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信息系统理论崛起中体现的哲学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

2015-02-21 04:33
关键词:信息科学全息量子

邬 焜

(西安交通大学 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49)



复杂信息系统理论崛起中体现的哲学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

邬 焜

(西安交通大学 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49)

由当代复杂信息系统理论的崛起所代表的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走出了一条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内在融合的综合发展之路,具体呈现出了人类知识发展的“科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科学化”的一般方式。对这一发展方式的具体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而且还能够为我们在科学与哲学的联盟中发展哲学提供诸多方面的有益启迪。

复杂;信息;系统;哲学科学化;科学哲学化

一、复杂信息系统理论学科群的崛起

20世纪中叶以来爆发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这场科学技术革命涉及一系列学科领域的先后变革,并表现为一个持续推进和发展的过程。标志这一过程的是一批可以用信息、系统、复杂性科学技术的名称来指谓的新兴学科群的崛起。直到目前我们仍然未能看到这场科学技术革命终结的迹象。这场科学技术革命无论在涉及学科领域的范围和规模上,还是在科学技术思想的创新力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前的科学技术革命。

可以把标志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复杂信息系统理论学科群的崛起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信息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创立期(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初),诞生的主要学科包括分子生物学、一般系统论、通讯信息论、一般控制论等。正是这样一些学科的诞生,把熵和信息的理论统一起来,并应用和推广到了更为广泛的科学研究的领域,相继建立了通讯领域中的信息熵理论、生命科学与控制论中的信息的负熵论,以及系统科学的结构、关系、信息和功能相统一的科学观念。

第二阶段是信息系统自组织理论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初),创立的主要学科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突变论等。正是这样一些学科的诞生,把熵和信息的理论拓展到了对进化系统的研究,并相应提出了关于系统演化过程和机制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非连续性和相应信息密码子建构、复制、变异和复杂化重组的自组织进化的理论。

第三阶段是复杂性信息系统理论研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以来),创立的主要学科包括分形几何学、混沌理论、全息论、虚拟现实科学、纳米科学、量子信息科学、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以及专门针对复杂信息系统进行研究的理论等。正是这一阶段的研究把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起来的相关领域的学科群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更为发展的阶段,从而揭示了事物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和跨越不同尺度的自相似性,事物有序进化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并相应提出了关于信息分层与内反馈环链的理论、虚拟构造与自然事物在原子和分子尺度上,甚至在量子水平上的物形信息编码的理论、相关的网络与全息理论、人的认识发生的信息加工理论等等。

二、四大科学研究纲领的突现

20世纪以前的科学崇尚“还原论”的科学研究纲领,这一纲领主张从构成事物的微观构件的性质的探讨中便可以透析出事物的本质。随着复杂信息系统科学学科群的崛起,科学界提出了区别于“还原论”科学研究纲领的新的四大科学研究纲领[1]。

(一)系统科学(整体主义)研究纲领

第三次科学革命中诞生的系统科学强调了与“还原论”相悖的另一种“整体主义(整体涌现论)”的科学研究纲领,这一纲领强调了事物整体性质具有超越其组成部分性质的全新意义和价值。按照系统科学研究的开创者贝塔朗菲的说法,他所创立的“一般系统理论是关于‘整体性’的一般科学”,“整体化是系统的一般理论的核心”,而“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则“是基本的系统问题的一种表述”[2](P57、133)。

(二)信息科学研究纲领

第三次科学革命中兴起的包括分子生物学、控制论、通讯信息论在内的信息科学,借用信息、编码、程序、反馈、控制、网络、全息等概念,强调了一种通过信息普遍联系,结构化组织、调控和综合建构的信息科学研究纲领。

(三)自组织科学研究纲领

第三次科学革命第二阶段中兴起的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以及广义进化理论等强调了一种有序生成、维持和增长的自组织科学研究纲领。

