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家屋空间建构的隐喻象征意义解析

2015-02-19 09:10许瑞娟
关键词:摩梭摩梭人火塘

许瑞娟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人类学的空间研究始于莫斯,他认为区域(空间)的界定和划分体现出人们的情感价值。①[法]爱弥尔·杜尔干、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1~92页。列维-斯特劳斯则进一步强调,人们对生活空间的分类可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形貌,特定的建筑形式或空间场所在社会结构与文化价值观的延续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②海力波:《三界”宇宙观与社会空间的建构》,《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布迪尔则注意到住宅的空间结构往往作为该社会宇宙观的隐喻与象征。③皮埃尔·布迪尔:《实践感》,蒋梓骅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34页。人类学家将空间理解为社会文化脉络中空间与人的关系,它隐含社会群体对所处空间的文化想象与实际建构,表征着社会群体对空间进行分类的隐喻与象征意义。社会群体如何理解并建构出一套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循的空间准则并赋予其文化意义的过程,成为人类学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④龚树排:《侗族民间文学中的空间观与生活空间的建构》,《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第3期。

自列维-斯特劳斯提出“家屋”概念以来,便掀起了人类学“家屋”研究的热潮,近年来又兴起了人类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进而衍生出“空间人类学”这一人类学的分支领域。⑤尤小菊:《略论人类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家屋”对于人类学家而言,绝不是一个静止和孤立的空间。有“家屋”就一定有人存在,只要有人存在,就有相应的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资源分配、社会分工等行为,人对“家屋”空间的使用与分类,引申出人们对宇宙观念的基本认知以及对空间隐喻与象征意义的文化实践与建构。

摩梭人是居住在中国西南部云南与四川交界的一个族群,摩梭人独具特色的母系大家庭、两性异居走访制与以女为尊的伦理道德观三者合璧,构筑了摩梭文化的独特性。摩梭人对家屋空间的建构为我们研究不同文化中社会群体对特定空间的分类及文化价值观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独特的样本。将摩梭人的家屋空间观念置于摩梭文化整体观念体系中加以理解,可以从深层次揭示摩梭文化的内涵。通过对摩梭家屋内部结构的空间分析,折射了摩梭人对社会性别的文化隐喻。

一、摩梭“家屋”的概念

对摩梭人而言,“家”与“屋”是不一样的概念,二者并非同构的关系。在摩梭语中, “ɑ31wo33”指的是“屋”,即作为实物的房子。 “ʑi33tu33”指的是“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性的屋和屋场;居住在屋里的人;屋内的所有财产,包括器具、粮食、柴火、牲畜等;屋的神圣物—经堂、火塘及供奉的神灵和祖先。⑥冯智明:《身体与家屋空间的构建——红瑶身体的空间性及其象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第3期。摩梭人认为,有“屋”才有“家”,有“家”就必须有“人”来延续这“屋”。不是所有屋都可以成为家,必须经过复杂而神圣的宗教仪式,屋才成为家。否则,一辈子与伴侣及子女同住的房子,只算暂居地,绝非“家屋”。家屋是具体的“物质”,拥有一定的物质空间,也具有精神性。从家屋修建、命名到延续,都蕴含着神圣庄严的色彩。摩梭人深信家屋是有生命与灵魂的,家屋中的一切陈设与空间布局体现着摩梭人对世俗空间与神圣空间的建构。

“家屋”是摩梭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单位,也是摩梭人身份认同的基础。摩梭人在自我介绍时,通常先说家屋名,然后才是个人名字。“家屋”是摩梭人个人身份与价值的标识,每个“家屋”都有自身恒久不变的名字,谁在家屋中出生或者后来搬进家屋,房屋的名字就成为他的姓氏。屋的大小与美观直接影响着摩梭人在社区与村落中的地位与声誉,摩梭人把大部分的财富与心思放在家屋的修建上,并视之为对祖先的尊敬与贡献。

二、摩梭“家屋”的空间结构

摩梭家屋 (ʑi33tu33)通常是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一般由四栋房子组成。这四栋房子分别是正房(ʑi33mi33)、经楼 (ɡɑ33lɑ33ʑi31)、花楼 (ȵi33tsɑ33ʑi33)和牲畜棚 (tso33wo33)。如图所示:

