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梦童
【摘要】近年来,IP概念日渐流行,大量IP影视剧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IP热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影视剧制作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市场层面。然而,IP转化的真正价值还是在于对内容的有效把握,既要根据内容进行IP选择,也要在IP转换过程中加强内容考量和艺术性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影视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IP;影视业;兴起原因;转换价值
近年来,IP的概念在影视界兴起并越发火热,不论线上线下,都作为引起注意的焦点活跃在人们的视野内。从IP剧《何以笙箫默》《琅讶榜》到IP电影《大圣归来》《爸爸去哪儿》,IP热已蔚然成风。
一、何为IP
所谓IP是指“知识产权”,英文全稱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它是影视剧改编的源头,可以是网络文学、网络游戏、话剧、音乐、漫画等任何一个东西。笔者认为,更准确地说,一个具有开发价值的IP,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受众群体、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具有扩大价值的事物,它能够作为一个源头进行进一步开发,并能够带来不菲的经济回报。对于一个有潜质的优秀IP,可以将其延伸到不同的媒体平台上,开发多种衍生产品,所以说,时下正热的IP概念不是指单纯的“知识产权”,它隐含了“有开发价值”的意义。
回顾影视剧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也有众多经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文学改编影视是十分普遍的创作手法,除此之外,甚至还有许多翻拍的影视剧曾出现在荧幕上。那么当代的IP转换概念和以往的“改编”有何不同呢?又为什么到近些年才出现了IP这一概念?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还是要先回到IP的概念上,现在我们所说的IP转换是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的,是一个营销层面上的概念,并且“现在的IP概念更多的是在网络环境下发酵出来的,可以称为‘网生代IP”(王旭东语):而以前的“改编”则更侧重于创作层面,它关注的是如何将文学作品影视化,也就是通过改编使其更适合在荧幕上表现,可以说改编的过程与互联网没有形成任何直接的联系。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谈论的IP均指在互联网作用下产生的“网生代IP”。
二、网生代IP转换:营销的兴起与艺术的没落
由于今天所谓的IP大多数与互联网相关,特别是一些超级IP,均来源于网络小说、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平台,另一方面节目粉丝在网络上聚集,已经形成了众多话题和大规模的讨论,因此也可以称为网生代IP的一种。所以当代的IP热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互联网创造的,正是这些热门IP原本就拥有的网络上的大量用户激发了影视界争相抢夺IP的局面。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用户群在影视剧制作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呢?
近些年,影视剧市场的爆炸性发展吸引了众多外界人士也参与到影视制作中来,身为外行,他们很难从专业的角度上对影视剧题材的选择做出准确判断,他们更看重的不是故事的好坏,而是看故事的人有多少。这时,IP的价值便逐渐显现。通常一个IP都会拥有稳定的用户群,而用户群的大小是衡量一个题材有无市场的最直观的因素,因此外行们与影视制作之间的桥梁就这样靠IP搭建起来。他们对题材选择的判断完全依赖于用户规模的大小,认为点击量才是王道,所以一旦发现了拥有大规模用户群的IP就会马上出手,由此便激发了IP热现象。
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影视剧制作人和受众的网生代也对IP热现象产生了不小的推力。
IP热出现之前,影视剧制作人大多科班出身,接受过良好的专业培养,他们普遍将影视制作的过程视为艺术创作,而如今伴随着制作人员的网生代,IP影视剧兴起并迅速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影视的制作理念发生变化。IP电影注重的是用户群的迁移,是粉丝的围观以及对票房的友情贡献,大多IP电影不是靠内容和质量取胜,而是依赖于用户的忠诚。
与中国互联网一同成长的一代年轻人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从小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长大,深受网络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达到6.68亿,其中10-29岁网民为主要群体,占55.2%。可见,“网络原住民”一代作为当今互联网的主力军,势必会受到网生代IP的影响,成为构成IP用户群的主要群体,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代人也已经成为影视剧的主要消费人群,因此,“网络原住民”一代顺利演变为网生代的受众,为IP电影的兴盛奠定了坚固的用户基础。
围绕着IP影视剧的题材、观众、制作人员等元素都是建立在市场层面上的,影视业呈现出从作品到产品、从观众到用户、从制作到营销的转变,在“互联网+影视”的模式下,营销概念被空前抬高,与此同时,对艺术的强调正渐渐走向没落。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影视剧依旧是艺术的呈现方式,市场化因素能够为其发展带来机遇却不能取代作品本身的艺术追求与应有的艺术价值。
三、聚焦IP转换价值
——艺术至上、内容为王
IP影视剧带着先天的用户优势闯进影视界,并造成不小的轰动,一时间,大面积的对市场和营销的重视似乎在宣告着传统影视制作理念的衰落。然而笔者认为,市场和营销视野下的IP只是形式上的创新,而IP转换真正的价值还是在于对内容的考量以及对艺术性的挖掘。
能不能成为真正的IP并具有转换价值要根据内容。如今网络资源看似丰富多样,但网生代IP的同质化问题相当严重,内容扎堆的情况并不少见,以网络文学为例,其题材大多围绕着爱情、修仙、魔幻等,内容大同小异,看似品种繁多的网络文学市场可能只是虚高泡沫背后的幻影,这种泡沫化的繁荣中真正有开发价值的IP可能少之又少,因此就需要开发人员从内容的角度仔细甄别,不要仅仅关注点击量和用户群,而要着眼于IP转换真正的价值所在,这是创造出优秀衍生产品的前提条件。
另外,在IP转换的过程中,也要对影视剧的内容和艺术性给予足够重视,这样才能提高IP对于用户的掌控力。同时,影视剧制作不只局限于原粉丝的追捧,目标通常是扩大影响范围,吸引更多路人来贡献票房。因此就更需以传统电影的制作标准来精心设计内容,以制造良好的口碑。与原著相去甚远,显然这部IP电影并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因此IP电影也需要重制作,需要在艺术性上有所追求,否则很可能遭遇票房惨败。
总的来说,IP热不热与最终的结果无法构成因果关系,热门IP只是在营销上更有优势,而这种优势也需要在IP影视剧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来。
四、结语
在IP热的时代,影视剧创作不再仅仅谈故事、谈创作,市场和营销开始在影视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对于IP电影,一方面应该保持这种模式上的创新,围绕IP开发衍生产品、完善文化市场的产业链条是一个大趋势,而与此同时,回归传统电影制作的本质也必不可少,影视剧的灵魂还是内容本身,内容为王、艺术至上是影视行业健康发展永恒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