(四)复杂性理论研究纲领

20世纪最后20年来,在第三次科学革命第三阶段中兴起的分形几何学、混沌理论、虚拟现实科学、纳米科学、全息理论、量子信息科学、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以及复杂系统研究理论等领域培植起了一种全新的复杂性理论研究纲领,这一纲领试图在一个更为综合的层面上将上述诸多科学研究纲领有机统一起来,以便能够说明我们所面对的这个复杂世界中的复杂事物。

随着这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崛起,一种全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思想和方法——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和方法日益受到科学技术界的重视,与之相一致的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范式——信息科学范式、一种全新的科学世界图景——信息系统复杂综合的世界图景、一种全新的科学思维方式——信息思维的涌现。

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和方法基于对世界的物质性和信息性双重存在模式的规定和认同,更著强调从现存事物的结构组织和关系网络模式、生成演化程序和建构过程模式中去把握和描述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属性,更著强调将现存事物(包括人为设定的符号)的结构、关系、程序和过程作为信息的载体或符码,并由此破译出其中蕴涵着的关于事物历史状态、现实关系、未来趋向等间接存在的内容。另外,信息、系统、复杂性方法还更著强调事物及其发展的差异性、变易性、多元协同性、对立兼容性、全息蕴涵性、动态性、演进性、自生性、整体性、非线性、无目的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非决定性的韵味[3]。

三、信息、系统、自组织和复杂范式理论所呈现

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性质

由当代复杂信息系统理论的崛起所代表的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走出了一条科学综合发展之路。其所突现的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事物性质的系统综合、网络全息、整体涌现,事物演化的程序展开、模式建构的自组织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非决定论的理论韵味为人类科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之路。如果从这一领域研究所具有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性质来看,它确实是一个“科学的哲学化”的过程,但是,如果从这一领域研究所具有的科学实证和科学假说的有机融合来看,它又是一种以科学的名义所实现的自然哲学,所以,它又具有“哲学的科学化”的性质。

从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师们对自己学说的评价来看,这种科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科学化的内在融合的趋势也是相当明显的。对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而且还能够为我们在科学与哲学的联盟中发展哲学提供诸多方面的有益启迪。

(一)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自组织理论所具有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特性

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1901~1972)就曾把系统研究分为了三个主要的方面:系统科学、系统技术和系统哲学[2](133-151)。从这三个主要方面的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系统科学研究的大师眼中,系统科学的研究范围横跨着从哲学到科学到技术的全部人类知识的层次,所以,人类的系统科学同时既是哲学的,也是科学的,还是技术的。

当代信息科学从其创立时期开始就涉及到了对信息本质的哲学解读的问题。当代信息科学的重要奠基人、控制论的创立者,诺伯特·维纳 (Norbert Wiener,1894-1964)在从通信控制的角度把信息定义为负熵的同时就强调了信息所具有的一般哲学的存在论意义。他提出了这样的警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4]而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科学,乃是一个跨越所有人类知识层次的学科群。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个学科群应当包括六大层级:信息哲学、一般信息理论、领域信息学、门类信息学、分支信息学、工程技术信息学。并且,现代信息科学体系还具有整体系统性、层次结构性和普遍相互作用性等基本特征。信息科学本身的发展就是要从信息方式的这样一个角度来对人类所面对的世界整体及其各部领域予以全息性透视,通过这个透视,信息科学将从自身性质和规范的尺度上对世界整体及其各部领域做出相应的解释[5]。信息科学的这一跨学科的性质也充分体现着当代复杂信息系统理论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基本特性。

(二)自组织理论所具有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特性

信息科学革命的第二阶段是信息系统自组织理论发展期。自组织概念强调的是创新模式的内生性问题,即是指系统在有序进化中所产生的新模式不是简单从外部赋予的,而是在开放的背景下由系统内部的相关动力学机制自发建构出来的。正是自组织理论阐明了创新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机制。而与之相对的它组织则有理由被看成是已有模式在量上的扩张。

