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长安 赵 洋
(1.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2.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化思想的历史逻辑
——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的视角
鲁长安 赵 洋
(1.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2.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化思想是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化思想奠基于毛泽东,
经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持续探索,提出于习近平。从毛泽东绿化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
化思想的历史逻辑是:以中国国情为逻辑起点,以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逻辑主线,以实现现代化为逻辑归宿。
它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对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绿色化思想;理论内核;逻辑结构;历史逻辑
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化”的概念,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1]。倡导将“绿色化”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融合,实现“五化”协同推进。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的视角而言,这实际上继承和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发展的理论,彰显了我们党在城乡发展实践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化思想是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言,它奠基于毛泽东,经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持续探索,提出于习近平。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的视角,重点研究毛泽东绿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理论内核和逻辑结构,探讨其中的历史逻辑,对于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毛泽东绿化思想,主要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美化全中国”为主要内容和理想追求的生态环境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毛泽东绿化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了。早在1919年,毛泽东就提出“要研究造林问题”[2]。随后,即使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高度重视植树造林也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并付诸实践。1932年,毛泽东等人联名签署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3]。党的这一决议为后来的植树造林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绿化的重要性,他指出:绿化“这件事情对农业,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4]。“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5]1956年,毛泽东向广大青年发出了“绿化祖国”[6]的伟大号召;他不仅认为“林业真是一个大事业。”[7]而且强调“要实行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方针。”[8];不仅提出“要使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9]、“三分之一种树造林美化全中国”[10],而且号召要“实行大地园林化”[11]。由此可见,毛泽东的绿化思想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持续形成的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此外,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人在指导我国农业和林业发展时也提出了不少关于绿化思想的真知灼见,也是毛泽东绿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上看,毛泽东绿化思想的理论内核是:绿化祖国,美化全中国,实行大地园林化。它主要包括:以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以群众运动为基本路径、以“为革命和建设服务”为中心任务,以“美化全中国”为理想旨归,整体呈现为“四位一体”的逻辑结构。
第一,以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是毛泽东绿化思想的鲜明特色。所谓绿化,就是指栽种植物使环境变为绿色,改善环境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植树造林是绿化的基本内涵,也是毛泽东绿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自从毛泽东在1919年提出“要研究造林问题”[2]以来,植树造林就是毛泽东绿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中国革命、建设时期农业大国的重要社会实践。从1932年开始,植树造林运动就上升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绿化思想中关于植树造林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强调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指出“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增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12],绿化“这件事情对农业,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4]。二是指出植树造林的群众性,提出要“发起植树运动”[13],“发动群众种树”[14]。三是提出植树造林的普遍性,要“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5]“绿化要大搞”[15]。四是强调植树造林的真实性,指出“要真正绿化”[16],“绿化工作不要作假”[17]。五是重视植树造林的计划性,强调“种树要订一个计划”[18],“要有计划地造林”[19]。六是强调植树造林的全局性,指出“农业也要综合平衡,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个方面”[20],“农林牧副渔五大业都牵动了,互相联系,缺一不可”[21],“实行农林牧副鱼五业并举的方针”[22]。七是彰显植树造林的理想性,发出“绿化祖国”[6]的伟大号召,提出“三分之一种树造林美化全中国”[10],“要使整个农村园林化”[23],“实行大地园林化”[11],“美化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24]。由此可见,毛泽东的植树造林观点构成了一个有机思想体系,成为了毛泽东绿化思想的鲜明特色。
第二,以群众运动为基本路径,是毛泽东绿化思想的历史经验。毛泽东绿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跨越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时期,走群众路线,以群众运动进行绿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依然坚持的基本路径。人民是绿化建设的社会实践主体,群众运动是绿化建设的基本路径。1932年,毛泽东强调:“由各级政府向群众作植树运动广大宣传,说明植树的利益,并发动群众来种各种树木”;“这一运动最好用竞赛来鼓动群众,以后要注意培养种子,在每年春天来进行此种运动。”[25]毛泽东还明确指出,“发起植树运动”[13],“发动群众种树”[14]。这些在战争与革命时代进行绿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即人民战争的成功经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继续得到发扬光大。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26]。
第三,以“为革命和建设服务”为中心任务,是毛泽东绿化思想的时代特征。毛泽东绿化思想孕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特征的烙印。在中国革命、建设长期实践中的绿化建设都是以“为革命和建设服务”为中心任务的。1932年,毛泽东指出:“决定实行普遍的植树运动,这既有利于土地的建设,又可增加群众之利益。”[27]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与革命时代的植树造林运动,维护了群众的土地利益,推动的革命的深入发展。1942年,毛泽东的著名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是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给领导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取得突出成绩的陕西靖边县委书记惠中权同志的,也表明了植树造林的政治性。新中国成立后,绿化建设作为农业和林业的重要内容,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6年,毛泽东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28]这一论断阐明了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性质。1957年,毛泽东发出号召:“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29]这表明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初期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战略思维:“向自然界开战”。“这一战略决策显然是革命战争时期成功经验的延续,甚至是历史的惯性思维,深刻影响着我国生态治理的历史进程。”[30]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基的,特别是“周恩来是新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31]。1972年,周恩来总理指导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激发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环境觉醒。但是,“中国代表团为政治斗争而去,完成任务胜利而归,在上报的会议总结中,历数的全是政治斗争,而对于会议讨论的重点——环境与发展,几乎只字未提。这充分说明了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的精神状态。”[32]尽管如此,1973年,在“文革”的政治气候下,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顺利召开,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蹒跚起步了,开始了奠基工程。
