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巧慧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0)
儿童影视作品中的女性集体无意识及其影响
——以《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为例
肖巧慧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0)
随着20世纪末女性意识向文化批评领域的渗透,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转向多元化关照。反观当下我国两部热播的儿童影视作品,其中对女性形象的表现和传播却仍处于误导状态。动画片等儿童影视作品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现实语境,对儿童特别是女童的心理结构及社会角色的认同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儿童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影响进行深刻的反思,以便进行有效的文化救赎。
儿童影视;女性形象;集体无意识;社会化
儿童影视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大多以内容生动活泼、情节通俗易懂见长。儿童影视作品除了具有一般的美学特征外,还承担着“解释并呈现社会期待的理想模式”之教育功能。拉斯韦尔早在1948年就提出,影视在社会传播方面具有“传递遗产功能”,即一定的教育功能。施拉姆同样认为,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教育的内容,唯一的差别在于他们在教些什么。显然,我们不能忽视儿童影视作品作为媒介的教育功能。儿童影视作品不仅为儿童成长提供了现实语境,也对儿童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产生着深刻影响。推而广之,优秀的动画片应该是集艺术性、思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艺术作品,不仅要给儿童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还应该传递积极的价值取向,以及培养儿童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然而,当下流行的儿童影视作品,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不仅充斥着虚假而扭曲的性别角色形象,且形成了对女性的文本骚扰。这类作品要么对女性形象进行丑化,要么过分渲染女性的危险与不祥,将父权中心论的思想内置于幼儿思维模式中,轻则可能引起儿童性别意识的偏差,重则引起社会性别生态的失衡。
纵观当下正在热播的国产原创儿童影视作品中虚设的女性形象,被呈现为两个极端:要么是天真、有魅力、可爱、无知和无私的“天使”,要么是复杂、丑陋、刁钻、自私的“魔鬼”。伊莱恩·肖沃尔特称之为“文学实践的厌女症”和“对妇女的文学虐待或文本骚扰”。而女性对自己被排除的弱势地位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仍表现为集体麻木或“集体无意识”,她们乐于顺从由男性文化建构的传统,倦于表达被胁迫的性别弱势地位,从而完全把男性标准内化为自身要求,满足于被男性臆造的性别想象。
(一)女性形象二分法
在当前流行的儿童影视剧中,女性形象被极端化地分为两种类型:不是天使,就是魔鬼。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自2005年来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收视率高达17.3%,剧情的轻松诙谐风格,情节爆笑、对白幽默,还巧妙地融入社会中的新鲜名词,赢得众多粉丝,在国内各项动画比赛中更是屡获殊荣。剧中的美羊羊是羊村女主角,也是美的化身:娇弱动人美丽可爱,是美容师、模特儿等,精通一切与“美丽”有关的学问。因而在羊村里最受众多男性的追捧,是大家跟风学习的楷模。与之类似的还有《熊出没》中仅有的女性形象翠花。在片中她们身上不时展现出男性凝视中的性别美,还有无时不刻对外表美的孜孜追求。这些天使化的人物形象不仅完全依赖男性标准被建立起来,而且造成了实际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对男性的媚从,从而形成一种阻碍自身创造力也压抑其他女性的反面本能。相反,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明星角色红太狼,水灵的大眼睛,细细的双眉,眼睑紫色,魔鬼身材,蛮横无理,习惯用平底锅来管理自己的老公,“天使”般的外表和“恶魔”化的内心融为一体。红太狼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儿童心目当中现代恶魔女性的经典形象。尽管灰太狼抓羊屡遭失败,但仍坚持认为“男性应该是家庭的供养者”,背后时刻流露出对男性的性别关怀意识和对男权主义思想的推崇,也于无形中消解着女性社会担当。
这些热播儿童连续剧中的妇女形象深刻反映了现实中男性的女性的偏见、恐惧、压迫与不公,以虚而不实的女性形象起到了控制与支配女性的作用,以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模糊了女性真实,诱惑她们在悠远的神话中寻求慰籍。在作品中,无论女性是天使还是魔鬼都享受着男性所施于的幸福与痛苦却全然不觉。可以说,在儿童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不仅在数量居于绝对劣势而且形象被模式化、概念化。
(二)女性集体无意识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在其结构心理理论中指出,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其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是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无意识有两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对此,他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
