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视角中的新疆导游口译

2015-02-20 17:32李海丽李海玲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译员口译目的论

李海丽 李海玲

(1. 新疆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2. 新疆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翻译目的论视角中的新疆导游口译

李海丽1李海玲2

(1. 新疆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2. 新疆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导游口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新疆导游口译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导游口译复杂性、灵活性特征及其服务国外游客、传播中国文化的根本目的,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类比归化、音译异化、增补及简化四种可行的口译技巧。在导译实践中,导译员必须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各种导译技巧,方可成功完成导译任务。

目的论;新疆;导游;口译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新疆作为我国最具旅游特色的重要地区之一,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国游客。新疆旅游官方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到2月新疆累计接待外国人160564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54%①。与此同时,对外语导游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而作为变数最大的一种特殊用途翻译,尤其是在新疆这个异域色彩浓厚的多民族文化地区,称职的导译员培养远远赶不上当地旅游发展的步伐。探讨导游口译的原则及策略,从而为导译员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变得十分必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目前新疆导游口译存在的问题,结合导游口译的特征,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原则,探讨导游口译的具体翻译技巧。

一、 导游口译存在的问题

新疆正在走向世界,在乐享旅游业飞速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快速增加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导游口译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疆的高素质涉外导游员数量匮乏

全疆持证导游中操普通话的导游占绝对优势,“外语类导游仅占全疆导游人数的13%。”(崔凤等,2011)持证外语导游本身以中专和大专生为主,其外语水平有限,双语基本功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即使是过了英语四、六级的大学本科生,在面对新疆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口译时,也常常搔首语塞,无法出色完成导译任务。当然这与缺乏系统正规的英语导游培训也有很大关系。

(二) 英语导游培训不力,正确系统的英文导译资料缺口较大

一方面,新疆旅游景点众多,多元文化背景复杂,翻译难度大,英语导游人员需要有效的培训与正确的参照;另一方面,相关英文旅游资料数量屈指可数,且内容多以大幅图片为主;导译文本更是寥寥无几。此外,为数不多的英文旅游资料本身还很不完善,在语言、文化翻译上存在很多问题。这样,本身英语水平就不高的导译员又缺少正确的参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导游服务质量,也让游客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产生怀疑。

(三) 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度不够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有着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在导译过程中,对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介绍是导译员面临的巨大挑战。他们要做的不再是跨二语(汉英)文化的翻译,而是跨三语(少数民族语言—汉语—英语)文化的翻译。所以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度对于一名合格的外语导译员至关重要,亟待加强。

针对以上新疆导游口译中存在的问题,从新疆旅游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考虑,提高外语类导游的英语水平和口译能力,培养导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完善新疆英文旅游资料,特别是系统的英文旅游解说,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提上议事日程。

二、导游口译的特征

导游口译作为一种专门用途口译,在拥有其他口译的共同特征如即席性,准确性之外,还因其特殊性有其复杂性和灵活性。“导译是与来自海外不同文化背景的,有思想、有目的、有动机的,说本族语的人进行面对面、情对情、正式或非正式、目的性明确并且当场见效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情感的国际(民间)交流和人际交流。其过程特点鲜明,结果直接、直观。”(陈刚,2010)大多数人认为导译员的工作就是该语言导游词的背诵,其实不然。一位真正的导译员仅仅靠简单的导游词背诵是绝不可能出色完成接待工作的,他与正式的口译员有同样的口译过程。例如在笔者带团经历中,有一次,游客在吐鲁番游览时临时要求参观葡萄酒的制造加工场。笔者从未去过那里,现有导游词也从未涉及这方面内容。这就要求导译员立刻与厂方联系沟通。参观的过程中,导译员的任务就是交替传译。要现场把工作人员的解说译给游客,把游客的提问译给中方工作人员。所以导游口译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只是单纯的导游词背诵。导译员是在名胜古迹、工厂参观、游览购物时的陪同译员,是协调演出时的联络译员,是宴会演出时的耳语译员。

(一) 导游口译的复杂性

导游服务包含食住行游购娱等等方面。与其他形式的口译活动相比,导游口译涉及的内容更广泛。在带团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要求导游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对汉语导游都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是英语导译员。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解新疆天山天池时,口译内容就涉及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哈萨克族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而且在具体讲解过程中还要针对游客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调整。此外,新疆的很多景点、食物、乐器、物品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专有名词,英语中根本没有对等的词语,有些连汉语对应词都没有,只能音译再加上必要的解释让游客明白。

(二) 导游口译的灵活性

同其他类型的口译活动相比,导游口译具有更多的灵活自主性。首先,导译员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任务在于传播本地区特色旅游文化,服务于国外旅游者。因此,游客的不同文化背景、旅游意图和需求必然影响乃至决定导游口译内容的组成和构建。其次,不论何种目的或是形式的旅游,整个旅游过程都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所以口译过程中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口译的形式进行灵活处理。导游口译的最终目的是让游客住得舒适,玩得尽兴;吃得开心,买得顺心;行得顺畅,游得愉悦。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导译员要特别注意其口译形式,以游客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口译活动。

三、翻译目的论与导游口译

目的论最初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提出。弗米尔认为翻译是基于源语文本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也就是说,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准则”。任何一项翻译活动都得服务于目的。“功能目的论的理论核心在于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强调翻译是译者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客户要求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目的性行为”(方梦之等,2008)。

导游口译,无论在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中,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因此导游口译自然要根据来疆游客的不同文化背景为出发点,以向其传播地方特色文化为取向,兼顾游客不同的旅游动机,来对所有信息做出调整。导游口译的这种突出特点显然背离了传统译论中所提倡的一些观点。但作为一种导游和游客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导游口译的特征与目的论以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的观点正好吻合。导译要译意,这也符合目的论原则。因此,目的论与导游口译有更密切的关系,对其具有更直接的指导作用。

