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导读-导写-导改”三部曲

2015-02-19 01:36河南省社旗县第三小学文清
人间 2015年7期
关键词:三部曲指导作文

河南省社旗县第三小学 文清

唱好“导读-导写-导改”三部曲

河南省社旗县第三小学文清

摘要:作文离不开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也离不开教师切实有用的引导。本文以一次作文训练为例,对“导读-导写-导改”的作文教学新思路进行了简明的阐述。

关键词:作文;指导;三部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52-01

“作文难,作文难,一到作文心就烦!”这一句话早已成为部分学生的口头禅了。依我之见,学生苦于作文,根由是没有一条可行之路,就算有,也像悬崖一样,陡峭难攀。那么,开辟一条什么样的路,才能让学生尽快走出作文的低谷呢?下面我结合一次作文训练谈谈自己的浅见。

在这次作文教学中,我是这样与学生唱好“导读—导写—导改”三部曲的。

一、导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吸收,写是表达。为了使学生吸收例文的精彩词句和表达方法,写作时有所借鉴,于是,我与学生唱好首部曲——“导读”。

(一)导读题目

这次作文训练,题目的内容是:观察你喜爱的一种动物,以它的生活习性为中心,把看到的情况具体写下来。

在接触题目之前,老师已布置了观察的任务: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看清楚它的生活情况(怎样吃东西、睡觉、玩耍等)。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题目的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在出示题目内容时,我采用了遮盖的手法,让学生先读较易理解的一、三句,接着提出问题:写出自己看到的动物的情况时,要围绕什么来写呢?再相机出示第二句。最后通过填空检查的形式使学生明白动物的“生活习性”指什么。

(二)导读例文

我选择了通俗易懂的一篇例文《可爱的小鸡》,指导学生阅读。为了让学生能透视例文,掌握写法,我在布置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叫学生在例文重点段的词句下划上“△”、“——”等符号,然后出示精心设计的填空题:

1.第一句写了“我”喂小鸡的()

2.带“△”号的词语写了小鸡吃食的()

3.划“——”的句子是写“我”的()

4.划“~~~”的句子是写“我”的()

5.划“……”的句子是运用()的修辞手法。

6.用了()句话有重点地写了“大头小鸡”。

7.(文中的“骂”是真的吗?)整段话表达了“我”对小鸡的()之情。

学生在寻找填空题答案的过程中,必然对例文作深入的阅读,达到“透视例文”的目的。有了首部曲——“导读”作为基调,则体现主旋律的第二部曲——“导写”即可引吭高歌。

我在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后,把填空题的答案整理成一目了然的板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方法,初步解决了学生心目中“用什么方法把动物生活习性写具体”这一大疑团。

(附板书)

(喂小鸡)目的

(小鸡)动作

具体写(方法)

“我”的说话

“我”的内心

运用比喻

有重点地写

表达喜爱之情

二、导写

(一)指导学生筛选材料

学生在观察中已获得了写作材料,但要使材料真正为中心服务,还必须过筛选这一关。在指导学生筛选材料时,我先把筛选的依据交给学生:选用的材料能反映动物的生活习性,也能触发自己对该动物的喜爱之情。然后举例说明:如某同学(作者)选择“小花猫白天喜欢睡懒觉”作为其中的一个材料。本来,小花猫的这种生活习性应该是惹人讨厌的,作者怎么会喜爱呢?原来,作者心思细密,把小花猫“睡懒觉”与它“养精蓄锐”,当好“我”家的“夜卫士”联系起来。因此,作者的选材是独具匠心的!又如,有的同学观察家中的小猫时,发现它吃食方面的特点——只吃拌鱼的饭。结果,小猫给家人添了不少麻烦。虽然材料与小猫的生活习性有关,但无法触动自己喜爱之情,这样的材料不应入选。

(二)进行“照猫画虎”的尝试

所谓“照猫画虎”也就是作者以“猫”作为参照物,回忆“虎”的“形”、“神”,画出形神俱备的老虎。“照猫”不是为了画猫,而是把“画虎”视为目的。这次作文教学也一样,我指导学生“透视例文,掌握写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改头换面”,而是实施“心脏移植”。因此,在学生动笔之前,我再让学生把例文阅读两遍:第一遍(朗读),要求学生进一步感知全篇,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第二遍(默读),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如何灵活运用写法,如何进行遣词造句,如何表达(流露)喜爱之情。学生获取了最有用的东西(心脏),要写出自己的文章(手术成功),可以说是“囊中取物”了。

三、导改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样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由此可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自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究竟如何运作,程序如何呢?我的做法是:

(一)加强巡视,及时点拨

在写作过程中,个别学生难免出现以下问题:A.动笔就感到困难;B.在草稿起头后,中途“卡壳”;C.词不达意。此时,我有针对性地直接给予指点,或“对症下药”——抽取其他同学刚“出炉”的佳作(片段或全文),摆在搔头冥思的同学书桌上,以供借鉴。这样做,可以尽可能地把错误扼止在刚开篇未完成之中,减少自改“路障”。

(二)做示范、互评改

学生初稿完毕,会存在两种心理:一种是希望别人认识自己的文章,分享劳动的果实;一种是想听听别人的意见,剔除不足。为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我先出示学生写在投影片上的习作,进行评改示范:(1)朗读习作一遍,对照题目要求,充分发掘优点,肯定该同学所做的努力。(2)默读习作,边默读,边查找词句中出现的错误,并用符号标出。(3)征求作者的意见,商讨修改的方法。(4)让作者自改。然后,让学生成立四人小组,采用循环交叉形式,仿照老师的示范,互评互改。

由于唱好了“导读—导写—导改”三部曲,给学生开辟了一条坡度较小,易于行走的“路”,这次作文的“质”(文章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和“量”(篇幅较长)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向着学生“自能作文”的目标迈出了稳健的一步。

猜你喜欢
三部曲指导作文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