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戏曲剧种二夹弦源流考略*

2015-02-18 09:22伟,王

王 伟,王 夔

(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稀见戏曲剧种二夹弦源流考略*

王伟,王夔

(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二夹弦是流行于鲁、豫、皖地区的稀见戏曲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具个性的文化价值,2008年二夹弦正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界关于其起源问题的探讨虽很热烈,却尚无定论。二夹弦的传统剧目、特色声腔、表演特征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艺术形态,由此入手探究进行研究,考证其起源,梳理其发展脉络,见出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征,可辨出二夹弦起源于民间曲艺艺术花鼓丁香,在融合黄河流域的民间音乐以及借鉴吸收其他兄弟剧种艺术养分的基础上,最终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相对成熟的戏曲剧种。

关键词:稀见戏曲剧种;二夹弦;花鼓丁香

二夹弦,是流行于鲁西南、豫东北及皖北等地区的一种极富文化价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稀见戏曲剧种。2008年,二夹弦正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学界关于二夹弦的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有的认为二夹弦起源于鲁西南地区的说唱艺术花鼓丁香①;有的认为二夹弦起源于鲁豫地区黄河沿岸的船歌、夯调、劳动号子等民间小调②;有的则认为二夹弦是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的曲牌调式、剧目和表演程式(如京剧、豫剧、柳子戏等)才形成的。以上三种观点,虽各有其立论的基础,但均未经系统考据和论证,所得出结论很难让人信服。并且这些说法也互相杂糅,彼此重叠,这就导致在二夹弦起源与发展的问题上学界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并无定论。鉴于此,笔者拟从二夹弦的音乐角度切入,结合对其传统剧目以及表演特征的考论,以期对二夹弦的起源问题进行相对细致而系统的爬梳。

在不同的流布地区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二夹弦的称谓有所不同。从不同的流布地区来看,山东地区称之为“两夹弦”,河南与安徽则称之为“二夹弦”。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来看,二夹弦的雏形期叫“打地摊”④,小戏阶段又有“牛车土台子”“插当戏”“帘子戏”⑤等名称。这些不同的称谓方式,不仅显示二夹弦作为一种稀见戏曲剧种的地域性特征,也展现了其从雏形期的民间说唱艺术逐步发展为地方小戏、直到相对成熟的地方剧种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又反过来印证了其源与流之间的差异。

二夹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其雏形期(约公元1825—1860年)⑥,这一时期二夹弦逐渐从民间说唱艺术花鼓丁香中剥离出来,从叙述体的说唱转变为代言体的演出,已初具戏剧艺术梗概,但仍大量保留其母体“花鼓丁香”的艺术特征。

据文献资料记载,二夹弦与流行于鲁西南地区的说唱艺术花鼓丁香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在民间艺人群体中一直流传着“花鼓一改两夹弦”的说法。《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国戏曲志》(河南卷)、《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二夹弦唱腔音乐初探》《辞海》(艺术分册)等论著在提到二夹弦起源时也都认为,二夹弦是由流行于鲁西南地区民间说唱艺术花鼓丁香发展而来的。但各论著均缺乏详细的论证,失之简略。

花鼓丁香⑦,又名“花鼓腔”“打花鼓”“花鼓秧歌”,是一种流行于鲁西南地区的民间说唱艺术。早在元明时期就已流行,并与流布地区的俗曲小调结合,形成众多的地方曲种。花鼓演唱以“二人对唱”的形式最为普遍⑧,男为“鼓架子”,女为“舞桩”,稍加化妆,边舞边唱,具有明显的演唱故事的特色⑨。

实际上,雏形期二夹弦在剧目、唱腔板式及叙事特征上均保留大量源自花鼓丁香的证据。并且二夹弦源自说唱艺术也符合地方戏剧形成路径的一般规律⑩。

从唱腔板式上来看,二夹弦直接继承了花鼓丁香的大量唱腔板式,如[对花] [梅花弄子] [凤阳歌] [莲花落] 等。另外,还有一些板式如[垛子] [莲花垛子] [凤阳歌] 在音乐旋律、唱词风格等方面均与花鼓丁香有密切关联。如二夹弦[凤阳歌] 唱词:“凤阳鼓,凤阳锣,凤阳府里唱秧歌。”花鼓丁香[凤阳歌] 唱词:“凤阳鼓,凤阳锣,凤阳姐妹唱秧歌。”[1] 50这两段唱词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关联可见一斑。

