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

2015-02-23 06:36牛会忠,王丽亚,董彦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腔

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

牛会忠, 王丽亚, 董彦清, 耿建磊

(河北省儿童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斜疝; 股沟管内口; 修补术; 腹腔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临床儿童多见的外科疾病,常需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为经腹股沟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若患儿疝囊情况比较复杂,则手术操作变得相对困难[1-2]。本研究探讨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6月—2013年10月接收诊治的112例行择期手术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112例患儿家长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右侧疝兼有右下腹部位手术史;首次出现嵌顿型疝并且不能还纳者;合并有慢性咳嗽及支气管炎患儿;存在较为严重的心肺损害及其他各种手术禁忌证;出现便秘、咳嗽症状的患儿;患儿腹股沟管壁出现较为明显的缺损;年龄在1岁以内,且有自愈的可能的患儿,患儿年龄一般要求在7岁以内。对照组中男47例,女9例,年龄最大者6岁,最小者17个月,平均年龄(2.72±0.94)岁;左侧斜疝34例(60.71%),右侧斜疝17例(30.36%),双侧斜疝5例(8.93%),伴交通性鞘膜积液4例(7.14%),手术过程中指检内环口宽度大于1.4 cm者7例(12.50%)。观察组中男47例,女9例,年龄最大者6岁,最小者17个月,平均年龄(2.72±0.94)岁;左侧斜疝36例(64.29%),右侧斜疝16例(28.57%),双侧斜疝4例(7.14%),伴交通性鞘膜积液5例(8.93%),手术过程中指检内环口宽度大于1.4 cm者6例(10.71%)。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斜疝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术前30 min对11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麻醉,给予患儿肌内注射安定0.2~0.4 mg/kg,阿托品0.02 mg/kg,同时给予静脉注射6~8 mg/kg的氯胺酮。观察组患儿采用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治疗,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并于患儿腰部垫软垫,切口选于患儿腹股沟中点上2.4~3.4 cm做横切口,将患儿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切开并分离,暴露出腹外斜肌腱膜并将其切开,再依次将患儿的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切开以寻找患儿内口;将其腹膜横行切开,进入腹腔,提起患儿腹膜切口上下缘向下牵引,以找寻腹股沟管内口,若有疝内容物,将其轻轻取出,确保精索不被破坏。将疝囊内的积液用吸引器或纱布清除掉,然后将患儿内口封闭并缝合切口腹膜,按相反的顺序逐次将腹外斜肌腱膜、浅筋膜和皮肤进行缝合。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复发状况及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PSS 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12/56)(P<0.05); 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为1.79%(1/56),与对照组的7.14%(4/5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满意度为98.21%(5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49/56)(P<0.05)。

表1 2组患儿手术情况和住院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发生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因多是由于患儿先天性的腹膜鞘突未闭造成的,根据该病发病的生理特点以及不同的结构解剖特点[3],临床上使用的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及其他方法会造成患儿的提睾肌、神经以及精索血管等破损,并且产生的创伤相对较大[4],术后患儿的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创伤部位会产生局部的疼痛和肿胀感,对患儿带来很大的不便。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3.89±4.38) min、(1.72±0.46) d、(5.53±1.21) d; 观察组患儿分别为(16.19±3.58) min、(0.79±0.28) d、(3.24±0.76) d, 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术后出现瘢痕5例,疼痛7例;观察组患儿术后出现瘢痕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组患儿的复发状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但对照组患儿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 以上结果与朱文武[5]研究报道一致。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对患儿进行治疗,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以下优势[6-7]: ① 手术过程中可以清晰观察患儿腹壁下的输精管、神经以及血管,不对其精索组织产生破坏作用,不会造成腹股沟管解剖结构以及提睾肌的破坏,不会产生阴囊血肿,避免了对患儿术后生长发育及生育影响的可能性[8]; ② 手术的切口相对较小,伤口微创美观,有效减少了手术对患儿产生的心理影响[9], 并且该方法减少了手术的步骤,缩短了手术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切口的位置远离患儿的会阴部,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避免切口感染的可能性[10]; ③ 发现同侧潜在隐匿疝以及其他腹腔病变,减少新发疝的发生率,将病患一次性解除,避免对患儿进行二次手术,有效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④ 与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后者需要在患儿的腹壁部位切2个小口,同时建立人工气腹,手术耗时差异不大,但该方法相对复杂,且患儿所需住院费用偏高; ⑤ 与经腹股沟管手术比较,后者结扎疝囊不够高位,忽视对患儿内环的修补,容易导致复发率的提高,而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可以在鞘状突之上对疝囊进行结扎,且注重对附近松弛的腹横筋膜以及内环的修补,有效地降低了患儿术后症状的复发[11-12]。

综上所述,采用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以有效地缩短患儿的手术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手术所需费用相对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13-14]。

参考文献

[1]包会礻乃. 7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诊治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 2013, 18(5): 667.

[2]李广, 侯东生. 儿童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治疗[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1, 5(5): 436.

[3]梁佳勐, 赵斌.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236例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 2010, 36(1): 58.

[4]王伟. 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15): 85.

[5]朱武东, 邓光华.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临床分析[J].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2): 139.

[6]马海燕, 陈杰华. 七氟烷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36.

[7]廖兴志, 吴文华, 周脉涛.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 17(11): 1588.

[8]刘嘉林, 周汉新.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6, 2(6): 139.

[9]刘衍民, 李宇洲, 李成昌. 微型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及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0, 4(4): 251.

[10]周涛, 许景伟. 经腹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46例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13): 148.

[11]杜耘.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 2006, 35(20): 1885.

[12]唐顺山, 唐小林, 郑松. 儿腹股沟疝内环口结扎术应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分析[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2, 6(4): 281.

[13]周超. 两种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7): 59.

[14]宋辉, 周健, 沈波. 应用Kugel补片行腹腔镜巨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9): 134.

收稿日期:2014-11-26

中图分类号:R 65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5-099-02DOI: 10.7619/jcmp.201505032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一例多发伤复杂胸腹腔感染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患者的护理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颅骨缺损修补术的研究和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