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研究①——基于就业与保障视角

2015-02-20 06:46

邵 爽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研究①——基于就业与保障视角

邵爽

[摘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要引入新的收入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这一过程中,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与土地流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值得思考的。从就业与保障视角来看,非农就业的增加会导致农民的分化,进而使农民对土地功能诉求发生改变,产生土地流转意愿。而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会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提升农民非农就业稳定性以及社会保障水平。因此,在引入工商资本进入的地区,可以鼓励其进入农村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领域;政府应该积极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法规以形成成熟土地流转市场,并完善农村基本养老制度。

[关键词]非农就业;土地功能;农村社会保障

①感谢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琦博士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蔡键博士在本文写作中给予的建议与帮助。

②韩俊:农业改革须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经济日报》2014年8月7日第014版。

③关系型契约的主要特征是合约参与人之间比较了解,信息交流良好;不能由第三方执行而只能有自己执行。

中国要强,农业要强,中国要富,农民要富。在深化改革的当下,中共中央将农村改革工作纳入重中之重,连续多年将“三农问题”作为“一号文件”关注的重点,近几年尤其指出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在封闭情况下,“传统农业是贫穷而有效率,要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引入新的收入流”[1]30-31。由此可见,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一项重要举措,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农村工作也是围绕这点展开的,如广东省清远市的农产品与电商结合的项目。但资本天性逐利,在农业这一特殊领域,农业如何形成合理利润才能吸引并留住工商资本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此,有学者指出,中国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工商业资本积累逐步完成,现代农业利润计算路径的延伸使农业成为利润率较高的产业之一[2]。因而,在农业领域资本有了逐利的源泉。然而,也有学者提出,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小规模作业,不利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尽管家庭经营不等于小规模[3],也不等于规模不经济,但是我国农业的现实情况表明,当前的家庭经营确实是小规模经营,目前我国共有2.2亿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不到0.6公顷②。一方面,细碎化、分散化的小规模经营必然存在着效率损失;另一方面,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必然伴随着较大规模的交易活动,不管企业与农户之间是采用关系型合约形式还是采用正式合约模式③,都将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原因在于,一是关系型合约下,企业与农户之间由于缺乏相互了解,在小规模农户经营模式下,经济交易规模的扩大,合约参与人之间的了解程度降低,使得关系型合约成本越来越高[4];二是在正式合约下,企业面对较多的交易对象,交易规模的扩大使得规则的制定成本以及履约成本较高。由此可见,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不利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要求形成适当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显得必不可少。那么,工商资本与土地流转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制约?

当前学界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研究多限于以下几方面:工商资本进入相关农业领域以及农业产业化的研究[5-6];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对土地流转、乡村治理等的影响[2,7];工商企业经营农地的风险研究[8];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应该注意的问题[9-10]。纵观现有文献,研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与土地流转关系的较少,视角集中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对土地流转带去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上。本文以促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为研究目的,试图以非农就业与社会保障为研究视角,探讨促进土地流转的条件,从而为分析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否会促进土地流转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良性循环寻得理论依据。

一、土地流转的条件:非农就业与社会保障

不管是三要素论,还是四要素论,土地始终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资源要素的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有序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11],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前提[12],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1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多方面的因素(如农村优质劳动力外流,农业劳动力弱质化,农业生产细碎化、分散化等)要求土地进行流转。既然土地流转存在现实需要,分析土地流转的动因对引导土地有序流转至关重要。

(一)非农就业机会增多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

在二元经济理论下,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的发展,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发展中国家由于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农业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远低于制度工资率,因而工业部门只需以制度工资率提供就业机会,农业中边际贡献低于制度工资率的劳动力就会自愿转移到工业部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农村劳动力会因为非农就业工资率较高而向外转移,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我国农地实行“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当劳动力向外转移后,部分农户也将产生转出土地的需求,这也是早期我国土地流转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农村土地流转的比例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06年农村土地流转率仅有4.57%,2008年增长到8.6%[14],到2011年又增长至17.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课题组:《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8亿亩,流转比例达到28.8%*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1204/203020999241.shtml。。而这一期间内,全国农民工的数量也呈现上升态势,农民工总量从2008年的22 542万人上升到2013年的26 894万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二)农民分化导致对土地功能的诉求发生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依附土地生存、就业、乃至养老。对农民而言,土地的传统功能包括生存功能、就业功能、社会保障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功能正在演变,并衍生出新的功能,具体而言包括价值功能、财产功能、融资功能和资本功能[15]。从国内现有研究文献看,学者对土地功能的划分虽存在差异,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土地的各种功能是实质上是从土地的生产、保障与财产三面特性展开的。本文依照学者傅晨等的观点,将土地的功能分为生产功能、保障功能与财产功能[16]。简而言之,土地的生产功能是指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提供农业生产收入的功能;保障功能是指土地提供就业机会、生活以及养老保障的功能,而财产功能则是指土地产生财产性收入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如转让、抵押)等带来收入的增加。

