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晋钢
(山西省果业工作总站,山西太原 030001)
·综述与专论·
山西省桑树种质资源分布及其性状
畅晋钢
(山西省果业工作总站,山西太原 030001)
在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蚕桑主要产区桑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及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山西省各市(县)桑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主要桑树品种的区位及自然条件、品种所属的桑种系及其特征、特性。
山西省;桑树种质资源;桑品种;分布;性状
山西省是蚕桑生产的发源地,养蚕历史悠久,桑树资源丰富。为更好地选择和培育出适合山西省栽培的优良桑品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山西省蚕学会主持下,组织相关科技人员,选择蚕桑生产重点地区有代表性的15个县(市),进行了桑树种质资源调查,涉及晋城市、长治市、吕梁市、运城市和晋中市的阳城县、沁水县、泽州县、高平市、陵川县、平顺县、离石县、柳林县、中阳县、交口县、临县、石楼县、万荣县、垣曲县、太谷县的75个乡(镇),265个村。翻越了太行山、中条山、吕梁山等三大山脉的近百个山梁、沟壑,步履了黄河、汾河、沁河等三大水系,行程达2 000 km,访问、座谈了近500人次。收集到桑树种质资源276份,选出135份桑树种质资源压制了标本,对133份作了形态特征及部分特性记载,并进行了整理、鉴定、分类、编号,其中地方桑树种质资源19份,优良单株105份,野生桑树种质资源11份。归纳为5个桑种及1个变种,即鲁桑(MorusmulzicaulisPerr.)19份、白桑(MorusalbaLinn.)63份、山桑(MorusbombycisKoidz.)29份、华桑(MoruscathayanaHemsl.)9份、蒙桑(MorusmongolicaSchneid.)9份及1个变种鬼桑(Morusmongolicavar. diabolica Koidz.)4份[1]。
目前,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桑树资源圃保存有100余份桑树种质资源,这是山西省桑树的重要资源,为桑树品种研究和桑树育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从中选育出了适宜黄河流域栽植的“晋桑1号”桑树品种,并于2010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晋审桑(认)2010001)],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为让广大蚕桑科技人员进一步了解山西省桑树种质资源情况,现将山西省主要桑树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特征特性介绍如下,供广大蚕桑科技人员参考。
1981—1986年蚕桑科技人员对山西省桑树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2-3],阳城县收集到白桑13份(黑格鲁4份、白格鲁6份、秋雨1份、阳桑一号1份、瓢叶桑1份),鲁桑4份,山桑8份;沁水县收集到白桑1份(长果桑,俗名驴奶奶桑),华桑3份,山桑3份,蒙桑1份;泽州县收集到白桑4份(黑格鲁1份、白格鲁3份),鲁桑2份,山桑3份,鬼桑1份;高平市收集到白桑3份(白格鲁2份、瓢叶桑1份),华桑4份;陵川县收集到白桑10份(白格鲁7份、黑格鲁2份、大叶花桑1份),鲁桑5份(其中湖桑1份),华桑2份、山桑6份;平顺县收集到白桑2份(土名圪絮桑),鲁桑1份(为湖桑),山桑3份,蒙桑8份,鬼桑1份;临县收集到白桑4份;中阳县收集到白桑5份,鲁桑1份(为湖桑);柳林县收集到白桑3份;离石区收集到白桑1份;交口县收集到白桑4份,鲁桑4份(土名阎桑);石楼县收集到白桑1份、鲁桑2份;垣曲县收集到白桑1份,山桑4份,鬼桑2份;万荣县收集到白桑3份(红皮条桑1份、青皮条桑2份),山桑2份(花皮条桑1份、常果桑1份);太谷县收集到白桑8份(表1)。