第四,以“美化全中国”为终极旨归,是毛泽东绿化思想的理想追求。在中国革命、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毛泽东关于绿化事业的理想追求逐步从“绿化祖国”上升为“美化全中国”。1956年,毛泽东提出“绿化祖国”[6]的伟大号召。他明确指出:“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5]“要使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9],进而倡导“三分之一种树造林美化全中国”[10]的理想追求。“美化全中国”的科学内涵既包括“美化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24],又包括“要使整个农村园林化”[23],“实行大地园林化”[11],“要园林化,还有个园田化”[33]。因此,毛泽东绿化思想以“美化全中国”为终极旨归,以“实行大地园林化”为理想境界。其中,绿化是园林化的局部和基础,园林化是绿化的有机整体和立体系统。园林化是“美化全中国”的理想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绿色化思想,是指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建设、改革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推进绿色化、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建设、改革的社会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了。早在2006年,习近平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了“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34]的理念。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随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明确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35]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36]这次会议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37]。由此,“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四中全会,我们党分别从建设、改革、法律三个维度,一步步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38]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化”的概念。次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1]由此,绿色化被纳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战略谋划中。李克强、张高丽等人在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时,也提出了不少关于绿色化思想的真知灼见,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上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理论内核是:推进绿色化、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它主要包括:以国民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为价值取向、以融入建设和协同推进的绿色化为基本路径、以法律制度建设的绿色化为根本保障,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理想追求。整体呈现为“四位一体”的逻辑结构。
第一,以国民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为价值取向,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思想基础。推进绿色化,价值铸魂,理念先行。早在2005年,习近平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39]的理念。2006年,他还进一步指出:“这'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习近平还分析了“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40]。同年,习近平在浙江省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济增长是政绩,保护环境也是政绩。”[41]这就是生态生产力观和绿色政绩观。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42]。2015年,党中央进一步指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1]这就是说,“绿色化”的新内涵在于:首先,它是一种绿色价值取向。我们要“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1]。其次,它是一种绿色生产方式。即:“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1]。最后,它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即:“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1]。由此可见,“绿化”到“绿色化”虽一字之差,但这是一次文明理念的飞跃,两者之间有质的区别和不同的内涵。绿化以环境保护理念为指导,侧重于植树造林这一内涵;而绿色化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融绿色价值取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于一体。两者都致力于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问题。因此,我们党首次提出“绿色化”的概念,是一次发展理念的思维跃迁。
第二,以融入建设和协同推进的绿色化为基本路径,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战略任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43]。为此,我们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层面、各领域进行全面转变、深刻变革,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有机融合,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2015年,党中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1]。这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的提升和扩容,“绿色化”首次提出后就被纳入“新五化”的总体框架,使生态文明建设既有了理论上的抓手,又有了实践中的路径。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总体目标,那么绿色化则是具体道路。只有将“绿色化”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融合,才可能实现“五化”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激活“全国一盘棋”。
第三,以法律制度建设的绿色化为根本保障,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重要目标。2013年,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44]因此,必须通过法律制度建设保障绿色化健康发展。同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45]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37]。当前,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把绿色化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本质属性”[46],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绿色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化发展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第四,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理想追求,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根本目的。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2013年,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就是美丽中国梦。张高丽同志说:“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正是承载着这一美好愿景。”[48]生态文明既关系民生福祉,也关系民族未来。我们要通过推进“绿色化”发展,切实维护大自然对中华民族的永续供养能力,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绿色发展空间。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他强调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49]其中,“生态安全既是总体国家安全的自然基础和环境载体,也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0]为此,我们要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化”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将“绿色化”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从毛泽东绿化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不仅是执政理念的飞跃,也是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在这一历史的变迁中,我们党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理念及其事业薪火相传。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要使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9]“三分之一种树造林美化全中国”,[10]“实行大地园林化”[11];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保方针。[51]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52]的口号,发出了“向环境污染宣战”的号召。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作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战略指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将这这些战略具体化、全面化,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把实行“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纳入“十二五”规划,把建设生态文明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1]综上所述,在我们党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在这些重要理论和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从总体上看,从毛泽东绿化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历史演进中呈现出的历史逻辑是:以中国国情为逻辑起点,以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逻辑主线,以实现现代化为逻辑归宿。
