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对细粒棘球绦虫免疫抵抗力

2018-01-19 01:37初月宏吴洪跃甘立伟刘东升张英辉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棘球包囊细粒

初月宏吴洪跃甘立伟刘东升张英辉

(1,吉林省白城市牧草良种站 137000;2,吉林省白城市畜牧科学研究院 137000)

1 目的

细粒棘球绦虫病就是正包虫病。是由带科、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羊等哺乳动物及人的脏器中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病分布地域广泛,随着世界畜牧业的发展而不断扩散,现已成为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开拓包虫病免疫控制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为我国包虫病疫苗研制奠定基础,可以作为研究细粒棘球感染的药物治疗、免疫预防候选疫苗分子创造条件。

2 过程

取羔羊30只,3月龄,无绦虫感染,随机分5个试验组,每组6只,两个对照组,攻击对照组6只,不攻击对照组12只。试验组各羊在攻击前一个月,分别皮下注射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2000个,各组注射时间与次数如下:第一组与攻击前14d一次,第二组与攻击前28、14d各一次,第三组与攻击前42、28、14d各一次,第四组与攻击前56、42、28、14d各一次,第五组与攻击前70、56、42、28、14d各一次,每次均注射于左胸部、右胸部、左后腿上部、右后腿上部与背的中部等不同部位,除不攻击的对照组外,所有组在最后一次注射后的14d,每羊口服2000个新鲜的细粒棘球绦虫卵进行攻击。在安排注射时间上应使所有羊均在同一天攻击。

每次注射时,各羊采血、分离血清,在试管内检测血清对杀死正在发育的细粒棘球蚴包囊的能力。所有的羊在口服虫卵攻击后14~56d,采血做同样检查。攻击后6个月剖检。结果发现:试验组绝大部分羊在第一次注射部位有发育的包囊。包囊直径1~14mm,平均约6mm,重复注射不能限制这些包囊。在第二次注射或以后注射部位未发现包囊。

肝、肺检查出的包囊数,攻击对照组羊只平均为537个,试验组羊只平均分别为17、0、2、0.3与0个,看出一次注射六钩蚴后14d,对攻击感染仅有部分抵抗力,而2次或多次注射的羔羊,对攻击感染均有高度的抵抗力。

3 结论

不同时间收集的血清在试管内杀死包囊结果,一次注射不能杀死所有包囊,但二次注射后,血清致死效果显著增加,绝大部分包囊被杀死。体外试验证明,二次注射后血清中抗体杀包囊的能力可保持15d,以后下降到一个低水平,这时仅能防止51%~82%的包囊发育,说明二次或多次注射六钩蚴刺激羔羊所产生的抵抗力只是暂时的。

羔羊感染细粒棘球绦虫要着重在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的两个阶段,即包囊形成前期和后期来预防。用细粒棘球蚴包囊制备的抗原所产生的免疫,对包囊形成后期起预防作用,阻止包囊生长,钙化虫体。

猜你喜欢
棘球包囊细粒
外在水分对潮湿细粒煤风力分级效果影响的研究
精锐微泡浮选机在上宫金矿的试验应用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青海地区野生狐狸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活性的影响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体外成囊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图版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棘球属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