表1 山西省各县(市)收集到的桑树种质资源分布情况
(份)
从晋城市、长治市的6个县,36个乡(镇),共收集到桑品种或单株88份,其中白桑33份,鲁桑12份,华桑9份,山桑23份,蒙桑9份,鬼桑2份。
2.1 区位及自然条件
晋城市、长治市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东边与河南省接壤,气候较温和,一般无霜期在160~200 d,年平均降雨量为600 mm左右,是全省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依气候特点及植物生态表现可称为温和半干燥区,是全省养蚕的重点地区,故桑树种类较多,主要是格鲁桑(属白桑种)。按皮色、叶色、裂刻、嫩梢颜色等可区分出白格鲁、黑格鲁、黄格鲁、红格鲁等4个类型。
2.2 主要品种分布及特征特性
2.2.1 红格鲁 红格鲁,又名红头格鲁,产于阳城县横河乡。
特征:株高达4.2 m,树冠开展,皮为灰白色,枝条细长直立,发条多达64根,无侧枝,节距3.4 cm。冬芽正三角形,芽尖稍离,皮赤褐色。叶序2/5,叶长心脏形,下垂着生,叶尖短尾状,叶色深绿,光泽强,叶肉厚,叶长20 cm,叶幅15 cm。新稍及嫩叶均为淡红色,故称红格鲁。
特性:长治地区栽培,发芽期4月18至24日,开叶期4月26日至5月4日,发芽率82%,生长芽率18%~24%,成熟期5月18至24日,是中生中熟品种。秋叶硬化期9月中旬。发条力中等,侧枝很少。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15 g,秋130 g;每公斤叶片数春385片,秋226片;叶片占条、梢、叶、椹总质量的40.2%~44.7%,单株产叶量较高,年667 m2桑园产叶量1 200~1 400 kg。叶质较优,含粗蛋白质25.8%~26.3%,可溶性糖12.8%~14.6%,含水份较多,萎凋慢,耐贮藏,适合春秋蚕兼用桑。尤其对饲养1~2龄稚蚕就眠率高。树体强健,树龄较长,中抗黄化型萎缩病,轻感黑枯性细菌病和污叶病,抗旱、抗风、耐寒能力较强。
2.2.2 白格鲁 产于泽州县大尖乡岭上村。
特征:树形高大,树冠圆形,枝条细长而直立,皮青灰色,皮孔椭圆土黄色,节距3.0~3.4 cm。冬芽三角形,芽褐色,副芽多。叶序2/5,叶心脏形,叶尖短尾,叶缘钝锯齿,叶基浅心形,三主脉,叶浓绿色,光泽强,叶面光滑,叶肉厚,叶长24 cm,叶幅18 cm。全叶和裂叶混生,雌雄同株,雄花穗短而少,结实性强,椹大味甜,成熟紫黑色。
特性:长治地区栽培,发芽期4月17至23日,开叶期4月25日至5月4日,发芽率68%,生长芽率17%~20%,成熟期5月18至24日,是中生中熟偏早品种。秋叶硬化期9月中旬。发条力强,侧枝较少。每米条长产叶量春94 g,秋120 g;每公斤叶片数春462片,秋244片;叶片占条、梢、叶、椹总质量的31.5%~35.6%,单株产叶量中等,年667 m2桑园产叶量1 000~1 200 kg。叶质较优,含粗蛋白24.3%~26.9%,可溶性糖9.6%~15.6%,养蚕成绩较好,适合春季稚蚕、壮蚕用桑及秋蚕用桑。中抗黄化型萎缩病,轻感黑枯性细菌病和褐斑病,抗旱、耐寒能力较强。
2.2.3 黑格鲁 产于阳城县李疙瘩乡西庄村。
特征:树形高大直立,稍展开,枝条细长,节间短,节距3.2~3.5 cm,皮灰白色,皮孔卵圆形,分布不均而少。冬芽正三角形,芽棕红色,副芽多。三列叶序,成叶椭圆形,叶尖尾状,叶缘钝锯齿,叶基浅心形或截形。雌雄同株,雄花多,椹小而少,紫黑色。