首先,以中国国情为逻辑起点,是绿化和绿色化的历史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治国理政,必然要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至关重要,它将深刻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毛泽东绿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共同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立足于人民群众,都是“土生土长”亲近自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和现代化进程。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毛泽东绿化思想的历史基础是建国前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历史基础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一基本国情,“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1]两者共同立足于中国根基。
其次,以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逻辑主线,是绿化和绿色化的时代主题。从毛泽东绿化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历史演进,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充分反映了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应对。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环境保护相信通过管理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而不需要对现有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进行改变。生态文明则认为可持续和足够经济的实现意味着需要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的社会和政治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53]由此可见,毛泽东绿化思想是全球处于环境保护时期的中国应对,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则是全球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中国抉择。两者共同呼应了时代主题。
最后,以实现现代化为逻辑归宿,是绿化和绿色化的世界潮流。“自从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来,当代中国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两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社会主义和现代化”[54]。如果说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那么现代化则顺应世界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顺势而为,通过绿化和绿色化,迈向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实现生态现代化,以人为本,追求人的现代化,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毛泽东绿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共同逻辑归宿。其中,毛泽东绿化思想侧重于追求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即“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55],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侧重于生态、制度和思想层面的现代化。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5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是顺应生态文明的世界潮流的。而我们“需要区别两种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一种是后工业化国家的生态文明,其任务是实现对已有的现代化成果的生态化改造;另一种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其任务是在生态文明的原则上实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的现代化。”[57]
总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历史任务。由于中国国情和时代主题的不断变迁,从毛泽东提出的“美化全中国”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从毛泽东绿化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绿色化思想的嬗变与赓续中呈现的历史逻辑,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对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5-6(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364.
[3][6][7][8][9][10][11][13][14][15][16][17][19][22][23][24][25][27][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1,40,41,72,51,61,67,15,17,44,48,60,69,72,64,77,11-12,11,57.
[4][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75,509.
[1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53.
[20][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3,69.
[2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86.
[28][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216.
[30] 鲁长安,薛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历史进程与逻辑演变[M].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3):17.
[31][32][51]曲格平,彭近新.环境的觉醒——人类环境会议和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472,2,264.
[34][41]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86,186.
[35][48][5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29,626-627,628.
[36][45]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5,52.
[37][38]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4,114.
[39][40]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3,186.
[42][43]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39.
[44][47][4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10,211,201.
[46] 黎祖交,缪宏.协同推进六个"绿色化"[N].人民日报,2015-5-,17(1).
[50] 鲁长安,史文华.生态安全视阈下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M].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10.
[5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
[53][57]诸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0-91,7.
[54] 冷溶,杨耕.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1-42.
[55]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On The History Logic of the Greenness Idea of Socialism w 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ory of M arxism
LU Chang-an1,ZHAO Yang2
(1.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 611130,Sichuan,China;2.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Sichuan,China)
The greenness ide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lassicalwriters about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ory,and is initiated by MAO Ze-dong and continuously explored by JIANG Ze-min,HU Jin-tao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by XI Jin-ping.From MAO Ze-dong to XI Jin-ping,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greenness idea is the following: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is the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The logical line i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e logical destination is the accomplishment ofmodernization.The greenness idea interprets the Marxist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vancing with times,and whichmeans vital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greenness idea;The kernel of the theory;Logical structure;The history logic
D616
A
1672-4860(2015)04-0088-07
2015-05-25
鲁长安(1982-),男,湖北宜昌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生态社会主义。
赵 洋(1980-),男,辽宁北镇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
乡关系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研究"(13JD7100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