通过对当下热播的儿童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看到儿童作品中女性形象呈现出极端模式化倾向,即使屡获大奖的儿童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其内容也不外乎美容服饰、爱情婚姻、行走于厨房与家庭中,无关主体意识与价值追寻。而女性亦默认并且遵循这种性别塑造的范式,并以其特有的符号和规则呈现出来:在男性话语的拟态环境中打造自我,即按照男性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追求来表现自我,不单是肯定了性别角色的弱势,象征性地歼灭了女性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也不可避免地陷入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之中。
当前流行儿童影视作品所造就的这女性“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思想建构与行为模式。儿童作品中女性是被极度边缘化的非独立主体,需要男性使她们完整,女性本身乐于成为被观望者,成为男性主体世界的点缀。除此而外,女性的集体无意识还表现为她们依然主动地用自己的身体迎合凝视者的目光,所意识到的仍然是女性的娇弱、敏感和珍贵并乐于将自我置于男性的雄性关怀之中,她们乐于把男性对其窘迫的境遇所表现出的义愤当成其具有充分性别意识的佐证,为符合男性的审美期待得到的呵护而欣喜不已。荣格曾这样说:“从个体出生的那天起,集体无意识内容就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而后天经验和体验的东西越多,所有那些潜在意象得以显现的机会也就越多。教育和学习越丰富,也就越容易使集体无意识在各个方面得以个性化,从而成为自觉意识。”可以得知,女性集体无意识就其最终的来源看并不是先天的,而是种系发展和历史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被感知、被意识到的客观存在不断“内化”、“积淀”的结果。[1]在中国,千百年来,男权文化在女性意识中根深蒂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心理积淀麻痹了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钝化了女性的生命感觉,并且使之代代传承。
(一)儿童价值体系趋同化
20世纪50年代电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传播媒介几乎进入了美国所有家庭,随之儿童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媒介与行为研究便进入了研究者的理论视野。1969年,伯格纳针对电视对受众的影响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之后提出涵化理论,又称为培养理论。伯格纳认为电视所描绘的世界都在灌输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接触电视较多的人比接触较少的人更容易认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尽管电视所描绘的世界与真实世界迥然不同,但是看电视较多者对世界的认知与电视所描绘的情形十分接近。1980年代伯格纳从“主流效果”研究方面对其理论又做了修正,更注重电视内容对其他方面态度的影响。伯格纳等研究者认为,电视在社会文化传播方面类似于重力吸引,能够发挥整合作用。多元化的审美观会趋同于电视所呈现的主流价值。而电视所播放的内容,发表的观点与个人观点一致或接近时,则培养效果就有显著过大的趋势,即产生共鸣效果。[2]涵化理论所揭示的正是电视对观众产生的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即电视提供给社会各阶级的人一套同质化的隐蔽课程,提供一个环境,并且对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生命的解释。它对受众的影响显而易见,就是要消解多元化,而使受众价值体系趋同化。
影视作品正是受众认知现实世界的重要信息源,儿童通过对媒介信息进行认知,将之转化为自身的现实行动,进而参与现实生活。当儿童作为特殊的受众群体被充斥着女性集体无意识的视听文化所包围时,影视作品长期的涵化效果则表现为淡化两性平等的心理基础,着力彰显男性价值,使儿童主流价值趋同于男性价值。随着媒介的迅速发展,儿童影视所彰显地所谓的“主流价值”对儿童所产生涵化效果之“恶”不容忽视。长此以往,儿童的性别角色想象与性别文化情怀的培养将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普遍问题。
(二)儿童行为有效社会化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乃至所有人在社会交往中具有两种倾向:亲社会性行为与反社会性行为。前者表现为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是人关系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属于积极的社会行为,因而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后者则是指违法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20世纪70年代关于电视与亲社会行为研究,对电视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友好行为、自我控制行为和协助成人和克服害怕的行为)的影响,则有了更加清晰的指向。研究者认为,对儿童来说电视演化成为儿童有效社会化的代理人。他左右着儿童对世界的观点和生活方式,也会让受众接受电视中的主流价值。远离暴力、侵袭、谩骂等影视内容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儿童不仅会产生亲社会行为,还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20世纪80年代中国心理学领域就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结果同样印证了上述研究结果。简而言之,即电视给予儿童什么,儿童就变成什么。
