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莉
(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江苏 南京 210012)
论“中国英语”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徐莉
(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江苏 南京 210012)
摘要:近年来,“中国英语”频频出现在主流英文报刊上,吸引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表明,从语言学和交际学视角来看,“中国英语”的产生和存在有着语言学和交际学的理论依据。基于对《纽约时报》中的涉华英语新闻报道等语料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英语”的两大跨文化交际功能:文化标记功能和交流促进功能。“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标记和传播中国文化,积极构建中国文化身份。
关键词:中国英语;英语新闻报道;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1980年,英语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葛传槼在《翻译通讯》上提出:“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如科举(imperial examinations)、翰林院(Hanlinyuan或Imperial Academy)、五四运动(May Fourth Movement)、赛先生(Mr. Science)、德先生(Mr. Democracy)、白话文(bai hua wen或bai hua)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 English。”[1]葛先生从文化空缺角度提倡用“中国英语”去表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填补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表达的真空。此后学术界对“中国英语”变体的理据性和概念有诸多讨论,比较统一的认识是: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产物,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能够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并在交际中积极传播中华文化[2]。实际上,相关研究已逐渐从理论之争转向对具体语言特征的调查分析,中国英语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跨文化交流媒介,成为瞩目的语言文化现象。
近年来,中国英语也频现于国际知名英语媒体上。2013年,“dama”(大妈)一词登上了美国《华尔街日报》,被称为“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一支生力军”。同年,英国广播公司BBC 为“tuhao”(土豪)做了一档名为“TuhaoandtheriseofChinesebling”的专题节目。2014 年,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收录了中国网络流行语“不作(死)就不会死”的英语翻译“no zuo no die”。不仅如此,一贯以规范著称的《牛津英语词典》逐步收录发源于汉语的中国英语词汇,词汇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如:guanxi(关系)、dim sum(点心)、Maotai(茅台酒)等。事实表明,中国英语在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中成为信息交换的重要媒介,其跨文化交际功能不容小觑。
二“中国英语”存在的理据
中国英语日渐成为媒体报道中国事务和文化的媒介,其产生和存在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第一,从生态语言学视角来看,中国英语是英语全球化进程中在中国本土化的必然产物,其产生发展遵循生物进化的生态学规律。物种的进化伴随着遗传和突变,只有适应环境并符合遗传特性的突变才能得以生存。中国英语变体的产生和发展遵循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即在规范英语的遗传规约下,中国英语符合规范英语的语法规则,但在与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接触中,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在语音、词汇、句型乃至语篇层面产生了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突变。
第二,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来看,中国英语终将成为一种英语变体。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接受与认可与语言所属国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密不可分。中国英语能够为英美主流媒体接受和认可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及国力的增强不无关系。全球汉语热的升温及中国文化的传播大大刺激了母语为英语的受众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好奇。因此,中国英语也顺应了这一社会趋势,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语言工具,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中有效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3]。
第三,中国英语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构建中国文化身份的重要手段。英语一直是国际通用的交流媒介,在与各国文化和意识形态接触中产生诸多变体,拥有多元文化身份。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文化长期接触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为了寻求跨文化平等的交流,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目前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的表达尚不够,依然存在明显的文化贸易逆差。一些关于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也反映了规范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不足[4]。从这一视角看,中国英语的产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文化意义。因此,在不影响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应当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表现中国英语,彰显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国际交流中构建中国独特的文化身份。
第四,中国英语符合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客观和真实是所有新闻的第一要素,偏于音译、直译和借译的中国英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汉语原文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英美主流媒体的受众以母语为英语的外国读者为主,他们对东方文化充满猎奇心理,希望从涉华报道中满足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而中国英语是他们探索中国文化的门窗。英语新闻中的涉华报道多以传播和体现中国社会文化为目的,中国英语丰富了新闻语言,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的特色文化。
三“中国英语”跨文化交际功能的实现路径
笔者将根据客观语料来论证中国英语在中国事物和文化报道中跨文化交际功能的实现路径。为了确保样本的规范性,笔者随机选取了英文主流报刊《纽约时报》中的涉华报道为分析对象,时间跨度为2009—2011年,这些新闻的受众多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士或者是接受过规范英语学习的中国人,基本可以肯定以下样本是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的“中国英语”。
(1)Stillvisibleinthetwo-storycourtyardsofthedefunctbankshereareopiumdensandmah-jonggtables… (March18, 2009,pageA8)
(2)GreedSaidtoBeThrowingFengShuiOffBalance(January26, 2011,pageA10)
(3)ForK.K.Lam,a37-year-oldaccountantinGuangzhou,inflationmeanshigherpricesforporkandforvegetableslikebokchoy. (September12, 2010,pageA12)
上面三例中的mah-jongg(麻将),Feng Shui(风水),bok choy(小白菜,青菜)都是被完全吸收进标准英语词汇系统的中国英语单词,已被收录多部权威英语词典。mah-jongg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现在远渡重洋,俨然成为老外热衷的桌上游戏。Feng Shui是音译,句(2)是一篇谈论香港社会中风水业演变的新闻标题。风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占卜文化,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风水文化开始被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所接受,逐渐流行起来。bok choy是中国特有的蔬菜品种,也是中国人使用的最主要蔬菜之一。以上三例原汁原味地表达了中国文化特色,满足了美国读者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好奇心,体现了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标记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性。