四、导游口译技巧

鉴于导游口译的特点,笔者认为导译员在做口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游客的感受和反应,以游客为取向,使译语符合游客的文化习惯,从而使游客游得尽兴。但与此同时,又要满足游客出游到此地的求异心理,外国游客到新疆来就是被其独具特色的民族风韵所吸引,所以在导游口译时译语还要在游客可接受范围内尽可能地保留本土文化信息。基于这些目的,笔者认为在具体导游口译过程中可灵活运用以下口译技巧。

(一) 类比归化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英汉互译时有时直译原文就会让目标语读者很难理解,甚是误解。这时可以借助目标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且具有自己鲜明文化色彩的表达法对原文加以归化。充分考虑听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习惯,使译语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比如博斯腾湖北岸的游泳胜地金沙滩一般被译为Golden Beach,在导译过程中可以直接译为Xinjiang Hawaii,这样游客便很容易了解金沙滩具体是怎样的一个景色了。再例如,火焰山通常被译为Flaming Mountain,又被当地人叫作Disney Land,因为有很多孙悟空、唐僧、铁扇公主等的塑像,这样的介绍会给游客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让他们很容易就联想到很多有趣的人物形象。还有维吾尔语谚语“封斋三十天,终有一日节”,汉语意思是 “苦尽甘来”在译成英文时可以译为 “there comes happiness after suffering.”

(二) 音译异化

新疆作为我国民族风情最浓郁,地域情调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依然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节日、风俗、特色食物和手工艺品。大多数的民族风情习俗都是用本民族语言表达的,这无疑给导游带来了很多难题。为了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让游客感受“异域”风情,满足其出行求“异”的文化心理,在翻译过程中宜采用音译法。例如,塔吉克人喜爱的乐器“纳依”译为“Nayi”;民族风味小吃“油塔子”,英译为“Youtazi”;维吾尔族传统花帽“朵帕”,译为“Doppa”。在导译实践中,借助于现场实物,这种音译异化的处理是完全可以为游客所接受的。然而,如果现场没有实物,那么这种保留原语文化的直接音译法往往难以让听者真正明白其所指。因此,增补是导译实践中的另一翻译技巧。

(三) 增补

增补是指通过释义、补偿、加注等技巧,对有关内容适当增加外国游客理解导译文本所必需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不了解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国内人,新疆独特的文化背景都是一个难点,更别说对外国友人了。因此,为达到传播源语文化和服务译语游客两者间的平衡,音译或意译加必要的解释被广泛采用。例如前面提到的少数民族特色风物,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可以这样译:“Nayi”(a short flute made from the wingbone of the eagle);“Youtazi”(steamed flaky buns);“Doppa”(Uygur embroidery hat)。再比如,哈萨克族的民间传统游戏姑娘追,英语译为girl chasing,如果在解说时直接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外宾的话,他们是不能理解其中的渊源的,所以要增加解释 “a traditional Kazak game, in which young people express mutual admiration and also exhibit horsemanship.”。还有哈萨克族的叼羊大赛被译为goat chasing,也一样要增加相关信息帮助游客更多地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It is a game played on high days and holidays by shepherds of Kazak people,a competition of strength, bravery and horsemanship.”再如天池中有一景叫作定海神针,英译为“Magic Needle”,而事实上是指一颗榆树。如果直接把这个信息传递给游客,大家一定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导游在解说时再把神话传说背景介绍给游客。“It is the only elm in the Heavenly Lake at such high elevation, no matter how high the lake level is, it had never reached the root of the elm.”

(四)简化、概译

在景点参观过程中有一些标牌或是石刻是没有英文对照的,这就要求导译员现场进行视译。在视译时,对石刻上的古诗词或是描述性美学信息进行必要的删减和简化是可取的。但前提是依然能有效地传递原文信息,而不是随便的胡乱删减。比如郭沫若当年为天池所写的“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被译为 “There is a pool of dark ink filling the bottom of an ink-stone, there are thousands of the woods with long hairs erecting their tips of the writing brushes.” (杨忠桥等,2004)估计导译直接把这两句译给游客也并不会让他们对天池产生好感。再如清代林则徐当年为吐鲁番题的诗“日藏地窨夜出作”被译为 “people in Turpan hide themselves underground daytime and go out to work in the evening.”(新疆对外文化交流协会,2001)这种直译并不能帮助游客体会吐鲁番的热或是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吐鲁番会以火洲著称。 所以在景点讲解时遇到古诗词应尽量避免直译问题,可以简化一笔带过,也可以用解释性概译最终达到让游客理解并接受导游员所传递的信息即可。

五、 结语

导游口译随着新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文章简要分析了新疆英语导游员所面临的问题。作为推介旅游资源,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使者,导译员肩负着重大的职责。导游口译,有别于其他口译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因此就导游口译的特征而言,以目的论的翻译原则作为指导是极为恰当的。然而,面对新疆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地域情调,导译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难题,这就要求导译员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各种口译技巧完成导译任务。在实践中,目前最为提倡的是音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这样既保留了原语的文化色彩,又把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传递给了外宾。总之,要想做一名称职的导译员,能够把新疆传统的特色文化完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注释:

① 2015年2月入境旅游统计信息[EB/OL]. 新疆旅游官方网,http://zw.xinjiangtour.gov.cn/gov/front. do?method=view&id=35465.2015-03-30.

[1] 陈刚.旅游英语导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 崔凤,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导游员职业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3] 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 杨忠桥,李欣,阎泗军.新疆旅游导游辞[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 新疆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编. Tour in Turfan [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

2014-12-10

李海丽,女(汉族),新疆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口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目的论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新疆外宣英译特色探究——以目的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