影视作品作为儿童有效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给儿童提供趋同化的主流观念的同时,也给其有效社会化提出有效的社会规约,使其在模拟的现实中寻求、接受、认可并模仿理想角色,从而起到浑然不觉的社会化效果。当下的儿童影视作品浓重而有意无意地呈现了男性主体文化压力下,女性自觉退守主体滑落的谦卑境遇的主流观。
当真实的男性与女性的不可化解的真实主体冲突被淡出甚至消解,剩下的只有被社会主流乐于接受的男性文化立场和女性意识残缺的外化喜剧与深蕴的悲凉。儿童尤其是女童,在这一过程中则会潜移默化并自觉地顺从男性主流文化下的女性主体无意识,产生心理畸变而乐此不疲。而在影视作品中被肯定并强化的压抑女性意识的历史合理性通过儿童的有效社会化被代代传承。
(三)儿童世界边界消融化
儿童作为生物体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西方,童年与成人的差别一直为教育家们所重视:早期,“童年的发现”使卢梭成为近现代儿童教育立场、观念和方法的鼻祖。其儿童观的核心便是“把儿童当作儿童”。即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是不同于成人的特殊阶段,儿童应有他特有的想法和感情。《爱弥儿》中有一段话深得精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之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更认为儿童和成人边界明晰,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3]。因此,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状态。在当代,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波兹曼在其《童年的消逝》中提出了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正在导致童年的消逝。他认为,童年理念存在与否主要取决于当时社会的大众媒介形式: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隔离,由此发明了童年。[4]
而如今电视利用其形象手段,将成人社会一览无遗地暴露给儿童,从而导致儿童过早地成人化。在中国,电视将儿童过度成人化的现实更令人担忧。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以男性视角把两性现实涂改得面目全非,遮蔽女性意识,乐于呈现女性地位的滑落与退守,这使教育者将儿童有效隔离于不良成人世界的努力归于无效,主流社会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主流价值观传递并内置在儿童预存的价值观念中,进而将成人世界里的行为模式内化为儿童的行为准则。由此看来,电视模糊了儿童与成人的边界,摧毁了儿童性别价值的定位,也摧毁了儿童的个性。
儿童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学习、认同并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对社会性别角色的认同和接受也在同步进行中,其中沿袭社会性别规范的性别形象也被建构起来。儿童影视作品以逼真的画面、虚拟的世界和形象性等优势吸引了儿童的目光,并完成主流意识的强势输出功能,且已经成为帮助儿童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其作为儿童的认知水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文学范畴,从语言到形象都必须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而儿童影视中女性的格式化形象不容置疑地扭曲了女性的性别角色,僵化了对女性的审美机制,因而也会将虚假的男性文化潜移默化地内置于儿童的心理结构中,从而误导儿童的性别想象,阻碍新鲜和谐的性别理念传递。因此重建儿童影视中女性世界的真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学理论视角
儿童性别角色并不受到先天的规约,而是社会化养成的结果。但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却有不同的理论视野。
1.认知发展理论
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理论之一,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类通过认知结构主动理解和掌握知识,儿童不断地探索、操纵着外物,通过将其吸收形成了认知的新结构式,并通过这一新结构再去认识新事物。经典的认知发展理论关于性别行为学习的假定是由科尔伯格提出来的。他认为儿童的性别认知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基本的性别认同为2-3岁。这个阶段尚不能在改变时间和场合的情况下永远保持准确的性别概念;性别稳定期为4-7岁。在这一时期是儿童性别认同的关键阶段,儿童初步有了“自我”概念,且认识到性别是稳定不变的,这意味着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某种特定性别的人,但并没有性别优劣的概念,此时儿童对榜样的模仿有重要意义;性别统一期为8-13岁。儿童会对由情景和外表的变化影响其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判断,明确的意识到:性别不会随时间、情景和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在此阶段,儿童才有可能鉴别性别适宜或不适应的行为。[5]可以看出,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外部因素,且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受儿童不断形成的认知结构所支配。