四合院中的每一栋房子都有其功用,正房也叫“祖母屋”,只有一层,是家中老祖母和小孩居住的地方,也是一家人吃饭、生活、议事、待客的中心。经楼是每个摩梭家庭中装潢布置得最好的地方,也是摩梭人举行宗教祭祀仪式的场所,如果家屋中有男子做了喇嘛,可住在经楼中。经楼一般建在正房旁边,比正房高出半层,以象征其神圣与崇高的地位。花楼是汉译,摩梭语叫做“ȵi33tsɑ33ʑi33”,主要是家中年轻女性居住的地方,一般楼上楼下都有 “房间 (xuɑ31ɡo31)”,房间里陈设比较简单,有一个小火塘,可以临时用来煮茶喝或者烤火取暖。牲畜棚是饲养牲畜的地方,一般也有两层,上层用来堆放草料,下层饲养牲畜。

正房是摩梭家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呈“回”字结构,分为内外两层。如图所示:

外层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上室 (ɡə31phɑ33)、下室 (mu31phɑ33)、前室 (tso31khər13)和后室 (tu33phɑ33)。上室一般是家中年迈的舅舅住的地方,下室主要放置喂养牲畜的臊水以及堆放烧火用具等,前室通常摆放水缸和劳动工具等生活物品,后室平时做储藏室用,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就用来停放尸体。

内层如图所示:

正房内层最具标志性的陈设有:柱子 (to33mi33)、祖母床 (kuɑ33)、火塘 (kuə33)、冉巴拉 (zɑ31bɑ33lɑ31)、锅庄石 (kuə33lv33)和神柜 (sɿ33thu33)。

(一)柱子

正房内层中央立有两棵柱子,分别是为“左柱(wɑ33to33mi31)”和 “右柱 (ʑiu33to31mi33)”,汉译为“男柱”和“女柱”。这两棵柱子在摩梭家屋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首先两棵柱子必须取自同一棵树木,树木的下半部分用来做左柱,树木的上半部分用来做右柱,如果仔细观察,这两棵柱子左柱显得粗壮一些,而右柱则显得稍细一些。除此之外,两棵柱子还具有性别象征意义,左柱和右柱分别象征男性和女性。左柱粗壮,象征男性阳刚健硕;右柱纤细,象征女性婉约柔美。右柱用树木的上半部分做成,寓意家中女性生育后代就如同树木上端“开枝散叶”。

“左柱”和“右柱”的性别象征意义更多是在仪式中体现出来的。摩梭人在农历大年初一要为家中年满13周岁的孩子举行成丁礼,举行成丁礼时,女孩站在“右柱”旁,男孩站在“左柱”旁,双脚分别站在象征富贵的猪膘肉和粮食上,请德高望重、家庭兴旺并且属相相合的长辈为其穿上裙子和裤子。在一些重大的祭祀活动中,如果家中有人外出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参加时,达巴就用面偶做成此人的替身并在面偶上刻上此人的名字与属相,祭祖时达巴点到其名字时,如果是男性就用面偶在“左柱”上抹一下,是女性就用面偶在“右柱”上抹一下,通过此动作来代表家中不在场的男性或女性。

(二)火塘、冉巴拉、锅庄石和神柜

家屋火塘的火必须四季不灭,火焰旺盛代表家屋兴旺、牲畜繁多、谷物丰收,也象征家屋香火不绝、繁衍不息。摩梭人赋予火塘神圣的宗教与文化意义,摩梭语称火塘为“kuə33”,正房里有两个火塘,上火塘叫做“kə31kuə33”,下火塘叫做“mu33kuə33”。如图所示:

上火塘平时一般不使用,只有在祭祀或者葬礼时,因家中来客多才使用。女人们一般坐在下火塘,上火塘通常是男人们坐的地方。上火塘上方有一个神柜 (sɿ33thu33),摩梭语也叫做 “ʑi31nv31mi13”,意思是“房屋的心脏”。下火塘是全家人生活的中心,一家人每天围坐在火塘边吃饭、议事、待客。下火塘上方供奉的“冉巴拉 (zɑ31bɑ33lɑ31)”,摩梭人视其为火神,冉巴拉上刻有海螺、日月星辰、金银元宝等吉祥物,在火塘和冉巴拉之间有一块石头,摩梭语称为“kuə33lv33”,即锅庄石。“这块石头对摩梭人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是现在的家屋成员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与家屋祖先们居住的另一个世界之间的边界。每顿饭之前,家屋成员无论吃什么,都要把饭菜取一点放在这块石头上,供奉给自己的祖先”①[美]施传刚:《永宁摩梭》,刘永青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供奉时还要说一句“tsho33to31”, “tsho33”的意思是“敬”,“to31”的意思是“见”,连起来表示“敬献食物给祖先,并请祖先看”。

(三)祖母床

摩梭语称祖母床为“kuɑ33”,祖母床一般摆放在正房的西北角,靠近“冉巴拉”左侧,是家中老祖母睡觉的地方。冬天的时候火塘两侧也是老祖母休息的地方。正房是摩梭家屋中最重要的一栋房子,祖母床安置在其中,充分体现了摩梭人对老祖母的尊敬。