从剧目上看,二夹弦的经典传统剧目基本是从花鼓丁香传统剧目发展而来:其最早常演剧目《休丁香》,就是直接继承花鼓丁香的同名剧目。而二夹弦早期经典传统剧目《王小赶脚》《锔大缸》《蓝桥会》《安安送米》《山伯下山》《小姑贤》也与花鼓丁香同名剧目大同小异。同时,都有其传统经典剧目“老八本”⑪,据记载,花鼓丁香的“老八本”为《头堂》《二堂》《休妻》《花墙》《大帘子》《二帘子》《花轿》《抱灵牌》[2] 164。二夹弦的“老八本”为《头堂》《二堂》《休妻》《花墙》《大帘子》《二帘子》《花轿》《抱牌子》[3] 90。两者剧目完全相同,彼此之间传承关系清晰可见。

从叙事特征上看,二夹弦也保留了大量说唱艺术的痕迹。早期二夹弦动作科白极少,以大篇幅的唱段和少量的念白进行叙事抒情,多采用渲染、烘托、对比、铺陈等说唱艺术常用的艺术手法,在二夹弦传统剧目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

如在二夹弦传统剧目《刘大鹏开店》第二场中“西宫娘娘”的出场戏:

头戴着梅翠冠百鸟朝凤

身穿着大红袄上绣着蜜蜂

腰束着娑罗裙不长不短

足穿着凤头鞋不沾灰星[4] 71

西宫娘娘的出场,以唱为主,没有科白,唱段通过对西宫娘娘衣着装扮的渲染铺陈,来烘托西宫娘娘的华贵形象。

在其他传统剧目如《金龙盏》第一场中“龙飞”的出场:“宝雕弓铜头铁膀,狼牙箭百步穿杨。炮打三声辕门开,威风凛凛坐将台,没有拆天补地手,怎能阃外坐八台。”[5] 23《饿虎山》第一场中“将乙”的出场:“头戴金盔罩乌云,锁子金甲紧随身。”[5] 57这在其他剧目种也有体现。与说唱艺术人物出场的艺术手法极为相似,明显还保留着说唱艺术的特征。

而在二夹弦传统剧目“老八本”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王定保借当〈头堂〉》[6] 1-36则突出地体现了二夹弦以唱为主的特征,说唱艺术遗存明显,第一场戏除了一个对子、四句上场诗和一句念白,完全是由56句唱词支撑。第二场戏就更加明显,除了人物上下场的舞台提示之外,没有一句科白。第三场有388句唱词,仅有7句科白。

另外,在演唱方式上,二夹弦与花鼓丁香一样,均为本嗓吐字,假声甩腔,运用滑音、擞音等装饰音。

音乐唱腔、剧目传承和表演方式,是把握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个性特征的重要依据,也是考证其源流的重要参考。二夹弦和花鼓丁香在这些方面的巨大相似性,确能证明其母体为花鼓丁香无疑。

第二个阶段(约公元1860—1880年)⑫,二夹弦在“花鼓丁香”基础上进一步吸收鲁、豫、皖地区民间音乐,逐步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声腔系统。搬演剧目逐渐丰富,表演风格逐步形成。

首先,二夹弦是以唱为主的戏曲剧种,声腔音乐的逐步丰富,对二夹从雏形期的戏曲形式发展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小戏形态”有直接的推进作用。在这个阶段,二夹弦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之上,吸收鲁豫皖地区的民间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主要是流布地区的曲艺艺术)的艺术元素,形成了“代言体”为主的特色,并且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基本唱腔调式,同时初步形成了相对丰富、富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系统。

此期二夹弦在声腔音乐方面最主要是吸收了鲁豫皖地区的民间音乐。二夹弦发展至今,有了十分丰富的声腔系统。它的声腔音乐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共计二十几个板类。其中以[大板] 系统为主,在这个声腔系统中,以[大板] 为基本调式,又有[二板] [三板] [捻板] 等若干。而[大板] 的前身为[头板] ,即放在前头唱的强调。[头板] 是二夹弦一个基本的调式,且吸收鲁豫地区黄河地域的民间音乐元素的特征非常明显。