2.社会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流派)认为,性别角色发展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家长、老师等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人通过榜样、期望和道具选择来强化性别适宜行为、惩罚性别不适当行为,通过对儿童的不同对待来培养儿童的性别意识。儿童在观察到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并给予一定的社会强化后,便开始主动开始这一行为。模仿就是儿童进行观察并获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的模仿实验表明,儿童更可能模仿对自己温暖、关心、友好的人,儿童也会模仿有权威的人。
3.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图式理论是关于过程而非内容的理论。此理论把性别刻板化者视为是按照其既定文化所定义的性别概念规约并调整自己行为的人。因而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认知图式,是成长中的儿童按照其获得的有关性别的各种信息为自己进行性别分类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行为方式、物体的特性、态度和情感状态等。这种文化所定义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在儿童的大脑中固定下来就形成了性别图式。根据性别图式理论,社会环境因素为性别图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二)互动格局的重建
因此,鉴于儿童影视作品对于社会性别的未来发展的不可估量的影响,惟有立足儿童成长环境,形成家庭、教育与媒介共担责任的格局,重塑儿童影视中的性别角色,才能形成发挥儿童作品社会功能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良性互动。
1.家庭责任——引导和控制儿童影视欣赏内容
行为遗传理论认为,对行为的影响有遗传和环境两方面,而家庭成员较为相像的两个因素是共享基因和共享环境,而使家庭成员有所区别的是不共享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因而家庭环境便成为儿童认知与生理差异无关的性别文化信息的基点,所以父母的性别角色是孩子性别教育的启蒙老师,其性别角色意识对儿童性别期望、性别认同和模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父母作为儿童性别模仿的主要依赖对象应首先从自身活动中消除性别差异,建立有利于培养儿童性别平等意识的家庭模式。在家庭中,父母首先应树立积极平等的性别意识,双方不单单要承担家庭角色,更要重视自我社会角色的演绎。在家庭事务与孩子教育的分工上,母亲要参与其中,作为父亲更不能置身事外。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尊重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平等的性别意识引导。另一方面,引导儿童认识和鉴别文化信息中的性别差异,在恰当的时机父母应敢于对性别性行为的传统态度进行质疑。对于儿童喜爱的影视作品,父母要进行有效地信息过滤,对于过度失衡的节目可以禁止,而敢于打破传统性别图式的优秀影片则可以推荐,必要时候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看电视,并与孩子对一些需要重视的情节进行讨论,引导孩子建立平等的两性意识。
2.教育责任——带领儿童感悟和体验女性世界
儿童进入学龄期后,除了家庭之外,学校教育也是儿童文化心理建构的重要渠道。学校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归属的心理积淀,影响着其成社会人的性别特征的塑造。因此,应赋予教育以社会性别的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破除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偏见。尤其是通过教育手段引导儿童关注的成功的职业女性来消除对女性的职业刻板成见,明确平等的性别观念将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首先,教育工作者应动态理解性别差异,树立科学的男女性别观,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引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性别议题的关注,特别是在传统社会性别角色更容易得到接受的中国,作为教育者要有一种女性意识,从女性的角度鼓励女童表达个性的声音,引导儿童了解女性客观、真实的生存状态。其次,充分发挥女性特质的优势。教育女性从自我主体出发来确认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尊重两性差异的基础上,真正塑造自我完美人格,提高其主体意识水平,克服自卑、自疑、自弃和弱者意识。最后,结合双性化人格对男女儿童实施教育,解构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减少甚至消除性别不平等,培养有责任感、有信心、兴趣广泛和心理健康的双性化人格。
3.媒介责任——还原女性在影视作品中的角色
基于以媒介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被商品化及标准化的异化现实,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理论家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并认为媒介文化工业不再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而变成了一种控制人们内在活动的意识形态。儿童影视作品具有建构形象意义与模式的功能,其借助长期以来形成的刻板图式引导受众对不同性别形象进行识别、理解和认同。不断强化女性固有的角色定型的表象之下却蕴含着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失衡,也会使儿童的性别角色由社会化走向窄化,儿童的两性的本能被导向传统的角色定向,并使未来的儿童性别角色走向同质化。
