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园艺疗法的苏州休闲农业产品创意设计

2015-02-18 09:22赵慧莎李向韬
关键词:苏州

赵慧莎,李向韬

(1.苏州科技学院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2.复旦大学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000)



基于园艺疗法的苏州休闲农业产品创意设计

赵慧莎1,李向韬2

(1.苏州科技学院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2.复旦大学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000)

摘要:国外对园艺疗法的应用研究比较成熟,取得的效果也为社会所广泛认可。而国内对园艺疗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园艺疗法与休闲农业的结合,不仅要从功能区划分、景观设计等方面体现其理念,而且由专业的园艺疗法师为客户量身定制康复养生课程,从而使景观设计理念与康复服务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该产品以身心康复为主题,重点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群体,从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人口老龄化、社会医疗等民生问题,其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园艺疗法;休闲农业产品;苏州

研究表明园艺疗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并且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等的身心康复功效十分显著。当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医疗保障等问题,将园艺疗法与休闲农业结合起来,从促进身心健康、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角度来说不失为一种缓解老龄化、改善民生问题的途径。

苏州地处发达的长三角经济中心,素有上海“后花园”之称,且休闲农业资源丰富。据统计,苏州休闲农业类型多样化,有观光型、娱乐型、保健型、运动型等,可满足人们的消遣、放松身心、修身养性等需求。但其在开发过程中也忽视了老年人、残疾人对身心健康、祛病强身的需求。本文将园艺疗法与休闲农业结合起来设计出康复型休闲农业产品填补了这一类型的空白,同时也体现了对老年人、残疾人旅游权利的重视。

一、园艺疗法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功效

(一)园艺疗法的概念

利用与绿色植物相关的农业操作、园艺操作进行人类身心疾病治疗与康复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活动即是原始的园艺疗法[1]。美国园艺疗法协会认为,园艺疗法是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和园艺操作活动,从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2]。

(二)园艺疗法的发展历程

园艺疗法起源于英国。早在1699年,李那托·麦加就在期刊《英国庭园》中对园艺的治疗效果记述道:在闲暇时,您不妨在庭园中挖挖坑,静坐一会儿,拔拔草,这会使您永葆身心健康,这样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别无他途[3]。随后的几百年间,园艺疗法逐渐发展并相继在欧美、日本等地兴起,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见表1)。

表1 发达国家园艺疗法的发展阶段

注:根据李树华[3]、章俊华[4]、约翰·雷纳[5]资料整理而得。

相较于园艺疗法在国外的兴盛而言,国内对园艺疗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甚少。2000年,学者李树华《尽早建立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一文开启了国内对园艺疗法的研究。随后,章俊华、刘玮,陈晓庆、吴建平等人探讨了园艺疗法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功效。侯汝凝、陈连波、侯宇鹏、杨晓明、侯志强则研究了园艺疗法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也有少数学者将园艺疗法与旅游结合起来研究。余广治、邵宇分别将园艺疗法与旅游景观规划、生态旅游结合起来研究。刘博新、崔瑞芳、王洛、成善汉则讨论了园艺疗法在休闲农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对以往研究的回顾发现,以旅游产品设计为切入点,从园艺疗法的角度创新苏州休闲农业产品类型的研究尚未展开。

(三)园艺疗法的功效

园艺疗法通过让人们参与由园艺疗法师科学安排的园艺活动,使病人恢复健康,使亚健康人变得健康,使健康人更健康[4]。园艺疗法的功效在国际社会已达成广泛共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恢复身体生理机能。园艺疗法可借助某些芳香型花卉或植物。利用花卉的芳香对人体进行嗅觉刺激,从而有效防止或控制疾病。园艺疗法可以调节神经体液,改善人体神经系统、分泌系统等,进而帮助人体有效恢复身体机能。此外,某些芳香植物的挥发物本身具有药效,如抗菌、消炎、安神镇静和抗肿瘤等效果。

第二,改善个体精神状况。园艺疗法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形态,大自然的元素刺激人体大脑系统,从而改善人的精神面貌。如冷色调能够使人镇静,有利于降低血压;红色容易使人兴奋,使人积极向上。松涛之声亦是保健“良药”,雨打芭蕉、荷清蝉鸣也可让人消除烦躁。此外,园艺劳动使人产生疲劳感,加快入睡速度,起床后让人精神更加充沛。

第三,提高社会交往能力。集体性的园艺劳动,以花木园艺为主题,让人们产生共鸣,促进其相互交流,有助于提高其社交能力。在植物培育过程中,人们处于相互合作的状态,能够增强不同年龄与社会阶层的交流,丰富生活情趣,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

