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轶 胡一梅 黄 炜 袁 斓
(1.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2.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3.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四川 成都 611137)
全科医学作为一门新的综合性医学学科,以医疗保健服务的连续性、完整性、经济方便等特点,已成为初级医疗保健领域的新支柱。1969年,美国成立了全美家庭医学学会(ABFP),全科医学学科正式建立。中医学是我国特有的医学,近年来,其与全科医学结合建立中医全科医学的可行性研究成为热点。我校于2011年参与了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计划,并根据基层医疗服务的需要,围绕思想、素质、知识和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培养面向基层,具有中医全科特点的高素质应用型中医学人才〔1〕。本研究旨在以基层中医全科医学服务需求为抓手,探讨如何构建与实践中医全科医学生核心技能体系。
2011-2013年由我校牵头实施的对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和甘肃西部五省的基层中医人力资源调查〔2〕显示,中医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偏少,并且中医医生流出比例呈上升趋势。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对中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数占临床类专业毕业生总需求数的比例较高,达到将近80%。上述研究至少可以表明,在西部地区,基层中医人才供需结构已经发生严重不平衡,中医药对基层医疗的服务已经严重不能满足基层患者的需求。
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与当代全科医学要求医生具有从事多种医疗服务的能力,具有对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与现代全科医学的结合具有悠久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中医与全科医学结合具有多方面优势〔3〕:以“辨证论治”体现中医的“效”、“验”、“简”、“便”、“廉”的特点,服务基层医疗;中医大量优势慢性病种,能大大减轻基层慢病、久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丰富疾病治疗手段;中医保健预防,降低基层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中医康复保健治病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些都为中医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性,表明中医全科医学在基层发展空间足够,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全科医师培养尤其要重视实践技能,特别是核心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辩证思维能力和中医农村适宜技术无疑是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要求,但现有研究〔4〕显示多达72.2%被调研基层中医从业人员不能正确认识中医适宜技术。而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调查发现,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虽然有中医科室设置的比例达到87.46%,但中医人员仅占23.27%,平均仅使用中医适宜技术5项,中医服务量仅为41.26%,基层中医人才的匮乏和中医诊疗技能和适宜技术的应用欠缺,使得基层应用型中医全科人才核心技能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势在必行。
通过广泛利益方调研,确立中医学全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方向,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传统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中医、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以及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全科医学素养,能够面向农村基层,从事医疗、预防、康复、管理等卫生服务工作,具备初步的临床诊疗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中医专业全科人才。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专家论证和实践,逐一明确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其中技能要求为:①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史采集的能力。②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及适宜技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辨证论治的能力。③具有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及对一般急症进行初步诊断、急救处理的能力。④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⑤具有从事基层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能够对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做出诊断及常规处理能力。⑥具有对常见急症做出诊断及急救的能力。⑦具有对慢性病患者、重点人群等进行综合保健及康复的服务能力;开展个体、群体预防和健康教育的能力。⑧具有良好人际交流与医患沟通的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⑨具有收集、利用和分析卫生相关信息的能力。⑩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中第①、②、③、④、⑤和⑥五项被确定为核心技能。
根据人才技能培养要求,结合基层中医医疗技能实际应用和需要,我们就院校教育环节和临床实际诊疗如何对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确定了核心技能的课程训练方法,构建了具有特色的中医全科人才院校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1)单独开设的专业实验(实训)课程
为保障学生尽早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基层医疗实际诊疗操作,在开设理论课时的同时,独立设置相关实验课程,包含: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中医内科临床能力训练;药理学实验;影像诊断学实验;针灸技能训练;推拿技能训练;诊断学实验;常用护理技术实验;常用妇产科检查技术;内科学病案讨论与临床诊治思维训练;外科常用技术实验和急症临床技能训练。保障学生理论知识即学即用,尽早训练适用技能。
(2)加强暑期临床见习设置
为保障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尽早结合临床实际操作,即学即见,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分三学年暑期设置临床见习,编制了《暑期临床见习大纲》,要求学生进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进行临床见习。这种见习模式能帮助学生掌握基层医疗中医核心技能和适宜技术的开展应用;常用中药的外观、性状和功效;明确中医在基层医疗中的重要地位;熟悉一些医疗法规、政策;掌握日常医疗文书的书写方法;从而达到将基层中医诊疗操作实际与课堂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结合,成为联系学生从课堂走向基层临床实际工作的桥梁和纽带。
(3)开展临床能力强化实验(夜间开放课)
