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2015-02-25 00:19钟华林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内江641112
新丝路(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理实机械设计

钟华林(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内江 641112)

目前,各高职院校机类专业教学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仍是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各院校根据专业所培养的目标,把相关几门课程进行整合而形成了以《机械设计基础》为主干的一门新的课程,并提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比如我院把《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艺》和《机械设计基础》整合成一门《机械设计技术基础》课。本文根据我两年来“理实一体化”教学谈谈我看法,望同行批评指正。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具有普通大专理论水平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因此毕业生具有职业性强、上岗快,职业技术能力适应面宽等特点,更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

高职教育突出在能力特点和教学特点两个方面。

1.高职教育的能力特点

职业与技术。高职教育承担着直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学生在校应掌握的不但是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高职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基本)能力,除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主要指社会技能,即从事职业活动以及生活在社会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规划能力及社会责任等;学习技能,包括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模式,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能力,是在基础(基本)能力的基础上适应工作需要发展的新技能;职业(岗位)能力,是专业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它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已成为未来劳动者的基本要素,是各种教育中都应该着力培养的。

2.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

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职业技术”,即从事某项职业实践活动的生产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关注运用的条件、方法、手段及效果的评价等,重点在于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理论教学、技术训练等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等;从形成一种或几种职业能力的角度,把内容相关的学科课程按照科学性、逻辑性原则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建立一门或几门综合课程或教学模块,对专业教学与考核形成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通过大量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教学性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

二、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二是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在教学中,既可先讲理论内容。用以指导实际操作,也可从生产实习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提高认识程度,还可以在实习教学中,就现场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构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室功能多样化。将《机械设计基础》课课堂教学环境设计为设计现场模式,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融教室、实训、实验于一体,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示实训、实验等多种功能,使学生融入到生产设计中去。

2.教师功能多样化。既做到在课堂上是教师,在实验、实训中是技师,即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操作演示传授技艺,还能现场解决技术问题,使《机械设计基础》课的教学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教材与资料统一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凸显形象思维教学,要求教材应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期可以现有理论课和实习课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自编讲义作暂时教材。然后,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再借鉴兄弟院校和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编写出“宽基础、活模块、精专业”的教材和资料,做到教材与资料的辩证统一。

4.教学计划与专业设置配套化。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在专业设置中,要合理的设置课程,合理地选择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课时,课程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将实践融入到课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形成教学模块同步进行,达到认知水平与实践行为的一致。

5.模块教学团队化。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实践即课程设计环节,一个老师是照顾不了一个班级的学生活动,这时要把学生分组,分别进行不同项目内容的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团队就派上用场,用以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6.成绩考核多样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核内容可以采用:理论考核、作业考核和素质考核。作业和素质考核注重平时的考核,实行过程控制,采用等级评价制。具体考核方法灵活多样,主要是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理论考核是期终卷面考核。学生最终成绩是上面三者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既能检验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又可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每一教学模块都能使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突出现场示范,增强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从而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设备产生熟悉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工作量大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教师,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苦练操作技能,提高实训教学水平。

[1]徐准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基础理实机械设计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导入方法研究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