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联合,叶玉清,程晋甫,苏 宏
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河南信阳 464000
食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急诊病之一。由于儿童身体发育不完善,咽部反射防御功能差,又喜欢将硬币、笔帽、纽扣、瓶盖、塑料小件等含于口中,当受到惊吓、嬉笑、哭闹时,易致误吞,嵌入食管,形成食管异物。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带气囊无菌导尿管治疗儿童食管异物32例。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10月32例食管异物患儿,其中,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3~14岁;病程30 min~24 h。异物位置:嵌顿在食管第一狭窄处27例,嵌顿在食管第二狭窄处5例。异物类型:硬币18例,纽扣3例,塑料小件(圆滑)3例,果核2例,橡皮2例,矿泉水瓶盖1例,笔帽1例,其他2例。
1.2 诊断标准 询问有异物吸入病史,摄食管正、侧位X线片或CT检查以及临床症状确诊。主要临床表现:患儿哭闹,不能进食,口流唾液,咽喉疼痛等。
1.3 治疗方法 病程较短、表面光滑规整的异物(硬币、纽扣、橡皮等)在表面麻醉下用带气囊无菌导尿管取出。首先,与患儿家属沟通,安抚患儿,避免患儿哭闹,消除患儿及家属的紧张情绪,说明吞咽导尿管的要领,嘱患儿配合。然后,根据患儿的身高和体重,取一适当型号的带气囊无菌导尿管,并根据异物嵌顿位置,做好长度标记,用注射器注气,检查导尿管气囊是否漏气。患儿端坐位或其家长搂抱坐位,固定头部,1%丁卡因咽腔黏膜表面麻醉,自患儿口腔缓慢插入导尿管。进入口腔后,嘱其向下吞咽导尿管进入食管,至标志以上时停止。向导尿管气囊中注入气体8~10 ml,然后嘱患儿头低前倾位向外拖拉导尿管,通过气囊球把异物拖出食管并取出。操作时,术者动作要轻柔、熟练、迅速,可能一次不能取出,可以反复操作,但应及时检查导尿管导入深度是否合适,在口内是否卷曲以及患儿配合程度等。术后禁饮食6 h,对症观察处理,必要时可适当抗感染治疗。
采用带气囊导尿管治疗32例食管异物患儿,28例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87.5%。术后无并发症发生。4例未取出的患儿改经全身麻醉食管镜下取出异物。
儿童食管异物是门诊急诊常见病之一,来时一般较突然,应认真检查,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取出,以免造成更严重后果和并发症。儿童食管异物的取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硬性食管镜下取异物是既往的常规手术治疗方法,但由于儿童年龄小、配合差、生理反应功能低而往往需要住院并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增加了手术风险和医疗费用。此外,由于儿童喉及气管软骨支架较成人软弱,上消化道组织较成人疏松柔嫩,因此在遭受硬式操作时更易发生机械性压迫,从而出现紫绀或窒息,同时对软组织也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国内外常有经胃镜下或经直达喉镜下取食管异物的报道[1-3]。笔者认为,因胃镜钳口小、夹取力量弱,有明显局限性;直达喉镜取异物因其对咽喉损伤大、并发症多而少有采用。我科采用带气囊导尿管成功取出儿童食管异物效果较好。导尿管细软柔滑,对儿童上消化道软组织基本没有刺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无损伤等特点,因此对于病程较短、表面光滑规整的异物,首选导尿管取出;如不能成功取出异物,仍可在食管镜下取出异物。
导尿管取食管异物适应证:(1)异物须是平整光滑类圆形,这样导尿管才能从食管壁与异物之间的间隙越过异物;另外,导尿管在往外拖时,不会引起食管损伤,甚至穿孔;(2)异物嵌于食管入口处,或食管第二狭窄处方可施行。若嵌于食管下段狭窄处不宜使用此法,因为导尿管长度不够,不能越过异物,而容易把异物推入胃中;(3)患儿要配合吞入导尿管,若患儿吞咽困难或哭闹无法配合,也可导致操作失败;(4)异物停留在食管不能超过24 h,若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食管炎症反应,甚至食管穿孔;(5)排除有食管疾病者[4]。
本组治疗病例选择的是表面光滑、边缘规整、嵌顿时间较短的异物,因为这类异物对食管壁黏膜损伤程度较轻、炎性反应较小,利于异物的顺利取出。边缘锋利、嵌顿时间较长、对食管黏膜损伤较大的异物,禁止使用此种方法,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本组中4例未取出异物的病例,主要是患儿配合欠佳,烦躁不安,无法进行手术操作,勉强插入导尿管亦不能达到理想深度或根本无法进入食管内,只有改为全身麻醉食管镜下取出异物。异物嵌顿深浅程度以及术者操作技术熟练程度亦是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因此,术者在术前必须详细了解异物的位置、性质、形态、大小,手术中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操作,动作要轻巧、熟练,避免损伤咽喉及食管黏膜,以免造成咽喉部感染或形成脓肿甚至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导尿管取食管异物的优点:(1)进入食管的器械细软圆滑,不会压迫损伤食管;(2)器械简便易得;(3)操作过程安全;(4)操作方法简单易学,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5)操作时间短暂而快捷;(6)无需麻醉,患者可免除麻醉危险因素;(7)患者无需住院,免除高昂医药费用;(8)急诊即可施行治疗[5]。
综上所述,儿童食管异物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异物的形状、大小、部位、病程长短以及异物光滑规整和锐利程度等多种因素进行选择。本文提倡对于病程较短、表面光滑规整的儿童食管异物,采用带气囊导尿管取出,因其具有安全可靠、简单易用、费用低廉等特点,适合在临床急救工作中推广应用。
[1]陈燕,熊正宁,杨仕英.经胃镜下与食道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临床对照观察[J].医药前沿,2013,12:113.
[2]李振实,陆春雨.体外定位胃镜下自制外套管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4):147-148.
[3]陈亚平.直接喉镜取小儿食道异物16例[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辑,2000,21(1):117.
[4]周丰,兰龙江,余洪猛.双腔导尿管取出儿童食管异物[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杂志,2005,13(2):108.
[5]王大敏,周卫平,李家勇.弗莱氏导尿管在儿童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附35例报告)[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