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臣
(解放军理工大学人文教研室 江苏省南京 210007)
西藏茶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读《茶叶与西藏:文化、历史与社会》
陶德臣
(解放军理工大学人文教研室 江苏省南京 210007)
2015年2月,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的赵国栋先生赠我大著《茶叶与西藏:文化、历史与社会》(西藏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版,47万字),这部书是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心血之作,值得学术界重视。众所周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地位重要,但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却十分困难。赵国栋先生很年轻,竟然能够争取到茶叶历史与文化方面的首个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实属不易,这说明他具有敏锐的眼光、良好的学术基础及令人信服的研究能力。我知道赵国栋先生的大名较迟,主要是从《农业考古》、《中国茶叶》、《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这些茶叶专业杂志、报纸上拜读他的大作后才有所了解,也知道他主持的相关茶文化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仅仅用几年时间,赵国栋先生就能向世人奉献出如此大著,真乃可喜可贺。经认真拜读,觉得该专著具有几个鲜明特点,体现出四大独到之处。
常见的社会科学类茶书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史学、文化、艺术类方法,赵国栋先生的大著采用的则是社会学研究方法。虽然这一研究方法不能说独一无二,但在茶叶专著中却并不多见,这也许是赵国栋先生能获取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重要原因。社会学研究方法其实是赵国栋先生的强项,因为他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社会学硕士学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有了这一良好条件,加上又在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民委“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因而可以将特长运用到茶叶研究领域。
赵国栋先生的大著采用社会有机体的研究范式来揭示茶叶与西藏在文化、历史、社会之间的联系。他敏锐地认为,以茶马古道形式形成的与西藏有关的茶文化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文化纽带,很值得研究。他主张:“西藏传统茶文化是个广义的范畴,这源于西藏茶文化与内地茶文化、茶贸易的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即西藏茶文化的所有内容中几乎都有内地茶文化的成分或影响存在。以茶马古道形式形成的与西藏有关的茶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连接着西藏与内地的文化纽带,绵延数百年,经久不衰。研究这一文化纽带的过程,也就是研究西藏茶文化、周边茶文化构成的有机体的过程。鉴于此,笔者认为采用社会有机体的研究范式更有利于展现茶叶与西藏之间在文化、历史以及社会之间形成的有机整体”(赵著《前言》)。他进一步解释说:“本书将以西藏茶叶及其文化为核心,同时涵盖四川、青海、云南等藏区的有关文化、英国与印度的相关茶文化与历史事实,并把它与西藏茶文化相关的各类文化现象也纳入其中,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即让读者能够更全面清晰地感受西藏茶文化的内涵以及与内地茶文化的一体性,感受通过茶叶产生的特定的社会空间与现象,从茶文化的视域内透析
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文化与根基。”(赵著《前言》)为此,他总体上以西藏为中心、藏族为主体进行有机分析,既不简单局限于地域,也不完全受民族划分。从全书十三章的全部研究内容来看,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方法和通盘考虑:西藏茶文化之产生与内涵;西藏茶文化与社会生活;西藏茶文化与藏传佛教;西藏茶文化与西藏治理;西藏之茶叶贸易;英国、印度之茶业与西藏;边茶与茶商;藏区茶叶之贸易;藏区茶文化之纽带作用;四川藏茶文化;西藏茶文化与社会阶层;西藏茶文化之实证考察;传承创新——社会学视角之探寻与反思。这样,赵国栋先生的大著既不同于以前纯粹的西藏茶叶文化研究成果,又区别于从前单纯的西藏茶叶贸易相关论著,从而有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书后面所附三个附录,看似多余,实际上是这种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生动体现。这三个附录是:西藏茶馆——文化与产业调查;西藏察隅边境地区族群文化地理研究;部分与茶、茶具相关的档案史料。
研究资料是研究的基础,是构建学术大厦的材料。与内地汗牛充栋的史料相比,西藏茶文化资料本来就少,加上研究这一课题又必须掌握外文、藏文工具,资料收集工作难度相当大,这是对研究者的一大考验。然而,作者自信地认为:“书中所使用的资料涵盖了绝大部分涉及西藏传统社会以及今日之社会的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赵著《前言》)。这绝不是随便自我标榜之语,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白。作者使用的资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汉文资料、藏文资料、外文资料。这三种资料均不可缺少。作者书后列出的汉文史料著作类文献有113种,藏文类文献5种,外文类文献35种(其中外文原文献24种,外文类翻译文献11种)。国内资料尽量包括了相关的汉文资料与藏文资料,而以汉文史料为主。实证分析素材主要整理自《西藏地震史料》、《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二种书。此外,实地考察收集来的资料也很珍贵,考察地点包括西藏山南、昌都、拉萨、日喀则、阿里以及四川成都、雅安、甘孜和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对今日社会中的相关资料的获取,主要以实地调查为主,同时辅以相关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的查阅。作者认为,研究西藏茶文化,不能不使用外文资料,尤其不能不使用英文资料,“因为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印度及二者对西藏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其中茶叶及其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赵著《前言》)。有鉴于此,他说:“英文文献是笔者努力突破的一个重要环节。”(赵著《前言》)然而,长期以来,这一领域并未得到真正的研究,或者研究的力度与深度还远远不够。在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那个时间段内,许多英国间谍、旅行家、政治家、探险家涌至印度,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与方法向中国的边缘地带渗透,四川、西藏更是他们关注的中心。“他们的活动留下了数量较多,又非常珍贵的文献记录与数据资料,排除政治色彩之外,这些内容对研究西藏当时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从这些资料中选出了一些与茶相关的内容加以利用,构成了本书的重要组成”(赵著《前言》)。
