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伟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特检科,四川643000)
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血管瘤的应用价值
何 伟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特检科,四川643000)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该科32例患者共39个肝血管瘤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肝血管瘤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实质期及延迟期的增强表现,所有患者均经过增强CT或MRI检查,并随访观察1年无明显变化确诊。结果39个肝血管瘤主要有2种增强方式:(1)动脉期周边呈环状或结节状高增强,逐渐向内部填充,强化持续至延迟期;(2)动脉期整体增强,至延迟期未见提前异常廓清。结论超声造影可以较清晰地动态显示肝血管瘤各时相血流灌注过程,可明显提高肝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肝血管瘤/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动脉; 门静脉
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发现率为7.3%,可见于任何年龄,尤以成年女性最多见,一般无任何临床症状,常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1]。肝血管瘤生长缓慢,长期随访体积变化不大。该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手段,而超声检查简便有效,易于发现较小病灶,属首选影像学方法[2]。但是部分肝血管瘤常规超声表现并不典型,无法与肝恶性肿瘤区分。随着超声造影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肝血管瘤的确诊率明显提高。现回顾性分析诊断为肝血管瘤的32例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本科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的血管瘤患者32例,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龄25~68岁,平均42.6岁。32例患者均经增强CT或MRI检查诊断为血管瘤,并经临床及影像随访观察1年无明显变化。
1.2 方法
1.2.1 仪器 使用仪器为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4.0 MHz,低机械指数成像,机械指数0.08~0.13。造影剂采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SonoVue。使用时将5 mL注射用生理盐水注入含SF6冻干粉的小瓶内,振荡20 s混合均匀备用。每次造影时经肘前静脉注射1.5~2.4 mL造影剂,快速尾随5 mL生理盐水冲洗套管针。
1.2.2 检查方法 检查前嘱患者禁食10 h以上,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必要时取左侧卧位。常规二维超声扫查全肝,观察血管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及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其内部及周边血流状态。然后进入造影模式注射造影剂,推注造影剂同时启动造影成像时间记录器,造影过程中嘱患者尽量保持平稳呼吸,造影结束后将动态图像存储于仪器硬盘内以进行后期分析。
2.1 常规超声 32例患者共发现39个病灶,肝左叶18个病灶,肝右叶21个病灶,直径1.1~4.6 cm,平均2.8 cm。高回声型27例(32个病灶),低回声型5例(7个病灶)。单发病灶占 84.6%(33个病灶,27例),多发病灶占15.4%(6个病灶,5例)。25个病灶(均为高回声型)具有典型超声表现,考虑为血管瘤,诊断率为64.1%(25/39);14个病灶表现不典型,未能做出定性诊断。
2.2 超声造影表现 主要有2种增强方式。(1)周围向内填充型:33个病灶于动脉期周边环状、结节状增强,增强的边缘清晰、欠规整,随时间延长逐渐向内部填充增强,至延迟期部分或完全填充;(2)整体增强型:5个病灶于动脉期整体快速增强,至延迟期未见提前异常廓清。以上2种增强类型诊断为血管瘤,诊断率为97.4%(38/39)。另有1个直径约4.6 cm的病灶动脉早期呈周边快速环状增强,持续观察至延迟期病灶内部无明显增强,此病灶未能明确诊断。
2.3 不同回声类型肝血管瘤的增强特征 32个高回声病灶中,9个呈周边环状强化并向心性完全填充,16个呈周边结节状强化并向心性完全填充,3个呈周边结节状强化并不完全填充,4个动脉期呈整体快速强化,至延迟期呈等高增强。7个低回声病灶中,1个动脉期呈整体快速强化,至延迟期呈等高增强,5个呈周边结节状强化并向心性完全填充,1个呈周边快速环状强化,内部无明显增强。
肝血管瘤在组织学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4型,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肝血管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主流学术界认为肝海绵状血管瘤为一团先天性发育不健全的异常血管,在肝组织中可产生占位效应,类似肿瘤,故称为血管瘤,并非真性肿瘤。大部分肝血管瘤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或其他原因常规检查时发现,无症状的血管瘤临床上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少部分肝血管瘤因体积较大压迫相邻脏器或肝包膜时出现症状,主要是发热、腹痛、贫血、触及肝脏包块等。当出现症状时,血管瘤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进行鉴别是十分必要的[3]。