媒体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消除儿童影视作品中的性别角色的刻板形象给儿童的负面影响:首先,电视策划及编剧在电视制作的过程中,应肩负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减少文化工业的逐利冲动对儿童影视作品的负面影响,保持艺术作品自足性、自律性与超越性。其次,树立平等的性别意识,解构男性主宰的影视模式,重建真实的女性世界。儿童影视媒体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仍然存在着男性话语权主宰的特征,表现出性别角色表达,社会角色展现单向度等问题。最后,电视从业人员在策划节目、采编新闻进行电视艺术创作时要有一种女性意识,从而更理性、客观、由衷地关注当代女性,改变女性被控制在失语和被动模仿的地位,以真实的声音来表达真实的历史境遇。
女性意识不仅仅是学术话题,在目前商业化、社会化的现实语境下更值得深思。当下热播的儿童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呈现出单向度的模式化倾向,身陷集体无意识中却浑然不觉。儿童影视作品中在女性主体地位滑落的窘境下这种单向度的女性形象一方面迎合了男性想象与期待,另一方面也符合文化工业传递流行的价值观念、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内在逻辑,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这类作品的不断繁衍并被热捧。而影视媒体通过审美机制,将格式化的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内置于儿童的心理结构中,从而误导儿童的性别认同与想象,阻碍未来女性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可以想象,随着商业化影响的深入,同质化的文化工业在制造影视娱乐的同时也使我们的下一代思想单一,社会角色格式化。于是用文化批判的力量唤醒普遍的变革意识进行文化救赎就显得迫在眉睫。因此,如何为儿童提供良性的收视空间,如何积极有效规避短板创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电视环境,减少或消除文化工业对儿童的不良影响,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研究课题。因为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独立的文化自觉意识。
[1]宋文广,李唐同.论先天潜意识[J].齐鲁学刊,1996(2)
[2](美)格兰·斯帕克斯.媒介效果研究概论[M].何朝阳,王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宗先鸿.论卢梭对鲁迅教育思想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4](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法)卢梭.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Influence of Women’s Collective Unconscious in Children’s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Taken The Pleasant Goat and Grey Wolf and The Bonnie Bears as Examp les
XIAO Qiao-hui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Shaanxi,China)
With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women’s consciousness has been infiltrated to the culture criticism field since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diversified care are given to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However,the current two hit children’s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e.g.The Pleasant Goat and Grey Wolf and The Bonnie Bears,in which the performa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image of women is still in a state ofmisleading.The children’s film and television animation works,as an indispensable realistic context,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children’s growing-up,help children especially girls to form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nd social role identity.So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n deep reflective on the image ofwomen and its influence in children’s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to facilitate effective cultural salvation.
Children’s film and television;Images ofwomen;Collective unconscious;Socialization
I106.35
A
1672-4860(2015)05-0027-05
2015-02-08
肖巧慧(1980-),女,陕西洋县人,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