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硬化性腺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征分析

2015-02-23 06:36:27宋晓雨,陈炫龙,程光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

乳腺硬化性腺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征分析

宋晓雨1, 陈炫龙1, 程光文2

(1.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超声科, 湖北 十堰, 442000; 2. 武汉科技大学 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关键词: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 乳腺硬化性腺病

乳腺硬化性腺病(SA)是乳腺腺病的一种类型,是发生在乳腺增生基础上的一种罕见良性肿瘤,其病理基础为乳腺小叶导管、末梢导管及结缔组织不同程度增生[1], 病因学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雌激素刺激上皮细胞的增生有关。由于其发病率较低,给超声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容易误诊,因此关于SA的超声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也较少,本文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SA的声像图特征,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SA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太和医院收治的女性SA患者15例,年龄34~53岁,平均(44.05±10.45)岁。患者均有经前期乳房胀痛症状,其中5例表现为自觉乳房肿块,4例为常规体检发现肿块,4例临床医生可触诊肿块,2例临床医生未触诊包块而超声发现肿块。患者均行局部乳腺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例合并浸润性导管癌,2例合并纤维腺瘤,1例合并纤维腺瘤并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症。

1.2 方法

所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为Philips IE-33(荷兰飞利浦)、IU-22(荷兰飞利浦)、迈瑞DC-8(深圳迈瑞公司)及GE LOGIQ-9(美国GE公司)等,探头频率为7~12 MHz。患者采用平卧位、侧卧位,双手抱头,双臂外展,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及腋窝,按照乳腺内上、内下、外上、外下的各个象限顺序进行连续多方位扫查,以乳头为中心进行放射状扇形扫查及由内向外的环形扫查,观察乳腺内部回声并检查有无肿块,发现肿块后观察其超声表现。

1.3 观察指标

二维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及边缘、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后方回声及纵横比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块内部、周边有无血供及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参照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2]及Adler等[3]彩色血供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分析。

2结果

2.1 SA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

本研究15例患者中2例患者多发包块,其余患者均为单发包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见表1。根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不同,可分为两类,类似良性病变型13例(86.67%)及类似恶性病变型2例(13.33%)。类似良性病变型,超声BI-RADS-US分级评估大多为3级(92.31%, 12/13),主要表现:肿块大多发生于乳腺外上象限,肿块均<25 m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一般无钙化,后方回声大多无衰减,纵横比<1,Adler分级<Ⅱ级(见图1.B)。2例类似恶性病变型,BI-RADS-US评估为4级,提示恶性病变可能,肿块具有乳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蟹足征”不明显,内部有钙化>1 mm, 其中1例同侧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

2.2 SA患者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

2例合并浸润性导管癌者均为声像图显示类似恶性病变型,符合率100%(2/2)。2例合并纤维腺瘤,1例合并纤维腺瘤并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症,超声表现为类似良性病变,符合率23.08%(3/13)。

3讨论

SA是乳腺较为罕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呈局限性、广泛性及肿瘤样病变。其发生的基础是乳腺组织的增生,根据其增生程度的不同及组织形态,一般分为3型:小叶增生型、纤维腺病型、纤维化型,由于各个乳腺小叶的发展阶段不同,因此3种类型可同时存在于同一病例中,也可出现在不同的乳腺小叶内[4]。SA是纤维腺病的一种,质地较硬,活动度可,病程中可增大、缩小甚至消失[5], 其发生率较低,约占乳腺肿物的1.3%~2%[6]。SA的超声表现多种多样,当终端导管的小叶单位直径超过5 mm, 就可以检测到病变,病灶可为小分叶状、成角或毛刺状肿块,病灶边缘可因纤维组织浸润而显示不清或因周围脂肪组织衬托显示清楚[7]。

表1 15例SA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本研究15个病例根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类似良性病变型,一类是类似恶性病变型。类似良性病变型的超声学主要特点有: ① 肿物形态尚规则,为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较清楚; ② 肿物均为低回声,内部回声大多均匀,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 ③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显示内部血供不丰富,少数可见星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 Adler分级<Ⅱ级, RI<0.70,与其他研究基本一致[8-9]。与乳腺其他良性肿瘤鉴别点包括: ① 后者肿物大多发生于较年轻的女性,常多发[10]; ② 后者具完整包膜,边缘光滑,形态规则,可见侧边声影; ③ 后者肿物内部回声较前者均匀,前者肿物若呈分叶状,其内部可见纤维条索状结构; ④ 后者肿物后方回声多增强。