长期以来,土地的生产与保障功能对农民至关重要,是农民实现就业以及保障生存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城乡人口流转的限制越来越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民实现非农就业机会增多,基于生存需求而对土地的依赖不断削弱。就业形式的丰富使得农民群体内部出现了分化,逐渐出现了职业务农的“务农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务工的“兼业农民”,以及不再从事农业的“非农农民”。对“务农农民”而言,其依赖土地就业,获取家庭收入,并依赖土地养老,土地的生产功能与保障功能十分重要,他们是形成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的主体,有着较大的土地转入意愿。相反,对于“非农农民”而言,其已实现非农就业,对土地依赖性最低,土地的生存与保障功能对这类农民的重要性越来越小,他们更注重土地的财产功能,有着较大的土地转出意愿。而介于二者之间的“兼业农民”,“离农化”倾向较重,对土地的财产功能有着较大诉求,土地转出意愿也较大。由此可见,农民群体的分化,衍生出对土地功能的不同诉求,进而产生土地流转的需求与供给。

(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将缓解农民的后顾之忧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也是农民最重要的物质财富。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长期缺位,对于农民而言,土地既是生产要素,也是重要的财产,还是实现生活保障和福利保障的基础[17]。由此可见,只有解决好农民的生存与社会保障问题,才能促使农民最终放弃作为他们基本生存保障的土地,使土地规模经营成为可能[18]。

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摆脱土地束缚,成功实现转移的制度依托。土地原本作为生产要素,本不应该具备社会保障功能,而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民不得不依赖土地就业、生存乃至养老,因而在中国,土地被赋予了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如果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实现对土地保障的替换,农民就难以真正离开土地,难以实现土地的有效流转。

一方面,随着农民非农就业的增多,部分稳定就业的农民享受到了城市社会保障福利,土地的保障功能对这部分农民的效用在削弱。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型农村养老制度实现基本覆盖,农村低收入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不断完善,基本保障金也在逐年增长。另外,新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随着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基本医疗保障金额与保障范围逐步扩大。由此可见,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

当然,客观地看,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保障范围以及力度等都不足以诱使农民实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但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各地农村社会保障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将建立既符合国情又能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最终使农民摆脱对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赖。

二、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增加就业机会与完善社会保障

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部分农民不再依赖土地生存,土地也不再是保障制度的替代,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民拥有土地经营权,但不再经营土地,有着较强的土地流转意愿。此外,非农就业的增加促使农民阶层逐步出现分化,分化后的农民对土地功能(生产功能、保障功能、财产功能)的诉求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引致了土地流转的需求和供给。本部分将以上文分析为基础,从非农就业和社会保障两个方面阐述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对土地流转的作用。

(一)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有利于农民“离土”就业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培育职业化的农民、形成成熟的土地流转市场以及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但在农业自身资本积累较少的现实情况下,难以实现这一政策目标,为此需要吸引新的要素投入。抛开“资本雇佣劳动”与“劳动雇用资本”的争论,企业的运行需要为劳动与技术等支付成本,而这必须依赖于资本,由此可见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在农业领域引入工商资本成为必然。

1.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会产生新的就业岗位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农业的迂回生产,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的分工,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这一过程实质暗含了工商资本适宜进入:适合规模化经营的种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生产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物流等领域。工商资本进入这些领域要么组建新的经济组织,要么投入现有经济组织中,这两种方式都将扩大已有经济组织的规模。

当前农业劳动力的边际贡献较低,我国农民生产收入也相对较低,且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往往忽略“自雇”的劳动力成本,如果扣除这一成本,农业生产收入将更低。如前文所述,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会促使相关经济组织规模的扩大,进而会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基于此,理论上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所增加的就业岗位,只需要以稍高于农业边际贡献的工资率就可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新增就业岗位。

2.工商资本对农村人力资本的积极影响将提高非农就业机会与稳定性

舒尔茨提出,在传统农工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要创建有利于农业改造的制度,利用市场机制为引导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创造条件,同时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而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状况对其就业稳定性会产生影响[19]。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支持农村民办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深化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一方面,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将有助于农村教育、医疗领域等的建设,而这些领域对农村人力资本会产生直接作用,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其中职业培训与技能教育等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能力与就业稳定性尤其重要。另一方面,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可以向农业领域注入新的信息、知识、技术等,而这些也可通过知识外溢的作用间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

