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 甜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思政教学部,福建 厦门 361021)
视角不同,对“双困生”的认定依据也不尽相同。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双困生”是指家庭经济贫困而且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家庭经济贫困往往使学生在无形中产生压力,他们与家庭经济条件稍好的同学相比会下意识产生一种挫折感,因此也更容易出现自卑、焦虑、自闭、敏感、交际困难等不良情绪。而对于“双困生”的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并且就业也存在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如福建省(见闽人发〔2008〕153 号文件)明确指出,“双困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如来自城镇和农村低保家庭等)的毕业生,而且他们因为身体存在某种缺陷、就读的是不好就业的专业、就业竞争力不高等原因造成就业存在困难。教育部的文件也多次提出“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这个概念。因此,本研究的“双困生”主要指家庭经济困难并且存在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1]
2013 年12 月我们对福建省厦门市5 所高校的223 名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存在困难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双困生的人口学背景调查显示,这一群体有着鲜明特点:①女生居多,达到了75.29%;②单亲家庭比例偏高,达到35%;③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居多,其中2 个子女家庭占44.64%,3 个及以上子女家庭占36.71%,独生子女家庭只有19.64%;④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其中上一年度每月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700 元以下的占41.07%;⑤多数同学来自农村,农村户口学生66.07%,城镇户口17.86%,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只有2.78%;⑥学生干部比例偏低,担任过班长、班级团支书及以上职务的学生只有23.22%。[2]
(1)就业信心不足。2014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历年之最——727 万人,而前程无忧发布的《2013 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 家大企业今年计划招聘的2014 年应届大学生人数将减少7.3%。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双困生”对就业前景显得极为担忧,自信可以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只有5.36%,而认为很难找到合适工作甚至坦言找不到工作的占到40%以上。[3]
(2)综合素质欠佳。当被问到“您目前最欠缺哪些素质”,选择专业能力不佳的只有三分之一,而50%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这个群体很多来自教育资源落后的农村或偏远地区,入学时的综合素质与来自教育发达的大城市同学相比就存在一定差距。入学后,许多同学忙于刻苦读书,或通过送餐、发传单等简单重复劳动获取学杂费,而忽视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在求职阶段屡遭挫折。
(3)就业期望值畸高。在调查“双困生”的就业意愿时,结果出人意料。虽然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也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承认自己在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短扳,但在选择将来的就业单位类型时,竟然无一人愿意到农村社区工作,选择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高达90%。对于就业地区的选择,92.86%的人固执地希望能够留在学校所在地——厦门,愿意去西部的只有7.14%。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双困生”身上背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重担,他们更渴望在发达城市找到一份体面的、待遇好的工作。[4]
(4)职业规划比较保守。笔者于2007 年对厦门市高校学生进行创业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较高,有创业打算的有75%的。本次调研发现“双困生”中考虑过自主创业的学生只有一半,这说明他们创新能力、冒险精神不足,职业规划趋于保守。这种保守还表现在行业选择方面,41.07%的“双困生”选择将来所从事的发展行业时考虑的是它的稳定性,有37.50%的双困生考虑专业是否对口,考虑是否蕴涵创业机会的只有1.79%。
(5)职业认知的途径有限。“双困生”对职业世界的认知比较肤浅,这体现在他们的职业认知途径有限,60.71%的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电视报刊等)了解职业世界,35.71%的学生通过用人单位在校园的宣传活动了解职业世界,21.60%的学生通过老师、亲戚朋友或同学、同伴的介绍了解职业世界,通过这些途径获得的关于职业信息的资料其实都是二手资料。了解职业的最有效途径应该是深入其中进行实践、见习或实习,或者是对单位的员工开展职业人物访谈,这恰恰是他们最薄弱的,只有15%的学生表示他们的职业认知来自企业实践或与员工交谈。这也许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他们的就业期望值畸高,职业决策趋于保守,职业规划迷茫。
(6)不良的认知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活动及其结果以及其他社会事件的发生的原因作出解释或推论。调查显示,“双困生”们把就业难的原因更多归结为外部不可控因素,如缺少社会关系(50.00%)、所学专业不符合社会需求(43.26%)、学校知名度低(41.07%);较少归因于内部个人因素,自身能力不足(14.29%)、学习成绩不好(16.07%)、缺乏专业知识(16.07%)等。这种不良的外部归因的认知倾向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感,产生对他人、学校、社会的抱怨,以致于消极对待求职行为。[5]
(1)加大经济投入。国家近年来面向贫困生实施的“入学绿色通道”以及“奖、贷、助、补、减”等政策已经比较完善,基本能够支撑贫困生顺利度过大学四年。但是毕业班的学生在求职阶段花费颇多,如复印打印求职材料的费用,参加全国各地笔试、面试、招聘会的食宿费用,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费、报名费等。政府和高校应当加大经济投入,考虑设置“双困生”的求职补贴专项经费。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保障厅从2013 年开始为有求职意愿的贫困毕业生提供1000 元的求职补贴,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2)出台优惠政策。除了提供经济援助外,还可以在“双困生”的就业创业过程中提供各种减免优惠政策。首先,规范就业市场,坚决取缔打着招聘幌子进行非法谋利的欺诈行为,指导获得资质的就业中介机构合理收费。其次,提供多种免费培训,如专业技能培训、求职能力训练、自主创业培训、淘宝店经营实训等。最后,经过论证后取消就业创业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收费,如公务员考试报名费、职业资格证考试报名费、人事档案托管费、自主创业的企业证照费、经营所得税等。