三、摩梭“家屋”空间的象征意义

黄应贵在《空间、力与社会》中指出:“空间以自然的地理形式及人为所建构环境为其基本要素及中介物;在此基础上空间依人的各种活动而有不断的建构结果;空间被视为宇宙观或一种象征;空间被视为文化习惯,包括文化的分类观念与个人的实践”①黄应贵:《空间、力与社会》,《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从摩梭家屋与正房的空间设置不难看出在摩梭社会里女性始终处于家屋的中心,占据着家屋内更多的空间。如图所示:

女性从出生至死亡都能在家屋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她还是小姑娘时,可以和老祖母一起生活在正房和火塘边,在摩梭人的观念中那是一个温暖舒适的地方;当她成年能过性生活时,有属于自己的房间,不论夜晚伴侣是否来访,她都可以待在里面,享受着隐私、方便、舒适、温暖等种种好处;当她怀孕了,家里人非常高兴,更加心疼爱护她,待她临近分娩时,就从自己的房间搬到正房里由母亲悉心照料,直至生下孩子后两三个月她又搬回自己的房间享受私密的空间和性爱生活;当她年老了,又回到家屋的中心“正房”,受人尊敬与爱戴,安享晚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当她去世以后,仍然留在家屋里以逝去祖先的身份守护着家屋,保佑着家屋里在世的人的安康,此时,她在家屋的中心“正房”里享有更加尊贵与神圣的地位,每天接受家屋成员的祭祀与供奉。

尽管摩梭社会“重女不轻男”,强调家屋和谐与两性平等,就权利和义务而言男性也是家屋里不可缺少的一员,但是他的姐妹们享有的很多特殊权利,他是享受不到的。当他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在正房内生活,可以度过一个安逸舒适的童年;当他长大成年能过性生活时,就不得不搬出正房,去别家“走访”留宿。如果他是一个喇嘛,可以住在家屋的经堂里,如果不是喇嘛,那么他的住处就成了问题,若顺利,他会一直有走访伴侣,这样他就有了一个温暖的小巢,可以让他留宿度过漫漫长夜;若不顺利或他的伴侣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晚上接待他,那他就得在家中牲畜棚里的草料上过夜或者是和自己的老舅舅挤着睡一个晚上;直到他年纪已大、性能力不再活跃时,他才会在正房的外层里拥有一个自己的房间。

摩梭大家庭的社会分工使女性留在家屋里进行生产劳动的时间比男性多,厨事烹饪、喂养牲畜、割取猪草、打扫卫生等日常劳作都由女性操持,因此女性呆在家屋里的时间比男性长,女性在家屋中活动的空间必然比男性大。家屋正房中的“锅庄石”对于摩梭人而言有着神圣的意义,它是摩梭人在世俗世界与祖先神灵之间进行沟通的平台,摩梭人每天一日三餐前对祖先神灵的祭祀与供奉是由家屋中的女性来完成的。②袁焱、许瑞娟:《永宁摩梭詈语的文化阐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另外,摩梭家屋里家庭成员围坐在火塘边时座次是有讲究的,面向上火塘左侧 (左柱旁)是成年男性的座位,左侧首位是家中老舅舅的位置,接下来依次按照辈分和年龄从大到小入座,右侧(右柱旁)是成年女性的座位,右侧首位为全家主位,只有年龄最大的妇女才有资格就座,往下依次按照辈分和年龄从大到小入座,未成年儿童坐在火塘下方。女性在正房里的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靠近前门 (ɑ31wo33khi33)的一侧,祖母床通常也安置在靠近前门的地方,而男性的活动空间则集中在靠近后室门 (tu31phɑ33khi33)的一侧。成丁礼时,女性站在右柱 (女柱)旁穿裙子 (thɑ31ɡi13),男性站在左柱 (男柱)旁穿裤子 (li33ɡi33),右柱与左柱分别靠近前门与后室门。

人类学家布迪厄曾经以“上:下”、 “外:内”、“亮:黑”、“男人:女人”等二元概念描述Kabye人家屋的空间划分与象征意义。根据笔者的田野观察,摩梭家屋中前门与后室门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形成了“光明:黑暗”、 “生命:死亡”的二元对立文化隐喻,女人生育后代给家庭增添希望与活力,因此女性的活动空间主要集中于前门,象征着光明和生命;而人死后,停尸于黑暗的后室,同时葬礼中洗尸、捆尸等只能由男性来完成,女人必须回避,男性的活动空间靠近后室,摩梭人把黑暗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不让女性直面人生的死亡与悲痛,充分体现了摩梭人独特的“女生男死”、“女本男末”文化隐喻观。

