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雷莫司琼预防全身麻醉甲状腺根治术术后恶心呕吐的随机试验研究
周慧1,赵丽娜2,齐爽1*
(吉林大学中日联医院 1.麻醉科;2.甲状腺外科,吉林 长春130033)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术后患者的普遍和主要的并发症,文献资料显示,在一些手术中PONV的发生率在25%-30% ,控制PONV的发生率仍然是个难题[1,2]。纵使PONV不是危及生命的术后并发症,但是它是伤口裂开、电解质紊乱、躁动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3,4]。一些预防性药物,例如抗组胺药、5-羟色胺拮抗剂、类固醇等,能够有效地减少PONV的发生。然而,这些药物的价格和副作用,一直限制其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去探讨地塞米松作为一种价格合适且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发生率较低)的药物,能否同雷莫司琼一样达到预防PONV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本院择期接受全身麻醉甲状腺根治术的患者400例,其中麻醉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组患者共200例,给予雷莫司琼组患者200例。时间范围2011年1月1日—2013年10月1日,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情况分级Ⅰ-Ⅱ级,年龄18-60岁,女性患者。过度肥胖、妊娠及哺乳期、月经期妇女,吸烟、酗酒、吸毒患者,术前24 h内应用过抗恶心呕吐药物,合并严重心、肝、肾、肺疾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偏头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术后保留胃管患者,以及有PONV史等患者均除外。风险评分参考Apfel等[5]归纳的接受吸入性全身麻醉的成人PONV简化风险评分指标,包括:女性、非吸烟者、PONV史和(或)晕动病史、术后应用阿片类药物。符合其中的0、1、2、3、4项,风险评分为0、1、2、3、4分,患者PONV的发生率分别为10%、21%、39%、61%和79%。
1.2麻醉方法于麻醉诱导前,给地塞米松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给雷莫司琼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 mg。诱导麻醉药物的注射时间均不少于1 min。均行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身麻醉。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异丙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05 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术中持续泵入异丙酚维持麻醉靶浓度为4 μg/ml,同时辅以舒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术中和术后苏醒室内均进行心电图、袖带血压、血氧监护。术毕视情况应用新斯的明2 mg和阿托品1 mg混合剂拮抗残余肌肉松弛作用。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0.5 μg/ml稀释溶液100 ml,2 ml/h持续泵入完毕。
1.3预防PONV疗效观察从拔管后开始计时,记录术后24 h内PONV的发生情况。有呕吐动作而无胃内容物呕出的干呕,或有胃内容物呕出的呕吐,不作严格区分,均视作发生呕吐。干呕或呕吐严重的患者,经本人要求和临床医生同意,可给予补救用药干预。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0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试验人群的基本数据见表1,各组的年龄、身高、体重、BMI、ASA分级、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地塞米松组和雷莫司琼组术后24 h内完全抑制恶心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78.00%(156/200)和84.50%(169/200),术后恶心发生率分别为22.00%(44/200)和15.50%(31/200),术后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0.50%(21/200)和7.50%(15/200),2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0)。术后24 h内均未观察到与抗呕吐药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
3讨论
呕吐是由呕吐中枢介导的复杂反应,脑干的孤束核、背核和疑核外周的网状结构构成呕吐中枢,其可接受多个区域的冲动传入,包括化学触发带、胃肠植物神经系统、前庭器官等。PONV是术后患者普遍和主要的并发症,会延迟麻醉后在苏醒室的恢复时间,延长住院时间,诊疗费用也随之增加。PONV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在常规麻醉后会经常发生。
甲状腺癌的患者中以女性居多,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比约1∶3-4,故本研究仅选择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出了性别差异会对本研究造成的潜在影响。另外,本研究纳入的女性患者在人口学资料的基本情况方面,具有更大的相似性。大量前瞻性资料显示,PONV的发生率跟患者或麻醉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关,跟手术本身无关[6],这就说明了麻醉药物的配方对于PONV的影响。Sinclair等[7]研究发现,手术时间每延长30 min,PONV发生率就增加60%。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术式几乎一致,手术时间相近,再基于样本相似性高,那么诱导麻醉和维持麻醉中的药物用量、方式和频次都是十分相近的,故本研究的样本选择标准使得每个患者的麻醉配方具有了更大的相似性。本研究中术前给予患者地塞米松10 mg或雷莫司琼0.3 mg,地塞米松组和雷莫司琼组术后24 h内完全抑制恶心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78.00%(156/200)和84.50%(169/200),术后恶心发生率分别为22.00%(44/200)和15.50%(31/200),术后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0.50%(21/200)和7.50%(15/200),2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0)。术后24 h内均未观察到与抗呕吐药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在预防全身麻醉甲状腺根治术的PONV中具有相似的效果。
然而,更小剂量的地塞米松能否在控制PONV中发挥同样的止吐作用,地塞米松和雷莫司琼在控制PONV中联合应用是否发挥更大的止吐作用等等一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Gan TJ,Meyer T,Apfel CC,et al.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managing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J].Anesth Analg,2003,97:62.
[2]Huang JC,Shieh JP,Tang CS,et al.Low-dose dexamethasone effectively prevents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ambulatory laparoscopic surgery[J].Can J Anesth,2001,48(10):73.
[3]Wolfgang K,Gassmayr S.Preoperative anxiety,stress and pre-medication[J].Baillière’s Clin Anesth,1998,12(3):2536.
[4]Henzi I,Walder B,Tramèr MR.Dexamethaso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a quant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J].Anesth Analg,2000,90:186.
[5]Apfel CC,Laara E,Koivuranta M,et al.A simplified risk score for predicting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conclusion from cross-validations between two centers[J].Anesthesiology,1999,91:693.
[6]Stadler M,Bardiau F,Seidel L,et al.Difference in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J].Anesthesiology,2003,98(1):46.
[7]Sinclair DR,Chung F,Mezei G.Can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be predicted[J].Anesthesiology,1999,91:109.
收稿日期:(2014-03-17)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04-0654-03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