
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The Kauffman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 Leadership)将企业家精神教育定义为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勇于做被他人所犹豫的事情,包括机会感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新创企业管理等内容。在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过程中,理念培育和技能培育最为关键,企业家理念是企业家精神存在的核心和本质,企业家技能是企业家精神实现的载体和工具,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企业家精神培育的有机整体。
从理念层面解读企业家精神,不同学者通过对企业家特质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表述和观点。马歇尔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 “果断、机智、谨慎和坚定”,以及“自力更生、坚强、敏感并富有进取心”的心理素质;马克斯·韦伯指出企业家精神是敬业精神,包含了企业家时刻关注企业生存的忧患意识、经历失败而不气馁的挫折意识;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内在本质,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不断进行“创造性破坏”的精神;奈特指出企业家精神是在不确定环境下,以最能动的、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造精神;道格拉斯·诺斯强调企业家精神是合作精神,只要从事的工作是组织合作就是企业家。在当代,随着国内外创业思潮的兴起,学术界对企业家精神的解读更加具体和形象,如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对成就的高度欲望,对把握自己命运的强烈的自信,以及对冒风险的适度的控制”。我国学者樊纲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创新精神,就是冒险加理智;汪丁丁总结企业家精神,主要包含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综观现有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创新精神无疑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容,而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理性冒险精神、诚信精神等,也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技能层面解读企业家精神,就是判断和总结企业家应该具有的基本创新和创业技能,这是在实践层面践行企业家精神的主要载体,也是企业家精神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参考。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就是以企业家精神(本质是创新冒险精神)为核心向管理职能活动的渗透,在实现培育学生识别把握机会、创新变革等企业家能力的同时,教授学生应付不同实践需求的特定技能。具体来说,企业家技能培育既包括创新创业所需的显性知识,如在新企业创立和管理过程中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如何进行融资、如何谈判等;也包括创新创业所需的隐性知识,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开设的“没有边界的创业”、“创业金融”等课程,隐性知识更加注重提升学生把握机会、承担风险、迅速整合资源等方面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家技能培育的课程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调整。近年来,随着经济及金融的全球化,金融对企业家创新活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发现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不但可以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并降低筹资成本,还可以为创新提供风险分担机制,以及揭示创新活动的潜在回报,这些都是企业家创新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撑因素,能够充分利用金融资源的企业家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创业金融”、“风险投资”等金融类课程逐渐成为企业家技能培育的主要内容。作为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先行者,美国更是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金融扫盲2001年计划”,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
金融教育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逐渐融合不仅仅由于实践领域中金融对企业家创新活动的支持,金融学科的自身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目标相耦合。按照默顿的观点,金融学本质上是一项针对人们如何跨期配置稀缺资源的研究。金融决策区别于其他资源配置决策的两项特征:第一,金融决策的成本和收益是跨期分摊的;第二,无论是决策者还是其他人通常都无法预先准确地知道金融决策的成本和收益。金融理论由一组概念以及一系列数量化模型构成。这些概念集合帮助理清怎样跨期配置资源,而一系列数量化模型则帮助人们做出评估选择、做出决策和实施决策。这些基本概念和模型能够应用于所有的决策层次,从租赁轿车或者开办企业的决策,到一家大型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是否进入信息行业的决策,甚至包括世界银行为哪些发展项目提供融资的决策。人们在实施金融决策的过程中运用金融体系,金融体系被定义为金融市场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集合,这些集合被用于金融合同的订立以及资产与风险的交换。金融体系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其他金融工具市场、金融中介(如银行和保险公司)以及对所有这些机构进行监管的监管主体。从上述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征可以看出,以金融决策为核心目标向外延展的金融学科,不但可以提升在创新过程中发现有效投资机会、进行跨期决策的能力,金融体系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帮助掌握规避风险的方法,进而合理地进行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应该说,这些金融能力都是企业家创新活动过程中最为必要的能力,不但可以帮助企业家真正做到理性冒险,还能够提高创新效率。从这个角度上考量,金融教育本质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