自组织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既可以解释宇宙、自然、自然事物演化过程的一般机制,也可以解释人类社会和思维系统演化过程的一般机制,所以,它既是一种科学的创新机制理论,还是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哲学进化论学说。

当代自组织理论的开创者,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 1917~2003)也曾把自己创立的学说称为“人与自然的新对话”[6]、一种“新自然法则”[7]。由此阐明的同样是一种全新的自然哲学,同样是一种哲学与科学内在融合的全新形态。

(三)复杂范式理论所具有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特性

法国著名学者,复杂范式理论的创立者,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1921-)特别强调了复杂性研究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性质,同时,他还把复杂性研究的这样一种性质转化为一种复杂性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基本特点就是在多因素、多层级的部分和领域中建立起某种普遍相互作用的对立或多元兼容而互补的回环。

莫兰认为,从复杂方法中可以归结出两个基本原则:“两重性逻辑的原则和回归环路的原则”。他强调说:“对立的原则和概念是以不可分离的方式互补地联系着的”,而宇宙本身自我创造、自我产生过程的原则以及我们对其理解的原则是“回归的环路”。他还引用帕斯卡的话说:“所有的事物都既是结果又是原因,既是受到作用者又是施加作用者,既是通过中介而存在的又是直接存在的。我认为不认识整体就不可能认识部分,同样的,不特别地认识各个部分也不可能认识整体。”[8](总序P1-2)

在莫兰那里,回环方法和对立、多元兼容与互补的方法是统一的。他特别强调了对立因素、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产生复杂性根源的思想,而描述这一相互作用过程的方法便是回归环路的方法。莫兰通过对这些方法的阐释要反对的是将对立、多样性予以绝对割裂的简单性原则。他要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哲学,个人与社会与种系,物理学与生物学与人类学与社会学,有序与无序与组织,科学与政治与意识形态,整体与部分与相互作用,科学与技术与社会与国家,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等等,这样的所有领域中的对立和多元的环节中建立起普遍相互作用的回归环路的综合。莫兰认为,相应综合的回归环路关系揭示了事物自身存在的对立、多元因素之间的不可割裂性和复杂综合性,正是这一回归环路的动态的、循环往复的普遍相互作用体现着事物自组织创新和发展的一般过程与具体机制。[8](绪论,5、19、76、227)这样,运用复杂性研究的方法来看待复杂信息系统理论本身的性质,同样可以得出复杂信息系统理论本身就具有哲学、科学和技术、人和自然与社会内在融合、相互统一的性质,同理,由此也可以深刻体现出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所具有的科学的哲学化、哲学的科学化的内在融合、相互统一的全息综合特征。

四、当代复杂性理论的某些前沿学科中所呈现

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性质

有必要指出的是,作为当代复杂性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的分形几何学、混沌理论、虚拟现实科学、纳米科学、全息理论、量子信息科学,等等,其相关研究的内容、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都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性质,也都具有哲学、科学和技术内在融合的复杂性特征。

(一)分形几何学所具有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特性

分形是描述复杂性空间结构的几何学。

经典几何学把自然物的空间形状抽象成各种规则的图形,并用整数维的形式来表述。整数维描述的对象的共同特征是具有规则而光滑的几何图形。而更多的自然物的空间结构则是极不规则、极不光滑,并具有诸多层次的。如,凸凹不平的地面、弯曲的海岸线、枝繁叶茂的树木、具有复杂褶皱的大脑皮层、飘舞的雪花、浮动的云朵……。这一切都无法用任何规则的、整数维度的几何图形去描述,经典几何学在这些对象面前失效了。分形几何学就是对诸如此类的不规则、不光滑、多层次的复杂空间结构的描述。