(二)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有利于农民享受更好的社会保障

图1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图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生理需求是人最低层次的需求。对于农民而言,长期以来耕作土地是其实现生存的主要手段,非农就业虽给予农民新的谋生手段,但是大多数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非农就业的不稳定,农民担忧在城市失业、创业失败与生意破产等问题,仍将土地作为其生存的最后保障。农民对生存问题的担忧而将土地作为最后保障,主要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有着巨大差别,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各种社会保障,而农民则难以获取这种机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实现“离土”就业。在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下,工商企业吸收的这部分农民通过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或医疗保险金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进而享受到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此外,商业保险作为对社会保险的补充,在非农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下,农民也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进而享受更加完备的保障,同时在农民失业或者创业失败时,也将进一步弱化失业或创业失败给农民带来的生存忧虑。

三、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与土地流转的关系分析

(一)工商资本进入将促进土地流转

就农业生产环节而言,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逐利的基本条件是农地的聚集,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因此聚集土地是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在不断削弱,农村劳动力流转所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少,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越来越多,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妇孺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优质劳动力转移、农地“弃耕”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中国农地由谁耕种?”。同时,农民就业机会与就业形式的增多、农村社会保障的完善,使得农民阶层出现分化,分化后的农民对土地的诉求出现差异,与土地利益关系的紧密度也将发生改变,土地对不同农民阶层的功能也有所差异,农民的分化为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创造了条件。

有助于提高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此次演练中,海上联合搜救科目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南海海域广阔、航线密集,海况比较复杂,过往的商船和作业的渔船较多,经常发生意外。此次联演中,通过海空联合侦察、搜索和救援演练,研究探索了中国与东盟海军海上联合搜救响应机制、方式方法和运行模式;直升机甲板互降科目演练,也可用于未来海上紧急营救落水人员。未来如南海地区发生海难,中国和东盟国家海军可以立即反应,联合进行紧急搜救,有效保护各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如前文所述,农民就业机会的增多、农村社会保障的完善以及由此而推动的农民分化,成为土地流转的条件及动因。从这一角度来看,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恰恰能创造出上述条件,进而促进土地流转。首先,在农村资本缺乏的现实情况下,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将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工商资本涉入农产品精加工、农业生产性服务等产业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将带动人力资本投资(兴办教育培训、投资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公共事业)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各种技能与受教育程度,从而提高农民非农就业能力与就业稳定程度。其次,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将为农村具体带来更多的社会保障。因为:第一,工商资本投入农业的同时,也将带动农村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二,随着工商资本不断进入农业,必将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由“自雇农”转变成为“雇佣农”,而根据劳动法,农业企业必须为这部分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第三,随着农民就业机会的增多以及人力资本的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也将有所提升,这也将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商业保险的购买能力。最后,随着农民就业机会的增多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民阶层将进一步分化,高收入、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对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弱,土地流转意愿也将随之提高。

(二)土地流转将有利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实现良性循环

如前文所述,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将为土地流转创新出一系列有利条件,进而推动土地流转。与此同时,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也将有利于工商资本进一步进入农业,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发展。

不同类型的农民对土地的功能有着不同的需求,同时优质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农地“弃耕”现象等使得土地流转成为一种趋势,也将促进农民职业化的发展。从当前土地流转的现状看,土地的“农内”流转主要表现为农户间的流转,向专业大户或合作社的流转、向农业龙头企业的流转等形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需要引入新的“收入流”,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可以为农业注入“新鲜血液”。当前,农业的小规模农户生产,工使得商资本无论是进入农业生产的哪个环节都将面临与众多农户交易谈判的局面,必将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过高不利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为此,不管工商资本是否直接进入农业生产环节,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是必然要求。在适当规模经营下,一方面工商资本可以通过流转到的土地直接进入生产种植环节,将农产品收购等活动内部化,这种方式虽使企业直接面对生产种植环节的风险,但这种方式可以节约谈判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农产品的标准化、现代化生产,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土地向专业大户或者合作社等的流转,也能实现农地的聚集,减少企业与农户间达成交易的成本。

四、结论与启示

(一)简要结论

非农就业促使农民阶层发生分化,出现“务农农民”“非农农民”以及“兼业农民”之分。不同类型的农民对土地有着不同的功能诉求,这为土地的流转创造了条件。土地流转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要求形成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以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生产。为此,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形成成熟的土地流转市场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是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通过增加就业岗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提供技能培训等强化农民非农就业能力与就业稳定性,促进农民群体的进一步分化。此外,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有利于农民获取更多的社会保障,弱化农民对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赖性。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有益于强化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促进土地的流转。为此,本文认为土地流转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二者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

