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全
(黑龙江省红星农场畜牧科 164022)
猪冠尾线虫病的流行与诊治
陈永全
(黑龙江省红星农场畜牧科 164022)
猪冠尾线虫病又称猪肾虫病,是由齿冠尾线虫寄生于猪的肾盂、输尿管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患病幼猪生长发育不良,并致母猪不孕或流产,甚至死亡,给养猪业造成较大损失。本病确诊之后,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治疗药物可使用丙硫苯咪唑、阿维菌素、右旋咪唑等。
猪;冠尾线虫;诊断;防治
该病病原为齿冠尾线虫,虫体短粗,形似火柴杆,灰褐色,体壁透明,内脏隐约可见。雄虫长2~3 cm,雌虫长3~4.5 cm。中间宿主是蚯蚓。感染性幼虫多分布于猪舍的墙根、猪排泄地点,以及运动场的潮湿处。猪有拱地、取食异物的习惯,放养猪常用鼻拱土或躺卧,其感染率最高,可从病猪尿液中找到多量虫卵,在外界潮湿、阴暗土壤中,经2~3天可获孵化;辗转发育成为具有侵袭能力的感染性幼虫;但是强烈阳光和干燥可将其虫卵杀死。
仔猪生长发育不良、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逐渐消瘦、被毛粗松,头大背拱,结膜苍白,贫血。严重病例的眼睑、鼻面部、硬腭、下颌、颈部及雄性生殖器、尿道口周围等部位呈现不同程度浮肿;而母猪患病常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有时因肝脏受损严重可出现一定量的腹水形成。随着病情的发展,后躯机能障碍,表现为无力、摇摆、跛行、喜躺卧。严重者后躯麻痹,僵硬,不能站立,甚至拖地爬行。尿液常带有白色黏稠的絮状物,有的尿中出现脓汁[1],影响生殖机能,屡配不孕,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
剖检:在肾脏及输尿管周围可见肾虫包囊形成。肝脏等实质器官呈现显著变性等病变。肾盂可见黄豆大至核桃大小、圆形肾虫包囊,灰白色,囊壁厚实,内有虫体或其残骸。有的虫体可穿过囊壁而与肾盂沟通,肾盂黏膜呈现浆液性、出血性浸润。输尿管周围脂肪组织中,常散见黄豆至蚕豆等大小、不规则圆球形的包囊,触摸有硬实感。切开时,可见囊内充满黄白色乳酪样渗出物,其中往往混有虫体。包囊壁常有微细小孔开口于输尿管腔;小孔开口部位黏膜呈暗红色丘状突起、中央陷凹里可见污黄色小点;小孔周围黏膜则呈现弥漫性出血性浸润。严重时,肾虫包囊可遍布于整个输尿管周围,呈索状或串球状排列,可促使输尿管组织增生、变厚,管腔严重受压变狭。肝脏常出现严重的病变。仔猪病例肝脏病变较母猪显著,呈淡黄色,被膜下呈现黄褐色弯曲虫道斑纹;并常见绿豆大小肾虫性结节;结节囊内可见暗红色凝血块碎屑,往往混有死亡的肾虫幼虫;稍大而较硬实的结节则呈灰白色、囊壁增厚、囊腔细小、囊内有暗红色栓状物,使整个肝脏呈斑驳状。
镜检: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轻度增生、充血;球囊腔可见少量红细胞渗出。肾小管上皮细胞显著变性、胞浆溶解而脱落。间质充血,组织疏松,并见上皮样细胞增殖。有时,集合管内可见红色尿圆柱形成。输尿管黏膜上皮细胞严重空泡变性、坏死脱落;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组织疏松,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血。并见多量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尤以血管周围呈围管性浸润,可为该病特征性病变之一。肝细胞显著变性、坏死、胞浆溶解、核碎裂。中央静脉周围呈现多量淋巴细胞和少量嗜峻性粒细胞浸润。汇管区血管扩张、充血;胆管轻度增生。慢性病例,汇管区及小叶间成纤维细胞和胆管增殖现象更为显著;有时,可见假小叶形成倾向。
经临床观察,发现病猪背腰无力,后躯麻痹或出现不明原因的跛行时,可镜检尿液,从病猪尿液中发现虫卵或剖检时见到虫体,可为该病诊断主要依据。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科学配比,给予富含营养的饲料。保持圈舍内外清洁干燥,圈内与运动场排水系统要通畅,地面应用石灰水或4%漂白粉溶液消毒。定期用药物进行预防性驱虫。
治疗:丙硫苯咪唑,按20 mg/kg·w,1次拌料口服;1%阿维菌素,按1 mL/30kg·w,颈部皮下注射;伊维菌素针剂,0.3 mg/kg·w,皮下注射,间隔1周再注射1次[2];右旋咪唑,按6 mg/kg·w,1次肌肉注射。以上治疗,建议全群使用。
[1]胡新军,李芹,张亚娟.猪冠尾线虫病的诊治[J].畜禽业,2011 (03):82.
[2]张满其.猪冠尾线虫病的诊治[J].养猪,201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