从目前分形几何学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学者们给出了制造一般分形图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也给出了计算分数维空间的若干种数学公式,但是,在结合现实空间结构的具体描述中这些相应的数学表示还更多具有定性解说的性质。现实空间结构的复杂性远比数学分形的标准模式不规则得多、复杂得多。就此看来,相对于现实空间结构的复杂性而言,分形理论总是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思辨性和虚拟性特征。分形几何学的这样一些特征充分揭示着分形理论所具有的科学和哲学、科学和艺术、数学和现实的相互融合的多重化性质。

(二)混沌理论所具有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特性

现代科学指出,事物的演化具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上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演化方向,另一个是向下的从有序到无序的退化演化方向。而有序进化的极端发展将可能陷入某种混沌状态。所以,相关的复杂性自组织理论,把混沌看作是远离平衡的自组织系统有序演化的一种可能的归宿。

混沌运动是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参量按一定方向不断变化而达到某种极限情形的一种结构状态,是一种非周期运动体制。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蝴蝶效应: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产生出巨大差异的后果)和确定论系统的内随机性乃是一般混沌行为表现出来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由于现实混沌运动的高度复杂性,所以,当人们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释时便不能不藉助于丰富的想象和虚构的思辨,当人们直接把目前所建立的关于混沌的种种数学模型拿到现实中进行运用时便不能不遇到很多的困惑和很大的困难。这就使混沌理论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合理解释的理论框架,仍然带有很大的神秘性的原因。这诸多方面的情景也深刻彰显了混沌理论本身的数学性和现实性、科学性和哲学性、思辨性和艺术性的多重化特征。这其中同样深刻体现着科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科学化的内在相容性和统一性。

(三)全息理论所具有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特性

对全息问题的探讨同样是复杂信息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全息的含义是指事物在自身的结构中映射、凝结着自身现存性之外的多重而复杂的信息关系和内容。

科学对全息问题的讨论可以一直追溯到19世纪中叶偏后一段时期里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在生物学领域提出的生物重演律。而这一理论的更为深刻的发展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开始突现的。我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生物全息律可以与海克尔的生物重演律相比美,另外,分形与混沌现象的真谛也可以在全息现象的层面上得到相应的解释,无论是分形理论所揭示跨越不同层次的自相似,还是非周期混沌中的混沌序都是某种全息现象的表现。

1994年,在总结和吸取已有全息理论的合理内容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一种演化全息的理论,并将其具体表述为如下五种典型的全息现象[9]:

1)演化历史关系全息——处于演化高级阶段上的系统以其特定的内在结构形式积累着演化低级阶段上的系统及其环境的信息,而这个处于演化高级阶段上的系统的新的信息活动方式,又恰恰是在它所积累的种种信息的综合建构中产生出来的。此类全息现象在无机界中具有较大的不全性,而在生物界中则具有较小的不全性。生物重演律则是此类全息现象的一个极端例证。

2)演化未来关系全息——事物的演化对于演化赖以出发的初始条件具有极强的依赖性。一般说来,相同的初始状态在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中会产生相同的演化过程和演化结果。

3)演化系列关系全息——在事物演化的历史、现状、未来中呈现着某种全息统一性关系。演化系列关系全息可以看成是演化历史关系全息和演化未来关系全息的某种具体的统一。此类全息现象乃是两种最基本的演化全息现象之一。

4)演化内在关系全息——系统的部分中映射着系统整体的信息。此类全息现象在无机界中具有较大的不全性,而在生物界中则具有较小的不全性。生物全息律则是此类全息现象的一个极端例证。演化内在关系全息乃是另一类最基本的演化全息现象。

5)演化结构全息——现存的不同等级的事物之间、事物的整体和部分之间、事物的部分和部分之间的一般结构模式相同或相似。这是演化内在关系全息在事物组成结构模式方面的表现。分形理论所揭示的跨越不同层次的自相似结构是此类全息现象的较好例证。