特性:长治地区栽培,发芽期4月20至25日,开叶期4月27日至5月6日,发芽率80%以上,生长芽率15%~20%,成熟期5月20至26日,是中生中熟品种。秋叶硬化期9月中旬末。发条力强,生长势旺。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25 g,秋140 g;每公斤叶片数春428片,秋256片;叶片占条、梢、叶、椹总质量的38.5%~42.8%,单株产叶量高,年667 m2桑园产叶量1 200~1 500 kg。叶质中等,含粗蛋白23.4%~24.7%,可溶性糖11.4%~13.2%,萎凋慢,耐贮藏,养蚕成绩较好,适合春季壮蚕用桑及秋蚕用桑。中抗黄化型萎缩病,易感黑枯性细菌病和褐斑病,抗旱、耐寒、耐瘠能力较强。
2.2.4 黄格鲁 产于阳城县董封乡。
特征:树形稍开展,枝条较粗长而直,皮灰褐色,节间直,节距3.2~3.6 cm,皮孔较少,圆形,7~8个/cm2。冬芽三角形,浅褐色,芽尖稍离,副芽较少。叶序2/5,成叶卵圆形,间有1~3个浅裂叶,黄绿色,叶尖短尾状,叶缘乳头锯齿,叶基截形或浅心形,叶长18.6 cm,叶幅15.4 cm,叶肉较厚,叶面平滑细绉,光泽较强,叶片平伸,叶柄较细长。雌雄同株,花柱短,花果较少,桑椹紫黑色。
特性:长治地区栽培,发芽期4月18至26日,开叶期4月28日至5月6日,发芽率78%,生长芽率21%~24%,成熟期5月20至26日,是中生中熟品种。秋叶硬化期9月中旬末。发条力中等,侧枝少。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24 g,秋110 g;每公斤叶片数春482片,秋254片;叶片占条、梢、叶、椹总质量的38.2%~40.5%,单株产叶量较高,年667 m2桑园产叶量1 100~1 250 kg。叶质中等,含粗蛋白22.8%~24.4%,可溶性糖11.8%~13.4%,养蚕成绩较好,适合春季壮蚕用桑及秋蚕用桑。中抗黄化型萎缩病和污叶病,轻感黑枯性细菌病,易受桑木虱等害虫危害,抗旱、耐寒能力较强。
2.2.5 赤红大叶 产于阳城县李疙瘩乡赤红村,生长在海拔1 500 m的山坡上。
特征:树冠开展,枝条直立粗壮,发条多,侧枝少,节距5 cm,皮灰白色。芽三角形,棕红色。叶序2/5,成叶心脏形,间有裂叶,下垂着生,叶尖短尾,叶缘钝锯齿,叶基浅凹,叶色深绿,叶面光滑,光泽较强,三叶脉,叶形很大,叶长28 cm,叶幅28 cm,叶肉较厚,是较好的丰产单株。
特性:春季发芽,成熟较迟,发芽率80%以上,是中生中熟偏早品种。发条力中等,侧枝很少,秋叶硬化期迟。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50 g,秋80 g;叶片占条、梢、叶、椹总质量的50%。叶质中等,含粗蛋白质21.7%~22.9%,可溶性糖12.6%~13.9%。中抗污叶病,轻感缩叶型细菌病。抗旱性中等,较耐寒,适于山地栽植,一般出扦养成。
2.2.6 阳桑1号 属白桑种,是格鲁桑的单株,由阳城县西沟林场用8年时间在扦插苗中选拔、培育而成。
特征:枝条中长,直立向外扩展,皮色灰白夹黄,节距3~4 cm,皮孔较多,卵圆形。冬芽长三角形,紫黄色,副芽较多。成叶椭圆形,叶色翠绿,有蜡质,光泽强,叶身平梢向上,叶尖短尾,叶缘尖乳头状,叶底深,叶柄较长,三叶脉,叶面有细密缩皱,叶痕半圆形,侧枝较多,叶长26 cm,叶幅20 cm。
特性:该品种根原体发达,再生能力强,可用插条繁殖,发芽率89%以上,成熟早,硬化迟。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00 g,秋80 g,叶质好,养蚕成绩良好。中抗污叶病、中感黄化型萎缩病。适于丘陵和水肥较好的地区栽植。
2.2.7 阳桑2号 属山桑种(土名漆叶桑),产于阳城县横河村。
特征:树龄长,株高3 m,树冠开展度小,枝态直立,皮灰红褐色,发条多,侧枝极少,节距5.3 cm,皮纹粗糙。冬芽长三角形,紧贴枝条着生,芽棕红色。叶序1/2,叶肉很厚,叶形狭长似漆叶,叶尖长尾形,叶底浅凹,叶色深绿,光泽差,叶面粗糙,叶长22 cm,叶幅11 cm。