(3)提倡勤工俭学。对于“双困生”,我们一方面要提供输血性的帮助,如发放困难补贴、求职补贴、减免学费,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造血性的帮扶,如设立专项奖学金、提供助学贷款等、鼓励参加勤工俭学。为了给“双困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一方面要大力拓展校内岗位,如图书馆、食堂、宿舍、学校的三产公司、学校的安保队伍等都可以开发一些适合学生从事的位置。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联系校外的企事业单位、人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释放一些适合学生工作的岗位,使学生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锻炼职业能力,拓展职场人脉,最终达到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目标。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2009 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指出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工作统筹考虑。各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渗透到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指导教育和创业教育中去。一是引导“双困生”确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自觉把个人的职业兴趣与社会需要、社会理想融在一起;二是号召“双困生”树立伟大的职业理想,志愿到社区基层、到小微企业、到中小城市、到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三是引导“双困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培养他们的自主择业意识、职业风险意识、职业竞争意识,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6]。
(2)鼓励接受通识教育。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局限于精湛的专业技能,还包括宽广的知识面、和谐的人际关系、合作与公关能力等。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双困生”要积极主动接受通识教育,培养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开阔的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美国著名教育家博耶教授建议把学生的通识教育划分为七个模块,即语言、艺术、渊源、制度、自然、工作、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双困生”可以通过学校的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网上公开课等形式,注重吸收以下三个领域的养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哲学文艺的涵养、科学的方法和思维。
(1)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无法像计划体制下强制用人单位录用“双困生”。但是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或为企业发放用人补贴等多种形式为“双困生”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它们的初期就业困难。如2010 年山东省潍坊市购买部分公益性岗位以解决贫困生就业,2013 年内蒙自治区为解决贫困生就业特别增加了上万个非赢利性工作岗位。
(2)高校建设就业市场。高校是促进“双困生”就业的主阵地。要向用人单位宣传“双困生”吃苦耐劳、感恩惜福的优点,邀请他们开设“双困生”专场招聘会。根据“双困生”的专业、生源地等特质重点搜寻相关招聘信息,做到对口推荐。向长期合作的见习、实习单位,与学校有业务交集的用人单位,优先推荐“双困生”。根据"双困生”的需要,为其提供私人订制式的就业信息,如本校及附近其他高校的招聘信息,意向就业地人才市场的招聘信息等。[7]。
(3)企业接纳特殊学生。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当两位求职者综合能力相当时,它们往往不愿意接受身体残疾、外貌有明显缺陷等类型的毕业生。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减免税收、给予安置费等优惠政策,刺激有能力的企业主动吸纳身体残疾等需要社会援助的毕业生。企业也应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不影响企业运行秩序,不耽误企业生产进度的前提下,为存在身体残障或外貌缺陷的特殊群体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1)构建心理援助机制。贫困生比一般同学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惑,求职这个特殊时间段也容易诱发心理障碍,所以“双困生”较多地表现出低自尊、不自信、焦虑、抑郁、多疑、自我封闭、人际关系困难的特点。高校应该完善心理援助机制,及时普查、建立台帐、长期跟踪、积极干预、适当转介。大一伊始,对所有新生进行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建设经济困难、心理筛查指标异常学生的档案库,必要时指派专职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辅导,或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自立、自尊、乐观、旷达的性情。在学习、恋爱、人际交往、求职等重大问题出现心理障碍时要及时疏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逆境中完善人格。[8]。
(2)防止二次心理伤害。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爱心企业、慈善机构等以各种形式去帮助“双困生”,这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双困生”的良好氛围。然而一些机构出于商业利益的趋使或僵硬工作原则的要求,在援助过程中采取公选、公示、合影、上台感谢、写感谢信等做法,实际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加剧学生自卑、沮丧、抑郁、嫉妒等消极情绪的产生,使他们变成经济、就业、心理“三困生”。就业援助活动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抛弃宣传、工作业绩、哗众取宠等附加功效,注重保密、尊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防止因为援助带来的二次心理伤害。
《就业促进法》明确指出要拒绝就业歧视,消除就业不公。多年的人事制度改革也让用人单位树立招聘员工一定要用真才实学的理念,但不可否认,在招聘过程中外貌歧视、性别歧视、学校歧视、地域歧视等现象确实存在,萝卜招聘、世袭就业、关系就业也屡见不鲜。“双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缺乏所谓的“社会关系”。招聘过程中的不公现象损害了他们的就业权益和利益,也打击了他们的求职信心。政府和各用人单位要树立推进公平就业的理念和决心,按照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查招聘中信息不公开、过程不透明、随意降低招聘标准的违规行为。事业单位、国企以及一些效益好的非公企业,也可以借鉴公务员考试机制,比如搭建统一的招聘信息网,公开招录信息,公示招录名单等。只有这样才能尽量扼杀不正之风,减少人为干涉因素,为“双困生”树立良好的就业环境。
[1] 刘大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国家未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3):62-64.
[2] 曾继平.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3):65-66.
[3] 赵立霞.构建高校“双困生”就业指导的立体实践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59-161.
[4] 岑道权.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6):39-40.
[5] 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1979-1995)[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 董英山.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5):104-105.
[7] 谢启文.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98-100.
[8] 熊丙奇.央企招聘,应给“草根”公平的机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