全息问题涉及到事物整体性的存在方式、涉及到事物历史和现实、现实和未来、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多重交织的复杂信息映射关系,其中既涉及到事物存在和演化方式,也涉及到时空、运动和变化的关系,还涉及到事物普遍联系(纵向的和横向的)的过程、机制和结果。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其所涉及的具体领域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这一领域的研究既是哲学的,又是科学的;既是整体涌现的,又是部分还原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和未来的;既是过程的,又是结果的。

(四)纳米科学所具有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特性

纳米科学技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原子、分子尺度)的微观层面上破译一般物的结构信息编码,从而能够在分子、原子水平上自由剥离、选择、重组和排布一般物体的结构,并制造出所需的相关材料和微型机器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性、应用性技术。

从最直接的层面来看,纳米科技的本质是在原子、分子尺度上直接处理一般物体的结构的一种技术。但是,这种技术的产生却依赖于某种理想思辨的假想。1959年,著名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尔曼(Richard Feynman)在美国物理学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我们对物质微小规模上的排列加以某种控制的话,我们就能使物质得到大量的可能的特性。”早期的热衷于纳米技术构想的专家们提出了“用单个原子制造美好世界”的设想,并预言未来人可以用稻草直接生产牛排(稻草牛排)。

纳米科技的理论根据在于:物体性质的信息结构编码原理。一般宏观物在其微观层面上都是由原子和分子按照特定的编码方式组装起来的。如果我们能在这样的物质层面进行直接操作我们就能获得我们想要获得的任何性质的物体,既包括无机物,也包括有机物,甚至包括一般生命形态。

这样的一种设想,无疑是根植于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的物质和信息的双重存在、双重规定和构造的理论。在这里,原子成了信息编码的码元,而由原子组装的物的结构则成了特定码元编码所产生的信息结构序(码元序)。只有基于这样的一种全新的哲学观才可能去设计通过操纵信息编码的结构而获得相关的物体特性。所以,纳米科技的诞生既是哲学的,又是科学的,还是技术的。其实质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观念的科学阐释和技术实现。

(五)虚拟现实科学所具有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特性

虚拟现实科学技术,是一种建立在对人的感知意识的认知行为进行机械模拟的科学思想构思之上的,采用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在虚拟现实场域中,可以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虚拟环境,用户可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虚拟现实是建立在相应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之上的。当代信息认识论揭示,在认识过程中主客体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是被多级中介着的。客体信息场、主体自身的神经生理结构、主体先已建构起来的认识结构、主体认识的物化手段(工具、仪器、设施)构成了人对客体进行认识的现实而复杂的中介系统。通过中介的认识,必然是在中介中建构和虚拟的认识。由于认识是在中介中被建构的,所以就可能造成这样一些情景:如果我们通过某种方式仅仅建构出显示假定对象的中介信息,而不是去构建假定对象本身,并且让此类建构出来的中介信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便可能给我们带来关于假定对象真实存在的感受体验;我们也可以直接模拟假定对象信息作用的感受体验,而不必需要假定对象信息的直接作用,也能使感受者获得关于假定对象真实存在的感受体验;我们甚至还可以设计某种装置,让它作用于人的感观,当人的感官与某类对象信息发生作用时,这种被设计出来的装置则可能引导感受者获得接受了另外一类对象信息的真实体验,此类装置便可能成为以假乱真的感受体验转换器。这便是“虚拟现实”科学技术能够成立的当代信息认识论基础。

虚拟现实的实质是通过直接模拟信息环境、感受体验,直接操纵感受体验的转换,进而实现对人的认识的虚拟。人的认识发生的被中介的性质,使人们可以把人的各类感知体验分解为不同的中介要素,通过模拟中介要素的刺激便可以产生相应的感知。这也是为什么在虚拟认知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操纵不同波形的电信号的刺激使受控者进入虚拟感知场景的一般原理。因为在人的认知活动中所以外部刺激都只能转换为相应的神经电脉冲的活动才能在人的神经系统中传输,进而到达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感知。