(二)启示

第一,鼓励并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以及医疗保障等领域,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增强农民就业稳定性。舒尔茨指出掌握现代技术的农民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之一,加大对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投入,有利于培育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所需的职业化农民。因此,应以政府为主导,财政资金为杠杆,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就现有研究结果看,影响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20-22],诸如农户家庭规模[23]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受到技能培训对土地流转意愿有着较大的影响[24]。为此,在进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时,一方面可以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非农就业能力,在有条件的地区开设农村夜校,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自我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医疗以及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人力资本不仅仅是职业技能,实践经验等的积累,健康保健等在人力资本的形成也同样重要。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提升转移农民就业的稳定性,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最终达到提升农户转移土地的意愿。

第二,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形成。当前,土地流转多在农民间私下进行,或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向农业龙头企业的流转。与农民间的小规模流转相比,政府主导的流转由于交易双方不熟悉,人际关系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在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流转市场不成熟的前提下,土地在实际流转中经常出现违约现象,难以保障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由此可见,不成熟的流转市场以及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不利于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当前,农民阶层出现分化,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构建完善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有利于保障流转双方的权益,对处于弱势的农民群体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其也能规范交易双方的行为,促进成熟的土地流转市场的形成。

第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土地原本只是生产资料,仅应具备生产功能和财产功能。但由于我国二元经济体制的长期存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差异,农民既难以实现非农就业,也难以享受城市养老制度。因此,长期以来,农民既依托土地实现就业、生存,更依赖土地进行养老。时至今日,土地的养老作用仍根深于农民脑海中,农民仍将土地作为返乡养老的保障之一。由此可见,农村养老制度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流转。为此,完善农村基本养老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有条件地逐步实现城乡养老制度同质化,可以使农民摆脱老无所养之忧,进而促进土地流转。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刷馆,1987

[3]黄云鹏.农业经营体制和专业化分工——兼论家庭经营与规模经济之争.农业经济问题,2003(6):50-55

[4]谢东水.合约形式、交易规模与经济绩效——对传统中国经济停滞的微观解释.财经研究,2014(4):16-26

[5]凃圣伟.工商资本下乡的适宜领域及其困境摆脱.改革,2014(9):73-82

[6]关锐捷.大中型工商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1997(B9):6-11

[7]陈靖.进入与退出:“资本下乡”为何逃离种植环节——基于皖北黄村的考察.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1-37

[8]田欧南.工商企业介入农地经营的风险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2(9):245-247

[9]李中.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农业展望,2013(11):35-37

[10]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现状、问题与建议.“三农”决策要参,2014(19)

[11]陈金明,吴淑娴.农村土地流转:目标、问题与对策.江西社会科学,2010(3):232-235

[12]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管理世界,2010(7):66-85,97

[13]昝剑森,原栋.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若干思考——基于对晋中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42-46

[14]罗必良. 农业经营制度的理论轨迹及其方向创新. 改革,2014(2):96-112

[15]邓大才.论农村土地的新功能.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5):30-32

[16]傅晨,王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机理——一个分析框架.经济学家,2014(3):74-83

[17]曾芬钰.我国农村土地双重功能向单一功能演变的必然趋势.财贸研究,2005(3):11-15

[18]陶纪坤.新农保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经济纵横,2011(10):45-50

[19]李萍,谌新民.人力资本投资、就业稳定性与产业转型升级——基于东莞市的经验数据.学术研究,2012(9):80-86

[20]许恒周,郭忠兴,郭玉燕.农民职业分化、养老保障与农村土地流转——基于南京市372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1(1):80-85

[21]许恒周,郭玉燕,等.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天津613份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资源科学,2012(10):1864-1870

[22]何军,李庆.代际差异视角下的农民工土地流转行为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4(1):65-72

[23]詹和平,张林秀.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7):658-663

[24]闫小欢,霍雪喜.农民就业,农村社会保障和土地流转——基于河南省479个农户调查的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3(7):34-44

(责任编辑:常英)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apital and Land Circulation:

Based on Employment and Security Perspective

Shao Shuang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o modern agricultural, we should introduce new income streams. At present, actively leading the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apital into agriculture is the most measures to build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apital entering into agriculture and land circulation is a question worth thinking about.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and security perspective,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e fact that the increase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would lead to the division of farmers, and also would make the farmers have the different demands of land function, therefore, the land circulation w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apital entering into agricultural, it will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it also will increase farmers’ employment stability and the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In the end, the author suggested that when government leaded the industrial &commercial capital into agricultural, it could encourage the capital into the field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form a mature land circulation market,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land circulation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actively, so as improving the basic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Key words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Land function; L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作者简介]邵爽,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邮编: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善我国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项目号:14BJY122)支持。

[收稿日期]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