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5-02-23 08:36唐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内皮缺血性

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唐坤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三病区, 湖北 武汉, 430000)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内皮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及介入学科的发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PTAS)己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1]。本研究2013年5月—2014年5月对在本科住院行DSA和PTAS治疗的8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相关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诊断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9例,男55例,女34例,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68.43±0.75)岁。分为造影组(DSA组)44例和支架组(PTAS组)45例。89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者73例,血脂代谢异常76例,糖尿病病者12例,冠心病患者26例。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病程、基础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2-3]: 所有纳入病例均符合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SA)联合发布的《成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支架置入适应证参照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1)制定的标准执行。同时排除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精神失常、近期手术或创伤及其他造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所有纳入患者术前行入院常规血、尿、便、肝肾功、凝血四项、电解质、感染四项、心电图等相关理化检查,并于手术前后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氧化亚氮(NO)水平。其中ET-1、vWF及 NO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试剂盒由上海百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患者术前予以氯吡格雷维持剂量75 mg/d、阿司匹林100 mg/d, 连续服药3 d,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术前8 h禁食、4 h禁饮,在本院导管室行DSA或PTAS。术中持续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尼膜同,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预防脑血管痉挛,全程心电监护。颅内动脉病变(WASID)按照华法林-阿司匹林症状性诊断标准对颅内动脉狭窄进行评价[4]。颅外动脉病变采用北美症状动脉狭窄实验法(NASCET)标准对颅外动脉狭窄进行评价[5]。患者经血管造影术后明确脑血管狭窄情况行PTAS。

2结果

2.1 手术前3组患者血浆ET-1、vWF、NO的水平比较

纳入的3组患者手术前血浆ET-1、vWF、NO的比较, DSA组和PTAS组患者血浆中ET-1、vWF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SA组和PTAS组患者血浆NO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SA组和PTAS组患者手术前ET-1、vWF、NO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DSA组和PTAS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ET-1、vWF、NO的水平比较

DSA组患者手术2 h后血浆ET-1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NO水平较手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vWF水平在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TAS组患者术后血浆ET-1、vWF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血浆NO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与DSA组患者比较,PTAS组患者术后血浆ET-1、vWF升高程度较为明显,血浆NO水平下降较为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1 手术前3组患者血浆ET-1、vWF、NO的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表2 DSA组和PTAS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ET-1、vWF、NO水平比较

与手术前比较, *P<0.05, **P<0.01; 与DSA组比较,#P<0.05, ##P<0.01。

3讨论

临床研究[6-7]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颅内外动脉狭窄、闭塞和痉挛有着密切的关系。脑血管造影术已成为临床脑血管病血管检查的常用方法,是目前诊断颅内外血管病变的金标准[8]。临床可以根据造影结果,综合脑血管危险因素、并发症及介入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状态,通过血管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测量和狭窄范围评估选择治疗方式。

内皮素是一种调节血管收缩的物质,由ET-1、ET-2、ET-3三种亚单位组成。其中内皮素亚型(ET-1)是已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在体内外均可产生强烈而持久的血管收缩作用,同时ET-1还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能较好地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完整性及异常受损情况。氧化亚氮(NO)是机体重要的舒血管物质,主要的生理作用是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调节血管张力。通常情况下, ET-1和NO处于动态平衡中,当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时,血浆ET-1、NO水平会呈现动态的负相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主要存在与血管内皮细胞Weibel Palade小体中和血小板a-颗粒中,是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合成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血浆vWF水平升高,临床观察血浆vWF的水平可以间接地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情况[9-10]。本研究表明,与正常人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ET-1、vWF水平异常升高, NO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脑血管造影术及PTAS术后患者血浆ET-1、vWF水平显著升高,常常伴有舒血管物质NO水平含量降低,提示脑DSA及PTAS对血管内皮造成了一定的损伤;本研究进一步显示,与单纯脑血管造影相比,支架置入术可能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程度更大(P<0.05或P<0.01)。

参考文献

[1]曲怀谦, 夏章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J]. 山东医药, 2009, 49(23): 116.

[2]Adams H A, del Zoppo G, Alberts M J, et al. AHA/ASA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Ischemic Stroke[J]. Stroke, 2007, 38(5): 1655.

[3]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中国医师神经内科分会. 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Ⅲ(修订稿)[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 2(10): 478.

[4]The warfarin-asprin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disease study group.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vertebral or basilar artery stenosis[J]. Stroke, 1998, 29(7): 1389.

[5]资文杰, 杨燕, 段大志, 等. 应用MOSAIC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术[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2): 92.

[6]周丽红, 王嗣欣, 赵亮, 等. 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 33(1): 51.

[7]叶子明, 秦超, 石胜良, 等. 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分析[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 38(1): 40.

[8]王东, 李慎茂, 朱凤水, 等. 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30 例血管内支架治疗[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 37(4): 232.

[9]夏章勇, 杨华, 曲怀谦, 等.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内皮功能的变化与再狭窄的相关研究[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 10 (5): 452.

[10]夏章勇, 杨华, 曲怀谦, 等. P选择素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及内皮素-1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介入术后的表达[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杂志, 2010, (12): 899.

技术与方法

收稿日期:2014-12-20

中图分类号:R 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7-107-02DOI: 10.7619/jcmp.201507031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内皮缺血性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