二、苏州休闲农业园开展园艺疗法的可行性分析

园艺疗法实施的场所可分为室内和室外。室外园艺疗法主要依托物分两类,一是城市公共绿地,如广场、滨水绿地、社区绿地等;二是专门的休闲农业园、观光植物园等。当前,苏州实施园艺疗法的最佳场所当属专门的休闲农业园或观光植物园。本文从苏州休闲农业园发展情况和客源市场两方面分析了其开展园艺疗法的可行性。

(一)苏州休闲农业园开展园艺疗法的条件

1.苏州休闲农业园数量多且开发较为成熟

20世纪90年代,苏州生态休闲农业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亮点。截至2008年,苏州市共有30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各类观光休闲农业场所110多家,占地面积6 515.73公顷,从业人员达7 768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 057.61万人次,实现直接经营收入超过17亿元[6]。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苏州休闲农业园发展规模大,且较为成熟,拥有一批较为专业的旅游服务人员,接待设施比较完善、配套,能够为开展园艺疗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2.苏州休闲农业产品类型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按照产品功能,将苏州休闲农业产品分为观光型、娱乐型、度假型、科普教育型、民俗文化型、运动健身型六大类(见表2)。经调查发现,各休闲农业旅游景点的产品类型雷同,同质化严重,如旺山村、神农庄园、虞山宝岩生态园的产品都属于观光型、娱乐型及科普教育型等产品,大多以钓鱼、采摘、观光等形式开展,产品形态仍在低层次徘徊。创新、丰富苏州休闲农业产品类型是苏州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亟需破解的难题,这就为基于园艺疗法设计的康复型苏州休闲农业产品提供了契机。

(二)苏州客源市场广泛

1.苏州老年人市场规模大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动力,也是影响旅游者选择何种旅游产品类型的关键因素。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老年人外出旅游的主要动机则倾向于身体保健、康复疗养方面。基于园艺疗法的苏州休闲农业产品正是满足了老年人对身体康复、保健方面的需求。

表2 苏州休闲农业产品类型

注:资料由王和才文章整理而得[7]。

根据苏州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苏州市户籍人口达到653.84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0.95万人,占总人口的23.09%[8]。这一数据显示苏州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随之带来的养老、医疗问题比较严重。当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缺乏高质量的老年人医疗、护理等服务,大力发展园艺疗法是缓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2.苏州残疾人市场不可忽视

保障残疾人的旅游权利,让残疾人充分地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人文主义的体现。将园艺疗法应用到苏州休闲农业园中即是重视残疾人旅游权利的表现。

据2012年苏州市残联统计,苏州现有残疾人口41.1万人,占总人口的6.4%[9]。将这些人群转化为现实的旅游者不仅是对社会的贡献,更是对旅游业的贡献。推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园艺疗法能够帮助残疾人重树生活的信心,促进其融入社会群体。

三、基于园艺疗法的苏州休闲农业产品创意设计

基于园艺疗法的休闲农业产品是将园艺疗法的理念植入休闲农业园中,不仅通过功能区划分、景观设计等内容彰显园艺疗法的理念,更由专业的园艺疗法师制定一系列园艺课程,使康复服务与景观设计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一)产品规划指导思想

基于园艺疗法的休闲农业产品将立足于完善社会养老、医疗等服务体系,着眼于提高老年人、残疾人生活质量,促进其旅游权利的实现。该产品定位于康复型休闲农业产品,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为依托,以促进身体机能恢复及心理康复为导向,结合科学的园艺疗法课程,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健康养生服务。

(二)功能区划分

基于园艺疗法的休闲农业产品是以身心康复功能为主,兼有健身、养生等多种辅助功能的项目。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布局,可分为康复养生指导中心、专类观赏区、操作区、住宿区及综合功能区。其中,康复养生指导中心是指挥中心,起枢纽作用。中心配备有专业的园艺疗法师,为老年人及残疾人等制定个性化课程,指导其参与园艺活动,促进其身心康复。专类观赏区、植物栽培区及住宿区则是康复养生指导中心的功能载体,其设计应更加贴合老年人、残疾人的需求。综合功能区则具有娱乐、健身、疗养等多种功能(见图1)。

(三)产品设计

1.设计原则

自然性原则。园艺疗法通过营造自然的环境,让人置身于其中,以达到缓解生活压力的目的,促进人类身心的康复。因此,景观设计应体现自然性,即在休闲农业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原貌,尽可能地减小人类改造的痕迹,倡导生态性、原始性。

