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中,张晓洪
(重庆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庆 400054)
虚无·普世·壁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三大挑战及其批判
郑建中,张晓洪
(重庆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庆 40005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获得实效性,不能仅限于教育内容的改进,也不能止于教育形式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教育理念的明晰把握和贯彻。而在文化多元化发展已成事实与必然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文化历史坚守的虚无、普世价值认知的错位、文化和价值共识的人为障碍这3个核心理念的挑战。要及时而有效地应对这3大挑战,就要在教育观念上牢固树立4个方面的价值选择:捍卫文化传统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批判西方普世的虚假性与欺骗性、确认文化共识的协商性与必然性、推动核心价值的主导性与引领性。
文化;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理念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交往多样化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体制的逐步转型,西方各式各样文化思潮涌现而来,文化的多元、多样性生产和传播已成当代社会无法回避的事实。基于思想、文化等精神因素在当今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11年10月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引导我们的干部群众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澄清模糊认识、划清是非界线,抵制腐朽与错误思潮的影响。面对当前文化多元化对社会生活的冲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积极行动起来改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有辨识和批判错误观念的意识和能力,进而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和引导学生。
(一)文化历史坚守的虚无倾向:文化传统的理性失守
当代“多元文化”论调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密切相关,实际上,他们也不否认,“多元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能导致文化“虚无主义”的倾向:“为了不使这个观点被认为是冷酷的甚至是虚无主义的观点,我们应当回想一下这正是全书潜在的前提。”[1]从“多元文化”开始流行于中国,就不可避免导致部分人产生了对自身固有文化传统在理性和情感上的失守。有着过去百年来文化落后导致挨打的深刻印记,因此,有些人“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这种传统文化是‘黄色文化’,是‘糟粕’,是‘精神包袱’,‘没有人性,只有奴性’,‘它埋伏下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衰败的命运’,‘既无感性生命的勃发,也无理性反省意识的自觉,只有生命本身的枯萎,即感性狂迷和理性清醒的双重死亡’。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早该后继无人’。”[2]虽然上述言论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但在今天依然有市场。同时,文化虚无主义还表现为割裂历史传统的延续性、否认近代革命斗争和革命传统。它们否认从林则徐开始的鸦片战争,到否定五四运动的进步性,甚至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或鼓吹“殖民地救中国”,或鼓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民族自我断裂的总根源。这种论调在近些年颇有市场。最后,“文化多元论”也导致了不少人对主流价值观作“平行化”的理解。他们认为,既然文化是多样性的、多元化的,就不存在所谓主流文化,也就不存在主流价值,更不存在所谓“核心价值观”,在“多元文化”面前,所有文化都是平等的,因此,所有价值观也都是平等的,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也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事实上这种论调也就是取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否定传统文化”“否定革命传统”和“否定核心价值观”是3种典型的“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依据张岱年先生的说法,这是“民族自卑心的表现”、“自卑心理表现为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3]。
(二)文化认知的错位倾向:西方价值的普世认同
文化与价值是否存在普世性,这是一个存在争论的问题。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历史存在着基于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多元性,这是一个经验的事实。然而,另一个事实也不可否认,人类社会之所以会产生“普世价值”,以及对“普世价值”的追求,其本身也就说明,人类具有某种相似的经验可以去言说和追求。问题在于,究竟是谁之“普世价值”?何种“普世价值”?