特性:该品种发芽早,成熟快,叶质好,养蚕成绩好。发芽期4月12至18日,开叶期4月22至28日,发芽率88%,生长芽率28%,成熟期5月20至28日,是中生晚熟品种。秋叶硬化期9月上旬。每米条长产叶量春150 g,秋130 g;叶片占条、梢、叶、椹总质量的43%。叶质较优,含粗蛋白质23.4%,可溶性糖13.2%。该品种抗寒抗旱,中抗赤锈病和细菌病,易感叶枯病,未见虫害发生。该品种不适宜饲养小蚕,适于大蚕条桑育,大蚕吃了结茧大,茧层厚,出丝多,当地蚕农都采摘饲养大蚕,成绩很好。
2.2.8 驴奶奶桑 属白桑种,产于沁水县王必村。
特征:树高5 m,树冠较大,发条多,条粗长而直,节距3.3 cm,皮灰绿色。冬芽长三角形,牙尖稍离,为红色。叶序1/2,叶长心脏形,向上斜伸,叶尖尾状,叶缘乳头状,叶底截形,叶面光滑,叶色深绿,叶长22 cm,叶幅15 cm。桑椹大而长(约3 cm),汁多而甜,形如驴奶头,故称驴奶奶桑,实为“长果桑”。
特性:该品种发条多,产叶量中等,硬化迟,适于常年用叶。
2.2.9 圪絮桑 属白桑种,产于平顺县白岩乡,该品种在当地分布很广,数量多。
特征:树形大,皮纹细、褐色,枝条细长、直立,发条旺盛,节间密,节距3.2 cm,皮灰绿色,皮孔卵圆形突出,淡红色,分布不均匀。芽形大,呈长三角形。叶序3/8,花果极少,叶形长心脏形,平伸着生,叶尖长尾状,叶缘钝锯齿,叶浓绿色,光泽较弱,叶肉较厚,叶长16 cm,叶幅11 cm。
特性:该品种春季发芽早,发芽时先长出近3 cm长的白絮状绒毛(雄花),待其脱落后再长出新叶,是山西省的稀有品种。
从吕梁市的6个县21个乡(镇),共收集到桑品种或单株25份,其中白桑18份,鲁桑7份。
3.1 区位及自然条件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的西部,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接,属陕北黄土高原余部,海拔800~1 200 m,年平均气温在8~9 ℃,年降雨量450~500 mm,气候较寒冷、干旱,无霜期仅有120~150 d,所以,桑树生长缓慢,材质较坚硬,节距较密,叶形较小,但叶肉较厚,枝条细短、直立,抗旱、抗风力较强。该地主要桑品种为白桑种,以乔木桑栽植为主。石楼县城关镇还保留有500年以上的老桑树,围度在3.4 m,树高12 m以上。柳林县的河川地带不少地方可见到50年以上的高大乔木桑。远在20世纪初,阎锡山时期从外省引进一些鲁桑栽植,现在中阳、交口、石楼等县还留存有当地称为阎桑、洋桑的桑树。近年来,又从晋城市引进格鲁桑,从江浙地区引进湖桑、农桑系列,从山东省引进梨叶大桑等新品种,以成片桑园栽植,均在生产上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3.2 主要桑品种分布及特征特性
3.2.1 甜桑 分布在柳林县军渡乡。
特征:多为高干乔木养成,发条多,一般每株均在30根以上,条细长,较坚硬,节距3.3 cm。芽瘦小,呈长三角形。叶序2/5,皮灰褐色,叶长卵圆形,叶底截形,叶尖锐头,叶缘不规则锯齿,叶色深绿,叶面较燥,叶长21 cm,叶幅17 cm,有光泽,叶质好。
特性:该品种耐寒抗旱,硬化迟,产量高,适于丘陵山地栽植。
3.2.2 条桑 也叫窝桑,分布在临县、兴县一带。群众称“桑朴子”,有青皮、红皮2种,青皮条桑属白桑种,红皮条桑属山桑种,青皮条桑生长较快,红皮条桑生长较慢。
特征:该品种叶形小,有圆叶、裂叶2类,枝条细、直、韧,以根刈式养成,地上无干,地下有大而深的根系,所以有“入地三丈、拔地三米”的说法。
特性:枝条生长旺盛,灌木丛生,主要栽植在山坡或荒地,生命力强,抗寒耐旱,当地主要用它作编织原料,利用桑叶养蚕。
从运城市、晋中市的3个县12个乡(镇),收集到桑品种或单株20份,其中白桑12份,山桑6份,1个变种鬼桑2份。在万荣县、太谷县的桑树,基本是条桑栽植,垣曲县也有一部分。太谷县有线桑、康桑、菜桑、花桑、红眼桑、白眼桑、白条桑等均属白桑种。万荣县有青皮条桑、红皮条桑,垣曲县条桑是小叶山桑。