金融学是隶属于应用经济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在我国的发展具有转轨经济背景下的典型特征。传统式金融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货币、信用、银行、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汇率等专题。这种范式主要是在将资本和证券视为异类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由于政府主导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是当时金融实践的核心内容,因此针对银行体系的货币金融研究成为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金融学的绝对主导。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作用的日益增强,尤其是金融市场作用得到了充分承认,我国的金融学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包含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三大研究方向的微观金融学科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与此同时,金融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目前,我国金融学科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教育框架,由宏观金融学、微观金融学、交叉金融学三部分构成。宏观层面主要包含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金融监管;微观层面主要包含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学、风险管理;交叉金融学层面主要包含行为金融学、金融工程、法和金融学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金融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智联卓聘《2014上半年金融人才报告》显示,2014 上半年,金融行业对人才的整体需求比2013年同期增加93%,薪酬同比增幅8%。在此背景下,我国设置培养金融人才的高校迅速增加。在历年招生的高等院校中,开办金融专业的院校占比都名列前茅,其中既有具备较高办学资格的重点高校,也有普通本科院校;既有财经类和综合类高校,也有理工类专业院校。众多高校金融类专业的开办,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教育和金融学科的发展,却普遍存在着同质化程度严重、金融实验教学落后、教学主体背景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第一,金融人才培养同质化程度高。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Mass Higher Education)。与传统精英高等教育(Elite Higher Education)相比,大众高等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寻求多样化的质量观,即打破高而一致的学术标准,建立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办学目的和办学内容,通过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打破教育与职业结构之间旧有的刻板联系(Martin Trow,1972)。欧美高等教育实践已经证明人才培养分化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求。然而,纵观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发展现状,不难发现金融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考察不同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趋同程度,我们选取了20所资料较完全、发布信息较详细的高校*20所高校包括9所综合类高校、6所财经类高校、2所文史类高校、3所理工类高校。其中的985层次高校5所,211层次高校6所,普通本科层次高校7所,高职高专层次高校2所。作为研究样本,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方向设置等内容考察了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程度。考察结果发现,20所样本高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目标设定笼统,基本照搬了教育部2012年专业目录中的表述,缺乏可操作性,无法体现出自身层次、水平和特色。课程设置方面,20所样本高校的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的重复度极高。根据教育部2012年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中提及的18门主要课程,必修课重复指数超过50%的有10门课程,20所高校平均的必修课重复指数为53.89%。如果考察综合课程重复指数,上述指标都有所上升,18门课程中有14门课程的综合重复指数超过50%,20所样本高校平均的综合课程重复指数为63.06%。*必修课程重复指数是指以必修课形式开设该门课程的院校数量与院校总数的比值,综合课程重复指数是指以必修和选修课形式开设该门课程的院校数量与院校总数的比值。这基本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的趋同度。专业方向设置方面,20所样本高校中有15所高校未设置专业方向,采取的是“大而全”的培养模式,其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设置没有明确的导向,有关货币银行、证券投资、国际金融或是保险学等各个方面的课程均有涉猎。由于培养方向综合,课程设置趋于同质化,缺乏差异度,必将导致金融类人才培养严重趋同。
第二,金融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金融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完善的金融实验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对20所样本高校金融专业实践与实验课程的考察发现,针对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多为文献检索与阅读、学年论文、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各个高校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而实验课程设置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所占学时少、学分低,很多实验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二是尽管课程设置方式不同,但是实验课程涉及的课程内容大体类似,仅有部分高校设有金融企业ERP沙盘模拟实验、MATLAB金融工具箱、黄金市场与黄金交易等特色实验课程。金融实验教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金融理论教学的发展,这一问题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其主观原因在于各大高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将实验教学仅仅看作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可有可无,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上的重要作用,这种认识层面的欠缺就导致实验教学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金融实验教学发展缓慢的客观原因在于金融实践教学场地建设不足,虽然很多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就建设了自己的金融实验室,但是由于金融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校的金融实验室设备陈旧,教学软件得不到及时的升级更换,虽然传统股票模拟课程可以进行,但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实验课程几乎无法涉及,这就导致学生只能通过书本的理论学习去感受实操性最强的金融前沿业务。