亲和性原则。亲和性是指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老年人、残疾人或者身体机能衰退,或者智力存在缺陷,因此,开发时要设置无障碍通道,尽可能减少给其行动带来的不便。1955年,美国芝加哥植物园专门为残疾人设计了合适的花坛。花坛长宽分别为180cm,高72cm,这样的高度充分考虑了腿脚不方便的残疾人,使其坐在轮椅上也可伸手抚摸花草。园中也设计了安全栏杆,方便盲人沿着栏杆行走。同时,各种花草名及用途刻在铜牌上以方便盲人用手阅读[10]。这些产品设计都体现了关注人类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的需求,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指景观设计选材要广泛,表现形式应富于变化,能够带给人们惊奇与好奇,包括植物的多样性、容器的多样性、高低长短等形式变化的多样性等。例如植物解说牌,用印刷体显得十分正式,用随意的手写体写在小黑板上显得灵活、有趣。设计形式的多样性与变化性可以增强吸引力,进而帮助游客去体会植物和自然界千姿百态的魅力,让游客忘却自身的烦恼与不快,起到舒缓心情的作用。

2.设计内容

吸取美国芝加哥植物园、日本淡路景观园艺学校等园艺疗法园的成功经验,结合苏州休闲农业园的情况,设计出由专类观赏园、植物栽培园、养生民宿等景观和康复养生服务项目构成的休闲农业产品,而园艺疗法的理念、设计原则也贯穿于整个园区之中。

(1)专类观赏园

专类观赏园用“五感”思想作为该区域空间的景观内容。五感是指五种感官,包括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和嗅觉。五感花园可分为色彩园、芳香园、食疗园、听觉园和触觉园。五感花园就是通过配置不同的植物、自然界元素刺激五种感官,使人们在其中漫步、休憩和游览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刺激感官、愉悦心情的康复作用。五感花园的设计原理为:感官通过接受自然环境的积极信息,将其传递到大脑,进而通过内分泌指挥免疫系统工作达到康复或者增进健康的效果[11]。

色彩园的设计利用植物色彩以及色彩变化能够对人体产生视觉的冲击,从而达到改变心境的一种有效手段。立体花墙是色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体花墙是将不同色彩、形态的花卉种植在立体的墙壁上,用木栅格将其分割开来。天竺葵具有亮丽的花朵,叶片宽阔粗糙;红苋叶片紫红、细长而有韧性;连翘花颜色金黄灿烂。这些颜色亮丽、形态各异的植物皆可成为立体花墙的选择素材。

芳香园主要通过植物散发出的芳香来引导人的精神和情绪,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使其得到全面的放松和休养。园中可种植含笑、腊梅、丁香等芳香植物。还可设花架,既供游客休息,又可做植物宣传廊。

食疗园主要通过植物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达到治疗、康复的效果。本区可设百菜园、百果园,通过对货物的加工和食用促进健康。此外,近年流行的素食餐厅,均选有机无公害食材,在烹调过程中不使用人工添加剂,倡导朴素的养生主义,是效法原生态的方式。

听觉园利用水体、大自然的风声、鸟鸣声等使环境更加生动、活泼、自然。在园中设置抬升的水池,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养殖水生动物,使整个水池富有生命力。这样的设计方便行动不便者触摸水生植物,观察水生动物,感受水的流动与柔和。水墙的设计类似于瀑布,水从上端倾泻到下方的水池中,激起的水花及巨大的水声可以刺激人们的听觉和嗅觉,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的气息,从而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12]。

触觉园采用肉质或特殊质感的植物或水体等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以达到复健的作用。园中专门设计的触摸床方便了腰背不好的老年人、残疾人及患有关节炎的人群。触摸床设计的高度应比普通花池高,比较通行的两种高度为60cm和90cm。触摸床的植物类型选择十分重要。银叶鼠尾草具有银灰色、柔软且绒质的叶片;麃草呈细长的针状叶,具有细腻的质感;玉簪叶片光滑、宽大,具有明显的叶脉。不同的植物具有刺激和增强人们视觉、触觉、嗅觉的功能。此外,也可选择具有芳香的植物,如薰衣草、薄荷等。

(2)植物栽培园

植物栽培园是通过人们参与植物栽培、种植活动,以增强游客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促进相互间的学习交流[13],进而达到改善人们精神状态的效果。植物栽培园操作工具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其中包括一些专为残疾人群设计的工具,如短柄铁锹、左手修枝剪等。植物栽培园可设计升降吊篮和容器栽植示范园。

升降吊篮的设计主要考虑到腿脚不灵便的人群,如老年人、腿脚残疾者。升降吊篮设有可伸缩的悬挂装置,这样的升降装置可以使任何人都能够布置吊篮。在布置吊篮时无论使用者高矮都不会受到限制,都可将吊篮任意升降到合适的高度。亲手布置漂亮的吊篮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信心,锻炼肌体,最终达到辅助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容器栽植示范园是指在容器中栽植的一种方式。容器栽植对年老体弱者十分有益,不需要花费太大的体力就可以栽植成功,并且从中还能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容器栽植园的独特之处在于容器造型各异且选材广泛。这些容器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规则或不规则,或者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用品,但却具备独特性。此外,应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疾病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植物栽培,例如精神抑郁者宜选择生命力强的绿色盆栽,而不是开花的植物,因为花朵的凋零不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3)养生民宿