4.1 区位及自然条件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北纬36°~38°,年平均气温9~12 ℃,降雨量450~550 mm,无霜期在140~180 d。运城市位于山西省南部,地处北纬34°~35°,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1~18 ℃,降雨量450~770 mm,很适合桑树生长,桑树种质资源较丰富,以山桑为主。
4.2 主要桑品种分布及特征特性
4.2.1 多果桑 属山桑种,原产于万荣县皇甫乡北吴村。
特征:树龄在40年以上,树高15.4 m,树冠10.8 m,树干围度达126 cm,树干直立,皮灰褐色,树皮粗裂,发条很多,条细长,节距3.3 cm。冬芽三角形,紧贴枝条,芽小,褐色。叶序1/2,叶卵圆形,叶色浓绿色,叶底截形,光泽稍强,叶长11 cm,叶幅7 cm,开花早,椹多。
特性:枝条繁多,果实累累,且1年内结果3~4次,8月份调查时,还有许多桑椹。据群众介绍,从5月到9月基本上都有桑椹,这种1年多次结果的现象非常罕见,是珍贵的桑品种,可作为育种材料或果用桑。
4.2.2 白条桑 属白桑种,分布于太谷县小白乡。
特征:枝条细长、直立,皮为灰白色,节间较密,节距3.3 cm,冬芽三角形。叶序2/5,叶尖贴附,叶痕圆形,叶片长卵形,叶尖短尾,叶底截形,叶面平滑有光泽,叶脉有白色细毛,叶柄长4.7 cm。
特性:春季发芽约在4月底,秋叶硬化迟。每米条长有25~28片叶,产叶量高。
4.2.3 白眼桑 属白桑种,分布于太谷县侯城乡。
特征:枝条直而细长,皮色灰白,皮孔不多似眼,亦呈灰白色,因而得名,节距密,节距 3.7 cm,无侧枝。冬芽呈三角形,芽尖稍离,芽褥较突出。叶序2/5或3/8,叶片心脏形,叶尖尖头,叶基截形,叶表面与叶背面无毛,在叶背面沿叶脉处微有茸毛,叶柄长5.7 cm。
特性:春季发芽约在4月底,秋叶硬化迟。每米条长有32~36片叶,产叶量高。落叶后枝条呈灰白色不充实。
4.2.4 红眼桑 属白桑种,分布于太谷县胡村乡。
特征:枝条直而细长,皮色和皮孔均呈红褐色,节间较密,节距 3 cm。冬芽呈三角形,芽尖贴附,芽褥较突出。叶序3/8,叶心脏形,叶尖渐长或尖头,叶基截形,叶缘呈不规则的钝齿形,叶面深绿有光泽,叶背色较淡,微有毛或无毛,叶柄长4.6 cm。
特性:春季发芽约在4月底,秋叶硬化迟。每米条长有30~35片桑叶,产叶量高。落叶后枝条呈红色。
通过对山西省各市(县)桑树种质资源的调查工作,掌握了全省桑树种质资源的分布及各市(县)地方品种所属的桑种系,查清了山西省的地方桑品种和引进桑品种,并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稀有桑品种,是全国独有的。如:万荣县的多果桑,1年多次挂果;沁水县的长果桑,果长达3 cm,汁多而甜;阳城县的漆叶桑,叶长而厚,形似漆叶树。这些都是育种的优良材料。同时,掌握了各地分布的桑品种。如:晋城市、长治市以格鲁桑为代表,其次有鲁桑、湖桑、白桑、山桑、蒙桑、华桑以及变种鬼桑,还有地方品种端氏桑、吴堡桑、秦庄桑、絮桑、长果桑等;运城市、临汾市栽植的桑品种以中干湖桑较多,也有部分条桑(白桑、山桑);吕梁市有一部分乔木白桑和地方品种甜桑,以及鲁桑、湖桑等。
[1] 闫和健,武怀庆.山西蚕业志[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45.
[2] 贾乃贯,袁泰成,陈树启,等.山西桑树品种资源[M].长治:山西省《太行蚕业》编委会,2003.
[3] 王登成,施炳坤,张建文.山西省桑树品种资源的调查研究[J].蚕业科学,1984,10(2):67-71.
2014-09-02;接受日期:2014-11-25
畅晋钢(1964—),男,河南洛阳,硕士,高级农艺师。 Tel:13803499403,E-mail:cjg0218@163.com
S888.3
B
1007-0982(2015)01-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