第三,金融学教育主体背景单一。作为最主要的教育主体,教师是教育一线的直接参与者,其专业素养及对教育目标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变化性和实践性较强的金融学科,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金融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形象传递变动中具规律性的知识内容。美国高校创业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教师中,具有实践管理经验的占到98%,已经创办过企业的教师占比70%,社会兼职教师占到21%。[4]而综观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高学历、低能力,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很多高校都已经达到了教师系列全员博士的高标准,教师的理论功底和研究深度无可厚非,但是当前高校教师基本都是博士毕业后直接留校,很少有在企业或金融部门工作的经历,这就导致他们知识结构和经历高度相似,对于理论研究十分擅长,而对于实务却不够了解。由于教师缺乏实践能力,自然在授课中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一言堂授课方式,擅长讲授金融理论,在教学中往往单纯以政策和理论说教来代替实际操作,这将难以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同时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金融教育面临的困境既不利于金融学科的整体发展,更不利于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型金融人才。金融教学要走出困境,应该抓住金融学发展的本质特征,利用金融教学与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契合性,尝试将企业家精神培育渗透进金融教学中,以此构建新型金融教育模式。下面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主体三个方面探讨金融学科教学改革策略。
(一)渗透企业家精神培育,构建差异化金融课程体系
21世纪,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科学数量化等金融领域发展趋势的显现,全球范围内金融学基本上形成了三个学科支系: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其他学科互渗形成的交叉学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金融学界一直在争论金融学科基础究竟是货币和经济运行关系,还是微观金融操作。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构建了强调微观金融的“商学院模式”和强调宏观金融的“经济学院模式”,二者水火不容的态势似乎已经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其实从学理来看,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是不可分割的,微观层面的研究无法脱离宏观背景,宏观层面的研究也应该具有微观基础,二者的相互依赖和彼此促进能对现实中的经济金融现象进行更为准确的刻画。尤其对于中国而言,1949年之后不仅经历了以资金计划为特征的金融运行模式,近30年又以跨越式的发展速度与世界金融市场接轨,此时构建宽口径的金融学体系似乎更为可行。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全国各高校的金融科研与教学,总体水平肯定存在高低之分,并不是每一个方向都适合每一个大学,各个大学应该借助自身优势形成自身的学科传统。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其专业性强,相对而言金融实验室等设施建设完善,可以致力于培养金融的应用性人才,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该强调微观金融的核心地位。微观金融的课程主要包含公司金融、证券投资等课程,这些课程教授的内容涵盖了企业家创新活动的投融资过程,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重要金融技能,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和衔接上,可以渗透企业家精神技能层面的培育。具体来说,结合企业家创业流程,从实际的金融需求入手讲授具体内容。对于理工科大学来说,可以借助自身数学、工程学优势,发展金融交叉学科。交叉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开拓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知识整合及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由于学科门类齐全,因此可以从“大金融”的视角出发,全面发展宏观金融、微观金融和交叉金融学科。其中宏观金融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注重结合课程特点渗透企业家精神理念层面的培育,比如在国际化的金融环境和金融背景的讲授中,引导学生树立国际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
(二)引入企业家精神教育教学方法,完善金融实验教学
企业家精神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灵活多样的现实模拟为主要形式,着重培养学生较强的知识重组、创新、整合与运用能力。其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商业模拟练习、案例分析、邀请成功创业者向学员讲授现实创业的经验等。同为实践性较强的金融学科,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可以参考企业家精神教育。
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采用“引导—激发”式教学方法,包括经典金融案例教学、热点金融问题的主题辩论教学、分组微型报告展示教学等。引导—激发式教学方法的核心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安排和引导,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热情,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与此同时,维护团队的荣誉与团队之间的竞争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以及社会沟通技巧,能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实践教学中,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的情景模拟、实验模拟、校外实践拓展等方法。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知识模块,创设情景、分配角色,使学生体验真实的金融过程,如在讲授企业融资的内容时,可以分配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企业初创者、银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PE)以及证券公司等角色,就创业者如何进行融资、PE 如何选择投资项目、证券公司如何辅导项目上市等情景开展模拟教学。实验模拟主要借助金融实验室,以主要金融业务类型为划分基准,设计各种业务模拟方案,如通过“商业银行业务与多媒体模拟实验”了解居民储蓄存款业务、单位存款业务、信贷与贴现业务、银行结算业务等业务处理内容;通过“股票市场多用户模拟交易系统”了解证券交易的基本流程;通过“全球金融信息实时传输系统” , 还可以开展期货、期权、外汇等各类金融投资和交易活动的模拟教学和统计分析等实验项目。校外实践拓展也是金融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利用科研项目合作单位或者校友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给学生创造与金融实务接触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发现自我兴趣,调整学习方向,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三)丰富教学主体类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金融学授课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来源渠道单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内生动力不足,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挫伤了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积极性。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几乎全部是以科研为准,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数量、等级决定了一个教师发展的好坏,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这种评判导向自然会造成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二是外援无法到位,一些高校希望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充实到教师队伍,但现实操作中却经常由于专业人士工作繁忙,薪酬如何支付等问题而无法实现。