由[头板][1] 6的基本结构可以看出,[头板] 的节奏是“一板三眼”。特点是上句起于强拍,落于弱拍;下句起于弱拍,落于强拍,这种规律即是“板起眼荡,板起板落”。从[头板] 旋律来看,是以“1,5”组合为主,属音“5 1”为骨干进行波浪式前进。这种由“5 1”进行的音乐线型,循环往复表现出的旋律特征,在[头板] 中一再强调,形成了二夹弦在曲调上的特殊风格;另一方面,[头板] 基本是由“1、2、3、4、5、6(1)”这几个音阶组成的;从其风格上来看,是简单的一段体曲式,旋律高亢挺拔。

[头板] 是二夹弦最早出现的唱腔,以其主要特征来看,与鲁豫黄河流域的民间音乐[封网号] [拉套号] [打夯调]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如其他劳动号子一样,[封网号] 的开端部音速缓慢,起音被拉得很长,是一段具有劳动生活特征的旋律,唱调旋律高低起伏,节奏饱满,强劲有力。[封网号] 本就是描写黄河渔民的音乐,也承载当地的精神特质,虽然具有领唱、合唱、却没完整承接的上下句。一开始的领唱只是引子。接下来的合唱则是乐句的主要部分,这部分集中了全曲(包括领唱、合唱)的旋律、节奏、力度的主要特征。以后的乐曲曲调都是由这个乐句反复而形成的。[封网号] 主要部分也是四度五度的波浪式前进。拉套号与打夯调,其主要部分是领唱的第一小节,接下来合唱小节是领唱小节的第三、第四拍曲调的拓展。与二夹弦[头板] 的主体部分十分相似。

由[头板] 与[封网号] [拉套号] [打夯调] 的对比可见,[头板] 与这三种民间音乐存在的相同或相似点,印证了二夹弦对这些民间音乐的吸收、融合。可见他们所共有的特点:第一,曲调的主要部分是基本相似的。尤其是两者的波浪起伏比较相似,结束句的特性也相对吻合。第二,落音相同或相似的独特风格。[封网号] [拉套号] [打夯调] 的所有落音,都为“1”音(除[拉套号] 最后落于“5”)。二夹弦的基调[头板] ,上下句全部落音相同,也是落于“1”音。乐段分句的唯一区别是上句落于“眼”,而下句“1”音落于板。第三,调式基本相同。[头板] 与[封网号] [拉套号] [打夯调] 基本都由“1、2、3、4、5、6”五声音阶组成的。第四,除了在音乐结构构成的方面相似的因素之外,[头板] 与黄河流域的民间音乐还呈现出共同的情调,都传达出粗犷、纯厚、淳朴、爽朗的情调。这些共同之处充分表明了二夹弦的基础腔调深受鲁豫黄河流域民间音乐的影响,更有观点认为二夹弦起源于鲁豫黄河流域民间音乐[1] 23。笔者认为,虽然二夹弦音乐与鲁豫黄河流域民间音乐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在音乐仅仅是戏曲这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的一个方面,难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除此之外,这个时期二夹弦在音乐上还广泛吸收曲艺艺术的营养成分。如河南坠子、山东大鼓、莲花落、山东琴书、柳子戏、太平调等。具体来说,二夹弦的特色板式[砍头撅] 即来自于河南坠子的[五字嵌] ,二者都以五字句唱词为主,曲调均有四小节,都可无限反复,主要旋律基本相同;二夹弦早期板式[平曲] 和山东大鼓的主要唱腔[平句] 基本一致;另外,还有来自于莲花落的[梅花弄子] 等。这些曲艺艺术元素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二夹弦的声腔音乐。

其次,这个时期二夹弦的剧目也逐渐丰富起来。二夹弦由花鼓丁香发展而来,在雏形期剧目数量有限,基本以《休丁香》(又名《张郎休妻》)为主,剧情梗概直接继承了其母体花鼓丁香同名剧目的内容。此时的二夹弦,不再仅仅演出《张郎休妻》一个剧目,又借鉴、移植了《安安送米》《王汉喜过年》《拴娃娃》《小姑贤》《蓝桥会》等剧目。这些剧目大都搬演乡土生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基本以“两小戏”“三小戏”⑭为主。

第三,在表演特征上,虽表演方式仍略显简单,但已经注意向鲁西南兄弟剧种学习基本的身段程式,使剧中角色更富表现力。演出的阵容也逐渐扩大,已经进入“紧七慢八六人抓瞎”⑮的阶段。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富有特色、初具规模的唱段。

