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延斌,高 慧,张二飞,胡 彬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陕西延安716000)
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发生骨水泥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报道
白延斌,高 慧,张二飞,胡 彬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陕西延安716000)
骨黏合剂;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过敏反应; 急救; 老年人; 病例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患者就医人数越来越多,高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的机会也日益增加。股骨头置换术是骨折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机会也非常多见,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院于2014年12月19日为1例91岁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发生骨水泥过敏性休克,患者病情非常危重,经过积极抢救获得成功。现将救治经过报道如下。
患者,男,91岁。入院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拟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骨折前生活可自理,听力下降,反应略迟钝。于2014年12月19日8:30入手术室,开放外周静脉通路,给予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及有创动脉血压等监测。麻醉穿刺置管顺利,麻醉生效,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静脉泵注丙泊酚10 mg/h及静脉注射(简称静注)芬太尼50 μg使患者入睡,9:45开始手术。于10:15骨髓腔注入骨水泥,10:18患者血压突然开始急剧下降,由120~130/70~80 mm Hg(1 mmHg=0.133 kPa)降至50~60/20~30 mm Hg,心率80~100次/分,立即加快静脉滴注,给予多巴胺2 mg静注无效,再给予麻黄碱10 mg静注仍无效,继续给予去甲肾上腺素0.1mg静注仍无效。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 mg、肾上腺素0.1 mg静注,血压升高至100/50mmHg,但很快又再次降至50/20mmHg。后经反复多次给予肾上腺素1、2、3 mg静注均无效,11:04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血压30/10 mm Hg,脉搏血氧饱和度测不出,心率40次/分,立即停止手术,将患者转为平卧位,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开始时胸外按压频率100次/分以上,按压幅度3~4cm,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仍在40~30/20~10mmHg,然后逐渐降低按压频率60~70次/分,增加按压幅度至4~5cm,按压时监测有创动脉血压达79~65/40~30 mm Hg,共计按压时间24 min,于11:55患者恢复自主心率70次/分,自主血压80~60/40~30 mm Hg,自主呼吸恢复,脉搏血氧饱和度93%,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约6 mm,对光反应消失,12:24送麻醉恢复室。给予持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泵注维持血压在100~90/60~50 mm Hg,心率80次/分,气管插管辅助呼吸,频率20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99%。14:30患者双侧瞳孔缩小2 mm,对光反应迟钝,16:00患者意识恢复,能配合指令动作,仍较烦躁,16:30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注维持血压,24 h后停止使用血管活性药物,72 h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转回普通病房。
近年来,高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者越来越多,由于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减退,麻醉风险明显增高[1]。本例患者在置入骨水泥后突然出现血压下降,给予一般升压药物无效,考虑发生骨水泥过敏性休克。给予肾上腺素仅仅维持血压2 min,后持续顽固性低血压,与患者心脏储备调节功能差有关[2]。患者持续低血压致冠脉循环灌注不足,进一步加重心脏功能障碍,微循环障碍、组织细胞无氧代谢酸中毒等多种因素形成恶性循环[3]。对于本例患者在手术室及苏醒室进行6 h的抢救过程可以总结得到以下经验与体会:(1)手术室内抢救没有终点,不能轻易放弃,一切皆有可能。尽管药物已经无效果,如果不能坚持进行长时间胸外心脏按压,该患者生命早已终结。(2)在抢救过程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照目前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患者复苏并没有出现明显效果,而依据患者有创血压监测进行按压,增加胸外按压频率幅度,与国际复苏指南不符合,然而临床效果却非常明显,这是偶然现象还是有科学理论依据,值得继续观察研究。(3)有创动脉监测加动脉血气分析,对于高龄危重患者非常重要,应随时进行监测和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4]。(4)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对于高危患者,如果在麻醉手术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也许患者可能不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并发症[5]。该例患者虽最终抢救成功,但一定要以此为教训,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1]丁远景,宁斌,郭舒亚,等.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途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0,31(11):40-41.
[2]俞芳,李康华.全髋关节表面置换进展及若干问题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9,30(8):47-48.
[3]马勇,张西洲,哈振德,等.急性重复缺氧对人智力与记忆功能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2,8(4):308.
[4]杨天德,陶军,吴悦维,等.术中使用骨水泥引起的严重心血管功能紊乱[J].重庆医学,2006,35(8):673-674.
[5]冯枫,赵斌江.骨水泥的麻醉相关并发症[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4,2(3):47-49.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8.069
C
1009-5519(2015)18-2884-02
2015-05-11)
白延斌(1978-),男,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E-mail:ldbyb6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