对于这两个问题,王义桅教授有很好的论证,他指出,今天极力鼓吹的“普世价值”实际上是西方中心论的幻觉,这种幻觉的形成靠三种“把戏”:首先,把偶然的事件说成了必然的事件。“欧洲领先于世界,源于工业革命。这具有相当的偶然性。把它当作历史的必然,笃信历史的‘线性进化论’,甚至秉承社会达尔文主义,就会产生‘李约瑟之谜’、‘大分流’理论等伪命题。”其次,把地方的知识说成了世界的知识。“欧洲人倡导普世价值,是启蒙运动之后的事情。将欧洲的地方性价值观,说成是世界性的、先进的,完全是自欺欺人。”最后,把短期的历史说成永恒的历史。“五百年前谁著史?欧洲近代领先世界,时间段甚至短于中国的周朝,但是普世论者将这种短暂领先包装成永恒,似乎原本如此,且永远如此,只能是在制造神话。西方的普世价值说存在对内多样、对外普世的悖论。美国对内秉承‘天定命运论’,对外倡导‘美国例外论’,就是这种悖论的体现。欧盟的铭言是‘多元一体’,也是对内高喊‘多样性’,对外高喊‘普世性’。西方的普世价值体系只是世界普世性的西方文化折射。”[4]
文化认知的错误不在于是否存在“普世价值”,作为学理的“普世价值”可以作为思想文化界探讨的议题,进而形成对于某种“普适性”价值观念的共同承诺。但是,落实到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若硬要把某种特定的、现成的文化类型说成是“普世的”,抑或说,硬要把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说成是“普世的”,这就犯了霸权主义的毛病,这是必然需要被批判的。
(三)文化交流的目盲倾向:文化共识的人为壁垒
文化的多元化强调了各种类型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的被认可,在缺乏足够的文化智慧的土壤中,就会无形中形成“文化相对主义”的错误判断。文化相对主义者认为,文化不可以确立普遍标准,因此,文化无所谓高低之分,也无所谓进步和落后之分,所有知识都是地方性知识,所有文化都是特殊的文化。如果说,文化的“普世性”在某种层面上能够导致文化霸权,需要给予批判,那么秉持“文化相对主义”的论调,同样值得警惕。
斯宾格勒指出:“每一种文化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生土壤中勃兴起来,都在它的整个生活期中坚实地和那土生土壤联系着;每一种文化各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情欲,自己的生活、愿望和感情,自己的死亡。”[5]秉持文化的特殊性,在面对文化霸权的强权面前,自有其强力的反抗性和价值的独立性,因此美国学者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6]为了反对文化霸权而提出“文化相对主义”,指认文化具有“不可通约性”,实际上是另一种文化霸权,郭湛认为:“若把文化的相对性推到绝对,只承认文化的相对性。不承认这种相对性之中有着绝对性的东西。即稳定的可以超越特定主体、特定时空和在不同的文化主体之间传播、交流、转换、共享的东西。实际上也就是只承认每种文化的独立性、个性或特殊性。不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关性、共性、普遍性,那也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7]
文化相对主义还是导致文化间冲突的重要理论根据。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认为:“我认为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在世界事务中,民族国家自夸举足轻重,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8]多元化为人们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提供了被相互认可的可能性,事实上也预设着文化冲突的可能性。因为多元文化的坚守容易导致文化交流的人为壁垒,更可能是一种文化利益的顽固壁垒,而不是去确认人类都存在着对美好文化的积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是值得期待的温情。文化相对主义为文化壁垒的合理生成提供了冰冷的城墙。
(一)捍卫文化传统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性是指相对文化存在状态的叙述方式,体现了这个时代鲜明的文化观。但是,当我们运用虚无主义来阐发文化相对主义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文化事实,我们可以发现,这并不是大多数中国人所采取的文化选择策略。当下中国人真实而确切的生存状态,并非抽象于现实生活的精神虚无,大学生也未必都是一群缺乏高尚情操的“庄园动物”。实际上,宣扬“虚无主义”的文化相对主义,是属于文化上“全盘西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都要求西化,实际上是主张资本主义化。”[3]而文化具有它自身的历史惯性与科学规律,这不是主观判断而是事实陈述,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民都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他们都是有着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承的。今天中国将“清明节”列为法定节假日,就是一种对自己传统含有温情的制度设计。
“发展是时代性的,也是传统型的。时代性与传统性发展是历史性的繁体。在各个历史时代和各种理论形态的发展思想中,存在着贯穿于其中的传统性核心与主题。把握‘传统’的真意,理解它的价值,我们就会逐渐理出各个时代、各种发展理论之间的内在整体性。”[9]传统是民族性的也是人类性的,因此,对过去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就是要使它们民族化、人类化和现代化,这也就是要特别讲清楚“四个”重要的问题:“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的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基础。”[10]“四个讲清楚”构成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系统和历史脉络的确切“自信”,构成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和取得革命成果的历史必然性的“自信”,也是我们对自身“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个每个人、政党、民族和国家的根本性问题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的“确信”和“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重要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时刻铭记,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而每一个人的发展和进步也将缺乏真实的历史根基,也就如同沙上堆房子,要倒塌、要变色。
(二)批判西方普世的虚假性与欺骗性
“普世价值是否存在”、“西方文明是否具有普世性”、“中国道路与普世价值”等等这些问题,是最近10多年来困扰中国思想界、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大问题。有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普世价值”,那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等。这些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共有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共识,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准绳。著名学者汤一介认为,文化的普遍主义是应当予以反对的,但是文化中有些价值是具有“普世性”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之中存在着一些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念,这些相似或相同的价值理念就构成了价值的“普世性”[11]。学者李德顺也认为,从人之为人的相似性、普遍性角度考察,人类是存在某些普遍性的价值信念的,人类的个体性差异之中总蕴含着很多共同的价值共性,如果从人存在的这个角度出发,在主体尺度上是存在着价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因此“普世价值”是存在的[12]。