(4)RecitingphrasesfromMao’s“RedBook”haslongsincebeenreplacedbyshoppingforlaptopcomputers,MiniCoopersandother“mingpai,”orfamousbrand-nameconsumeritems. (October6, 2009,pageC1)
(5)InChina,manypeoplerefertothedollarasmeijin,or“Americangold.”Governmentofficials,businessmenandpeopleonthestreetallusetheterm. (May14, 2009,pageA33)
句(4)和(5)中汉语音译ming pai和mei jin,并辅以直译American gold和famous brand-name consumer item,都是通过音译加直译的方式直接呈现汉语思维模式。同时,新闻报道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量使用直接引语,由直接引语音译和直译的手法体现出新闻材料的真实性和一手性。
(6)Butwivescouldsuetorecovermoneyorpropertythatendedupinthehandsofa“littlethird,”thecolloquialtermforamistress. (February17, 2011,pageA15)
(7)“Nailhouses” -homesstickingoutontractsofclearedland,whoseownersresisteviction-arecommon. (May27, 2010,pageA1)
上述两例中的nail houses(钉子户)和little third(小三)是通过直译加注释的方式展示了近年来在媒体上特别是网络媒体上频频出现的汉语新词。“钉子户”一词反映了中国房地产兴起过程中引发的拆迁问题,“小三”是对与有妇之夫有婚外恋关系的女性的贬称。这两个词都是通过直译加标注的表达手法构成的中国英语,既能让英语读者感受到汉语原词生动的异文化特质和鲜明的时代感,又能很容易地理解该词的确切含义。
(8)ThesituationisevenmorebizarreatOscarsClub,acentrallylocatedDVDshopwherecityofficialsrecentlytackedupalargepostershowingtheexpomascot-ablueGumby-likecharacternamedHaibao-stompingonanillegalDVD. (April28, 2010,pageB1)
(9)Tosucceed,Mr.Ellis“becametotallyChinese,”becomingfluentinMandarinanddutifullymasteringguanxi,orconnections. (January10, 2010,pageAR11)
(10)Increasingly,thatgrievancefocusesonwhatChinesemockinglycallthe“guanerdai”and“fuerdai” -the“secondgeneration,”childrenofprivilegedgovernmentofficialsandthesuper-rich. (November18, 2010,pageA1)
在《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出现了许多采用音译加注释方式的中国英语,来反映中国当代社会新生事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像以上三例中的Haibao(海宝),guanxi(关系), guan er dai(官二代)和fu er dai(富二代),作为一种鲜明的文化符号,既能体现当代中国社会原生样态,又表现出中西文化交流的互动性。
句(4)至句(10)这6篇报道中以音译或直译见长并加之解释说明的中国英语词汇,一方面满足了外国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其对词汇本身意义的理解,体现了中国英语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启示
语言交流的目的是清楚表达和准确理解。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新闻语料研究可以看出,在新闻语言中,中国英语词汇能够准确表达中国特色,也能够充分为受众所理解,具有如下跨文化交际功能:
(一)文化标记功能
在英语本土化过程中,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变体,保留了中国文化的蕴涵与中国文字的特色,反映了中国国情,是中国社会文化的标记;同时,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顺应了中国在各个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词汇层面的中国英语,折射出中国不同时代的特征,展现了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和中国身份。
(二)交流促进功能
中国英语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能有效地促进构建文化认同,促进意识形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如果说文化标记功能反映了中国英语标记中国特有的事物、文化及思维方式的能力,那么其交流促进功能则表现出中国英语主动地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英语促进中国文化的输出,提高中外文化交流的互动性和多元性。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我们以前更多的是单方面地克服文化差异去主动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严格按照西方人的文化习惯和语言规则来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而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随着汉语文化的推广和文化交流的增多,我们开始大胆展示我们的思维习惯,从英语学习忠实的模仿者走向平等对话的交流者,推行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理应成为实现中西文化信息有效交换的强有力的工具。
当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跨文化事业的推广,中国英语的影响力也有逐步提升,相关的研究也会放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当前,中国英语尚处于发展阶段,除了语音词汇层面,如何在句法和语篇层面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如何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使用率等问题,应该作为今后该课题在跨文化领域内开展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葛传椝.漫谈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2).
[2]范勇.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范勇.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样本分析——基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2009—2010)的一项实证研究[J].中国翻译,2012,(4).
[4]王丽.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失语症[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责任编校:余中华)
Study on Functions of China English in English News Reports fro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XU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anji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2,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 English has been frequently used in the mainstream English newspapers and has attracted enormous attention from linguistic researchers. By explor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hina English, and analyzing some China-related news reports in The New York Times, two intercultural functions of China English have been found, which are marking Chinese culture and constructing a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China English; English news repor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作者简介:徐莉(1981— ),女,江苏扬州人,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
收稿日期:2015-09-25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6-00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