超声作为无创简便的检查手段,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属首选。肝血管瘤的二维超声表现,多数为高回声,其次为低回声。小的血管瘤内部回声较均匀,可呈网络样改变,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轮廓清晰,多数可显示较特异性的环状高回声;大的血管瘤形态多变,可呈分叶状、不规则形,可能会由于坏死、出血、血栓形成和瘢痕形成而出现内部不均匀的低回声,很难与恶性肿瘤相鉴别。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血管瘤内偶可见点状及细条状静脉血流信号,但较难测到血流频谱。
肝血管瘤如果具有典型超声表现,常规超声检查多可作出明确诊断。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深入应用,对于常规超声表现不典型者可采用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技术是将造影剂微气泡注入人体静脉获得血池内组织灌注显像,可发现常规超声不能发现的异常血供[4]。肝血管瘤是一种含有丰富毛细血管的实质性病变,内部血流速度缓慢,彩色多普勒超声难以显示几乎静止的血流信号[5]。SonoVue为血池内造影剂,造影剂在病灶内停留时间较长,有利于血管瘤的显示。动脉期血管瘤周边呈环状、结节状高增强,逐渐向心性填充,增强持续至延迟期。这种表现与血管瘤的CT增强表现类似[6],呈“慢进慢出”的特点,或者整体快速强化,至延迟期未见廓清,呈“快进慢出”的特点。而肝恶性肿瘤是肝动脉供血为主,血流灌注量大,血流速度快,因此,超声造影多呈“快进快出”表现[7]。由此可见,肝血管瘤造影增强特征与肝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具有明显区别。
本研究中肝血管瘤主要有2种增强方式,以周围向内填充型为主,占84.6%(33/39),整体增强型仅占12.8%(5/39)。由周围向心性填充作为肝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文献报道特异性可达98%[8]。以符合此2种增强方式为诊断肝血管瘤的标准,超声造影的诊断正确率为97.4%(38/39)。肝血管瘤的常规超声诊断正确率仅为64.1%(25/39),超声造影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另外,同一回声类型的血管瘤可出现不同的增强方式,可见增强方式与回声强度无关。超声造影检查不受病灶回声强度的影响,对于常规超声不典型的血管瘤,也可以进行较好的诊断。本研究中有1个病灶周边快速环状强化,至延迟期内无明显增强,未能予以明确诊断,可能是由于体积较大或内部血栓形成造影剂不能向内填充,通过增强CT及MRI联合检查予以确诊。
综上所述,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具有特异性表现,对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难以确诊的部分血管瘤患者,能够予以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超声造影剂不会在体内蓄积,无肝肾毒性,也不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发生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的概率约为0.001%,一般在注射数分钟后即从肺呼出[9],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更适用于临床。但对于极少数超声造影表现不典型者,需通过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检查确诊。
[1]周康荣,严福华,曾蒙芬.腹部CT诊断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99.
[2]吴升强.肝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101-103.
[3]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2009:440.
[4]严昆,陈敏华,杨薇,等.超声造影评价肝恶性肿瘤射频治疗疗效与常规超声及增强CT比较[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9):655-658.
[5]刘吉斌,王金锐.超声造影显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46.
[6]葛乃永.肝脏血管瘤的螺旋CT临床诊断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4):512-514.
[7]蒋映丰,周启昌,朱才义.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1):53-56.
[8]Dill-Macky MJ,Burns PN,Khalili K,et al.Focal hepatic masses:enhancement patterns with SH U 508A and pulse-inversion US[J].Radiology,2002,222(1):95-102.
[9]陈敏华,严昆,戴莹,等.肝超声造影应用指南(中国)(2012年修改版)[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8):696-72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2.039
:B
:1009-5519(2015)12-1853-02
2015-01-07)
何伟(1981-),男,重庆北碚人,主要从事腹部超声临床诊断工作;E-mail:299309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