我们认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说,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如果完全否定矛盾的普遍性而仅仅赞成矛盾的特殊性,显然是片面的,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就明确提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13]。如果我们仅仅只看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对性,而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联系、相互融通,这显然也是陷入形而上学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的方式了。我们谨慎地认为,价值的“普世性”与价值的“普遍主义”是不同的,后者是将某种特定的文化类型、价值观念普遍化为一切文明皆有的、都能接受的文化和价值,而不是在人类文明交往之间去寻找具有“普世”的因素。我们要坚决反对的,是将某种特定的文化类型、文明成果强制性地说成是“普遍的”,“历史终结”于某种特定的文化类型,我们反对的是文化霸权、价值独断。
刘书林认为,“普世价值”论包裹着“私货”[14],这个“私货”就国外敌对势力而言就是“文化霸权”、“制度霸权”的企图,就国内而言,就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权威,走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道路。如果就一般意义上、学术研究上的“普世价值”,本文认为,这是可以进一步探讨的话题,也未必是纯粹的“主观认同”,而若将某种特定历史范畴、特定文化范畴的“价值系统”确认为所有人类的“普遍价值”,将特殊性说成普遍性,将地方性说成世界性,将偶然性说成必然性,这就是典型的文化霸权,是夹带“私货”的文化欺骗。
(三)确认文化共识的协商性与必然性
“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为文化间的冲突创造了条件和可能。但是,文化间的冲突并非必然性地如亨廷顿所预言的那样,在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依然是主流,冲突并没有大范围、全面性地出现。这是因为,从总体上,各国的文化发展战略走的是一种“和而不同”的道路。这个“和”既包括对文化间价值共同性的认可,也包括对文化间价值相异性的悬置,体现为文化交流的行动原则就是相互协商以达成一致意见。这就是文化共识、价值共识。比如,今天国际间各项政治、经济、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各种国际性组织的成立与有效地运转,就充分地体现了不同文化、民族、政治制度的相互交流是可以达成一定共识的。再比如说,社会主义有“计划经济”,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也有“计划经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可以讲“自由”“民主”“人权”,社会主义也可以讲“自由”“民主”“人权”,只是他们的具体内容不同而已。
汪信砚教授认为,价值共识的提出,为理解和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价值冲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思路。虽然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人们生活条件有趋向于同质化的现象,这为某些“普世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但这种可能确实不能完全克服基于人之现象的差异性,进而完全消弭人类之间各种价值观冲突的出现。大到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小到校园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的同学之间,价值和观念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因此,要消解当代全球化、流动化中的各种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唯一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通过相互的协商,达成对某种价值观的共同认可和尊重[15]。
价值共识的承诺,也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民主权利的矛盾、冲突在加剧,保障弱势群体的合理利益与保障精英阶层的合法利益成为日益艰难的过程。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程中,践行社会主义的和谐价值观,为弱势和强势、利益未获得者和既得利益者建立既能保障自由又能兼顾公平的制度共识,是一种特别需要予以关注的议题。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有效地整合多元时代的利益差异,另一方面,又要建立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机制,为社会成员能够实现他们自身、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构建共同的思想基础。尊重差异选择又推动主导价值,这也就是形成价值共识的必然命题。
(三)推动核心价值的主导性与引领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24个字,高度概括了国家、社会、个人3个层面的价值追求,是整合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的综合概括,是我们党维护社会稳定、凝聚社会认同和锻造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举措。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导和引领,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整体的思想活跃、观念碰撞和文化交融,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突出的推动作用。但正是因为对于“人”而言,价值在“主体”“标准”和“取向”上越来越多样化、分立化甚至对立化,这在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导致了“核心价值”和“多元价值”的长期对立。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价值选择的迷茫、价值观的虚无主义倾向,以至于较大范围内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导向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正在日益成为主流价值,而社会上诸如模糊“光荣”和“耻辱”的界限、“挣钱是王道,不在乎手段”的言论等都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很坏的影响[16]。所以,教育者常常感叹,“教授一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不如学生在社会上的一堂课。”
但教育之所以需要和必要,就在于它是价值的引导和价值创造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坚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现代进步的价值观相互融合,旗帜鲜明地坚持主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引领性。首先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内化机制,通过满足大学生对知识、道德修养的利益之需求,积极建设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的内化途径;其次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社会实践强化机制,通过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达到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和行动规范的高度统一,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褒奖和惩罚机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切实落实提供制度保障[17]。最后,要建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引导机制,通过灌输和引导的结合、柔性和刚性的统筹、显性和隐性的综合,以广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等多样化的媒介,多管齐下、综合教育来实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同和践行[18]。