类似恶性病变型,其主要特点为: ① 肿物多位于外上象限; ② 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缘锐利成角,与周围腺组织分界欠清; ③ 内部回声不均匀,其中2例可见钙化灶,均为多个; ④ 其中1例肿物后方回声衰减; ⑤ CDFI显示均可探及血流信号, Adler分级<Ⅱ级,频谱显示呈低速低阻型。其与乳腺恶性肿瘤鉴别点[11]: ① 前者肿物成角,但是“蟹足征”不典型; ② 前者肿物纵横比<1, 后者肿物纵横比一般>1; ③ 前者内部见粗大钙化灶,多>1 mm, 后者内部钙化灶多呈沙粒样,一般<1 mm; ④ CDFI前者显示多呈低速低阻型,RI<0.70, 后者显示多呈高速高阻型, RI>0.70。由于其具有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很难与乳腺癌鉴别,不仅超声难以鉴别,病理有时也很难区分,易造成误诊[12-13],且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为正常人的1.5~2倍[14]。本研究有2例患者超声提示类似恶性肿瘤,病理证实均为乳腺硬化性腺病合并浸润性导管癌。因此,对类似恶性病变型的病例更应该重视跟踪随访,密切观察其发生发展情况,一旦确诊应手术治疗[15-16]。

综上所述,乳腺硬化性腺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一定特征表现:肿块大多发生于乳腺外上象限,肿块大多<25 mm, 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或欠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无衰减, Adler分级<Ⅱ级,内部一般无钙化,有钙化者(>1 mm)。最具特征表现是:内部仅见少许血流或无血流显示,RI均<0.70。这些声像图特点,可为有效诊断乳腺硬化性腺病并与乳腺其他良恶性肿瘤鉴别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Visscher D W, Nassar A, Degnim A C, et al. Sclerosing adenosis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4, 144(1): 205.

[2]Lee S H, Chang J M, Cho N, et 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performance of breast ultrasound elastography[J]. Ultrasonography, 2014, 33(1): 3.

[3]Adler D D, Carson P L, Rubin J M, et al. Doppler ultrasound color flow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 preliminary findings[J].Ultrasound Med Biol, 1990, 16(6): 553.

[4]刘瑞磊, 刘仁斌, 吕伟明, 等.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外科治疗分析(附6例报告)[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9, 3(4): 289.

[5]张久存, 马爱玲. 13例乳腺硬化性腺病临床病理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2(1): 134.

[6]Kabat G C, Jones J G, Olson N, et al.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benign breast disease and risk of subsequent breastcancer[J].Ann Diagn Pathol, 2010, 14(1): 1.

[7]刘卫敏, 孟晓春, 陈健宁, 等.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2014, 8(22): 4157.

[8]Takin F, Keoglu K, Unsal A, et al. Sclerosing adenosis of the breast: radiologic appearance and efficiency of core needle biopsy[J]. Diagn Interv Radiol, 2011, 17(4): 311.

[9]陈昶宇, 周鸿, 叶鸣, 等.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硬化性腺病中的应用[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3, 8(5): 581.

[10]Nio Y, Iguchi C, Tsuboi K, et al.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arising within a benign phyllodes tumor: A case report wit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Oncol Lett, 2011, 2(2): 223.

[11]卢海霞, 梁炎, 周良, 等. 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乳腺恶性肿瘤[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9, 6(2): 144.

[12]王小立, 苏中振, 王平, 等.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2011, 8(2): 361.

[13]Baltatzis G E, Voloudakis G E, Arnogiannakis N, et 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sclerosing adenosis and tubular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under transmiss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J]. Ultrastruct Pathol, 2011, 35(5): 226.

[14]Kundu U R, Guo M, Landon G, et al.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of sclerosing adenosis of the breast: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cytologic features in conjunction with corresponding histologic features and radiologic findings[J]. Am J Clin Pathol, 2012, 138(1): 96.

[15]Yoshida A, Hayashi N, Akiyama F, et al.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that involves sclerosing adenosis: high frequency of bilateral breastcancer occurrence[J]. Clin Breast Cancer, 2012, 12(6): 398.

[16]罗国庆. 乳腺旺炽性硬化性腺病二例[J]. 中华乳腺病杂志: 电子版, 2010, 8(4): 464.

通信作者:程光文, E-mail: 88931879@qq.com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11321460)

收稿日期:2014-12-13

中图分类号:R 65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5-154-03DOI: 10.7619/jcmp.201505058

猜你喜欢
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
二维超声检查和四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发育异常效果对比
医学信息(2016年34期)2017-02-22 17:13:36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肱骨外上髁炎的初步探讨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意义分析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诊断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分析
门脉海绵样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45例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性表现分析
彩色多普勒诊断非典型乳腺癌的相关性分析
医学信息(2015年13期)2015-05-04 13:06:10
研究全景超声成像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2015年14期)2015-04-29 18:14:02
阴道彩超三维成像在诊断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医学信息(2015年5期)2015-03-31 14: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