针对四年级学生,本科阶段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进入尾声,需要将前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进行反复训练和加强,这直接影响到学生临床实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我们利用学校临床医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全部实施夜间开放教学,由学生根据课程和时间需求,统筹安排进行临床课程的能力训练,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获得相应课程学分,每门课程0.5个学分,至少4学分。该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高年级学生在进入毕业实习前,反复训练临床所需技能,为毕业实习准入做好充分的准备。
(4)严格实习准入制度
强化毕业实习岗前培训,基本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四诊技能及临床思维训练、针灸及推拿手法基本操作、临床护理基础操作、外科常用技术操作、西医检体诊断操作、社区医院管理制度及医疗文件书写、医患沟通、临床药物使用指南、临床常用检验技术指南等多项内容。培训后需要通过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常用中药功效、常用基础方、中医各科常见病诊断要点及基本治疗方案,针灸推拿基本操作以及西医检体技能等、抽检中医各项适宜技术操作,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实习。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创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临床工作各科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对社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恰当诊治和对急、难、重症能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
学校中医实验示范中心是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中心设施齐全,设备优良,可通过全方位模拟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环节中不断强化学生中医全科核心技能,保障人才培养实验和实训环节顺利实施。学校现有正式协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可用于保障中医学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实践技能临床训练,提供有力保障。
由于中医全科医学生培养在全国各中医院校都还处于起始性阶段,学生大多采用与中医学本科生同样或近似的专业课教材,独立的教材体系尚未建立,因此对中医全科医学特色教材的探索,将成为影响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必将借助“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写启动的时机,积极探索中医全科医学各类教材建设,并指导核心技能体系的继续建设和更新。
目前,全国从事中医全科医学教学的专门师资尚显匮乏。一方面,中医院校教育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中医学术和思维能力,掌握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缺乏对基层中医诊疗认识和参与;另一方面,基层中医从业人员缺乏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如何将两者互补,成为目前中医全科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的核心问题。我们创新了院校教师和基层医疗人员交流合作的新方式,采用相互交流学习的模式,一方面邀请基层中医人员进入学校进修学习,不断增强中医学术水平,同时开展临床带教行为规范化培训,增强基层中医人员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校教师进入基层义诊,发现大型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在诊疗操作上的不同与互补性,认识基层诊疗技术特别是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和价值,主动加强对中医全科核心技能训练方法的研究。
目前,全国各中医院校对中医学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都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2014年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在开展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中明确将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列为改革要点。要求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管理”等服务要求,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早临床、多临床,提高中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的诊疗能力,加强中医学生服务基层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培养大批面向乡镇卫生院、服务基层医疗卫生需求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生。这对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指导和要求。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培养中医全科医学学生核心技能,构建核心技能体系,提高临床适用性作为研究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未解决问题:
技能训练大纲是核心技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技能实际训练实施的纲领和指导,需要通过专家咨询、相关利益方参与共同制定和完善,并在实践中验证和改进,最终达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完善技能训练大纲将成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核心技能体系能在实践过程中反复更新,良好运转,不能脱离有力的制度保障,中医学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是国家政策的重大导向,人才培养针对性和特色性强,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不能完全保障人才核心技能培养体系建设的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探索。
随着本项目的研究实施,面向基层中医全科医学人才核心技能培养体系的初步构建探索和实践,将学生技能训练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能培养掌握中医诊疗方法,具有中医思维,熟悉中医适宜技术,“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基层中医人才。这部分人才将为基层医疗、保健、预防等提供优质服务,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张希,等.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型人才培养的探讨[C].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南京,2013.
[2] 郑川,等.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思考-基于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08-211.
[3] 李星.谈中医与全科医学[J].中医研究,2002,15(1):8-9.
[4] 施学忠,等.基层医务人员对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160 -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