由此看来,虚拟现实首先是一种信息中介的哲学认识论观念和科学原理,然后才是利用相应的观念和原理所实现的技术设计。在这里同样深刻体现着哲学、科学和技术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

(六)量子信息科学所具有的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特性

量子信息科学是由物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它以量子光学、量子电动力学、量子信息论、量子电子学、以及量子生物学和数学等学科作为直接的理论基础,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科学与技术、激光科学与技术、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与技术(如人造通信卫星)、原子光学与原子制版技术、生物光子学与生物光子技术、以及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作为主要的技术基础,以光子(场量子)和电子(实物粒子)作为信息和能量的载体,来研究量子信息(指光量子信息和量子电子信息)的产生、发送、传递、接收、提取、识别、处理、控制及其在各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最佳应用等。

毫无疑问,量子信息科学所具有的综合和交叉学科的性质使其具有了哲学、科学和技术相互统一而融合的性质。就其哲学基础而言,它是以承认物质和信息的双重存在的全新世界观为前提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量子水平上的物质结构具有一些非常具体的特性,这些特性是宏观物理和分子水平上不可能具有的。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认为:“如果某个系统和粒子的一个可能的量子态能够确定的表征某些信息概念和符号,那么,就可以把这个系统和粒子看作是某种类型的量子装置。这些量子装置状态的改变便构成了信息活动的过程。因此,这些量子装置的组合便可以作为量子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要素。”[10]在这里,科学家们是把不同的量子态当作码元,而把各种量子态的组合当作由码元构造的可以载负信息的码元序的结构。这正是由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的一般性的哲学和科学的理念转化而来的技术设计的方法。

俄罗斯科学院信息科学问题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际信息科学学会(ISIS)主席康斯坦丁·科林(Константин Колин)先生曾经对量子信息科学的哲学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他说:“量子信息科学研究的主题是在物质结构的量子水平上所实现的信息活动过程。”“对于量子信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意义不能低估。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科学和实践的面貌,它使人类对物质自组织的信息问题的定性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量子层级的水平,人们在这一水平上达到的认识乃是人们对各级自然和人工系统的性质进行认识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的揭示不仅能够作为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一种新突破的标志,而且还能够作为人类文明过渡到一个新的质的发展水平的标志。基本的信息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揭示,以及更为完整的对信息的把握,为人类的发展开辟了无限的可能性。”[10]

[1] 邬焜.建构统一复杂信息系统理论的几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96-99.

[2] 庞元正,李建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经典文献选编[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3] 邬焜.古代哲学中的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希腊·中国·印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自序,3-4.

[4] 维纳.控制论[M].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133.

[5] 邬焜.科学的信息科学化[J].青海社会科学,1997(2):53-59.

[6] 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 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M]湛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副标题.

[8] 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M].吴泓缈,冯学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 邬焜.试论自然演化的全息境界[J].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7-13.

[10] 康士坦丁·科林.信息科学发展前景展望[J].邬焜,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9.

(责任编辑:司国安)

Internal Uniformity reflected in the Rise of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Complex Information System——Scientization of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zation of Science

WU Ku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 China)

With the rise of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complex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represents the third scientific revolution of human beings, a new comprehensive way comes out, making it possible for science and philosophy to interact and integrate with each other. It presented specifically the general developing way of human knowledge, and that is "philosophization of science and scientization of philosophy".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mode can not only help us recognize the inherent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but also provide much beneficial guidance to develop philosophy, even in the unity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complex; information; system; scientization of philosophy; philosophization of science

10.15896/j.xjtuskxb.201502010

2014-07-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D09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X020)

邬焜(1953- ),男,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B089

A

1008-245X(2015)02-0069-06

猜你喜欢
信息科学全息量子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山西大同大学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所简介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全息投影"
三元重要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基于文献类型矫正影响因子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期刊中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