当然,收集这些有价值的资料并非易事,其中的苦闷与欣喜非经历者难以有真切体验。例如作者提到,为了寻找Jos Hutchison(City Press于1906年出版)的Indian brick tea For Tibet:Roport on a mission to Ssu—Chuan,可谓费尽周折。他通过各种关系,依托不同人士,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各大图书馆和藏书机构苦苦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英国一所大学的某一分院图书馆找到一本。体现了作者做学问的认真与执著。作者说,在收集资料的这一过程中,“许多师长、同事、朋友与图书界的朋友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这让我感动至深”(赵著《前言》)。
《茶叶与西藏:文化、历史与社会》是一个视角好,但难度大的课题。正如作者所说:“完成本书是一件极为艰辛的探索,为了完成本书,我付出了许多。”(赵著《致谢》)为此,了解、吸收、消化前人研究成果与自酿佳密两者必须高度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酿得属于自己的佳酿。作者对这一点做得
不错。作者书后附有前人研究成果的论文97篇(其中硕士论文5篇,博士论文1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当然只是他阅读过的前人研究成果的绝大部分,未列名的论文想必还有。作者在认真研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择善而从,在书中多有引用,既体现了尊重前人,又不盲从的应有精神与品质,在此基础上的研究,就使学术专著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例如,关于“倮茶迷雾”问题。赵国栋先生通过考察察隅倮人的居住区域、察隅倮人身份的基础上,对察隅倮茶进行了考释。他认为,倮人部落群体中大量存在的倮茶非倮人自产,也非当地茶树所产,而是英属印度生产的“博茶”或与之相似的质量低劣、数量巨大而价格低廉专供察隅边境诸多部落族群消费的劣等茶叶。在“倮茶迷雾”的背后,是英印向中国察隅边境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其手段是倮茶,其目的是笼络当地倮人及其他部落族群,并妄图以此实现掠夺中国土地,分化中国边疆之险恶用心。又如:关于历史上的茶商有关问题,前人已取得相当研究成果。赵国栋先生把前人的研究成果与“边茶茶商文化”这一视角结合起来,赋予了前人研究成果新的生命力。他从“唐宋边茶茶商”、“明清与民国时期边茶茶商”来进行阐述,就对“边茶茶商文化”的产生与演变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揭示。当然,这种研究思路在著作中多有反映,不再一一列举。
学术专著给人的一般印象是行文枯燥无味,难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为了加深读者的理解,更好地体现表达内容,作者在书中相应位置精选、配上了近百幅各类照片,并在每组照片下方,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行文中,又根据需要,列出各种简表、图表,使之与文字交替使用,相互发挥各自长处,能够互为补充,达到整体表达的效果。
作为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高的研究水平,当然值得庆贺。同时,从铸就精品的视角来看,这一研究成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些细节可以做得更好。举其大端如下:一是页下注释及参考文献格式要统一。如大部分页下注中的论文格式是这种形式:丁以寿:《中国饼茶产生时代考》,《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赵著第23页),但不少地方又是另一种形式:陶德臣:《论中国砖茶的生产与贸易》,《古今农业》,1997年,第4期(赵著第41页)。这种格式不统一的情况在书中页下注中的著作格式中也存在,如:李朝贵、李耕冬:《藏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赵著第24页),但少数页下注中的书格式是这样:[英]简·偑蒂格鲁(Jane Pettigrew):《茶设计》,邵立荣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067页(赵著第32页)。书后的“主要参考文献”标识也不规范,排列不以出版时间为序,显得杂乱。二是书中有些明显错误应加以改正。如赵著第32页页下注中“第067页”,应改为“第67页”。第45页第16行“1850至新中国成立前”,应改为“1850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第54页倒数第1行“此薪门者”,应改为“此蕲门者”。第234-235页页下注中、第591-592页中“《茶叶通报》”,应改为“《茶业通报》”。第585-586页中“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年版”、“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应改为“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三是资料尽量少转引而应用第一手资料。如赵著第15页中(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24页页下注(2)所用资料、第55页页下注所用资料、第278页页下注所用资料等等,最好都用第一手资料,而且这些资料也不难找。四是转述前人研究成果时应注重评析。注明前人研究成果是对前人的尊重,这是学者必备的素质。在此基础上,更应十分注意消化、吸收的问题,特别要注意评论别人成果的优劣长短,最终为己所用,也就是说创新才是根本。力戒通篇或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别人的观点复述,复制率高的研究成果其创新价值就会降低。五是书后“主要参考文献”的排序可以更科学一些。如可以按时间先后为序排列,而不要乱排一气。这些问题虽小,但如能稍加注意,可以对研究成果发挥增色作用。
[责任编辑 陈立明]
[校 对 康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