二夹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约公元1880—1915年)。此期二夹弦在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吸收了其流布区的民间音乐及其他曲艺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其他兄弟剧种的成熟部分也被其借鉴和吸收,在这一时期二夹弦逐渐成为了一种相对成熟的地方戏曲剧种。唱腔系统的形成,再加上兄弟剧种的熏染,二夹弦的表现和表达能力大大提升,主要表现便是不仅剧目逐渐丰富,而且题材渐趋多样化;声腔的数量更加丰富,而且更为系统,逐渐形成了相对统一、稳定的风格;表演上趋于规范,行当更加齐全,出现了职业化程度很高的科班以及负有盛名的“名角”。

首先,二夹弦注意吸收其他成熟剧种的经典剧目,并且发展自身原有剧目,形成了丰富的题材类型。如受京剧的影响,二夹弦也出现了《秦香莲》、《武家坡》等同名剧目。另外,还吸收京剧中的《钓金龟》《桑园会》《三娘教子》《芦花荡》《二进宫》等剧目,豫剧中的《斩子》《五台山》《破洪川》《董家岭》《陈平打朝》《货郎翻箱》《大花园》《小花园》《崔凤英搬兵》等剧目,罗戏的《打面缸》《打观送路》《吕蒙正赶斋》等剧目。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代表剧目,具备展现具有较大格局和复杂情节的的历史题材能力和相对宏大叙事的能力。不仅仅只是演出“两小戏”“三小戏”,而且还有连台本戏的演出。

另外,对传统老剧目的改良也是这一阶段的特征。以传统的老八本为例,在原本的基础上都得到了质量和规模上的发展丰富,还有新内容不断地充实进来。“老八本”是二夹弦的基本戏,《头堂》《二堂》《休妻》《花墙》《大帘子》《二帘子》《花轿》《抱牌子》。由于二夹弦没有官方记载,各地的“老八本”不尽相同,共计有《头堂》《二堂》《三堂》《大帘子》《二帘子》《劝嫁》《小帘子》《提篮子》《打华亭》《红灯记》《站花墙》《山东见》《小姑贤》《蓝桥会》《柳迎春》《赶三天》《金龙盏》《太平车》《安安送米》《织机》《抱盔头》等二十一本,但大家都承认这些是二夹弦的基本戏。一方面,在小戏的基础上发展就有剧目,如以《赶脚》发展起来的《双赶脚》。《赶脚》通过描绘新媳妇二姑娘雇驴回娘家,一路上与王小通过雇驴嬉笑怒骂的夸张情节。《双赶脚》在此基础上更加丰富,戏剧冲突更加合理,写母女走亲戚,雇王小二赶驴,一路逗趣,到达目的地后,母女发现忘记带钱,凭着伶牙俐齿,说得王小欢乐地弃脚钱而去。另一方面,将从大戏摘出的单出丰富完整成整本,如以《王定保借当》发展起来的连台本戏《头堂》《二堂》《三堂》,使单出的情节更为丰富,各出之间,独立开来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连缀起来,又有一个一以贯之引人入胜的线索,不仅可以满足单场演出,而且有足够复杂剧情持续发展,大大提高了剧种的影响力,剧目规模质量迅速丰富起来。

其次,在唱腔板式方面,二夹弦在发展自身原有唱腔之外,也注意借鉴京剧、豫剧、啰子戏等大剧种的唱腔板式,如借鉴京剧[西皮原板] 形成的[西皮] ;借鉴豫剧[栽板] [大栽板] [滚白] 等形成的[栽板] [大栽板] [哭继子] 等;借鉴啰子戏[耍孩儿] 而形成的[娃娃] [大板娃娃] [二板娃娃] [三板娃娃] [武娃娃] [垛子娃娃] 等。除此之外,二夹弦自身的唱腔板式进一步发展,更加系统细致。就[大板] 系统为例,不同的行当有了不同的板式,形成了行当本身的特点,计有[小旦大板] [小生大板] [脸子大板] [丑大板] 等多种板式,形成了以板类系统为主的复合多声腔系统。

第三,这个时期二夹弦出现了职业化的科班“同乐班”“共艺班”,角色分工更加齐全,名角儿辈出,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民间戏曲剧种。这以当时负有盛名的科班“共艺班”的角色行当为例,角色共有六门十二行:脸子——黑脸、红脸、白脸;生——小生;歪辫,童子生或娃娃生;旦——小旦、青衣、老旦、彩旦;丑——丑和小丑;老外,老翁。虽然二夹弦角色行当区分相对粗略,但是已经相当齐全。在剧本《金龙盏》[5] 22中出现了须生、白脸、小生、花脸、老旦、刀马旦、青衣、彩旦、刀马老旦等角色行当,在《饿虎山》中又有花旦、丑、二花脸、武生出现[5] 65,角色行当可谓繁多齐全。另外,此时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员,如以身段和表演著称的“三出腰”徐进山,以声腔著称的“一串铃”孔学礼,以六行十二门,门门出众的“十二能”时方源,“金豆”王进祥等,并有“河(按:黄河)北有个黄振邦,河南有个董纪昌”(两人都是须生)之说。