近年来,各具特色的民宿已成为一次完美旅途不可缺少的体验,已从旅游辅助物跃然成为旅游核心吸引物。养生民宿一方面要融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要素,另一方面需秉承园艺疗法理念。民宿的硬件设施应充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另外在建筑风格、房间装饰装修设计方面要做到毫无违和感,如用清新淡雅的藤编小物件营造悠然舒适的氛围。在服务品质方面聘请专业的医务护理工作者提供服务,熟知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4)康复养生项目

以园艺疗法为理论基础,凭借良好的休闲农业环境,根据游客自身身体状况制定专业的康复养生课程。该项目针对游客入住前的身体状态,评估潜在疾病危险性,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制定客户健康恢复和促进计划,在日常起居、饮食、保健运动等方面给予科学指导。在阶段性健康计划实施结束之后再对客户的身体状态进行评估,对照前后变化情况,做出适当的增减或变更计划。

园艺疗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园艺植物或园艺操作等对人产生直接的、间接的作用,改善人们、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的身心状态,从而促进人们身体、精神面貌的恢复。基于园艺疗法功效在国际社会获得一致认可的基础上,笔者从苏州休闲农业园数量较多,且建设较为完善;苏州客源市场广阔,老年人与残疾人数量庞大等方面阐释了苏州休闲农业园实施园艺疗法具有可行性。

基于园艺疗法的苏州休闲农业产品是以老年人、残疾人为目标群体,以身心康复为主题的新型休闲农业产品。它丰富了苏州休闲农业产品的类型,提升了产品的层次,有利于苏州休闲农业的发展。同时,它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升残疾人的生活信心,有利于缓解老龄化及社会民生问题。它还可增加当地的人口就业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但是,园艺疗法应用于休闲农业园也存在着制约因素。如园艺疗法在国内应用时间很短,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专业的园艺疗法师数量较少等因素。此外,园艺疗法的应用需要园艺工作者、医学人员、植物研究园,园艺疗法治疗师、心理学家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努力。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苏州市政府、社会、高校、医疗机构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树华.园艺疗法的起源与发展[J] .现代园林,2013(10):1-2.

[2] 李树华.“园艺疗法园”西风东渐需时日[N] .中国花卉报,2009-05-14(4).

[3] 李树华.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上[J] .中国园林,2000(3):17-19.

[4] 章俊华,刘玮.园艺疗法[J] .中国园林,2009(7):19-23.

[5] [澳] 雷纳,韦尔斯.澳大利亚的园艺疗法[J] .中国园林,2009(7):7-12.

[6] 邓志强,王卉,王文.基于SWOT理论的苏州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10(11):1255-1258.

[7] 王和才,蔡健,梁荣华.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9(8):64-76.

[8] 苏州市民政局.苏州老年人口2013年继续“井喷式”增长[EB/OL] .[2014-01-08] http://www.suzhou.gov.cn/news/bmdt_991/201401/t20140109_348169.shtml.

[9] 赵筱青 .全国残疾人文化建设会议在苏州召开[EB/OL] .[2013-04-11] 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3/04/11/016869885.shtml .

[10] 洪蔚.园艺疗法: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J] .环境,1996(6):8.

[11] 刘博新,李树华.基于神经科学研究的康复景观设计探析[J] .中国园林,2012,28(11):47-51.

[12] 魏钰,朱仁元.为所有人服务的园林——芝加哥植物园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09(4):12-15.

[13] 刘博新,严磊,郑景洪.园艺疗法的场所与实践[J] .现代园林, 2012(2):5-13.

Creative Design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Products in Suzhou Based on Horticultural Therapy

ZHAO Huisha, LI Xiangtao

(1.School of Business,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11, China;

2.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Research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0, 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is rather mature abroad, which is also widely accepted by the public. However, this research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 combination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and leisure agriculture not only manifests its philosophy on functional zoning, landscape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but also integrates the landscape design and healthy services more closely with health programs tailored by professional horticultural therapists. The product takes the elderly and the disabled as the main target group with the them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rehabilitation, which, to some extent, would help in reducing contradictions such as aging population, social medical and other livelihood issues, and would have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 words:horticultural therapy; leisure agriculture products;Suzhou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63 (2015)01-0020-06

作者简介:赵慧莎(1983-),女,河北石家庄人,苏州科技学院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李向韬(1975-),男,河南开封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

收稿日期:2014-05-07

猜你喜欢
苏州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苏州晶台光电有限公司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虹美术馆
苏州湾大剧院
苏州:最高礼遇献给天下英才
园林之城——苏州