摩梭家屋独特的空间布局,男、女两性在家屋中所占据的空间以及留在家屋里时间的长短都充分体现出摩梭社会“女源男流”、“女留男走”、“女内男外”、 “女本男末”的性别秩序与文化观念。本文以图表的形式将这种独特文化建构呈现如下:

表1

表2

摩梭人对居住格局及其空间的分类与其他民族在居住格局上所体现出的文化观念与民族心理形成鲜明的对照。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地处东北下岬村的很多汉族家庭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幼都住在同一间房子中,但即便在如此拥挤的条件下,人们仍要遵循特定的生活规则行事,房间中最好的位置留给家中的男性长辈,这说明传统中国尊卑秩序仍在坚持,尽管受到极大的制约。①张海超:《家户领域内空间的分割、象征与仪式安排—大理传统家屋考察》,李志农主编:《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9页。居住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直到解放前都保持着父系原始社会的生活状态,他们主要靠狩猎和养鹿为生。为了适应极度寒冷的气候条件,鄂伦春人住在外裹桦木皮或兽皮的锥形建筑里,尽管房屋建构得较为简单,但是内部却有着严格的空间分配,火塘的上方是神和长辈的位置,火塘的两侧是男人的位置,火塘的下方是女性的位置,体现了“男尊女卑、男高女低”的社会文化规则。①陈喆:《女性空间研究》,《建筑师》2003年第5期。

摩梭家屋独特的空间分类实践建构了一套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循的空间准则,摩梭社会给予女性更多自由、私密的活动空间,影射了摩梭社会“以女为贵”、“尊母崇女”的伦理价值观念。

摩梭家屋以正房为中心,老祖母睡觉、女性操办厨事、供奉祖先、生育小孩都在正房中完成,而男性则被排斥在外。女性小时在正房里长大,怀孕后在正房里分娩,年老在正房里生活直至去世,去世后仍然不离开正房,成为守护家屋平安的祖先,受到在世成员的尊敬与供奉。而摩梭男性,在正房里所占有的空间以及所度过的时间远不如女性多和长,很多时候是处于“游离”与“边缘化”的状态。就整个大的摩梭家屋而言,女性成年后有独立的房间,无论是否接待“阿夏 (a33ɕia31)”,都可以享受自己的私密空间,以此释放情感、修养身心。而男性只有小时候可以生活在火塘边度过一个温馨的童年,可是一旦成年以后就要忍受着诸多困难 (身体不适、天气不好、心里勉强)去女方家“走婚”并留宿;如果运气不好,只能在家中草料上或者和老舅舅挤着睡一晚,连“物质空间”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了,老了才能够在正房的“边缘位置”——上室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白天,成年男性主要在外牵马划船、赶马经商,留在家屋中的时间也不多,晚上“走婚”至别家,要到次日清晨才回来,基本上只有一日三餐的时间在祖屋里。

摩梭家屋的空间分布格局蕴含着强烈的情欲规范。火塘是神圣、严肃的地方,任何情况下都严禁情欲表达。楼房则截然不同,整个建筑设计给予女人一个享受情爱的独立空间。摩梭楼房的走廊通常有独立的木梯,部分木梯能通往家屋外面,让来访的男子能绕过四合院的内庭而直达女子房间。家屋的空间设计既有神圣、庄重的火塘,也有晚上让家中女性自由“走婚”的楼房,前者是母系大家庭的其乐融融,后者则是两性情爱的自由享受。

四、结语

居住格局体现家庭内部权力的大小与社会地位的高低,房屋空间的使用与占有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化规则。“家屋不仅是一个自然性的物理空间,而且是一个社会再生产的空间,其背后蕴藏着该文化的文化法则。通过对家屋空间的研究,既可再现文化的宇宙观、人观,又可解读出家屋中的性别、权力、社会关系等文化意义”②尤小菊:《略论人类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从“空间”向度研究摩梭“家屋”,通过摩梭人对居住空间的分类与设置,反映了摩梭社会“崇母尊女”、“女留男走”、“女生男死”、“女本男末”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现了摩梭社会以女性为中心、 “女尊女贵”的文化情感。

猜你喜欢
摩梭摩梭人火塘
四川摩梭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研究
温暖的火塘
山西离石德岗遗址
Mosuo on the move
浅论摩梭族群姻观的演变
情歌对唱
摩梭人的婚俗制度中的伦理思想
大火塘,小火塘
火塘边的乡愁
谁在异化摩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