二夹弦在此已具有丰富的剧目积累与相对厚重的承载能力。在独具特色的基本声腔系统基础上形成了以大板系统为主,繁茂的复合声腔系统。并且有了完备齐全的角色行当,成为了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戏曲剧种。

本文通过对二夹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艺术风貌的研究,可知二夹弦由说唱艺术花鼓丁香发展而来,在融合了鲁豫黄河流域地区的民间音乐之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戏,又吸收借鉴京剧、豫剧、罗子戏等剧种的元素,在19世纪初期已经在山东、河南、安徽地区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地方戏曲。

注释:

①如《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国戏曲志》(河南卷)、《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二夹弦唱腔音乐初探》《辞海》(艺术分册)等典籍中均持此观点,但各家论著,均失之简略。

②江一舟编著的《二夹弦概论》中持此观点,并且有相对系统的论证,但其论述还存在漏洞,故其部分观点有失偏颇。本文第二部分对此有具体辨析。

③《中国戏曲音乐·二夹弦音乐》(河南卷)中持此观点,但未作具体论证,笔者认为,吸收兄弟剧种的艺术养分,应该是在二夹弦成为相对成熟的地方戏曲后的事。详见本文第三部分论述。

④二夹弦早期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主要在集市、庙会、茶馆、院落随地摆摊,是一种简单的演出形式。

⑤牛车土台子:一种由两辆牛车简单拼成的舞台。插当戏:在大戏演出的幕间空当演出的小戏,不收戏价。帘子戏:单出小戏《隔帘相会》的演出。

⑥此时间阶段划分主要依据二夹弦第一代艺人的年龄、演出时间并结合民间口耳相传的传说推算得出。

⑦花鼓丁香是一种走唱形式的民间说唱艺术。后来增加了演出人数,发展为分角色演出逐渐向代言体戏曲形式过渡。

⑧花鼓丁香有三种演出形式,一种是一个演员背鼓进行演唱的说唱形式,另一种是两到三个演员装扮表演,一人背鼓、载歌载舞的歌舞形式;还有一种是直接登台或“打地摊”的戏剧演出形式。

⑨民间戏剧的发展路径大致以下几种:由民间曲艺发展而来,由民间音乐发展而来,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由祭祀仪式发展而来。

⑩老八本:两夹弦八个常演经典传统剧目《头堂》《二堂》《休妻》《花墙》《大帘子》《二帘子》《花轿》《抱牌子》)。

参考文献:

[1] 江一舟.二夹弦概论[M] .周口: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戏曲组,1982.

[2] 李新华.山东民间艺术志[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3]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南卷[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4] 山东省戏曲研究室.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两夹弦 第六集(内部资料)[G] .济南:山东省戏曲研究室,1980.

[5] 山东省戏曲研究室.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两夹弦 第一集(内部资料)[G] .济南:山东省戏曲研究室,1980.

[6] 山东省戏曲研究室.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两夹弦 第二集(内部资料)[G] .济南: 山东省戏曲研究室,1980.

The Origination of the Erjiaxian Opera

WANG Wei, WANG Kui

(School of Art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rare operas, the Erjiaxian Opera is rather prevalent in Shandong, Henan and Anhui and is full of local features and unique cultural value. The discussion about its origination is heated, but without a final conclusion. This paper aims to find the origination and card the venation from different forms of traditional dramas, characteristics of tunes and the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times,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Erjiaxian Opera originated from the Flower Drum Opera, a folk Quyi art, and absorbed the nutrition of different folk Quyi arts and brother operas, then finally formed a rather mature genre of opera in 1920s.

Key words:rare tradition operas; the Erjiaxian Opera; Flower Drum Opera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63 (2015)01-0105-05

作者简介:王伟(1989-),男,山东聊城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83:《安徽省稀见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YFC100315:《稀见戏曲二夹弦现状调查及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14-07-07

王夔(1980-),男,安徽潜山人,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