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可从制度优化、高校教师走出去、专业人士请进来等几方面入手。首先,高校应从制度层面优化职称评定标准,赋予教学和学生培养一定的权重,鼓励有专长的教师到实践教学岗位;其次,利用校外金融实践基地,选送部分教师到银行、证券和保险等相关金融实务部门进行实践锻炼,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再次,高校在引进专职教师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具有较强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实践教学的整体实力;同时可以组建一支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金融从业人员到高校兼职,不断丰富教学主体类型,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1]Schumpeter 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2.
[2]张玉利,杨俊.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周婷子.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张玉利,杨俊.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5]彼得·杜拉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
[6]陈雨露.中国金融学科60年:历程、逻辑与展望[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7]杜沔,陈名芹.我国企业家精神教育整合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25).
[8]丁志国.金融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9]江春,滕芸.企业家精神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02).
[1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增长的推动力:信息技术、创新和创业精神[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11]李宏彬,等.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9,(10).
[12]王峥.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
[13]杨慧.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J].中国集体经济,2015,(4).
[14]周长城, 吴淑凤.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机遇、创新与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01, (1).
[15]郑凤田.美国人企业家精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6]张青龙,等.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17]张晓盈,黄素萍,钟锦文.新经济背景下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探析[J].金融教育研究,2008,(6).
〔责任编辑:李 官〕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Spirit
GU Ning,GUAN Shan-xiao, ZHANG Jing-yu
(Business School,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130012, Jilin, China)
To cultivat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n education, we need not only innovate the training mode with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as its carrier, but emphasize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and develop compound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take risks rationally.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finance,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e to the innovative action of entrepreneur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he financial skills their necessary skills. Thus we witness the increasing degree of coupling between financi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After 60 years of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has formed a financial disciplin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education, such as high degree of homogeneity, backwardness of financial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single teaching subjec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financial education model should grasp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e. By the combination of financial teaching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education, we can establish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mprove the financial teaching methods, and enrich the financial teaching body.
entrepreneurial spirit; financial talents cultivation; professional system reform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EIA100426)
顾 宁,女,吉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关山晓,女,吉林大学商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市场研究; 张敬雨,女,吉林大学商学院学生,主要从事会计学研究。
G642.0
A
1006-723X(2015)12-01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