[1] 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85.
[2] 杜文君,史春林,李晔.近年来有关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评论述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6):35-40.
[3] 张岱年,季羡林,张岂之,等.批判民族文化虚无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发言摘编[J].高校理论战线,1991(1):26-30.
[4] 王义桅.普世价值是西方中心论幻觉[J].求是杂志,2013(20):63-64.
[5]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 [M].齐世荣,田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9.
[6] 谢剑萍,付永钢.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相对主义的相对性[J].社会科学家,2004(9):26-28.
[7] 郭湛.文化的相对性与文化相对主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4-5.
[8]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二十一世纪,1993(10):5.
[9] 高清海,胡海波.文化传统的当代意义[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1-8.
[10]新华网.新华网评:“四个讲清楚”既是任务也是补课[EB/OL].[2014-02-10].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4-02/10/c_119259026.htm.
[11]汤一介.寻求文化中的“普世价值”[EB/OL].[2014-04-01].http://www.aisixiang.com/data/23121.html.
[12]李德顺.怎样看“普世价值”? [J].哲学研究,2011(1):3-10.
[13]毛泽东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8.
[14]刘书林.“普世价值”论包裹的“私货”[J].人民论坛,2013(3):32-33.
[15]汪信砚.普世价值·价值认同·价值共识——当前我国价值论研究中三个重要概念辨析[J].学术研究,2009(11):5-10.
[16]孙长虹.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9):143-147.
[17]马俊峰,马兰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48-152.
[18]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18.
(责任编辑 魏艳君)
Nothingness, Universal, Barrier: Three Big Challenge and Criticis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cep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ENG Jian-zhong, ZHANG Xiao-hong
(Colle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
To obtain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not only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ducation content, but also it can’t check in the form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s to have a clear grasp and carry out education concept. And in the fact that 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has become a fact and necessity of toda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three core ideas: cultural history to nothingness, dislocation of the universal value cognition, culture and value consensus of artificial barriers. To timely and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three big challenges, we should firmly establish a value choice on the education idea on the four aspects: to defend the rationality and inevitability of the cultural tradition, to criticize the false and deceptive western universal, to confirm the consultative and necessity of cultural consensus and to promote the dominant and leading of the core value.
culture; diversifi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allenges; concept
2015-01-16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文化多元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评价体系研究”(12SKL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与引导”(13XKS020)
郑建中(1977—),男,福建政和人,副教授,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张晓洪(1966—),男,江西万安人,教授,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管理。
郑建中,张晓洪.虚无·普世·壁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三大挑战及其批判[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9):115-120.
format:ZHENG Jian-zhong, ZHANG Xiao-hong.Nothingness, Universal, Barrier: Three Big Challenges and Criticis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cep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5(9):115-120.
10.3969/j.issn.1674-8425(s).2015.09.021
G416;G641
A
1674-8425(2015)09-01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